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态紧急,还请八王爷以大局为重,批阅关中地区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一众大臣齐声劝解道。
赵棫心中暗爽,当上皇帝应该就是这种感觉吧,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的很爽。
“承蒙各位的厚爱,那我就僭越一次,替陛下批阅一下这八百里加急的战报,日后就算是陛下怪罪下来,我愿一力承担。”赵棫说的大义凛然。
在场的众臣无赞誉赵棫。
赵棫打开战报一看,脸色却是难看起来。
“汉中守军大败,西夏军队二十大军围攻汉中,富平城失守!吴玠带领两万余名镇西军突围,现驻守在大庆城,请求支援!”赵棫一脸严肃的说道。
………………………………
第104章散布消息
“这可如何是好?”大庆殿外的一众大臣议论纷纷。
“单是一个金国我朝都不足以应付,更何况现在还又加了一个西夏国,失守也是在所难免的。”另一个大臣说道。
众人本来还沉浸在顺昌大捷的喜悦当中,没想到才过了没两天,这关中就失守了,关中失守,就算是顺昌大捷也没有用,到时候西夏和金国合兵一处,那顺畅城的四万守军又该如何自处呢?
“国不可一日无君,你们让开,我们要面见圣上,关中失守,急需陛下决断。”其中一个大臣说道,就想要往大庆殿里面闯,却是被大庆殿的守卫给拦了下来。
“现在外有强敌环绕,陛下却是生死未卜,依我看,咱们还是请太上皇重新出来理政吧。”其中一个大臣说道。
“此提议甚好,如果不能尽快与西夏和金和谈,到时候两国两军合力来袭,则我朝危矣。”有一个大臣在旁边说道。
众臣议论纷纷,在场的都是支持和谈的官员,以前赵桓凭借着自己的铁腕,将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但是现在赵桓不在,他们就又跳出来了,并且妄图让赵佶重新执掌朝政。
赵桓躺在床上,他的身体还依旧有些虚弱,不过精神状态却是极好,外面的消息,都被内侍给一一传达了过来,所有参与的官员,都有内侍给记录在列,这些人,都是需要秋后算账的。
御医跪在赵桓的面前,见到赵桓醒来以后,他悬着的心终于算是放了下来,现在看来,自己的这颗脑袋就算是保住了。
“一会你出去以后,放出风声,就说朕估计是醒不了了。”赵桓对御医说道。
“臣……臣罪该万死!”这下可是把那个御医给吓坏了,不停地向赵桓求饶,这种话,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就算是给他十个脑袋,他也不敢这般出去乱说。
“你就按照朕说的去办,办好了朕不但恕你无罪,还会给你封赏,但是你如果办砸了,走漏了风声,那就小心你的脑袋。”赵桓厉声说道,这个时候既然火已经点燃了,那就再加把火,看一下究竟能把谁给烧出来。
御医战战兢兢的从赵桓的房间里面出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将自己的情绪给平复了下来,为了自己的小命,他必须按照赵桓吩咐的事情去办。
刚从大庆殿出来,立刻就有不少官员围了上来询问赵桓的伤势,御医摆了摆手,分开众人,就准备离开,却是被众人给拉住了。
御医自然是不敢说赵桓已经不行了,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各位大人,我真的是尽力了。”说完这句话,他便谁问也不再说话,转身离开了。
御医的这个消息,可算是炸开了锅,这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赵桓不行了,这个时候,一些有想法的人就开始动起了自己的心思。
到了站队的时候了。
所以早朝的时候,一众官员分成了两队,一队支持立赵桓的儿子赵谌为储君,一队支持请太上皇赵佶重新站出来执掌朝政,两队官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从早上一直争吵到了晚上,也没有一个结果。
张宪此时跪在赵桓的面前,他已经按照赵桓的吩咐,将五千飞羽军调集了过来,随时听后吩咐。
“你找一个可靠点的人,传旨给吴玠,让他据守大庆城,援兵已经出发了,不日西夏军队便可撤兵,让他找机会反扑,但是有一点,西夏军队未撤退之前,就算是战之一兵一卒,也不允许再后退半步!”赵桓对张宪说道。
张宪领命而去,布置完了这些,赵桓这才算是放下心来,想来这西夏军队也快要撤军了吧。
这富平城的失守,完全是出乎了吴玠的意料,富平城易守难攻,按理说是不容易这么容易被攻破的,尤其是西夏军队派出的还是李昌起这样的棒槌将军,实际上富平城一开始也却是是这般,吴玠每天就是坐在城墙上晒着太阳,见到西夏军队来进攻的时候,就下令众将士放箭,然后就会死一波西夏士兵。
而等到西夏军队撤兵以后,吴玠又派人去城外收集还可以使用的箭矢,日子过得毫不潇洒,到了最后,西夏军队好像也学聪明了,进攻都不进攻了,来了一个围而不攻,想要生生困死吴玠等人。
对此吴玠哈哈一笑,不以为意,却是没想到发生了意外。
封仁多保忠来了,封仁多保忠那是西夏的为数不多的名将,他亲自率领了二十万大军到来以后,李昌起立刻去找他,想让封仁多保忠立刻攻城,一举攻陷富平城。
封仁多保忠观察了一下富平城的地形,却是摇了摇头,否决了李昌起的提议。
“大将军可是害怕了?”李昌起一脸不爽的说道,现在他都有些后悔了,当初为何要听信封仁起买力说的话,这都已经围困了富平城七天时间,但是富平城依旧是固若金汤,并没有出现缺水和缺少食物的情况,就更别说有人投降了。
李昌起后悔当初没有一股脑带人攻城,虽然他已经折损了一万余人,但是李昌起不在乎,只要是能把富平城给攻破了,死个几万人,那又算得了什么。
“小王爷不必如此说,这富平城易守难攻,就算是我将这二十万大军全都填进去,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封仁多保忠对李昌起说道。
“哼,那怎么办?难道我西夏二十万大军就要被富平城这个小小的地方给挡住了不成?”李昌起气急败坏的说道:“我不管,大将军你如果没有好的办法,那就请你下令,全军攻城,我就不相信,富平城乃的弓箭是用不完的。”
封仁多保忠笑着说道:“小王爷不必着急,事情还没有到那一步呢,其实这富平城,也没有那么难攻破,我这里有一计,倒是可以试验一下,如若不成功,那么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
第105章最坚固的堡垒
李昌起敢对封仁起买力摆架子,但是面对西夏国这个战功赫赫的将军,却是不敢托大,尽管心中不爽,但只能询问道:“不知道大将军是何计策?”
封仁多保忠说道:“我也学习一下小王爷,张榜!”
李昌起听到封仁多保忠提起他张榜的事情,忍不住有些脸红,上一次他就是张榜凡可以奉上吴玠项上人头者有重赏,所以才被吴玠用一头毛驴来戏弄,这个时候听到封仁多保忠旧事重提,就有些不悦,气呼呼的说道:“大将军何故取笑与我。”
封仁多保忠哈哈一笑,说道:“小王爷你真的是想多了,我绝无此意,我打算张榜求破城之计,凡是可以提供破城之计者,给予重赏!”
李昌起听到封仁多保忠说的话,无所谓的说道:“就这个啊,我看贴了也是白贴,咱们这么多人都想不出来的对策,难道还能指望那些宋人给咱们出主意?”
封仁多保忠暗道那是你不懂宋人,不过这句话他是不会和李昌起说的,封仁多保忠笑着说道:“小王爷不要着急,反正这张榜也不会浪费咱们多少时间,不如咱们就长个榜试试,万一能成的话,倒是省了咱们不少的力气。”
李昌起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对于封仁多保忠说的话,他只能点头同意,心中却是不以为然,要是这种计策能成,他以后名字倒过来写。
榜很快就被贴了出去,第一天,风平浪静,没有任何人来献计,李昌起就忍不住去找封仁多保忠,“大将军,咱们一直这样等着也不是个办法,要是一直没有人来献计,咱们就一直这样耗着?”
这可是二十万大军呢,二十万大军每天的消耗,那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当然李昌起来找封仁多保忠自然不是考虑这消耗的事,他只不过是觉的是在浪费时间,他现在太想要破开富平城了。
“再等等!”封仁多保忠的回答还是很干脆,就是继续等。
第二天的时候,依旧是没有任何的消息。
李昌起就有一次来找封仁多保忠,想让他发兵富平城。
“再等等!”封仁多保忠还是那句话。
“等等等!究竟要本王等到什么时候?”李昌起被激怒了。
“小王爷不要着急,时机到了,这富平城自然就破了。”封仁多保忠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大将军,明天必须出兵,本王已经等了太多天了,不想再等了,我西夏大军的铁骑难道会被这样一座小小的城池给挡住?”李昌起已经彻底的失去了耐性,前面他已经等了太长时间,好不容易等来了封仁多保忠,以为要出兵灭了这富平城了,却是被告之还要等着,他怎么还能耐得住性子。
“小王爷不要着急,这行军打仗,最忌莽撞行事,咱们不等着,难道小王爷你有更好的计策不成?”封仁多保忠反问道。
李昌起被封仁多保忠噎了一下,他嘴唇哆嗦了一下,怒哼了一声,说道:“大将军你如果还不出兵,小心小王到陛下面前,参你一本。”
“小王爷,我还是那句话,时机未到。”封仁多保忠淡淡的说道,这就算是彻底的无视了李昌起的威胁。
“哼!”李昌起见到封仁多保忠没有理会自己,怒哼一声,拂袖而去,准备去告御状了。
封仁起买力见到李昌起离开,有些担忧的对自己的父亲说道:“爹,小王爷薄情而寡恩,父亲你如此抚了他的面子,只怕他会在陛下面前说父亲的坏话。”
封仁多保忠说道:“一个纨绔子弟而已,何惧之有?”
封仁起买力听到自己父亲这般说,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转而问道:“爹,真的会有人来向我们献破城之计?”
封仁多保忠对封仁起买力说道:“记住,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打破的,这行军打仗其实就和两个人的战斗一样,是人便有破绽,只看你怎么找到这个破绽,然后击破他了。”
封仁起买力听到封仁多保忠说的话,若有所思,这些东西,虽然听起来很是明白,但是真正的运用到战争当中,就需要实践的积累了。
第三天的时候,李昌起派人给西夏皇帝李顺乾送去了一封信,指责封仁多保忠畏敌,不敢出战,致使西夏二十万大军被阻截在富平城外。
封仁多保忠自然是知道了李昌起的小动作,却是并不在意,皇帝李顺乾将这个纨绔子弟安排到自己的军中,一方面是想要给这个纨绔子弟一个历练的机会,另一方面,不也正是让他监视自己嘛。
第三天中午的时候,军营里来了一个樵夫。
“是你们张榜说凡是可以提供破城之计的人,就赏黄金千两,绸缎千匹,粮食万担的?”那个樵夫见到封仁多保忠说道。
封仁多保忠点了点头,对这个樵夫说道:“没错,只要是能够提供破敌之计的,这些本将军都会给你。”
“那你先把这些东西给我。”那个樵夫对封仁多保忠说道。
“哈哈哈!”封仁多保忠大笑着说道:“你放心,本将军从不食言,你的计策如果可行,答应给你的东西,我是一点都不会少了你的的。”
“废话少说,你到底说不说,不说小心我砍了你的脑袋!”李昌起见到这个樵夫这般的腻歪,忍不住威胁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樵夫听到李昌起说的话,愣头愣脑的问道。
“意思很明显,把你知道的,都给我说出来,不然就杀了你!”李昌起现在就想杀宋人泄愤。
“小王爷不得无礼,本将军答应的事情,自然不会食言。”封仁多保忠一脸不满的看着李昌起,然后对这个樵夫说道:“你放心,用你们宋人的一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本将军答应给你的,自然全部都会给你。”
说完这句话,封仁多保忠就命人将准备好的赏赐抬到了樵夫的面前,说道:“只要是你的计策可行,这些都是你的。”
………………………………
第106章黄袍加身
樵夫见到这满满的几大箱子黄金,立刻被那黄澄澄的颜色给吸引住了,乐呵呵的指着这些黄金说道:“这……这些都是我的?”
封仁多保忠点了点头,说道:“只要你的计策可行,这些都是你的。”
那个樵夫伸手将其中的一块金子拿到了手里,又放到了嘴里面咬了咬,然后说道:“我告诉吧,在富平城的后山,有一条小路,可以上去,你们顺着那条小路往上走,就能攻破富平城了。”
封仁多保忠闻言大喜,说道:“那条小路在什么地方?你可以带我们去吧?”
“这些金子都给我,我带你们去。”樵夫指着几大箱子金子说道。
于是,这名樵夫得到了几大箱子黄金以后,就带着西夏军队从小路爬上了富平城。
吴玠根本就没有想到西夏军队会从富平城的后方杀进来,根本也没有在后方设伏,所以这一战吴玠败了,而且败的很是彻底,六万大军,他最终只带着三万余人突围成功,退守到了大庆城。
而西夏军队攻破了富平城以后,宋国西南的大门也算是彻底的打开了,金夏联军完全可以从这里长驱直入,进攻汴京。
所以富平失守的这个消息,立刻就在朝廷里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此时又传出了赵桓已经不行了的消息,所以宋朝的朝廷就乱了套了,原本主战派是占了上风的,但是现在,又变成了主和派占了上风。
而且主和派到龙德宫请命,让赵佶重新执掌朝政。
众官员以王黼为首,跪在龙德宫面前请命。
赵佶坐在龙德宫自己的龙椅上面,秦桧跪在他的面前,赵佶轻声问道:“已经查证了吗?陛下已经不行了?”
秦桧赶忙回答道:“陛下,御医刚才从大庆殿出来的时候已经传来了消息,太子这一次恐怕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秦桧现在直接称呼赵佶为陛下,而称呼赵桓为太子,那其中的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
赵佶脸色有些悲痛,说道:“桓儿,你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如果你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不是让朕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皇家骨肉亲情缘薄,赵佶这么说,更多的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既然太医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那么看来赵桓这一次真的是凶多吉少了,在那个地位呆过的人,深知退下来的滋味不好受,所以现在有一个重新回到那个位置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弃。
“陛下,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国家正处内外交困的时候,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振作起来,执掌朝政,实乃万民之福啊。”秦桧趁机说道。
赵佶听到秦桧这般说,这才面色一阵,对秦桧说道:“你说的有道理,现在国家危难,必须要尽快度过眼前这个危局,马上派遣使臣向金国求和,以求的原谅,只要是金国可以退兵,我愿意向金称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