无知无畏,自作聪明的悲催人啊!
。。。。。。。。。
张明远放下心思,细细打量着这所豪门大院。
没错,就是县丞吴操之的家,门口两头雄狮威风凛凛,光洁靓丽的琉璃瓦在月光下灼灼生辉,显得异常耀眼。
深夜时分,一个刚从倭贼处出来的人,为何悄悄来到他家?
难道?。。。。。。。。。。
张明远不敢往下想,只是静静地躲在阴暗处,观察着大门方向,静等那人出来。
。。。。。。。。。。。。
没多久,先前那人再次蹑手蹑脚从大门走出来,又急匆匆向着县衙方向走去。。。。。。。
前世作为特种兵,张明远的问候方式很不友好,也不值得提倡。
在那人优哉游哉返回的路上,张明远暗暗在他必经之处的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晦暗角落所在蹲了下来,准备如守株待兔方式迎接这个倒霉蛋的到来,虽然有些不友好。
猛地起身、扫堂腿出、飞扑上前、紧紧摁住、拖往角落。。。。。。。。。逮人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受惊于如此非人折磨,断然没想到会被打黑枪,揉着肿胀的小腿肚,包含屈辱惊恐的泪水,那人抽噎着发炎冒火的嗓音一五一十将张明远所想知道的一切全部如实招待。
断断续续、惊恐交加、抽抽噎噎、唏嘘不已说了半天,中心思想就是:吴操之叛国通倭,派人给倭贼通风报信,约定明日晚间营救被擒倭贼。
张明远不由深吸一口冷气,头顿时大了一圈,这个麻烦委实不小。
按照他的思想,大明的官员都是铁骨铮铮之辈,鲜有做出违背良心、国家的事来,尤其是在倭寇入侵年代,每名大明子民都饱受其害,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哪还能去和倭寇勾连?可偏偏就发生了,而且发生在嫉恶如仇的张明远眼皮子底下,这让他情何以堪?
作为官员,就算不能为国出力,也不能做出叛国之事啊?真不知道这个吴操之怎么想的?
“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尼玛,还真是个王八蛋。”
这事不能不管,张明远更不能坐视不理。
。。。。。。。。。。。。。。。
………………………………
第二十三章:撞破奸情
那名通倭小贼是被张明远一路拖拽而走的,包含拳脚之下,当然也夹杂着如唐僧般的碎碎叨叨式的惴惴教导,令其不堪忍受,好几次都想就此了却一生,生无可恋,我愿前往。
不知是回光返照,还是张明远谆谆教导有方,小贼终于认识到了‘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的真理,就算要死也要多活几日,世界那么美好,没必要早些生无可恋。
。。。。。。。。。。
毫无悬念,杜氏父子对张明远送上的大礼异常兴奋,多年来的愁云在这一刹那化为乌有,代之的是肉麻般的赞美之眼,言谈之中对生活也产生了无限希望。
看着杜氏父子欣喜若狂的神情,张明远表示很理解。作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人生中最怕与拥有超常智力的文官打交道,甚至是产生恩怨,那样的话,自己被卖了还美滋滋帮人数钱呢。
二对一的优势,斗了几年,尚且还处于下风,可想而知,这对父子内心是多么绝望。
有时候,若没有些比恶人更奸猾的手段,在这个拼智力、拼心眼的时代,就算是正义凛然、正气爆棚,也无法阻挡你被大浪淘沙般清理干净,以至于没落。
暂时隐忍的韬光养晦,亦正亦邪的处事手段,若有若无的攀附手法,是你生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
如今,喜从天降,意外落下个大馅饼,还是能扳倒对头的大馅饼,焉能不使二位兴奋?
张明远倒愿意做这个人情,不为别的,就因为杜氏父子是抗倭英雄,这点他很钦佩。
抗倭英雄其实与前世打击恐怖分子的特种战士很相似,都是为国为民尽忠的国之重器。
。。。。。。。。。。。。。。。
“不知张公子有何打算?”深感脑力不够的杜闻铭决定放弃矜持的打算,拜服于‘冲动是魔鬼’的人生格言。
张明远微微一笑,其实他在来的路上已做好了决断,之所以迟迟不提及处理方法,主要还是看看杜氏父子的态度。
“将计就计。”
“啊!。。。。。。。。。”无数疑虑的表情涌上了杜氏父子的脸庞,他们表示很不能理解,对他们而言,这毕竟不是一个稍加点拨就能理解的话题。
张明远顿觉无语,身为一名头领不仅要有过人勇力,还要有超群的冷静和谋略,就是常说的智勇双全。可眼前这两位,勇力是有,可这谋略好像不沾边。。。。。。。。。。。。
“。。。。。。。。咳咳,这个嘛。。。。带我细细给二位讲来。。。。。。。。。。”
父子二人听完后,均是一脸惊异,双眼精光四射,透出阵阵兴奋。那神色,是对计谋高超的向往和敬佩。
学习兵法并提高谋虑知识是为将之道,看来今后自己要开班授课喽。
《孙子兵法》,他们都不学吗?
*****************************************
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
张明远不由暗暗佩服吴操之的先见之明,这样的天气绝对适合劫牢狱。
吴操之若能将脑子用到正道上,弄不好前途无量啊!
可偏偏是个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家伙,希望他下辈子做鸡罢,不但能供给人类,或许还能。。。。。。。。。。。。
算了,那是他的事。
。。。。。。。。。。。。。。。。
子时,数十条身影裹着夜色,刺破暗夜,向抗倭组织那几间牢房而来。。。。。。
张明远与杜氏父子潜伏于房顶上,注视着前方若有若有淡淡的身影。
“操,这群不怕死的畜生,果然敢来。”张明远狠狠道。
“草?张公子何意?”
“。。。。这个,绝不能让他们逃出草棚。”若不是黑夜掩护,杜氏父子绝对能看清刚毅果断的张明远也会有如此多愁善感的一面。
。。。。。。。。。。。
倭贼越积越多,厢房前的小院已挤得满满的,伴随着轻轻的倭语。
几名类似头目的倭贼头子在院中央指指点点,分配着营救任务,不时有小喽啰来回走动,布置着什么机关。
暗淡的灯光下,只见人影憧憧,但看不清他们的举动。
“……%()*@##¥%……%……&*”一声二球的倭语响起,突然院中亮起了数十支火把,火光中,一队人喊叫着不知什么玩意的鸟语向着关押倭贼的牢房冲去,叽叽喳喳异常让人心烦意乱。
剩下的倭贼分成两队,一对冲到大门口守卫,一队在院中接应,大约有二三十人左右。
‘砰’的一声,牢房内传来一阵沉闷的撞击声,伴随着哇呀呀的鸟语,显然营救任务不利。
院中人大惊,欲冲进去支援。。。。。。。。。。
此时,突然房子周围亮起了无数只火把,地在院周围各处点亮,聚合并汇集着,房顶、树上、墙上均占满了人,一支支利箭如长舌蜿蜒,对准了院中站立的倭贼。。。。。。。。
“草泥马,下面的人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是你们唯一的出路,若干抵抗,瞬间你们就会变成刺猬。”张明远大喊道,突然发觉这些倭寇不懂汉语,急忙吼道:“放箭,一个不留。”
顿时,万箭齐发。。。。。。。。。
箭雨过后,兀自还有几个不肯倒下的倭贼在苦苦支撑。
杜闻铭唰的一声抽出腰刀,持刀在手,朝院中仅余的几个倭贼一指,大喊道:“兄弟们,杀倭贼。”一声令下,一排抗倭将士挺着长枪冲了上去。
哗啦啦。
一排长枪放平,以密集的平排方阵向前挤压过去,宛如是一堵运动中的墙壁,缓缓地压向众倭贼。
这是大明的长城。
倭贼挺身而立,好不畏惧,虽然那沉重浓郁的煞气令人喘不过来气。身为倭贼,他们早就做好了作为浪人身死他乡的那一刻。
唰。
几名倭贼举起长刀指向抗倭将士。
虽然是单面屠杀,但也要拼搏一下。
这就是惨绝人寰、畜生不如的武士道,相比大明将士,这些倭贼更多了一份‘气’。
刷!
抗倭将士一排长枪刺出。
仅余的几个倭贼惨叫着倒地,身上多了几个不大不小的窟窿,是对他们这些畜生这些年来无恶不作的惩罚。
。。。。。。。。。
牢房内战斗更有意思,营救被擒倭贼的倭贼进入后,突然身后落下了一道沉重的铁闸,完全封死了倭贼退路。
接着,一阵箭雨射入,倭贼大多非死即伤。
算是小胜一把。
。。。。。。。。。。。。。
“报,一伙倭贼逃出县城,正往西边白沙镇窜去。”
“将士们,随我来。”
杜闻铭大喊一声,当先冲了出去。
“杜老爷子,万万。。。。。。。。。。不可。”
张明远焦急地在背后喊道。
“罕皮,带上非洲组随我来。杜哥你带人打扫战场,我保护老爷子周全。”
。。。。。。。。。。。。。。。。。。。。。。
………………………………
第二十四章:将计就计
对杜闻铭老爷子的意气用事,张明远表示能够理解。
一拨数量稀少且不知天高地厚的倭贼竟敢擅闯民间抗倭组织大本营劫牢,这让组织首领杜老爷子情何以堪?盛怒之下,纵马直追,非要全歼这伙畜生,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张明远对此次追击倭寇之战,冥冥之中有些不祥预感。
前世,张明远虽然上学期间学过历史,但生性顽劣的他对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尚算了解,其余更深入的历史发展进程早就还给了老师。在进入特战部队后,也只是在闲暇时间翻阅了一些诸如《明朝那些事》类的非正式历史书籍,仅仅加强了历史名人、名事件的记忆罢了。而对于史书上正式记载之外的历史却不甚了解,诸如,各地区抗倭名人、大事等等,又比如,目前慈溪民间抗倭组织。
‘穷寇莫追’,作为特战队员的他再熟悉不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英雄好汉丧身于这句成语。
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几乎全下其城,仅余即墨一城。齐国大将田单振臂一呼“国将亡,何以有家?”,群情激奋,视死如归,结果一战而尽驱燕军,收复失地。若当时,燕军稍留余地,围即墨而不攻,或主动后撤示弱,齐军怎会有视死如归的信念呢?
可见历史还是要深入学习的。
假若是明朝能上网,有一部智能手机在手,随便度娘一下,杜氏父子的命运结局一目了然,那该多好?
穿越至今,拥有领先于这个时代几百年的见识,张明远自然是沾沾自喜的,而与生具有的强烈道德感和良善心促使他必须要帮助杜老爷子。
毕竟他不知道杜老爷子的追击结果,更不敢拿杜老爷子的命运做赌注。
张明远一番思想后,不禁为自己的善良之心而感动,更为杜老爷子而喜,恭贺他能有自己这么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且有着善良道德标准的贵人,绝对的三生有幸。。。。。。
“罕皮,你说我怎么这么善良且又有先见之明呢?”
“老大,您找我?”罕皮总会在张明远需要他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出现,他觉得这是作为心腹的荣幸,还有深深吸引着他的‘弄个扛把子当当’的诱惑。
张明远:“。。。。。。。。。”话不重复说是他最近养成的风格,尤其是在罕皮面前。
“老大,什么事?”罕皮不依不饶。
借助昏暗的火把,张明远似乎又看到了那张憨憨厚厚的面皮之下隐藏着的无尽嘲讽和戏谑。。。。。。。。
“滚。”
罕皮明显被老大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楞了一下,顿时萌萌哒且又小清新的表情涌了上来。。。。。。。。。。
“难道我又误会罕皮了,最近怎么这么疑神疑鬼呢?”张明远喃喃自语。
。。。。。。。。。。。。。。。
天色逐渐大亮,前方就是白沙岭了,一路追击,令年近七旬的杜老爷子有些吃不消,但强烈的求战意志又促使着他不停向前追击,根本来不及思考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
倭寇入侵,百姓受灾,流离千里,饿殍遍野,这一切都是倭贼所赐,身为大明的忠肝义胆,杜老爷子死何足惜?
强烈的求战意志弥漫在整个追击队伍中,杜老爷子是个好官,至少在整个观海卫、慈溪县百姓心中。当年被海道副使任命为民间抗倭组织部长后,这些年带领乡民东征西讨,四处清剿倭寇,着实立下了不少功劳,也击杀了不少倭寇,大大树立了在百姓心中的威信。
众位忠诚血性的属下也对这位年近七旬的老爷子由衷钦佩,他那平易近人的品行,嫉恶如仇的性格,坚定抗倭的信念都在激励着每名属下。
大明的百姓都是一群淳朴善良的人,谁能给他们一口饭吃,谁能让他们过上平淡安宁的生活,他们就服谁,并且死心塌地地跟谁在左右,至死不渝。
慈溪县城安宁的现状,就是这位老爷子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信念维护的,跟着这位老爷子干仗,死也是值了。
因此,当得知部分倭贼逃跑,老爷子一声令下,群雄毕至,毫无怨言。
白沙岭愈来愈近了。。。。。。。。
想到倭寇全歼的场面,众位英雄都是群情激奋,松懈麻痹的思想不由蔓延在整个队伍中。
杜老爷子也没发现即将出现的危险。。。。。。。。
前方岭头、树林间,若隐若现似乎滚动着不少黑点,不多时,黑点不断向周围扩散,如星火燃烧之势,渐渐把即将进入白沙岭的杜老爷子所带的队伍包围起来,形成了一片黝黑的巨浪。
一阵熟悉且恬燥的怪叫声响起,四面八方突然站立起数十名留着怪异发型、身着恶心服饰、手持明晃晃倭刀的倭贼。。。。。。。
杜老爷子匝闻突变,顿时脸色苍白起来,浑身震颤不已,他明白了已身陷倭贼包围中。
“列阵,缩小队形,长枪朝外,准备攻击。”杜老爷子眼球充血发红,嘶声厉吼,显得异常恐怖。
不多时,已成包围之势的倭贼哇哇叫喊着,如巨浪般带着无尽的煞气,风驰电掣拍向杜老爷子。
身经百战的英雄们挺好长枪,怒目圆睁,朝向愈来愈近的倭贼。
前后道路皆被封死,只有背水一战。
狭路相逢勇者胜,背水一战,孰胜孰败还未可知。
英雄们虽然身处险境之中,但没有一个人动摇,哪怕流露出丝丝的不安感,个个豪气勃发,正面临敌。
倭贼愈来愈近,大战一触即发。
‘锵锵。。。。。。。。’兵器撞击的声音不断响起,数十名倭贼与抗倭将士战在了一起。
刺耳的兵刃碰撞声和恬燥的倭贼怪叫声混合在一起,在密林中回荡,瞬间便传向远方。
瞬间,鲜血迸流,惨叫四起。
抗倭将士们的视死如归,构勒出一副壮烈的‘白沙铁血杀倭图’,紧紧护卫者大明的山河社稷。
也应该叫做‘护佑山河社稷图’。
几百年后,这幅壮烈的画面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应该得到后人的膜拜。
。。。。。。。。。。。。。。。。。。。。。。。
………………………………
第二十五章:身陷重围
这是抗倭将士们少见的陷入倭贼包围中的战役。
不得不说,倭贼的战斗力是惊人的。
数十年来大明王朝剿除倭寇战役不断,但始终未能清剿干净,这与倭贼强悍的战斗力、嗜血的武士道有很大关系。杜老爷子的队伍虽然与倭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