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训练,都知道这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突厥人,为了现在美好生活,自然非常积极的参与其中。
原本阿木古楞部落的两万突厥人,开始弄死了一些,后来经过这几个月的操作,有一部分忠厚老实的,被授予了大唐伊州人的身份,不但吃住比其他人好,还有工钱可拿。
在加上赏赐的衣物粮食,以及更加轻松的工作,不但让投诚的突厥人满足,高兴。就连其他突厥人都羡慕不已,更不能身份调转,也第一次对拥有大唐身份,感到期待。
伊州一片祥和,千里之外长安却被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太极宫,早朝。
“启奏陛下!臣御史王文合弹劾伊州郡守司徒长风,无故攻打突厥,高昌,此举不但有辱我们大唐大国身份,而且容易引起别国攻打边疆,造成生灵涂炭,臣请陛下严惩不贷。”一名御史,正慷慨激昂的说道。
这王文合是太原王家之人,这次无意中收到消息,以为有机会报复一下司徒长风,为主家少爷王天一出气,也没有与人商量,就直接弹劾。
殊不知此时就连他们御史大夫魏征,都垂着头,犹如熟睡,只是不停抽搐的嘴角,显示心情并不平静。
“王爱卿弹劾司徒长风无故兴兵,那么你可知道无论是突厥,高昌,还是吐谷浑,匈奴,吐蕃,所有的边关,皆有人扮着马匪,常年骚扰商道,边关!”李世民面无表情的问道。
“回陛下,这点臣自然知道,不过这都是小人行径,芥跻之癣,吾等岂能与蛮夷相比。”王文合大义凛然的说道。
好吧,如此耿直的想法,不但是李世民听得暗自起火,就连王家家主王珪,都忍不住火冒三丈,心里决定,如果李世民放过他,回去就让他滚出王家,以免惹出更大麻烦。
好在李世民也不想一点事情,就拿王家开刀,何况这么一个人,也伤不到王家分毫。
“那么王爱卿可知,边关守将,原本就有权力,调动手下士卒,决定是攻,还是守。”李世民压下怒气,平淡着声音问道。
“这点臣知道,但那只是守土职责,未有敌人到来,私自出兵,此乃大罪,如果边关皆是如此,人人效仿,岂不是独立于朝廷之外,所以司徒长风此举,分明是拥兵自重,心怀不轨,臣请陛下严惩,以儆效尤。”王文合继续大声说着。
但是他没有注意到一边武将群投过去一道道杀人的目光。
“住嘴!一派胡言!边关将士,皆是大唐忠良,岂容你胡乱猜测,启禀陛下,臣以为,御史王文合,老迈昏庸,遇事不查,查而不明,不堪为朝廷重臣,请陛下免其职责!”王珪暗叫一声“不好!”抢在其他人开口之前,大声训斥王文合。
他可不想让其他人误会这是王家指使,所以连忙撇清。
“王尚书言之有理!传旨,御史王文合,年迈昏庸,准其辞官!”就在王文合还没有从家主呵斥中回过神来,李世民已经下旨。
两头谁也不敢得罪,王文合心中一凉,只得颤抖着退了出去。
“昨日朕接到伊州郡守,陇右都督府上奏,伊州又夺得战马数万头,牛羊数十万……”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好不错!算是一场大胜,又为大唐增加数万骑兵!”秦琼忍不住赞叹道。
“确实不错,多了不少耕牛,驽马,又有数万户百姓受益。”大儒颜师古摸着胡须说道。
“不错!”
“司徒长风又赚一笔。”
一时之间,朝堂议论纷纷,各种言论皆有,大部分都是好的赞叹,李世民也不阻止,任由其讨论。
“除此之外,伊州夺得黄金数百万,白银千万两,珍珠宝石,奇珍异宝,百车!郡守司徒长风急奏,没有人手送回长安!”李世民等没有人说话了,这才又抛出重磅炸弹。
“什么!”下面大臣越听越吃惊,不少人都在摇头晃脑,以为自己出现幻觉,没有听明白,更有人惊呼出声。
“不错,你们都没有听错,朕这里还有卫国公夫人,郯国公夫人,鄂国公夫人,宿国公夫人亲笔确认,因为突厥寇关在即,伊州没有人手护送,据说现在金银珠宝,全都堆放在伊州郡守府后院。”李世民强忍着笑意说道。
对于众大臣吃惊的模样,他是喜闻乐见,毕竟昨日他自己就非常吃惊,有些失态,今日观看别人失态模样,也算一种恶趣味。
“启奏陛下!臣以为,应当让陇右道都督府,派兵前去接应,运送回京,那怕为此丢失一二城池,也无所谓。”户部尚书长孙无忌,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
第212章 商议
“微臣附议!另外臣建议向玉门关调派援军。”杜如晦也出来附议道。
“可是刚接到消息,东北匈奴,朔方草原的东突厥,因为冬季雪灾,正蠢蠢欲动。”李世民为难的说道。
“伊州现如今高手不缺,但士卒不多,可以调兵不调将。”李靖建议道。
“卫国公以为多少人合适?又让谁带兵前往。”李世民对李靖的判断,自然是相信的,立即出言问道。
“以老臣看来,不如抽调两万士兵,至于领兵人选,不如再调一批年轻人前去。”李靖建议道,至于让谁领兵,者并未说明,毕竟都是老狐狸,不会轻易得罪人。
推荐谁都显得不好,而且还担心李世民多想。
“父皇!儿臣愿往伊州一行!”前面的李泰抱拳施礼道。
“吾儿愿意去,自然极好,至于随行人选,天级以下,年轻人,你可随意挑选。”李世民点点头,满意的说道。
“是!儿臣明白!儿臣想要秦怀玉,李崇晦,李德奖,在有屈突诠,屈突寿兄弟俩人即可。”李泰立即抱上名单。
“蒋国公年事已高,屈突寿又身兼洛阳职务,就不用去了,其他人就如你所愿。”李世民想了一下说道。
“多谢父皇!儿臣定然不辱使命。”李泰高兴的回道。
“不过泰儿切记,此去伊州,随后亲自押运财物回长安,不得路上逗留,更不得干涉地方军事,政务。”李世民叮嘱道。
“是儿臣遵旨!”李泰是只要放他出去就行,才不管是否有仗打,反正怎么看,都比枯坐长安要来得好。
“现在讨论一下,东突厥同样蠢蠢欲动的问题,他们是否与西突厥又有合好的可能,才因此想共同出兵。”李世民又提出问题。
“臣以为不会,突厥目前还没有出现,如此有魄力之人。”所有人都在考虑,最后房玄龄出来说道。
“虽然机会不但,但是也要以防万一,兵部立即下令,加强戒备,密切关注!”
…………
第二天,伊州发生的事情就传遍长安,所有勋贵几乎都知道了有个郡守司徒长风,即将成为新贵。
毕竟夺得富可敌国的财富,以李世民有功必赏的性子,重赏是跑不掉的了,只是人还没有回长安,所以还没有具体消息。
而司徒长风洛阳武院的身份,也是人尽皆知,不但给武院增加了巨大声望,还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将领。
这让许多人都想要嫁个女儿给他,绑在自己家族,可惜一打听,才知道人家已经定亲,而且是郑家女,虽然只是旁支,但也只有羡慕郑仁基好命。
女儿虽然没有加入宫中,但是现在也算一门好亲事。
当然也有不少人暗自可惜,堪比一个千年大家族积蓄的财富,就这么全部上交了。
相对长安的骚动,西突厥的骚动更大,无数无家可归的牧民,纷纷涌向后面的部落。
肆叶护刚刚出兵,就接到这个不好的消息,大怒之下,也只得暂缓出兵,向西域诸国借粮,借兵。
西域诸国那里敢拒绝人多势众的突厥人,无论是钱粮,还是兵员,通通照办。
这让肆叶护非常满意,虽然出兵时间被拖延了两个月,但是兵力更多,主力五十万,西域联军二十万,加上后勤,共计近百万的人。
而且后勤无忧,西域支持的粮食,足够大军数月之用,何况还带着不少的牛羊,马匹,骆驼,这些都能作为粮食补充。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特色,出征之时,只需要赶上牛羊马匹,利用它们的奶,然后把粮食炒熟,就能一面赶路,一面进食,而且粮耗甚少。
…………
时间进入四月底,突厥联军终于踏入戈壁滩。
司徒长风安排的斥候,很轻松的就发现了他们,那一望无际,恍若填满戈壁滩的人群,让斥候大惊失色。
“呜!呜!呜!”伊州城头响起了巨大的牛角声。
正在忙碌的人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有条不紊的开始结束手中的工作,随后在当官的指挥下,把城外的东西开始运进城里。
“斥候已经探明,突厥人已经在两百里外!大家说说看,有何办法?”司徒长风召集众人问道。
“不知道郡守可否探明有多少敌人?”刚到伊州的李泰问道。
“具体无法探明,只是知道最少在八十万人左右。”司徒长风解释道。
“好了!司徒小子,这里这么多人,就以你经验最丰富,头脑也灵活,先说说你的看法,如果可行,就照办。”红拂不耐烦的说道。
“不错,师弟你尽管拿个主意就是,拿主意的人多了,说不定反而影响团结。”新月娥接着说道。
“那好,事情紧急,在下也不客气了。”司徒长风知道她们这是怕李泰突然来到,会抢夺指挥权,所以感激的对二人点点头说道。
“首先!王爷必须把财物运送走,这样即使伊州沦陷,损失也不大。”司徒长风也了解李泰不会为此争夺指挥,毕竟在太原就合作过一次,所以回头对他歉意的点点头说道。
“这……”李泰先是笑着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但听完司徒长风的话,却有些迟疑。
“还请王爷见谅,您不离开,一来财物没送走,大家有压力,二来您在此处,大家也放不开手脚,如果您有何闪失,我们没人能担当得起。”司徒长风认真的解释道。
“好吧!本王离开,但是本王只带三百亲卫,两千民夫离开。”李泰点点头同意了。
“这人太少了,无法保证安全!”司徒长风连忙接过话说道。
“无妨!本王也不是吃素的,何况进入玉门关,本王会向沿途州郡要求援兵。另外本王会亲自上书父皇,给你们要援兵。”李泰解释道。
“多谢王爷,事不宜迟,老二老四,你们马上去为王爷准备,然后送王爷出城。”司徒长风果断的说道。
“好了,司徒郡守不用赶人,本王说话算话,一定离开,不会留下影响大家的。”李泰苦笑一下说道。
“辛苦诸位了!等回到长安,在为诸位庆功!”李泰起身对众人拱手道。
“恭送王爷!”所有人一起起身,把李泰送出大厅。
………………………………
第213章 出兵
“大战在即,敌人非常强大,现在不想留下的,可以先行离开,没人会责怪的。”送走李泰,司徒长风对所有人劝说道。
“司徒小子,不用等了,都是大唐男儿,岂有退缩之人,你直接说你的安排吧。”等了一会,无人离开,还是红拂不耐烦的说道。
这么多人之中,红拂年龄最大,而且李靖身份最高,是军方一系的领头人,所以一向以她为首。
不过这也与其她几个国公夫人,性格相对没有那么急躁有关。
“抱歉,并不是在下想试探诸位,而是说的真心话,大战在即,必须同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司徒长风歉意的说道。
“无妨,司徒郡守不用担心,吾等一定唯命是从!”李崇晦起身变态道。
“不错!司徒兄放心,吾等虽然实力低下,但绝不贪生怕死。”屈突诠保证道。
“多谢诸位!烦请大家放心,只要大家同心协力,任凭突厥大军数十万,不说别的,守住伊州数月半年的,在下还是有把握。”司徒长风也给众人吃了一个定心丸。
“既然师弟有此信心,那就说说你的安排吧。”新月娥对司徒长风的沉着冷静,暗自点头赞许。
“突厥人虽然人多势众,但是行军缓慢,这就是一个机会。”司徒长风点点头说道。
“计将何出?”新月娥配合着问道。
“疲军之计!突厥人不可能都是胆大不怕死之人,我们一路之上,白天在前方设陷阱,夜间分批偷袭,骚扰。
让其昼夜不得消停,在找准时机,给他们来一个狠的。”司徒长风解说道。
“话是不错,但是突厥人人多势众,完全可以分兵拒之,而且偷袭一次,两次还行,如果次数多了,恐防对手设下陷阱,反而对付我们。”白素花想了一下说道,一席话说得不少人连连点头,复又看向司徒长风,听他怎么解释。
“嫂夫人果然久经沙场,一听就知道利弊,所以小弟这个计划,细节上需要完善一下。
平时以骚扰为主,让他们不能安心赶路,休息;偷袭的时候以红前辈,公孙前辈为主暗杀,清理暗哨;突袭者我们大家一起出动,多方同时动手,先以弓箭射杀,在行冲杀。
就算冲杀,也是两队一组,只杀外围,杀一阵就撤退。”司徒长风仔细的解释着行动计划。
“不错!非常完善,也很可行,只要小心一点,别热血上头,没有一点问题。”黑素梅赞叹道。
“看来让你做伊州郡守,真是武院明智的选择。”红拂赞赏道。
“前辈过奖了,晚辈只是想得多一些罢了。”司徒长风谦逊的说道。
“好了,这些谦虚的话就不用说了,刚才你的计划也只能拖延突厥人进攻时间,虽然能杀敌一些,但是对于数十万人来说,无关大局。想来还有后续手段,不防一起说来听听。”红拂追问道。
“前辈英明,晚辈确实还有后手,不过要看突厥人是否会那样行事,所以现在不说也罢。”司徒长风解释道。
“也好,只要你心中有数就行。”红拂无所谓的说道。
“多谢前辈体谅,不过就算突厥人不入圈套,但是现在伊州城高墙厚,就现在近五万士卒,两万受过训练的百姓,拖到他们自动退兵,也不是问题,只是如果突厥分兵攻打玉门关,就不知那边如何了。”司徒长风担忧的说道。
“这点郡守放心,玉门关现如今同样有五万守军,而且还有你们洛阳武院薛仁贵镇守,一时之间,没有问题,突厥真的分兵攻打,家父会支援的。”牛秀解释道。
“如此就好,看来都督早已安排妥当,不但能支援伊州,必要时候还能夹击突厥。”司徒长风高兴的说道。
“司徒郡守真是嗅觉敏锐,闻玄知雅,家父的布置完全被你看穿,真是让在下自愧不如。”牛秀摇摇头感慨道。
“好了,你们都是优秀的一群少年,也都各有所长,何必一定要与别人长出相比。”公孙大娘劝说道。
“可是晚辈想不出自己有那一点比司徒兄弟好的。”牛秀苦笑一下道。
“这个我到是知道,牛大哥有一点,比臭司徒好的。”公孙飞燕兴冲冲的说道。
“是吗?我怎么不知道!”牛秀愕然道。
“难道飞燕是想说牛兄比我好看!不会吧?”司徒长风故意调侃道,说完还掏出一面镜子自己照了一照。
“呸!臭不要脸!”公孙飞燕没好气的啐了一口道。
“哈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