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卷
………………………………
第1章居然成了皇帝
孙兆华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穿越了。
前世的孙兆华是一名网络写手,因为随随便便断更,结果被一个气不过的读者冲到了家里给砍死了。
原本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得到老天爷眷顾,让他加了一条命。
不过现在自己的这个身份却是让孙兆华有些尴尬。
他这个身份居然是宋朝的第九代皇帝——赵桓。
当然此时的赵桓还没有正式当上皇帝,不过他的皇帝老爹已经准备将皇位禅让给他了。
1125年,金军灭辽之后,准备趁势灭掉宋,此时,金军已经兵临开封府城下了。
徽宗赵佶早已经吓破了胆,准备逃跑,走之前准备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赵桓。
“太子?太子……你醒了?”侍奉的宦官冲着赵桓喊道。
赵桓微微的睁开了眼睛,看着面前鸭公嗓音的宦官,他张了张嘴,还没等说出话来,两世的记忆就开始融合,赵桓感觉头疼的像是要炸开一般,忍不住一歪头,再一次昏睡了过去。
“王大人,太子,太子好像又昏过去了……”宦官本来以为赵桓醒过来了,却是发现醒来紧接着又昏过去了,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向前来传旨的宰相王辅说道。
王辅看了一眼面前的太子,确认他确实不是装昏之后,有些讽刺的看了一眼赵桓,对这个鸭公嗓音的宦官说道:“等会太子醒了,你也好好的劝劝太子,圣人将皇位禅让与他,那是他天大的福分,要是搁在以前,那夺嫡之争那个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太子可倒好,现在皇位摆在他的面前,居然不要……”
贴身侍奉赵桓的宦官自然是赵桓的亲信,虽然他心里面也一直盼望着赵桓有朝一日可以能够荣登大宝,自己的身份当然也会紧跟着水涨船高,但是他心里面却也是清楚的很,此时的大宋王朝可是岌岌可危的,赵桓当了皇帝,有可能就是一个亡国皇帝,估计没人会希望在这个时候继承皇位的。
不过这些事情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宦官可以考虑的,对于宰相王辅说的话,他只能小心的应付着。
赵桓这一睡就是大半天,等到他再一次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太子,您醒了?”贴身宦官小声的对赵桓说道。
赵桓看着面前的景物,还有些不适应。
宦官看他没有说话,就忍不住小声的嘀咕道:“太子,要我说,咱们要不先逃了吧,太子妃今天下午还过来传话,说她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去武康军节度使那边暂住一段时间。”
赵桓微微皱了皱眉头,知道他说的太子妃就是自己的正妃妻子朱琏,也就是武康军节度使朱伯材的女儿,看来自己的这个败家媳妇是看到大事不好,准备开溜了啊。
“哼!她倒是打的一副好算盘。”赵桓冷哼一声,说道。
鸭公嗓音的宦官没想到赵桓居然说话了,吓了一跳,赶忙跪了下来,求饶道:“太子饶命,小人只是传话的,并没有打什么算盘。”
赵桓没有搭理他,直接从床上起来,可能是因为躺的时间太长了,下地以后,他有些站不稳,居然差点就要跌倒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侍卫通传道:“王皇后驾到。”
话音刚落,王皇后已经快步走了进来,看到险些跌倒的赵桓,王皇后忍不住心中一酸,赶忙来到赵桓的跟前,将其扶住,说道:“我这苦命的孩儿啊,你……”
话说到了一半,却是再也说不出口了,王皇后虽然身为皇后,但是早已经失宠,这些年母子两人在徽宗近前并不受宠,这皇位要是搁在以前,那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现在就这样唾手可得了,王皇后却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是他让你来传旨的吧?”赵桓看着面前这个雍容华贵的中年妇女,她是这一世自己身体的母亲,透过记忆,孙兆华知道,赵桓还是很敬重自己的母亲的,再加上自己上一世突然就这样无疾而终,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呢,此时面对王皇后,忍不住感觉心中一暖。
“儿啊,他说,你要是不听娘的话,就是不孝,违抗皇命,就是不忠,难道你要做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吗?”王皇后有些苦涩的说道,虎毒不食子,但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皇家,在危难时刻,赵佶只想着自己逃命,要将这个自己不喜欢的儿子放在火上烤啊。
“母后,我当!”赵桓斩钉截铁的说道。
“额……”王皇后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却是没想到赵桓居然这么爽快的答应了,这倒是让她剩下的话不知道如何说了。
“可是,这个时候当这个皇帝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王皇后有些无奈的说道。
“我也没有选择的权力,就算是我不同意,那又有什么用呢?”赵桓可是知道历史的进展的,按照历史的发展,王皇后的这一次劝说也没有成功,赵桓宁愿不忠不孝也不要当这个皇帝,但是最后却是被黄袍加身,被赵佶硬按在了龙椅之上,成了宋朝的第九代皇帝宋钦宗。
生活就像是被强·奸,如果无力反抗,那不如就痛快的承受她吧。
“我苦命的孩子啊,都是娘没本事,是娘连累你了。”王皇后有些心酸,也怪自己这个当娘的在赵佶面前不受宠,不然也不至于连自己的儿子都保不住。
赵桓伸手用力握住王皇后的手,目光坚定的说道:“母后,不要担心,有我在,金军是破不开开封的城门的。”
王皇后看着面前的赵桓,突然感觉有那么一丝的陌生,目光如此的坚毅,口气如此坚定,这还是以前自己那个唯唯诺诺的儿子吗?
“好了母后,咱们应该高兴才对,如果不是现在这种情况,难道你觉的我还有机会能当上皇帝不成?”赵桓笑呵呵的说道,就好像睡了一觉以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
他确实变了一个人。
………………………………
第2章临危受命
临危受命,说的应该就是此时的赵桓吧。
赵佶听说赵桓答应了当皇帝,大喜过望,还特意来了一趟赵桓的太子宫。
“恒儿,明天早朝的时候,为父就会宣旨,将这皇位禅让与你,你切放心的守着,咱们开封的守军有10万之众,对付区区的8万金军,不在话下。”赵佶语重心长的对赵桓说道。
赵桓看着面前的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父亲,透过这具身体的记忆,他知道自己和赵佶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此时听到他说的这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忍不住心中腹诽,要是真的守得住,你岂会连皇位都不要就跑了。
不过心里面虽然这么想,赵桓却是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两世的记忆让他的大脑变得睿智而且内敛,他对赵佶说道:“父皇放心,人在城在,孩儿誓于开封城共存亡。”
听到赵桓说的话,赵佶惊讶的张了张嘴,这还是自己那个唯唯诺诺的傻儿子吗?他此时不应该是和自己一样,被吓破了胆吗?怎么还能说出这么慷慨激昂的话来呢?
“恒儿当真是长大了,你放心,为父此次前去镇江三清观,一定请求太上真君庇佑咱们大宋,这一次金军,定然会无功而返的。”赵佶也懒得管自己的这个傻儿子怎么突然变样了,这个时候他就想快点将这个烫手山芋给交出去,然后抓紧时间逃命去了。
要是祈福真的有用,你还用得着跑那么远?开封府有的是道观。
赵桓心里面腹诽,嘴上却是说道:“父皇放心去吧,前面有儿臣顶着呢。”
赵佶本来还准备了一堆劝说赵桓的话呢,但是看到赵桓现在这个态度,好像自己再做什么动员工作也都是没用的,他轻轻地拍了拍赵桓的肩膀,有些欣慰的说道:“皇儿辛苦了。”
等到赵佶走后,赵桓开始整理自己的思绪,都怪自己当时没有好好地学习历史,不然也不至于像是现在这般的抓瞎啊。
大战在即,赵桓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实在是不多了,他必须做好准备。
“果然是把自己的好人品都给用光了。”即使穿越回来当了皇帝,居然还是一个亡国之君。赵桓忍不住腹诽一句。
一夜没睡,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早朝开始。
与以往时候的姗姗来迟不同,这一次赵佶来的格外的早,大殿里面的氛围也有些沉重,开封府外被金军重重包围,在场的众大臣心头也一个个的压了一块大石头。
赵桓今天的身份特殊,他站在赵佶的身侧,等待着一会禅让的宣旨,这样居高临下的盯着下面的百官,他突然发现自己有些喜欢这种感觉。
站在众人最前面的就是宋朝历史上恶名昭著的六贼,蔡京、王辅、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可以说宋朝的没落,和这六个人是分不开关系的,不过此时赵桓看着面前的六个人,却是高兴的很,这可是六块大肥肉啊。
蔡京已经年迈,不过却是保养得极好,脸上的皱纹不多,依稀还可以看出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大帅哥,此时他站在首位,似乎是感受到了赵桓观察自己的目光,忍不住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蔡京一直深得赵佶的喜爱,对于赵佶的喜好清楚的很,他知道赵桓并不是赵佶所喜欢的儿子,所以对赵桓也不怎么感冒,不过此时赵桓却是冲着他笑了笑,这个笑容,不知道为何,让蔡京心里面有些发毛。
早朝其实就是在走一个过场,太监将赵佶的圣旨对着众人宣读一番以后,赵桓就被赵佶给按在了龙椅之上。
“轰隆隆……”外面传来了一阵巨响,金军的进攻已经开始了。
赵佶吓的哆嗦了一下,本来还想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听到这个声音,却是再也顾不得这许多,直接脚底板抹油,溜了。
赵佶火急火燎的走了。
赵桓看着面前的众臣,知道这群人此时是严重的信心不足,尤其是老皇帝这个时候都已经跑了,他们心里面要是没有什么想法也是不可能的。
“李纲在吗?”赵桓突然冲着众人说道。
李纲此时还在心里面琢磨着要怎样劝说这位新君全力抗金,没想到自己还没等站出来呢,赵桓却是已经先叫了他的名字。
“臣在!”李纲赶忙站了出来。
赵桓看着面前的李纲,和史书记载一致,这完全就是一个文官,一副书生意气的样子,不过赵桓却是知道,李纲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实干派,这一次的开封府危机,完全就是这个书生给化解的。
“李纲听命,即日起,升你为兵部尚书,负责开封府的防御,我就只有一个命令,人在城在,人亡城也不能给我破了。”到了最后,赵桓一字一顿的说道。
李纲当时就傻了,倒不是吓傻的,而是太过于震惊,他原本还听说太子也是准备逃跑的,心里面还想着应该怎么劝说赵桓全力抗金呢,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臣领命!”因为激动,李纲说话的时候都有些颤抖。
“传朕口谕,此次抗金行动中,凡立军功者,一律封赏;如若有人敢临阵脱逃,当场诛杀!”赏罚分明,宋朝当时占到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却是被金军的铁骑杀的溃不成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严重。
一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臣定不辱使命!”李纲听到赵桓说的话,大喜过望,用力的磕了一下头,对赵桓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请圣人放心,我定能守住开封。”
“朕信你,记住,你身后有我,前方我就交给你了。”赵桓来到李纲跟前,伸手将他扶了起来说道。
李纲双眼含泪,所谓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李纲这匹千里马,感觉赵桓就是自己的伯乐啊,士为知己者死,李纲此时就差发誓要誓死尽忠了。
………………………………
第3章乱世必须用重典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跑进来了小宦官,见到场上的这个架势,他没敢说话,但是脸色却是有些着急的不断往赵桓身边望去,赵桓的贴身宦官赶忙跑了过去,两个人小声的耳语了几句。
赵桓的贴身宦官赶忙将小宦官的话告诉了赵桓。
“来人,将这个人给我拖出去斩了。”赵桓对两边的侍卫吩咐道。
来传话的侍卫一听这个,当场就吓傻了,赶忙跪地求饶。
“大战在即,这个人居然敢扰乱军心,给我把他拖出去斩了,从现在开始,再有敢提出投降逃跑的,这个桌子就是他的下场。”赵桓说着,从宦官手中拿出来一把宝剑,陡然出鞘,“咔嚓”一声,将面前的桌角给砍掉了一角。
“咚咚咚……”桌角掉落在了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就像是一记重锤,敲击在了在场众多官员的心头之上。
“皇上饶命啊,饶命啊,奴才只是一个传话的啊……”那个宦官的求饶声在大殿里面回响,两边的侍卫却是不管这些,将他拉到大殿外面,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声音戛然而止。
当时朝堂之上本来还有不少人是求和派的,但是此时见到赵桓的态度,都很知趣的闭嘴了。
“户部侍郎可在?”赵桓对众臣说道。
“微臣在。”一个老迈的中年男子从众人当中站了出来。
“战士们在前线杀敌,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保证前线战士的粮草供应,要是谁敢在这个时候给我拖后腿,一律军法处置!”赵桓盯着面前的老头子说道。
面前的这个老头子不是旁人,正是北宋六贼之一的朱勔,朱勔在赵佶时代很是受宠,对于赵桓并不很是感冒,此时对于这个新皇帝的身份转变还没有从心理上完全接受。
听到赵桓说的话,他忍不住面色一苦,说道:“皇上,咱们国库里实在是没有钱了。”
“这种事情难道还要我来帮你解决?那依我看你这个户部侍郎也没有必要当了。”赵桓可是知道,面前的这个老头子,别看在自己面前人畜无害的,但实际上可是一个十足的大奸臣,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赵桓已经准备好拿朱勔来烧这第一把火了。
朱勔听到赵桓说的话,整张脸涨红成了猪肝色,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圣人,不是老臣想要拖后腿,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里面没钱,我就算是想要为国出力,那也是没有办法做到啊。”
朱勔这是准备将赵桓一军。
“既然你做不到,那这户部侍郎你就不用当了,来人,宣旨,朱勔抗旨不遵,即刻起,被贬为庶人,全家驱逐出京,后代不可入朝为官,名下所有财产,全部收归国库所有。”赵桓根本没有给朱勔反悔的余地,直接给他的命运定下了调子。
“什么?”朱勔当时就傻了,他实在是没想到,这新皇帝下手居然如此的狠辣,自己只是稍微表现出了不配合的情绪,居然直接被罢免了官职。
“圣人,微臣知罪,还请圣人念在老臣这么多年为了我大宋兢兢业业的份上,饶恕了老臣。”朱勔也是慌了,赶忙跪地求饶道。
“兢兢业业?”赵桓冷笑一声,他等的就是朱勔的这句话,只见赵桓从袖子里面拿出来了一纸奏章,“啪嗒”一声扔在了朱勔的面前,厉声喝道:“给我念!”
看着面前的奏章,朱勔是真的怕了,看了一眼奏章上面的内容,他赶紧“咚咚咚”的用力磕头,嘴中不断的念叨:“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