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城的一万守军呢?”赵桓皱着眉头问道。
“金军在大名城外战鼓擂了一夜,大名城的一万守军被吓破了胆,守城将领苗傅杀了大名知府,带人投降了金军。”传令名回答道。
“苗傅,竖子!”闻听此言,赵桓用力的一拍面前的桌子,气的双眼要冒出火来。
赵桓这一发火,原本熙熙攘攘的大殿立刻鸦雀无声,纷纷跪倒在地上,大气不敢出,生怕在这个时候触了赵桓的霉头,给自己找不痛快。
深吸了一口气,赵桓这才算是将自己心中的怒火给压了下去,说道:“都说说看吧,有什么想法,主和的先来说吧。”
听到赵桓让主和派的先来说,黄潜善心中一喜,觉的赵桓可能是因为苗傅投降一事想要求和了,赶忙激动的说道:“陛下,金国并入入住中原的决心,以臣之见,不如派遣使臣,和金国求和,也免得百姓受生灵涂炭之苦。”
………………………………
第32章六国论
赵桓点了点头,知道黄潜善这句话说的是对的,金军确实是没有心思入主中原,当年即使掳走了徽钦二帝以后,也没有占领宋朝,而是扶植了一个傀儡皇帝张邦昌。
见到赵桓点头,黄潜善就更加的得意了,还以为赵桓是听进去了自己的意见,就赶忙继续说道:“兵法不是也说嘛,要避其锋芒,现在金军势大,我军势弱,硬碰硬是在不是明智之举啊!”
赵桓只是认真的听着,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等到黄潜善说完,他继续问道:“嗯,还有什么补充吗?”
黄潜善听到赵桓这般说,知道他还并没有听信自己的意见,就赶忙继续说道:“陛下,臣还有补充,以臣之见,不如对金军许以重金,让其先退兵,咱们再从长计议,首先……”
“岁币,称臣,割地?”赵桓突然开口打断了黄潜善说的话。
黄潜善这下听出来了赵桓口中的讽刺意味,吓了一跳,赶忙跪了下来,对赵桓求饶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
“哼!不是这个意思?那你倒是给朕说说,要给金军多少钱,金军才会退军?”赵桓对黄潜善说道。
黄潜善那也是人精一样的人物,这个时候那还不知道赵桓其实已经非常生气了,赶忙说道:“陛下,臣知罪!”
“知罪,知罪,那你倒是说说,你何罪之有?”赵桓继续问道。
这下可是把黄潜善给问住了,黄潜善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有罪,这些不是你让我说的吗?黄潜善这个时候倒是也明白,自己不能再说话,越说越错,就只是一个劲的磕头认罪,却是不敢再说其他的了。
“苏洵写的《六国论》你们都看过了吧。”赵桓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振声说道:“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难道金军来一次,咱们就割地赔钱,来一次就割地赔钱,如果金军要朕这皇位,朕是不是还得让给他?”赵桓说道最后,越说越生气,连声音都加大了几分。
“臣等有罪!”见到赵桓生气了,众臣齐刷刷的跪倒下来。
“黄潜善,既然你提议要议和,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命你为使臣,前往金营议和吧。”赵桓对黄潜善说道。
黄潜善闻言,那想哭的心都有了,赶忙说道:“陛下,臣才疏学浅,实在是不善于外交谈判啊,这种事情,还是应该请鸿胪寺的大人出马才行。”
赵桓冷哼一声,说道:“你倒是会推脱,我看这事就交给你了,事要是成了,朕就饶了你,要是办不成,你就收拾东西,给我回家种地去吧。”
黄潜善心头一苦,赶忙求饶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
赵桓心头烦躁,令人将他轰了下去。
此时那些主和派的人都安静了,一个个的噤若寒蝉,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犯了赵桓的龙颜之怒,到时候被派去和金军讲和,能不能活着回来那都是一个未知数了。
赵桓看向李光,说道:“明天一早的《大宋日报》要加印,加印五千份,你亲自持笔,号召全民抗金,同时告诉民众不要惊慌,我赵桓,定将与开封府共存亡。”
李光赶忙接旨。
李纲这个时候插话说道:“陛下,金国女真族不过十万人,此次倾巢而出,再加上辽国降军,也不过是三十万人,外界所称的五十万大军,实属无稽之谈。”
赵桓点了点头,这古代打仗,和后世打仗不同,人数好多时候都是吹出来的,就像是当年曹操攻打吴蜀两国,号称率领了八十万大军,其实也不过是才四十万,说的人数多,也是为了让敌军感到恐惧罢了。
“嗯,这一点,也写到里面去,不能让民众感到恐慌才行。”赵桓补充道。
“陛下,臣愿率领飞羽军作为先锋,迎击来犯之敌。”岳飞跪下来请命道。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不急,还不是时候!”飞羽军一直以来都是赵桓手中的王牌部队,现在金军对于飞羽军一无所知,可以当作一支奇兵来使用,若是上来就将自己的全部底牌都亮给金军,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而且飞羽军发展到现在,也刚刚不过一万人,面对数十万的大军,并不能形成优势。
“种师道听令,朕命你为抗金统帅,宗泽为副帅,岳飞为先锋,率领禁军十万人,与洛阳、真定分两路出击,阻击金军的先头部队,收复失地,将金军阻截在黄河以北。”赵桓下命令道。
“臣领命!”种师道、宗泽、岳飞赶忙跪下来接旨。
这个时候的种师道,已经有七十五岁的高龄了,身体看起来还算是硬朗,听到赵桓的命令,他心中也是明白,皇帝这是要让他把这些年轻人扶上马,再送一程了。
“李纲领命,朕命你率五万御林军,驻守开封府,迎击来犯之敌。”赵桓命令道。
“臣领旨!”李纲跪下来接旨,想了一下,说道:“陛下,臣愿率领御林军五万人,迎击来犯之敌。”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金军这次的首要目标,便是汴京,精锐定然也会全部都再这里,金军骑兵厉害的很,咱们何必要用自己的步兵去迎击金军的骑兵呢,不如利用前期开挖的防御工事,以逸待劳,借助地形优势,迎击来犯之敌。”
李纲虽然是一个文人,但却是熟知兵事,听到赵桓说的话以后,也知道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就赶忙领命而去了。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就退朝吧。”赵桓说着,摆了摆手,让众臣都退了下去。
赵桓来到后殿,对成大富说道:“让李纲、宗泽等人来御书房议事。”
成大富赶紧领命而去了。
御书房内,赵桓面前挂着一张宋朝的地图。
“都说说看吧,有什么方法可以尽快的解决开封府被围的情况?”等到众人来了以后,赵桓说道。
不等众人开口,赵桓率先说道:“朕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你们看一下,有没有可能成功,让韩世忠率领我大宋水军六万人,从浙江出发,攻击金国的都城,你们以为如何?”
………………………………
第33章东征西进
赵桓这个大胆的提议,可是把在场的众人都给震慑住了,这思维也是太跳跃了吧,这边都城被围困着呢,那边却是想着要偷袭人家的都城了。
“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历史上的围魏救赵,不就是用的这一招吗?”岳飞第一个站出来赞同道。
李纲瞪了岳飞一眼,却是提出反对意见,说道:“陛下,臣以为此计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极大!”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你仔细说说看。”
李纲沉吟了一下,对赵桓说道:“首先,咱们并不知道金国的首都在什么地方,就算是想要攻打过去,也有些不太现实。”
赵桓点了点头,李纲说的也有道理,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利,通讯不发达,宋朝只想着偏安于东南,对于金国朝廷,还真的是一无所知。
“这个倒是不难,金国的都城我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就在这里!”赵桓说着,在地图上轻轻的一点,说道:“在这里!”(黑龙江阿城)
“这?”李纲有些犹豫,说实话要不是赵桓是皇帝,他都想说你是从那里编出来的这样一个地方。
“陛下,不知道您是怎么知道金国的都城是在这个地方的?”李纲犹豫了一下,还是询问道。
“哦,朕前两天抓了一个金国的细作,从他的口中得知的,这个消息绝对的准确,你相信便是了。”赵桓对李纲说道。
李纲心中暗道:“这细作不会是骗你的吧,随便告诉你一个地方,难道就让军队去打,这也太儿戏了吧。”
李纲心里面这般想,却是不敢如此和赵桓说,只能隐晦的提醒道:“要想偷袭金国都城,要想从浙江去往那里,没有两个月,根本不可能实现,想要通过此计来缓解汴京被围之困,实在是有些困难。”
赵桓点了点头,却是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这个想法,说道:“解决眼前的危机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掉金国的威胁,这却是一条捷径。”
李纲没想到赵桓居然想的这么深远,自己这边还只想着要解决面前的都城被围之困呢,这边皇帝却是想着应该怎么灭了对方国家了。
“陛下,你是说,趁着现在金国兵力空虚,一举把金国的都城给灭了?”宗泽有些惊讶的问道,这思维跳跃性太大,他们有些跟不上趟。
“嗯,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相信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做梦也不会想到咱们敢绕过去攻打会宁府,完颜宗翰率领了三十万大军而来,金国国内必定空虚,十万人过去,足够了!”赵桓轻声说道。
这个消息就像是一个炸弹,让面前的几个人都有些发懵,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以前他们的思维太过于僵化,现在被赵桓一说,都忍不住思考起来。
“韩世忠,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做,你能做到吗?”赵桓开口询问韩世忠。
韩世忠是大宋军队中为数不多的水军将领,但是韩世忠这人,有的时候容易好大喜功,赵桓对于他领军,还真的有些不太放心,毕竟这种事情,还只是在理论上的,海路漫长,北部地区都已经被金军占领,韩世忠带领的十万水军,出了浙江以后,就完全需要自给自足了,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韩世忠在十八岁以前还是一个泼皮无赖,胆子那是大得很,这个时候听到赵桓的计谋,立刻跃跃欲试起来,对赵桓说道:“陛下,臣定当不辱使命!”
“好,韩世忠听令,朕封你为征远大将军,杨再兴为副将,张俊为军师,率领我大宋六万水军,征讨会宁府!”赵桓对韩世忠说道。
“臣领命!”韩世忠赶忙跪下来磕头。
赵桓想了想,叮嘱道:“这次远征,金军得到消息以后,必定北撤,你等万不可恋战,到时候被完颜吴乞买和完颜宗翰给包了饺子。”
韩世忠赶忙点头答应下来。
岳飞想了想,对赵桓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命吴阶率领西军,从西路攻击金军的侧翼,这样一来,可以缓解汴京府的压力。”
李纲却是摇了摇头,提议道:“陛下不可,吴阶还需要防御西夏朝廷的进攻,一旦抽调兵力,万一西夏趁机来袭,与我军是大大的不利。”
西夏,赵桓对于这个国家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总感觉这个国家就像是一个地痞无赖,西夏国弱小,在众多和宋国的交战过程当中,输多胜少,不过以前的北宋朝廷却是依旧年年给西夏国岁币,想象当真是憋屈。
“嗯!”赵桓深吸了一口气,真正交战的时候,才会发现三十万兵力用起来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西夏确实不得不防,如果西夏和金国合力攻宋的话,我大宋肯定是难以应付。”赵桓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过金国人傲气的很,这个时候,定然是不会和西夏联合的,但是后期却是不一定了,这样,传旨让吴阶留下一万人驻守,派出斥候,密切关注西夏军队的动向,派出五万人从西路出发,攻打金国的侧翼,如果西夏军队有什么异动,立刻回撤。”
众将对于赵桓的提议没有什么意见,确实向赵桓所说的那般,金国一直以来都瞧不上宋国,觉的灭宋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会去和西夏谈合作的。
通讯不畅,是赵桓觉的最为头疼的问题,皇帝颁布了命令,传到地方,即使是八百里加急,也都要一天以后的事情了,这要是在战场上,瞬息万变,一天的时间,还不知道战场的形势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商议好了计策以后,众人散去,宋军这个强大的国家机器开始迅速的运转,鸿胪寺下设的《大宋日报》的宅院里面,这个时候却是灯火通明,十几个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对明天要刊发报纸进行刊印。
军械部里面这个时候也是灯火通明,一批批靖康雷装箱以后,被送往飞羽军的大营。
战争,一触即发!
………………………………
第34章大军出征
第二天的时候,《大宋日报》很快被人抢购一空。
茶楼饭店里面,到处都是聚集在一起讨论金军南下的人群。
“金军这次可是号称有五十万大军啊,咱们大宋能够抵挡得住吗?”路人甲忧心忡忡的说道。
“你没看报纸上面不是说了吗?金军其实不过是三十万,说五十万,那不过是在吓唬人呢。”路人乙解释道。
“就算是三十万,咱们大宋军队能够抵挡得住吗?”路人甲依旧有些担心,也是这么多年来,宋军打一仗败一仗,已经把老百姓对于他们的信心给磨光了。
“放心吧,你没看到官家已经发檄文了,将死守汴京城,让咱们放心嘛,朝廷都没有跑呢,咱们找什么急啊!”路人病说道。
“可是我听燕云那边逃回来的人说了,金军在北地,那真是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啊,朝廷想要跑的话容易的很,到时候谁还管咱们啊。”路人甲还是很担心。
“不用担心,朝廷已经命令种师道率领十万大军,迎击敌军,种将军你们都知道吧,有他坐镇,咱们就放心吧。”这个时候,一个书生模样的人从旁边插话说道。
“真的?这次对抗金军,是种老将军挂帅?”众人闻言,无不有些激动,种师道的大名,在北宋末年,那可是如雷贯耳的。
“自然是真的,所以咱们就尽管放心好了。”书生模样的人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这等机密的消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路人甲很是好奇的问道。
“这算什么机密的事情,现在种将军的大军已经在大营集合,辰时,就要浩浩荡荡的出城去了,不信你可以去看啊!”这人说道。
这人说的笃定,众人闻言,纷纷赶往禁军大营,想要一睹究竟。
赵桓是故意让种师道这般大张旗鼓的出城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安定民心,这个时候民心不稳,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沙场的高台上,赵桓亲自将调兵符交到了种师道手上。
“种老,此去辛劳,定当注意身体,凯旋而归,朕给你接风洗尘。”赵桓拉着种师道的手,话语中颇有些感慨。
种师道头发已经花白,七十岁高龄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