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第一皇帝-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合庆接着道:“是因为你们,任用这些汉人,以前全军上下一心,自然是能够消灭来犯之敌,但是现在呢,你看看,朝中上下,一个个贪生怕死,争先恐后的想要分的现在的利益,原先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早就已经没有了。”

    “今我可以一死,倒是可以用我的死来警醒一下朝中那些权贵,学习汉人这些咬文嚼字的东西以后,你们终将也会变成汉人这样,不思进取,最终反倒是被汉族给同化了。”合庆忍不住有些悲痛的道。166阅读网


………………………………

第220章冬天要到了

    合庆死了。

    完颜宗弼带着剩余的五万大军仓皇的逃到了黄河北岸,和金国的主力部队汇合。

    完颜昌的大营之中,一众将士汇聚一堂,但是气氛有些压抑,和出征时候的气氛有些不同,毕竟出征的时候,大家都是志气满满,而现在,他们却是发现,现实的情况并不是如此。

    “合庆死的时候问了我一个问题,问我军以前未尝一拜,现在为何处处碰壁呢?”完颜宗弼轻声说道。

    “宋军的水师实在是厉害,这种大型的战船,咱们根本不是对手。”完颜希尹轻声说道。

    “我以前也是这般想着,但是合庆的话却是提醒了我,他说是因为我们现在怕了,怕得到的东西会失去了,所以才会畏首畏尾,畏缩不前,我们已经没有跟太祖皇帝造反,反抗辽国压迫时候的勇气了。”完颜宗弼轻声说道。

    完颜宗弼说完,众人都变得沉默了起来,说实话,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现在的女真贵族,一个个都在想着能分得多少的利益,争权夺利,就像是完颜昌,便是因为刘豫对自己的朝贡没有了,此时便有了废掉刘豫的心思。

    所谓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说的便是这样的一副道理。

    “合庆说的话,又不是什么金科玉律,算不了什么。”完颜昌轻哼了一声,有些不满的说道。

    “那么便说一下眼前的情况,现在我军根本度不过黄河,难道就要被阻挡在黄河北岸了不成?”完颜宗弼也知道跟这群人说这些没有用,在场的众人中,恐怕他才是真正的意识到宋军恐怖的人吧。

    “为今之计,除了绕道,便只有一个办法了?”完颜昌轻声说道。

    “什么办法?”

    “等!”完颜昌轻声说道。

    “等?等到什么时候?”完颜希尹嗤笑一声说道,“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现在的情况,继续等下去,那可是要花钱的,等一天消耗的粮草是多少?”

    完颜希尹本来便和完颜昌有些不对付,这个时候听到完颜昌说的计策,立刻有些不满的说道。

    “难道除此之外,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完颜昌反问道:“咱们这次的目标是汴京,就算是从别的地方绕路,到时候没有办法占据汴京城,也只不过是徒劳无益的。”

    完颜昌说的话尽管难听了一点,但是众人却是不得不承认,现在金军的情况确实是有些进退维谷了。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再冷一点,这边的冬天到了,黄河水结冰以后。”完颜昌说道。

    完颜昌说的不错,等到冬天到了,黄河水结冰以后,那个时候黄河天险便消失了,到时候金军便可以长驱直入,金军这边还有二十五万大军,到时候想要取下汴京城来,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那最起码还要一个月的时间。”完颜希尹皱着眉头说道。

    “但是眼下除了等着,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完颜昌说道。

    金军没有办法,只能在黄河北岸驻扎了下来,不过好在这一次他们是拖家带口的过来的,即使是短时间内攻不过去,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在北岸生活,说起来这里的生活环境比起北地来还是好的多的,众人在这里生活,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金军可以等待,但是宋军这边却是等不及了。

    汴京城,皇宫,金銮殿上。

    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石城之困被解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宋军的水师将金军阻挡在了黄河北岸,这让原本提心吊胆的一众朝臣忍不住都放下心来。

    但是赵桓这个时候却是眉头紧紧地皱着。

    “陛下可是有什么愁闷的事情?”张雨来到赵桓的身后,轻声问道。

    赵桓看了一眼旁边的张雨,轻声说道:“你这人走路,怎么连一点声音都没有。”

    “民女是看到陛下沉思出身,不忍心惊扰了陛下。”

    “冬天就要来了。”赵桓没有接茬,而是淡淡的说道。

    “是啊,冬天就要来了。”张雨有些高兴的说道:“我最喜欢冬天了。”

    “是吗?冬天有什么好的?”

    “冬天会下雪啊,下了雪以后,我们便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虽然长大了以后这种事情很少做了,但是下了雪以后总给人的感觉是好的。”

    “你喜欢下雪啊,那我看你的名字倒不如叫张雪好了。”赵桓笑着打趣道。

    “雪是很美的。”顿了一下,张雨接着说道:“而起冬天到了,便要过年了,我最喜欢过年了。”

    “只怕今年的过年不会太平了。”赵桓忧心忡忡的说道。

    “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张雨疑惑的问道:“现在金军不是被我军给打败了吗?陛下不应该是高兴才对吗?”

    赵桓却是摇了摇头,对张雨说道:“打败了吗?不尽然,金军的二十五万大军还在黄河北岸,虎视眈眈的,并没有退走,我军现在只是在被动的防御,若是攻过去,说实话还是不是金军的对手,可是冬天到了。”

    “冬天到了怎么了?”

    “冬天到了,这黄河就要结冰了,到时候我军没有了黄河天险,金军踏着冰面便过来了,到时候二十万五万大军攻过来,我军能不能挡住,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了。”赵桓淡淡的说道。

    张雨只是一个侠客,他没想到这其中的事情居然这般的复杂,这个时候听到赵桓说完,她忍不住也有些担心起来,对赵桓说道:“陛下,这么严重?那咱们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赵桓摇了摇头,对张雨说道:“倒是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直接打过去不行吗?”张雨轻声说道:“我不懂行军打仗的,但是我在和别人对决的时候,有的时候就算是明知道不是对手,但是只要摆出一副拼命的态势了,对方也是会怕的,有句话说得好,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只要是我们的军士拿出自己的气势来,也不必怕这金军。”


………………………………

第221章决一死战

    听到张雨说的话,赵桓不禁莞尔,他摸着自己的鼻子笑了笑,对张雨说道:“你说的倒是也有道理,就像是两个人打仗一样,被打了不怕,用力的打回去了便是,怕个卵啊!”

    “卵是什么?”张雨疑惑的问道。

    赵桓打了个哈哈,说道:“没什么,总之你倒是提醒我了,既然金军想要持久战,那么我也不能这么闲着。”

    “来人!”赵桓办起事来雷厉风行,既然已经决定了,便不再拖拉,对成大富说道:“召李纲、赵鼎等人觐见。”

    成大富见到赵桓吩咐的急,赶忙宣旨去了。

    很快,朝中的几个中兴大臣都到了赵桓的御书房里面。

    “按照往年的天气,再过一个月的时间,这黄河应该就要结冰了,到时候黄河天险不再,则石城危矣,汴京危矣!”赵桓轻声对着几个朝臣说道。

    “陛下,金人并没有入主中原的决心,这个时候我军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如派遣使者和金军议和,双方签订协议,永结秦晋之好。”礼部尚书李若水轻声说道。

    他的性格比较软弱,估计是最不喜欢打仗的,赵桓若不是在后世知道他是对于赵氏皇族忠心不二的,这个时候真的有一种想要砍了他的冲动,每次这家伙都在拖后腿。

    “《六国论》你应该读过吧?上面难道说的还不够清楚,现在对于敌人居然还抱有这种幻想,难道咱们议和了,金国便不会卷土重来?难道要让我大宋子民交上来的赋税白白的便宜了那金国的贵族?”赵桓反问道。

    几个大臣听到赵桓说的话,都没敢接话。

    过了一会,还是李纲往前一步,对赵桓说道:“陛下,可是现在寒冬将至,黄河水马上就要结冰了,此时议和还是上上之策,若是等到黄河水真的结冰以后,恐怕咱们就算是真的想要议和,金军也是不会答应的。”

    “笑话,朕什么时候说过要议和了?”赵桓被气乐了。

    “陛下不准备议和?”李纲也是有些意外的说道:“但是到了冬天,我军战斗力下降,然而金军战斗了却是会提升,恐怕两军交战的时候我军根本不是对手的。”

    “先帝和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的时候,也正是犹豫冬天到了,所以才会不得已的情况下签订了这有些屈辱的澶渊之盟。”

    赵桓挥了挥手,对李纲说道:“现在离着结冰的日子还早呢,按照往年计算,应该还有月余的时间黄河水才会结冰,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陛下是想?”李纲疑惑的问道。

    “金军既然现在留在黄河北岸不走了,那么咱们便抓住眼前的这个机会,把这二十五万大军留在这里好了。”赵桓信誓旦旦的说道。

    “陛下,这……这有些不太现实。”赵鼎轻声的说道。

    “怎么不现实?”

    “金军虽然现在只有二十五万,但是我军的兵力也是不足,汴京城加上石城的守军有十万人,岳飞、宗泽、岳飞的大军加起来十万人,二十万人对阵十五万人,想要胜利的话,恐怕是有些困难的。”赵鼎轻声说道。

    “而且,金军还不止是有二十五万人,东面还有伪齐的十万大军,西面还有遗唐后主李磊组织的不到五万叛军,虽然这两支队伍都不成气候,但是却可以牵制住我军,所以我军现在可以正面交战的军力也就是十万人左右。”

    “我军本来就不是金军的对手,现在金军又是倍于我军,这场仗胜起来恐怕是有些难度的。”

    “难度自然是有,但是现在我军也已经不是原先那羸弱的军队了,想要战斗,还是完全可以的。”赵桓说着,一指墙面上的地图说道:“这一次,朕决定和金军决一死战。”

    李纲等人闻言,大吃一惊,他们实在是想不到,赵桓突然召集他们过来,想要说的居然是这样的一件事。

    “陛下,万万不可啊,现在我朝虽然国力有所提升,但是还完全到不了和金军决一生死的时候,陛下三思啊!”李若水听到赵桓说的话,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李纲也是面色严重,这个时候没敢站出来说话,但是很显然对于这件事也并不是很赞同的,恐怕所有人此刻都认为赵桓是已经想要赢想疯了的。

    “陛下,现在东北地区水灾刚刚过去,正是大量需要粮草的时候,这个时候若是大举兴兵,恐怕粮草会严重不足了。”朱胜非站出来说道。

    “陛下,臣也以为这件事需要慎重考虑!”李纲这个时候也站出来说道:“陛下,此时我军还没有准备充分,所谓不打无把握的仗,不能随便拿将士的生命开玩笑的。”

    赵桓点了点头,对李纲说道:“朕自然不是没有准备的,你们看!”

    赵桓指着面前的地图,说道:“朕准备分派六路大军围歼这次的金军。”

    “六路大军?”李纲疑惑的问道:“难道陛下是准备分兵?”

    赵桓摇了摇头,对李纲说道:“岳飞一路大军,攻打伪齐刘豫的大军,刘豫所率领的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岳飞想要胜他,并不困难,等到消灭了伪齐的军队,岳飞便牢牢地咬住金军的西侧。”、

    “东边前唐遗孤李磊所率领的叛军也成不了问题,宗泽将军完全可以不予理坏了,到时候袭击金军的东侧。”

    “陛下,这李磊大军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我军若是不管不顾,任由其发展,恐怕也会给我军打来不小的麻烦。”李纲摇了摇头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朕已经派去了人处理这件事情,那边的情报工作也已经准备妥当,交给他一个人,朕正好看看他的水平,所以这件事情便不用担心了。”

    李纲虽然不知道赵桓究竟是派去了谁来处理这件事情,但是看到赵桓说的这般的笃定,想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毕竟皇帝陛下还是靠谱的。


………………………………

第222章御驾亲征

    “让吴玠率领大军六万人,从西部进发,断了金军的后路。”赵桓接着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啊,吴玠镇守关中,可是要抵御西夏国的,虽然西夏国现在很是听话,甚至还和我国达成了和谈,但是如果吴玠率领大军撤出去以后,西夏国突然发难的话,则西部大门敞开,我朝危矣。”李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

    “西夏国大将封仁多保忠已死,左相黄潜善可为朕所用,有他在,西夏国想要动兵,难如登天,所以吴玠这路大军,完全可以抽调出来。”赵桓淡淡的说道。

    李纲不知道赵桓这股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他还是觉得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于冒险了。

    “陛下,这样还是不太稳妥。”李纲沉吟着说道。

    “稳妥?稳妥那便是要一直等着,等到深冬到了,黄河水结冰了,到时候金国大军兵临城下,然后让朕出去和谈,然后再掳了所有赵氏皇族北上?造成靖康之难?”赵桓冷声说道。

    李纲吓了一跳,他倒是没想到赵桓居然说出来了这些话,而且怎么感觉这些话说的就像是真的会发生了一般。

    “陛下,臣有罪!”李纲赶忙跪了下来说道。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落后便要挨打,但是现在明明我朝比起金国来要强大许多,富庶许多,却是依旧要面临着挨打的局面,朕不要做这亡国之君,唯有亮剑,将金国打败了,打疼了,才能永绝后患。”

    李纲听出来了赵桓话语中的决心,心中也是深受感染,他赶忙对着赵桓深深地使了一礼,说道:“陛下,臣原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原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了李纲带头,剩下的几个大臣也都齐声说道。

    “好,现在朕宣布,全国进入到一级战备状态。”赵桓振声说道。

    “传旨给岳飞,奉岳飞为西路安抚使、招讨使,所有西路义军皆归属于岳飞的率领,令岳飞率禁军六万,灭刘豫,从西路袭击金军。”

    “传旨给宗泽,奉宗泽为东路安抚使、招讨使,所有东路义军皆归属于宗泽的率领,令宗泽率禁军六万,从东路袭击金军。”

    “传旨给吴玠,命令吴玠率领六万大军北上,截断金军的退路,同时抵御金国可能来的援军。”

    “传旨给齐白峰,命令齐白峰率领两万水师,封锁黄河河面,帮助刘莫语率领五万大军出石城,从南面攻击金军。”

    赵桓一连下了四个命令,可以说这一次,宋军是准备孤注一掷,从四面八方的将金军给围死了。

    李纲愣愣的看着面前的赵桓,他实在是想不到,赵桓居然说的这般的具体,而且看赵桓的思路这般的清楚,很明显的这些想法是一开始便在赵桓的脑海里的,难道他早就做好了要和金军决一死战的准备了?

    “朕决定,这一次御驾亲征!”赵桓接着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