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船只,等新船出来,这些本身就是沦为货运,目前当渔船,那是正好合适,其他人可舍不得,要不然单纯修理费用,就够呛。
无论是三国东吴,还是大宋,带来的船只技术,足以领先世界上千年,只是目前技术还没有吃透。
…………
有了这五万人,司徒长风手中可用的力量,就非常充足了,春耕之后,安排苏定方,薛仁贵带领两万大唐精锐,加上契丹五万铁骑,五万百济士卒,协助围剿高句丽。
一年时间,司徒长风终于把半岛理顺,除了协助打渊太祚父子,就没有其他大的行动。
所有武将当文官用,所有文官当牲口使唤,才把这一个烂摊子从新弄好,让半岛变得生机勃勃。
原来的贵族几乎被清理了大半,只剩一些不太重要的,或者名声不错的人留下,其他都被安上各种罪名,收拾了。
半岛三国经过一年时间努力,也被拧成一股绳,普通百姓在经过一年的大唐百姓生活,再也没有一点怀念以前的国家,那怕是做了一年俘虏的高句丽人。
吃得饱,穿的暖,还有工钱拿,这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尤其是土地,房屋,虽然不少房屋还在修建,但青砖房屋,这在以前那是达官贵人才能住的,至于土地,确实比以前的少,但是在大唐教导下,今年收入,就要比他们以前地多的时候,还增产三成。
这其实全得益于司徒长风从宋朝带来的技术。
当年南宋能抵抗金夏,蒙古,这一来是步卒弓弩厉害,二来就是农业产量高,这才养活了众多百姓,士兵。
每年上供,又全靠海运,从南洋等地找到额外收入,这才是抵御外敌的更本原因。
司徒长风带回来虽然不全面,但也差不了多少,加上墨家等人一总结,研究,这就差不多了,要知道宋朝墨家已经绝迹,而墨家有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两相结合,这带来的效果就非常大了。更何况司徒长风来自后世,眼界开阔,总能提供更多的思路。
新式农具,大唐已经广泛推广,现在因为契丹族人有大量牛羊马匹,加上人口集中,司徒长风又开始了肥料这一块的推广。
选种――保证了种子的质量,耕地以后,洒上草木灰,对于地里虫害减少,效果良好;人和动物的粪便,作为肥料,在中途施上两三次肥,增产那是妥妥的。
要知道就是几年之前,百姓种地,就是把地翻耕一下,洒上种植,勤快一点的还除一下草,懒人完全就是靠天吃饭。
粗矿种植,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精耕细作,所以土地减少,并未影响百姓收成。
其他方面,砖瓦,陶瓷,建立了二百做座窑,让半岛自给自足,不用在依赖本土支援,大型露天煤矿,让半岛燃料充足,浅层铁矿,每月能开采不少矿石出来。
有李世民的旨意,炼钢,炼武器,三弓八牛弩,连弩,盔甲,都在不停的制作当中。
要说收购,司徒长风自认为还是家里,樊梨花为他顺利产下一女,取名月!司徒月。
辛勤耕耘,自然会有收获,辛苦一年,公孙飞燕,豫章公主,郑丽婉,又先后怀有生育。
这让司徒长风高兴不已,一直感叹自己枪法出众。
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这点好,只要有能力,随便你生多少,最主要是没有电,也就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晚上就只有交流武学,研究新招式。
要说这一年,司徒长风善于内政的消息,算是传遍天下,这得益于一场酒后议论。
有人把伊州,岳州,朗州,以及半岛三国,也就是目前改名新辽东四郡的地方,做出统计。
发现原本几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经过司徒长风开发之后,都爆发出来巨大的潜力。
当地百姓,连带不少人都跟着发财了,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并非一锤子买卖。
因为都是大唐高层,难免知道,或是参与一些司徒长风提出的方案,这些方案未曾公布于众,但是都知道这是他提出的,且让人赚钱了。
仔细盘点,才发现司徒长风居然有如此大的能力,堪称管鲍在世。直到司徒长风正妻之一,豫章公主坏着的儿子,名义上第一次出生。
佳宾云集,大大小小世家,大商贾到了近千家,就连万里之外的南洋孙家,岭南冯家,以及东北秦王府,送来惊动所有人的重礼,这才让人感受到司徒长风的人脉,已经如此巨大。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401章李渊病逝
一个普通公主,如果生儿子,不可能让人重视,那怕是李世民的嫡女。
私下交流,才知道很大部分人,都是来谋求合作,或者请求指点的。
岭南冯家,也是因为上面江南,下面南洋都在发财,这才联络孙家,然后找到司徒长风,同样参与了水果生意。
岭南冯家,把俚人,撩人收拾得服服贴贴,只是岭南环境恶劣,开发困难,这才一直过得清贫。
李世民与司徒长风等人商议之后,大量启用世家之弟,当然,寒门士子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安排到各地做官,管理着新增家的地方。
外部无威胁,司徒长风提出新的五年计划,全国开设免费基础教育,确保大唐百姓,适龄儿童都能识字。
至于更深层次的教育,就需要适当的花钱了,只是针对一些天赋出色的进行免费。
武院继续扩大规模,这次是全民习武,安排伤残士卒,进驻村落,对孩童进行训练和爱国教育。
由工部组织,开设十只流动技校,对青壮妇女进行技术培训,无论是木工,铁匠,纺织还是常用技术,都在培训范围。
李世民很认同这个方案,并迅速安排人执行。
尤其是对伤残士卒的安排,无论是军方,还是李世民,都非常满意。
这些上过战场的士卒,对朝廷忠心,朝廷对他们进行工作安置,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更何况李世民采用司徒长风建议,高句丽几十万寡妇以及未婚少女,都被婚配给了这些战士。
今年有三个孩子出生,司徒长风更不想出征,所以只是加紧开发辽东四郡。
辽东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目前只有一样被人追捧。
乌拉草是百姓用来填充进衣服,被子,进行御寒,所以只有东北百姓当做宝物。
鹿茸则还没有人发现它的用处,只有贵族喜欢鹿肉,鹿血,以及皮毛。
现在契丹归顺,白山黑水都属于大唐的地盘,与秦王府沟通之后,司徒长风抓捕了不少鹿子,把山头围起来进行圈养。
鹿茸才是大补之物,尤其是它属于可再生资源。
至于人参,这种好东西自己悄悄的弄就好了,当然可以适当的种植。
根据药性,人参,鹿茸都能作为养生丹,培元丸的主要材料之一,尤其是百年以上的人参,完全就是续命良药。
南诏的三七,对于外伤有奇效,这事通知负责蜀中,南诏的李道宗就行了,相信他会处理妥当。
海参,鲍鱼,被司徒长风作为最佳食材,大补之物,已经成了达官贵人的最爱,尤其是得知这个药性温和,属于食材,那更是供不应求。
因为最好的一批,属于贡品,只有皇室才能享受。
可以把这些炒着起来,也是为了增加渔民的收入,包括海菜多吃,不会得大脖子病,珍珠粉有美容养颜之功效等。
海产品身价大增,这给辽东扑鱼队增添不少收入,因为现在都成了大唐百姓,所以是有工钱的。这无疑是对他们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当然,这对大唐并无影响,因为这几年许多人都赚了不少,现在刺激消费,反而是一件好事。
可惜大补之物,也难救该死之人,贞观十二年,大唐集团创始人,第一任总裁,李渊病逝,庙号高祖。
因为李渊病死的缘故,这一年彻底没有战事,似乎整个世界都为此平静下来。
贞观十三年,司徒长风把目光转向了一边的倭岛。
针对倭岛,司徒长风决定采取分化,各个击破的办法。
先是通商四国,九州两个岛国,同时扶持收买虾夷人。
对于倭岛上现在的资源,司徒长风看不上,最喜欢的就是那些人口。
目前最缺少的就是奴隶,苦力,所以司徒长风用不少淘汰下来的武器,加上陶瓷,白糖,水果罐头等物资,像四国,九州提出用人口交换。
至于人口从那里来,自己并不过问,而且无论男女老幼,全部都要,当然,干不了活的,残疾的就不需要了。
当然,四国,九州有不少明白人,他们不会去抓捕其他人,因为他们共同的大敌,就是大唐。
所以司徒长风先通商,摸底,挑选出贪心之人,在进行诱惑。
对于虾夷人,就要直接得多,雇佣作战,拿俘虏来换就行了。
虾夷人生活环境恶劣,生存艰难,他们才不会去考虑大唐威胁问题,因为首先自己要活下去才行。
武器,粮食,棉衣,就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司徒长风甚至还提前支援了十艘运输船,让他们运送兵力。
东方动手,西方也没有空下来,李世民安排人手向西域掺沙子。
西域小国林列,正是这些老狐狸施展手段的地方,无论是挑拨离间,还是收买暗杀,甚至偷偷扶持,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
一群老狐狸,肯定把西域小国玩得欲仙欲死,这是司徒长风可以预见的。
南方孙家则在和东南亚土族在热带雨林躲猫猫;东北秦王府,在得到李世民鼎力支持以后,同样打得匈奴人向北撤退了数百里。
当然,秦王府是以私人恩怨在搞事情,他们可不会承认,是因为开采矿石缺人手。
现在大唐前所未有的强大,李世民带着他的智囊团,把国内大大小小的世家,收拾得服服贴贴。至少说明面上,无人胆敢作对。
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削弱他们的影响力,再从原本土地上迁移,长久以后,离开了发源根据地,最多只能算富豪的世家。
广东,交州一带,以及辽东四郡,就是对于五姓七望的安置地。接下来的倭岛,就是关中四姓,蜀中五家,山东文豪的地盘。
李世民采用司徒长风的建议,大大方方的划分了许多地盘给他们,一家最少都是一个郡,多的两个郡都有。
不过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地广人稀,环境到也不算太差。
因为李世民大量采用世家子弟,对于土地又加量兑换,所以世家没有一点怨言,老老实实的就搬了家。
当然,这也是李世民手段柔和,让了许多利益出去的原因。
…………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本书就这两三天就会完本,谢谢大家,新书已经筹备了许久,大纲修改了几次,好几个数万字的开头被放弃重来。
希望这次不在扑街,至少不要扑这么惨。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402章猛虎出笼
贞观十四年,大唐全国大丰收,因为百姓种植蔬菜多样性,加上阉割之后的猪羊,长得更快,更大,百姓生活丰富,粮食消耗就降低了,所以这两年官府不停新建粮仓,才把收上来的粮食装下。
粮食多了,手中钱也多起来了,李世民下旨,开始对全国更进一步的调整,开发。
把偏远山区的百姓,迁移到土地肥沃的地方,集中安置,要不然那些山区百姓,住在山里,即不方便管理,又收不到多少税收,因为他们没有,所以搬迁出来,才是正道。
因为朝廷对百姓,对士卒,对所有大唐人的优待,所以那些大山里面百姓,很容易就接受了搬迁。
毕竟朝廷有补助,又是更换更肥沃的土地,没有人不愿意的。
…………
贞观十五年,水军大将刘仁轨,驾驶最新战船出海,这次五艘大船,采用钢铁龙骨,船身,长百米,满载五千人,能远航一个月不用补给。
使用风帆,轮转,两种动力,这次远航主要目标,西方的大秦(罗马)。
同年,牛进达父子,带领训练几年的十万高原大军,杀上了吐蕃高原。
受不了秦王府一直不停的抓捕,匈奴人已经远遁数千里之外,去祸害鬼方,罗刹等部落去了。
秦王府出动手下白衣,蒙全,李易三员大将,带领十万大秦铁骑,十万大秦连弩手,配合着李靖五十万大军,发动了对东突厥人灭族之战。
大唐经过数年发展,五十万大军装备精良的大军,比之以前百万大军,更具有战力。
契丹人是司徒长风忠实打手,为他镇守辽东,而司徒长风此时带着五万大唐步骑,二十万辽东四郡的战士,出现在天竺土地上。
这次同时出动的还有南洋二万精锐,十万土族,岭南两万精锐,五万撩人,俚人。
孙家带队的是孙南安,孙小虎,而冯家家主冯盎,特别厉害,他有五十多个子女,这次就是由他大儿子冯智戴和九个小儿子。
冯家每年单纯荔枝罐头,香蕉干,甘蔗就赚得不少,所以这次知道司徒长风出征,立马上报李世民,然后来抱大腿。
因为这两年,用软办法结合雷霆一击,灭了倭岛四国,剩下虾夷人也成了和契丹人一样的打手。
倭岛四国,三百万青壮,全部沦为苦力,现在大唐所有的工程项目,已经全部由奴隶负责。
因此李世民永久取消了大唐百姓的劳役,这让李世民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说现在谁想要造反,肯定还未起兵,就会被手下士卒拿了人头。
前所未有,百姓不在服劳役,这不但是百姓高兴,朝廷上上下下也大唱赞歌。
远超秦皇汉武的功绩,李世民简直心花怒放,这也是他为何同意司徒长风远征万里之外的天竺。
因为司徒长风介绍那里就是肯吃苦耐劳,温顺勤劳的昆仑奴发源地,想到能有数百万昆仑奴,李世民不由有些迫不及待。
“根据收到的信息,现在这片土地上,统治者叫后笈多王朝,但是笈多王室更本对外面没有一点管控,可以说比春秋战国,更加混乱不堪。”一座大厅之中,司徒长风拿出一副地图介绍道。
“这么说来,岂不是很容易就能打下来?”孙小虎兴奋的问道。
听司徒长风一说,其他人都差不多同样的想法,只是与司徒长风没有孙小虎那么熟悉,所以没问,但也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
“大致上没错,就像这座县城一样,他们的防御非常薄弱,也就一些城堡,用的石头修建,难以攻打。不过要注意一点,北方有一个新建的戒日王国,不容小觑,如果对上了,不要掉以轻心,引起损兵折将。”司徒长风点点头叮嘱道。
“怎么打,翼虎兄你说吧?”孙小虎迫不及待的问道。
“天竺人分四等,地位由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享有至高地位,主要是僧侣和皇室,大贵族,刹帝利为小贵族,将领等,吠舍主要以商人,匠人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