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古武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古武系统-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带上来!”耶律楚雄回头一招手,用契丹族吆喝一声。

    司徒长风等了一会,就见到契丹战士,押着一大群衣着华丽,有男有女的高句丽人过来。

    “大战结束,因为黑夜之中,不好前去主战场,所以在下带着族人想要包围平襄城,见到许多逃兵,就一路追杀,半道之中,抓了这一群人,那个是平原王高建武,我在城里见过。”耶律楚雄笑着解释道。

    “哈哈!这真是多谢耶律族长了!”司徒长风一听顿时眼睛一亮。

    原本以为高建武跑了,接下来还得多费一番手脚,现在抓住高建武,能做的文章就多了。

    “能为大唐,为将军效力,那是契丹人的荣幸,将军有事,尽管吩咐就是。”耶律楚雄连忙拍着胸口保证。

    作为一个族长,那怕只是一个武将,情商也不会太低,所以一有机会,耶律楚雄就在拼命的表忠心。

    “带下去!”司徒长风挥手让亲卫接管了高句丽一群人。

    “契丹朋友都是一群勇士,但是衣甲太简陋了,等后方物资送到,某再分一批给你们。”司徒长风眼珠一转,笑着说道。

    他的声音爽朗,洪亮,让附近的契丹人都听到了,一些懂得大唐话的契丹战士,不由高兴的笑了起来。

    其他听不懂的,连忙问同伴笑啥。等他们知道以后,都不由低声欢呼起来。

    要知道他们简陋的衣甲,武器,和大唐战士对比起来,就像叫花子与富豪的差距。

    尤其是那坚固的铁甲,寒光闪闪的武器,在看看手中的骨刀,连忙向身后藏了一下,都不好意思让别人看见。

    平襄城的待遇,可没有新罗,百济来得舒坦,官员,胡商,世家,全都被抄家,男的做苦力,女的包括普通百姓中,都有许多被登记,上报之后,会赏赐有功之士。

    高句丽为了抵抗大唐,几乎强征了八成青壮,从十三四岁到五十多的都有。

    一场大战,死三十万,失踪无数,在平定高句丽之后,这多出的几十万寡妇,都将统一安排。

    要知道妇女就代表了人口,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中原,历代以来,都是作为最重要的资源,那怕是杀光男人,一般都没人会杀女人。

    攻占平襄之后,司徒长风迅速把人手撒开,攻占高句丽全境。

    这次司徒长风没有出征,手下武将全都安排出去了,要知道这些年轻一代,不少都是日后威震天下的人物,当然不会有失。

    从目前来看,军事天赋,大局掌控最好的还是苏定方,张望,王玄策,薛仁贵,四人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已经可为一方统帅。

    尉迟宝林,程处默,罗通,罗焕,白三,马战等人,作为一路统领,还是没有问题,所以交给他们,司徒长风非常放心。

    当然,最不开心的就是李泰,李恪了,他俩被司徒长风安排剿匪,稳定民心。

    所谓的剿匪,就是剿灭,抓捕那些逃进山林的溃兵,百姓。

    十月初,半岛北方已经下雪,战事不得不停止下来,这个时候,高句丽只有渊太祚与儿子渊盖苏文,打着复国口号,带着三十万人还占据着辽东城附近。

    平原王高建武,早就在被抓之后,就选择了投降,这也是为何高句丽全境,如此快占领的原因。

    少部分顽固分子,在大军面前,那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半岛算是基本占领,当然需要好好治理,所有人口,都在向平原地区集中搬迁,有朝廷补仓,百姓甚少有怨言。

    当然这也是因为高句丽所有地主,官员,都被抄家的缘故,普通百姓可没有那么多思想,全家吃饱,就是最大的奢望。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396章半岛策略

    半岛虽然地方不但,但是横跨南北,北方酷寒,南方温暖,当然选择南方温暖平原地区安置百姓。

    搬迁聚集了百万百姓,即使收刮了高句丽所有贵族和官员,得到的粮食还是有些不够吃。

    一直靠大唐输血,可不是司徒长风的性格。这次出征半岛,作为主帅,他可是获得了大量声望。

    自从战胜李元霸,司徒长风就隐约有大唐第一武将的称呼,声望大增,加上远征,无论是百济的惧怕,还是新罗百姓过上更好生活,高句丽被杀得心惊胆颤,对名望提升都非常多。

    现在总声望近千万,十点声望一平米的粗渔网,一口气兑换了十万平米。

    倭岛与百济之间,洋流平缓,温度暖和,秋冬季节,从渤海湾过来的鱼群甚多。

    千艘战船,变成了渔船,数万俘虏青壮,变身渔民。

    大海拖网,第一次出现,这可不是十多米的小鱼网,而是千米大网,最后收网之时,借助杠杆滑轮,也要数百人拉动。

    不过收获是巨大的,这是外海扑鱼,一网下去,最少也是几千斤的收获,最多的时候三万多斤。

    这时代的人,何时见过如此丰收,第一批鱼上岸的时候,无论是俘虏,还是普通百姓,甚至大唐上下将领战士,都乐疯了。

    堆积如山的各种鱼,被迅速破开,去掉内脏,然后晾晒。

    在数十万妇孺的劳作下,捕捞上来的鱼晒满了海岸线。

    海岸线上被阳光晒得发烫的沙子,很容易蒸干鱼肉。

    半天时间,每一支船都能拖上两网,尤其是每一次都是二三十艘船协同,所以很少有大鱼漏网。

    半岛百姓第一次感受到投降大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每天都能吃饱,还是吃饭下鱼肉,没错,就是鱼肉比饭多,还是盐味十足的饭菜,虽然很多时候都是一点野菜。

    每天三顿,顿顿鱼肉,一直吃了一个多月,百姓们第一次感受到吃肉也能吃得想发吐。

    不过这不算什么,因为大唐豆子丰收,送来了黄豆,绿豆,俘虏们能吃上豆芽,豆腐。

    现在恐怕就是大唐全军撤退,这些百姓都不想再回到以前的统治之下。

    新鲜鱼肉,鱼肉干供应整个半岛,收获了大量的民心,为大唐治理半岛,起了巨大的稳定作用。

    其余的海鲜,海参,海菜,虾蟹,则被送回大唐,畅销长安,洛阳。

    巨大的龙虾,螃蟹,清蒸一下,就是最鲜美的食物。

    海参,紫菜等物也被御医证明是拥有巨大的滋补作用。

    一时之间,辽东送来的海鲜,成了长安,洛阳畅销物品。

    民以食为天,有了充足的粮食来源,司徒长风这才瞄准了半岛的矿藏。

    高句丽地界矿藏不多,至少露天矿很少,反而是百济,新罗,拥有大量浅层矿物。

    就司徒长风所知,就有一个铁矿,两个煤矿,非常容易开采。

    数十万青壮俘虏,已经开始修路,已经做前期准备工作,只等明年天气暖和,大唐支援的物资,人员到位,就正式开采。

    现在大唐没有人不知道煤炭的重要性,现在大唐完全属于朝廷管控,就是盐铁,煤炭,得知半岛居然拥有百年开采不尽的煤矿,铁矿,李世民都高兴坏了,大笔一挥,战事尚未完全结束,司徒长风已经成了二品征西大将军,全权负责半岛民生,军事。

    司徒长风现在可谓是大权在握,掌管着数百万人的生死。

    从百济划了一块地,安置契丹人,并且正式昭告天下,大唐包容天下,所有属于大唐的百姓,统一称呼为唐人,只是民族不一样,原本大唐百姓为汉族,其他的比如契丹人为大唐契丹族,大唐百济族,大唐新罗族。

    至于那些被大唐征服的国家,部落,则又不一样,需要为大唐做出贡献之后,才能正式列入大唐百姓。

    得到安置的契丹人,四十多万人,搬迁到了温暖的地方,又被分配了土地,房屋,还有衣服,粮食,以及不少农具,种子。

    耶律楚雄带着族人,感动得痛哭流涕,赌咒发誓效忠大唐。

    在司徒长风又送了大量鱼肉,作为他们的战功赏赐之后,十万契丹铁骑,就成了司徒长风忠实打手。

    契丹人,加上翻身做主的百济人,新罗人,镇压高句丽人那是一点都不含糊,无数高句丽人被押解来修路,开矿。

    至于扑鱼,那是想都别想,如此好美差,自然只有大唐最忠心的百济族人(新罗族人)才能担当。

    半岛占领,一些小的金矿,银矿,自然也落入大唐手中,随着这些矿藏探明,又是一大笔收入。

    因为百济与新罗,乃是一早就投降,所以对于他们国库里面的钱财,实在不好下手,除了粮食,武器等收缴了,其他金银珠宝,一慨未动。所以真要说收获钱粮,并不太多,反而是高句丽,除了百姓,几乎全部收缴,高建武与众大臣,也被押解长安,给李世民做礼物,让他炫耀去,至于之后,是释放还是杀掉祭天,这就不管司徒长风的事情了。

    从高句丽收刮价值千万贯的金银珠宝,奇珍异宝,让李世民不但龙颜大悦,而且因为大肆支援半岛,干瘪的腰包,又鼓了起来。

    战阵也能发财,这个观念再次出现在李世民心头,让他的目光不自然的扫向地图,估摸着哪一家还能下手。

    要说轻松,今年是李世民有史以来,感觉最轻松愉快的一年。外部战事节节胜利,增加大量土地,人口,关键是战争没有死多少人,这就意味着还省下了大笔的抚恤金。

    至于内部,那就更好了,看不顺眼的人被丢到外地,耳朵清净,一些无伤大雅之事,没人指指点点,说这说那。

    粮食大丰收,因为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工具,各地都有所增产。

    来自胧右一带的棉花大丰收,这个以前的观赏植物白叠子,李世民怎么也想不到,在经过司徒长风妙手以后,会带来如此多的好处。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397章秦王府来人

    大力种植棉花,年年增大种植面积,虽然还没有卖多少钱,但是换来的东西,却是钱办不到的。

    北方秦王府因此对朝廷靠近不少,不像以前那么冷漠;百姓几乎人人有一套棉衣,加上煤炭,再也难得听到冬日冻死人了,要知道这在以前,每年冬天,冻死的人都是数以万计,这带来的民心,名望不言而喻。

    从草原东西突厥,匈奴,收购的羊毛,制作成羊毛衣服,再返销回去,换回大量牛羊马匹,这就像空手套白狼一般。

    要说惊喜,岳州,朗州经过两年多三年的发展,完全是打造出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粮食收入没有比其他地方低,养殖各种鱼,制作成罐头热销全国。

    还有蔬菜水果,利用罐头装起来,保存时间长,不但深受长安有钱人喜爱,还远销草原,西域。

    收入最大的,除了李世民,其余人就是和司徒长风熟识的这一批人。

    罗家,尉迟家,程家,翼国公府,英国公府因为羊毛,羽绒服,关外棉花种植,西域商道等生意,收获满满。

    牛进达为李世民青海看守,开发牧场,培养战马,训练高原作战的兵马,在加上青海盐场,可谓大权在握。

    南方四家与箫家,弄茶叶与甘蔗生意,加上丝绸,陶瓷,收获同样不错,再有他们本身的粮食供应,不但是收获了钱财,在李世民那里,地位都高了不少。

    司徒长风除了留下白糖的生意,其余的不是交给了长孙,就是交给了豫章,对比李世民非常满意。

    因为在李世民看来,这就是司徒长风为了表示自己忠心,位高权重,但是不敛财,可惜他不知道,这完全是司徒长风看不上而已,之所以交出去,是嫌麻烦。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顾念司徒长风劳苦功高,把他的家小,连同有孕在身的樊梨花,一起送到了半岛。

    至于拥兵自重,这李世民完全不担心,毕竟司徒长风与军中关系很深,不会置罗成等人于险地,同样,罗成等人忠心耿耿,也不会让司徒长风有反心的。

    老婆孩子的到来,让司徒长风更加安心做起了甩手掌柜,政务上李承乾,李恪带着支援来的士家子弟忙碌。

    军事上也没有太大的行动,只是分配一众青年将领镇守各地,不是剿匪,就是迁移百姓,或是维护治安,毕竟这些地方都是才开始治理,对于非大唐士卒,还是不怎么信得过的。

    要想在百姓中建立好的名声,不太容易,要是被其他人破坏,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年轻将领当中,许多都是能文能武,头脑灵活,不但能做武将,文官也可以客串一下。

    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美其名曰锻炼,就让他们高高兴兴,拼命干活。

    游山玩水,体验异地风情,这就是冬天司徒长风主要的事情。

    尤其是带着老婆孩子,这感觉,别提有多美好。

    白天出海看日出,夜晚交流武学,开发新招式,玩得不亦乐乎。

    借着游山玩水,司徒长风拿出矿藏以及地形图,也不显得突兀,当然,这是他给自己的借口。

    有了朝廷大力支持,这次开发半岛,就容易多了,所以司徒长风才有大把时间闲游。

    过了新年,空闲的时候就没有了,首先是需要部署力量开始的春耕,毕竟渔业无法作为半岛几百万人口的主粮。

    正月刚过,司徒长风就迎来了两批重要客人。

    “大哥!这是秦王府蒙全,蒙将军,匈奴人称他狐将,是小弟叔父。”白三背着他的玄铁剑,带着一个眼睛有神,身材魁梧的汉子介绍道。

    “久仰蒙将军大名!今日得见,实在荣幸之至。”司徒长风当然知道蒙全的大名,秦王府最会用兵的将领之一,只是没有想到是一个外貌粗狂的人,真是人不可貌相。

    “司徒将军过奖了,要说大名,将军才是名震九州,让敌人闻风丧胆。”蒙全含笑抱拳回礼。

    “那里,那里,不过一点薄名,也是全靠众兄弟帮忙。”

    “蒙叔一向待小弟如亲子,大哥你们就不用客套了。”白三罕见的一直带着笑脸说道。

    “哈哈!三弟说得极是,蒙叔我们就不要客套了,快快请坐。”司徒长风笑着道。

    “别别!虽然是自家人,但是我们各交各的,说来某与罗松贤弟也是旧友,如果不嫌弃,司徒兄弟叫声蒙全,或者老蒙都行。”

    司徒长风客套,蒙全可不敢真的顺杆子子上爬,连忙摆手道。

    “那好,我们各交各的,蒙大哥!”司徒长风也明白,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许多时候也不能把身份放得太低,于是也就从善如流。

    “哈哈!司徒兄弟!”

    两人客套完,这才分宾落座。

    “不知蒙大哥这次因何前来?可有需要小弟出力之处?”秦王府来人,当然不可能是来游玩,又是白三的叔父,见他的样子,应该是关系极好,所以司徒长风也不来虚的,直接开口询问。

    “秦王上奏陛下,愿为朝廷分忧,出兵清缴高句丽残党,陛下已经同意,所以秦王令老哥来请教贤弟,如何行事?”蒙全解释道。

    “既然陛下同意,小弟尽力配合就是,秦王府都是沙场老将,用兵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