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九福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九福晋-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奇垒氏只揉着建宁的脑袋不说话,多尔衮有庄妃帮助,这皇位不见得就是那豪格的,只是庄妃足智多谋,这皇位啊,也不见得是多尔衮的。  奇垒氏并不在意皇位到底是谁的,她只要她的女儿平安。  奇垒氏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帮建宁穿好衣服,带着建宁去了灵堂。  灵堂中,除了皇太极的棺椁谋还有一个普通棺材。  除了继妃乌拉那拉氏,其他人已经都到了,皆不知道平常看起来冷漠的奇垒氏要干什么。  奇垒氏牵着建宁来到灵堂中间,一同跪下,先拜祭皇太极,然后奇垒氏又向哲哲皇后请安。  哲哲皇后是个温和的人,忙命左右扶起奇垒氏和建宁,奇垒氏摇摇头,又跪向庄妃道:“还请庄妃娘娘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照料建宁。”  庄妃进来后看见还有一副棺材时便猜到大概怎么回事了,只道:“这是……为何?”  奇垒氏平静的道:“先皇待妾身情深意重,妾身唯有请殉方能还先皇的情意,只放不下幼女建宁,因此来托付娘娘,希望娘娘收建宁为义女。”  诸妃皆倒吸一口气,没想到奇垒氏会殉情,又想到自宸妃去世,皇太极多在奇垒氏处,心中都暗暗叫好。  其中贵妃娜木钟满眼的嫉恨,尤其是听到奇垒氏说“情深”二字之时,只哼了下道:“庄妃妹妹便应下吧,不过是个孤女。”这意思也就是鼓励奇垒氏殉情了。  庄妃猜到奇垒氏殉情,却没有猜到奇垒氏托孤,这奇垒氏也是个聪明的,她二人心中都明白,她是容不下奇垒氏母女的,奇垒氏与其不声不响的死去,不如殉情,建宁托付给她了,她为了名声也不会对建宁怎样的,这样也好,倒是省去她动手了,便温和的道:“那你就放心的去吧,本宫会善待建宁的。”  奇垒氏笑了下,这笑就好像是花蕾绽放一样美丽,站起来,将建宁抱起来,交给庄妃,因为奇垒氏之前的嘱咐,建宁并不哭,但是大大的眼中含着泪水,她好似感觉到额娘真的就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建宁扯住奇垒氏的衣袖,眼中带着哀求,似乎希望奇垒氏说一些安抚的话,如以后会接她之类的,只是奇垒氏什么也没有说,只上前走,脚步并不沉重,微微有些急促,这时一阵风吹来,吹落灵台上的一朵白菊。  这白菊落在地上掉了几片花瓣,看着已经是残花,正在奇垒氏的脚边,奇垒氏停下,捡起,轻轻擦干净花上的尘土,又放在灵台上,继续走,走到皇太极的棺椁面前,手轻轻摸了下棺沿,走向旁边的那副棺材,棺盖已经打开,奇垒氏淡然的躺进去。  这时候建宁似乎明白了什么,喊道:“额娘……”  奇垒氏坐在棺材中平静的看着建宁,眼神中甚至带了些祈求,建宁仿佛被这个温柔的眼神吓到了,想到了额娘来之前告诉她的话,只要那晚的事一个字都不说,额娘就回来,便紧紧抿着嘴。  奇垒氏见建宁什么话也没有说,欣慰的躺下。  这个诡异的场景忍不住让诸妃打寒颤,心里说不出的害怕,竟然谁也不敢说话。  庄妃先回过神来,她抱过苏茉儿怀里的建宁,好像有建宁在,奇垒氏就不会把她怎么样,当然奇垒氏根本就不能把她怎么样,庄妃心中有些讨厌刚才懦弱的自己,只给小太监使眼色,小太监自是请工匠过来将棺盖盖上,四角钉稳,不留一丝缝隙。  叮叮咣咣的声音在灵堂内响着,一下一下好像敲进她们的心里,有胆小的妃子吓的已经跪在地上了。  所有人都不说话,气氛凝重的她们都好像感觉到窒息了,不知道是一个时辰还是多久,直到建宁突然哇的一下哭了,众人才回过神来,才发现,她们的衣服已经被汗浸透了。  庄妃忙把建宁抱给苏茉儿,惊觉手臂已经酸痛了。  贵妃拿着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又掩饰的擦了擦毫无泪水的眼角,轻咳嗽一声道:“奇垒氏的情意让人感叹,只是这样不和规矩吧,她一个庶妃怎么能把棺材摆在先皇的旁边?这应该是皇后的位置吧。”声音刚开始还有些颤抖说到最后仿佛找回胆子了,又清晰的道:“本来应该是赐白绫的,开棺,挪到别处吧。”  诸妃又是大吃一惊,若是挪到别处也就算了,只是为何要开棺?  哲哲皇后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她向来没什么主见,只看向庄妃。  庄妃眉头紧皱,她十二岁嫁给皇太极后就一直学习汉文化,对于开棺这种事也是忌讳的,便道:“贵妃姐姐也不怕遭报应么?”  贵妃向来自视甚高,除却宸妃谁也不惧,偏偏庶妃奇垒氏压她一头,因此一直心怀恨意,话都已经说出来了,又怎么能收回?只道:“本宫不怕,只是觉得这奇垒氏如此行事甚是奇怪,还是开棺看看吧,免得侮辱了先皇。”  这样一说,皇后也找不到什么理由了。  便命工匠开棺……  只听工匠突然惊呼,贵妃吓一跳,手中的茶杯落到地上,庄妃也是一惊,只是并没有表现出来,见贵妃这个样子,还笑了笑,问道:“怎么了?”  工匠连滚带爬的过来,只磕头道:“回娘娘的话,刚才奴才盖棺的时候,里面只有几朵没有开放的菊花,现在再打开菊花已经都开了……”  众人大惊,眼光都瞥向之前奇垒氏捡起来的菊花,莫非真有因果报应?  贵妃手更是抖,只喝道:“胡说八道,本宫问你,奇垒氏可在里面?可还活着?”  工匠道:“还在,已经没气了,但是面容栩栩如生,比之前要美丽十分,还带着笑意……”  庄妃拍了下扶手,道:“够了,不要说这些污言秽语,奇垒氏本就美艳,盖好棺材,将棺材抬到……一旁的小殿吧。”  工匠自是应下。  建宁公主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下去,拿着那朵白菊玩,听见庄妃这样说,好像与那晚听到的话重合,突然指着门口道:“龙,龙……”  众人看向门口,这时福临走进来,见众人这样看他有些惊讶……  庄妃本冷漠的神情,扬起一抹笑意,她有十分把握了。  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年仅六岁的福临登上盛京笃恭殿的鹿角宝座即帝位。  次年改元顺治。
………………………………

002

    顺治六年。  清晨,建宁安安静静的坐在梳妆台前,等着宫女为她梳妆。  建宁今年九岁了,就住两位太后所住的慈宁宫中,圣母皇太后也就是曾经的庄妃信守了她的诺言,善待建宁,吃穿用度不仅仅高于其他阿哥和格格,甚至与小皇帝福临享有一样的待遇。  建宁坐在那里,看起来就好像是个美丽的瓷娃娃,但是一帮伺候的宫女们明白,眼前的不是瓷娃娃而是喜怒无常的娇蛮公主。  宫女絮儿为建宁戴上一朵红珊瑚攒成的珠花,镜中的建宁看起来喜庆又可爱。  谁知建宁伸手摘下那珠花就扔在地上。  絮儿一愣,忙下跪求饶,建宁并不理会她,只拿起一旁的粉白色花球,另一边的宫女忙帮建宁戴上。  建宁看着镜中的自己,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又选了一件粉白色的旗装穿上,便踩着花盆底鞋跑出去了,另外两个侍女也在后面紧跟着跑出去了,跪在地上的絮儿才站起来,长出一口气。  另一个宫女一边收拾梳妆台上的珠花,一边道:“早就提醒你,格格喜欢粉白色。”  絮儿撇嘴道:“你没有听到别处的格格怎么说咱们格格呢,天天穿的那么素净,好像守丧似的,再说太后娘娘也喜欢喜庆的,总要……”  “哼,什么咱们格格,格格身旁的人一年总要换个两三波,我劝你还是老实呆着吧,混过这段时间,明年寻摸个好地方。”说完也收拾好梳妆台出去了。  絮儿也叹口气,都说建宁格格蛮横不讲理,虽然她刚来几日,但是并不这样觉得,建宁格格不过是有点小孩子脾气罢了。  建宁匆匆忙忙出去只是为了在慈宁宫正殿前的长信门台阶上等着福临,每天早晚,福临都会来慈宁宫给两位皇太后请安。  建宁每天早晨都会牵着皇帝哥哥的手走进慈宁宫,这一小段时光让建宁分外开心,这个时候建宁不是乱发脾气让宫女胆战心惊的建宁公主,她只是一个想要糖果的小妹妹。  今天皇帝哥哥好像下朝下的有些晚,建宁无所事事的看着天空,二月的天空有些阴沉。  不一会远处过来一顶轿辇,上面坐着正是福临,福临身着蓝色团龙常服,十二岁的福临腰背挺直,神色不怒自威,见到建宁时才露出孩童才有的笑容,下了轿,握着建宁的手,道:“又等了许久吧,下次在里面等就好了。”  这话每次都要说,但是建宁从来不听的。  建宁抬着头,看着福临,猛的道:“皇帝哥哥为何悲伤?”  建宁虽然有的时候看起来木木的,但很奇怪的是,她总能捕捉到福临不一样的情绪,或许是因为两人一同长大吧。  福临一愣,握着建宁的手向前边走边道:“你还记得长平公主么?”  建宁公主愣了下,喃喃道:“长平公主……”  每次问到建宁还记什么么,建宁只是重复,不知道是记得还是不记得,福临并不是让建宁回答什么,只是起个话头而已,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可是能分享他心事的,只有这个小妹妹建宁。  福临惆怅道:“长平公主殁了,才出嫁一年。”  当年崇祯挥剑斫长平公主,长平公主命大,只断左臂,后李自成攻克北京,救治长平公主,待到清军入关,李自成逃离京城,留下长平公主和前明诸妃,当时摄政王多尔衮说,李闯逆贼尚不伤及她们,我大清更是会厚待。  因此长平公主就留在了皇宫,屈居一隅,去年,长平公主曾上书要求出家,摄政王不准,并依旧赐婚周世显。  建宁听了,望了望阴沉沉的天空,长宁公主她是有印象的……
………………………………

003

    到了慈宁宫,宫女在殿中恭迎:“皇上万福。”

    “免礼。”福临端起皇帝的架子,一路进入宫殿,建宁跟在福临的后面,并不敢放肆。

    庄妃皇太后已经端坐在凤塌上等候了,哲哲皇太后久病,只在屋中卧床养病,很少出来。

    福临与建宁向庄妃皇太后行礼问安。庄妃皇太后现在不过三十多岁,一身太后妆扮未曾让她老去一分,多的只有尊贵,庄妃皇太后笑着道:“起来坐下吧。”说罢着人摆上茶点。

    建宁只坐在一边吃着点心。庄妃皇太后则听福临说些朝廷上的事,她虽每日在慈宁宫,但是外面的事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从来不指手画脚,只是偶尔点拨一二。

    福临六岁登基,年纪小时还好摆布,现在十二岁,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更何况朝廷上还有个摄政王,福临早就不满摄政王的霸道了,言语中难免露出一二。

    庄妃皇太后只软言安慰,心中却也暗暗叫苦,摄政王是她的一块心病,福临是心头肉,皇权则是满腔心血,这三者总要有取舍的。

    建宁好似听见这些又好像没有听见,吃完了点心,就只坐着发呆,想到了长宁公主,刚入住紫禁城的时候,她每日都出去看这些雕龙画凤的宫殿,有雅致的,有奢华的,也有被火烧的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有一天,无意中跑到长平公主住的小殿里……正想着,就听见福临将长平公主殁的事回禀庄妃皇太后:“额娘,周显上书,长平公主病卒,儿臣已经赐葬广宁门外。”顿了下,叹气道:“当初,不如准她出家,说不定还能……”庄妃心思玲珑,福临今日特特将这种小事告诉她,怕是有其他的想法,只面带忧伤的道:“她也是个可怜的人,如此最好。”福临又道:“儿臣想着她曾经与儿臣有过一茶之缘,想去她住的小殿看一下。”建宁听到这,站起来道:“儿臣也要去。”庄妃没有看建宁,顿了下,想一口回绝,一个明朝公主哪里值得大清皇上如此上心?

    但是之前福临因为摄政王心中已经存了怨气,她若是再反驳,怕福临心中更不舒服,就只能道:“也好,你们去吧,早去早回来,不要耽搁的时间太长。”福临眉眼间带了些高兴,建宁则不客气的露出个大大的笑意,两人便一起告退。

    庄妃看着福临离开的身影,反正长平公主已经死了,福临高兴去就去吧。

    当初他们刚入宫,很多事都要处理,她一时不察,就让建宁遇到了长平公主,建宁又带着福临见了长宁公主。

    她后来琢磨着福临与长宁公主接触接触也无妨,长宁公主深受崇祯宠爱,受到过名师的指导,知识渊博,让福临在长宁公主那里学学汉学也不错,庄妃并不怕长宁公主有什么不轨之心,一个断臂公主而已,便是欺骗了福临也无妨,她届时在教导福临,什么是人心,如此最好。

    只是没想到,长宁公主已经看破红尘,只研究禅学佛经,偶尔念几句诗词,福临也居然听进心里去了,庄妃才后悔不该放任福临,这才撺掇的摄政王将长平公主嫁出去,福临因为这个不高兴了一番,倒是建宁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想起建宁,庄妃皱了皱眉头,她总觉得建宁的性子怪怪的……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皇宫的孩子,建宁不可思议的单纯与……愚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