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让早已分好的马车,分出五车去了自己家,十五车去了郑家,然后带着给李世民的四十车进宫去了。
剩下那百多车,都是分好了的,一人十车,不多不少。
各家都有人来迎接,只是刚才杜如晦在宣旨,所以都站在一边,这会连忙上前,一时之间,城门处就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
众人出来也时间也不短了,归心似箭,各自回家不提,就连张望马战,白三几人,都已经各自回老家去了。
“这……怎么还一人拉几车东西回来。”杜如晦意外的看着大家分赃一般,各自挑选自家马车,就连杜荷都让人赶着马车回家去了。
“呵呵!伯父回家就知道了!”司徒长风见杜荷溜了,也不说穿,呵呵一笑道。
“好吧!走,别让陛下等久了!”杜如晦也不追问,微笑一下道。
太极宫还是那么一派金碧辉煌的景象,镂空金漆御座设在三层台阶高台上,周围数根蟠龙漆金柱,殿廷的四角伫立魁梧的司卫甲士。
左侧珠帘微响,四名妙龄侍婢在前开路,撩开帘子,李世民阔步走入殿中,在御座上坐定。
李世民轻轻托手示意,让行礼的两人起身,旁边房玄龄等人已经等候多时。
“爱卿一路辛苦!”李世民微笑道。
“多谢陛下关心,幸不辱命,没有让突厥得逞。”司徒长风淡淡的笑着道。
“听说爱卿给朕带了礼物!”李世民破感兴趣的问道。
“是的,突厥赔偿都西城给大唐开,臣就带了一点特色回来献给陛下。”司徒长风也不细说,他相信李世民应该已经知道了,所以配合着装神秘。
“带上来吧!”李世民对侍卫吩咐道。
不一会侍卫就抬着许多箱子进入大殿,满满当当的摆放了大半殿。
………………………………
第266章 见徒弟
随着李世民走下来,二十多个大唐高官也围了过来。
“哧!”随着箱子打开,一大群牙棒子疼吸气的声音传来。
只见满满一箱一箱的白玉,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在光线下发出柔和的光辉,就连侍卫都小心翼翼的放轻了手脚。
一两箱珠宝玉石,众人都见过,数十箱同时摆在前面,而且如此大,如此好,就连大唐宝库,也没有过。
“这是最好的一批,都挑给陛下了,因为没有时间,所以都只是开了一个口子,还需要打磨。”司徒长风解释道。
“西域小国,居然如此富有?”长孙无忌还以为这是占领都西城收刮的,所以吃惊的问道。
“这是下官无意寻找到的一个玉石矿!”司徒长风微笑着说道。
“哧!”许多人一听,感觉牙更疼了。
“这……这么一点时间,就开采如此之多,那一年又是多少!”左仆射箫瑀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就连李世民都炯炯有神的盯着他。
“陛下!诸公!这一批玉石,乃是千万年来,被洪水冲下山来的,所以不用开采,只需要挑选就是。
日后需要探查矿脉走向,开采,运输,这就非常慢了,而且地处西域,运回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司徒长风解释道。
“如此也好,既然是矿脉,当然应该慢慢开采,细水长流,才能显得珍贵!”房玄龄点点头说道。
“玄龄府上的十车货物,应该也是玉石吧!”杜如晦隐约感到司徒长风如此大张旗鼓,是别有用心,所以干脆配合着说道。
“我府上也有?”房玄龄意外的说道。
“不错,这次出征的所有人皆有,包括士卒,也以陛下的名义赐下。遗爱不但杀敌无数,立下大功,而且这次留下镇守都西,所以就由二弟杜荷带回他的一份。”司徒长风解说道。
“镇守都西?”房玄龄并未在意玉石,反而略微担忧儿子。
“房公勿忧!都西不但有遗爱,而且还有尉迟宝林,程处默照应,况且遗爱现在也是地级巅峰的高手,自保能力还是有的。”司徒长风连忙安慰道。
“遗爱能担大任了!多谢贤侄!”房玄龄也知道司徒长风不会陷害他儿子,转念一想就想通了,感叹一句,对司徒长风拱手施礼!
“伯父折煞小侄,遗爱有能力为国出力,这是好事,也是他自身努力!”司徒长风连忙避开道。
房玄龄也没有在说话,只是对司徒长风感激的点点头。
“伊州侯!你们私自瓜分玉石矿,是否不妥!这应该全都上交朝廷,由陛下赏赐才对吧!”王珪不轻不重的上了一个眼药。
“这位是?”司徒长风故作不认识的问道。
“这是永宁郡公,侍中王珪,王老。”所有人都在看着司徒长风如何回答,这也是对他政治头脑的一种测试,于是房玄龄微笑着帮他介绍。
“永宁郡公是吧!这事有两个原因!第一玉石并不是都西城的,也不算围剿突厥的收获;第二玉石矿区目前不输于大唐领土。
不过因为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所以所有人商议决定,玉石矿出产会有三成献给皇后,一成用来抚恤通往西域与镇守都西的士卒,不知郡公以为如何。”司徒长风淡淡的说道。
“好了!这事就这么办吧!诸位爱卿退下吧!司徒爱卿留下!”李世民对于不用出一分力,就能得到三成,已经非常满意。
毕竟这不是大唐内的地方,而且其他世家地盘开采矿石,也只有一两成上交。
“爱卿信中说有重要的事情面奏?”李世民问道。
“陛下!突厥小可汗阿史那泥孰为请合,曾经拿出一个重要消息交换,杨家与东突厥早已勾结,意图不轨!”司徒长风见侍卫离得远,就压低声音说道。
“嗯!此事朕已经知晓!兕子今年已经六岁,既然你回来了,就好好教她。”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脸色毫无变化的说道。
“臣一定尽心尽力!”司徒长风想到那个体弱瘦小,但是非常可爱的小孩,就不由会心的微笑着说道。
“甚好!兕子多次念叨,让朕都有些羡慕,走吧,顺便去看一下!”李世民招手道。
两人慢慢走向丽政殿,一路上李世民仔细倾听了伊州大战的细节。虽然战报中有提起,但还是听人说更为详细。
李世民自身就非常知兵,听完之后,对司徒长风非常赞赏,表示自己来,也做不到这一步,毕竟手下能用之兵太少。
如果不用计,迟早会被突厥拖死,只有突围一条路,而他是想不出火攻这一条的。
对于西突厥的请合,司徒长风直接答应,李世民也非常赞同,一来大唐没有余力进攻,二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已经拿到了。
大唐如今是文武分家,颇有军政分离的意味在,尤其是长安之外,完全是军不管政,政不管军,地方事务,皆由郡守,县令处理,而战事,则是各地将领一言而决。
像是武院,完全就是武将派系拥有话语权,而文官自然也有相对的太学院,国子监。
只有朝堂之上,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双方大佬都能发言,不过双方也很有默契。
除非李世民询问,否则不会去主动开口,说非本派系的事情。
…………
“父皇!”兕子看到李世民,就一下扑进了他怀里。
“师傅!”正当李世民高兴得乐呵呵,小兕子又发现了跟来的司徒长风。
“呵呵!兕子结实了!嗯!更漂亮了!”司徒长风笑呵呵的夸奖道。
“师傅,您没给兕子带礼物吗?”兕子见司徒长风空着手来,不由偏着脑袋问道。
“额!当然给兕子带了礼物!”司徒长风连忙说道。
“真的吗?快给兕子看看礼物!”小兕子兴奋的问道。
“这是师傅特意为你找的,名叫九转金丹,兕子吃了以后,就能身体完全健康,冬天也可以出门玩耍。”司徒长风拿出最后一颗金丹说道。
………………………………
第267章 盐
“这就是让人变成地级巅峰的九转金丹?”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陛下听谁说的?这金丹怎么可能让所有人直接变成地级巅峰?伊州的时候他们成为地级巅峰,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地级的人。像杜荷还不是只能玄级巅峰,给兕子,是为她洗经伐髓,打下基础,这样修炼天蚕心经就容易许多。”司徒长风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话总是越传越离谱!”李世民略微不好意思的说道。
“确实如此,兕子身子骨弱,内脏也弱,这样数管齐下,让她不但能很快恢复常人,而且基础牢固,习武也快。”司徒长风点点头说道。
“兕子吃了九转金丹,是否就不用在习武了,毕竟这孩子从小就吃了太多苦,能像常人一般,哀家就知足了。”长孙关心的问道。
“您说得不错,不过兕子先天受损,如果不修炼天蚕心经,就算现在无事,也无法长寿!”司徒长风摇摇头道。
“那还是让她修炼吧。”长孙一听,连忙轻轻的摸着兕子头道。
“这丹药吃下,会昏睡九个时辰,您让她躺着就好!”司徒长风看着就像吃糖豆一般的兕子,微笑着说道。
长孙闻言,抱起兕子,进入内间。
“杨家的一些小动作,朕早已知道,这一切也在预料之中,这次西突厥出动,不但吐谷浑,吐蕃有出兵迹象,东突厥,匈奴,同样屯兵边境,所以才无兵马支援伊州。
好在你们取得一场漂亮的大战,要不然一但兵临玉门关,恐怕四周大战,在所难免。”李世民感激的说道。
“有陛下运筹帷幄,朝堂诸公坐镇四方,宵小之辈,岂敢动弹,陛下只需要分而破之极是!”司徒长风恭维道。
“分而破之!这是朝廷一贯方针,只是说来容易,做起困难,毕竟敌国位于大唐四周,没有多大的冲突,想要让他们自相残杀,难!难!难!”李世民感叹道。
“这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利益冲突,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司徒长风想起一句话,也就随口回道。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爱卿说得太好了,不知你可有良策教我!”李世民眼睛一亮,期待的望着司徒长风说道。
“臣说一点浅见!还请陛下斧正!如有不对,陛下勿怪。”司徒长风拱手说道。
“爱卿但说无妨!”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臣以为!想要对付突厥,匈奴,简单总结就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分化一批……”司徒长风借鉴后世经验说道。
“爱卿等等!”李世民说完招来起居郎,这才正襟危坐的坐着倾听司徒长风说话。
司徒长风一见有人执笔记录,知道这是专门记录皇帝与皇后妃子的起居郎,这些都是提供给写正史史官的素材,所以不敢怠慢,认真端坐的开始対奏。
“臣以为,可多番下手,拉拢亲近大唐的和弱小的部落,收购他们的羊毛,卖给他们一些盐茶;分化强大的部落,比如汉时推恩令,或者派人离间,收买,刺杀,或者多卖一些奢侈品给他们,比如精美的瓷器,丝绸,让他们高层贪图享乐;打击当然就是那些不大不小的部落,他们实力不强,正好拿来削弱实力,还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司徒长风解释道。
“妙!妙!爱卿所言甚是精妙,只是这其中还有一些问题。盐茶目前并不算太多,如何大量售卖,还有攻打他们中等部落,难道不怕他们联合起来反咬一口。”李世民击掌赞叹,随即兴奋的提出新的问题。
“回陛下,臣有一法,能大量产盐,至于茶,只需要鼓励百姓大量种植就是,而且种植在山地,荒地,既不耽误粮食种植,还能有一份额外收入。”司徒长风解释道。
“爱卿此言当真!真有办法大量增加食盐!”李世民起身一把抓住司徒长风胳膊,瞪大眼睛问道。
“臣岂敢欺君!”司徒长风连忙保证道。
“爱卿快快道来!”李世民兴奋的追问道。
早在两人谈话之初,殿中就没有其他人了,现在也不过是多了一个奋笔疾书的起居郎,所以两人谈话并不怕外泄。
“臣在伊州之时,草原上有一盐湖,其水非常咸,但人畜不可食,食用时间稍长,就会全身浮肿,眼睛失明等各种问题,或者死亡,牧民称之为毒盐湖。
臣有一次,在大雨之后,前去查看,见湖边有许多白色颗粒,与盐相似,只是看上去还有许多其它杂质。
臣思量之后,才明白这是湖水被太阳晒干,留下的物质,于是臣让人平整一块地,挑上湖水,让太阳暴晒。果然在数日之后,满地都是白色颗粒,尝过以后,确实是食盐。
而且表面一层与精盐一般无二,那些杂色颗粒,全在下面。
于是臣收集上面的盐,让突厥人吃了数月,一点问题都没有。”司徒长风这是发现盐碱湖的时候,才想起来的一种办法,多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这产量如何?”李世民关心的问道。
“一千百姓,能比之蜀中十口盐井,尤其是夏天!冬日就没有办法了。
不过臣听闻海水也是咸的,陇右道与吐谷浑之间,也有一个大毒盐湖。
而且臣在想,既然湖中之盐晒过之后,能分离有毒之物,那么山中之盐矿,能否先融入水中,或用日晒,或用锅煮,得出精盐。”司徒长风继续说道。
“好!好!果如爱卿所言,日后天下百姓,再也不愁没有盐食!”李世民激动得双手颤抖,用力拉着司徒长风手腕,晃了又晃的说道。
“这些办法也是臣一时之想,具体如何,还得派人实验,不过这些技术尚未成熟,不可被外人知晓,要不然别人走在我们前面,那就成了一个笑话。
伊州盐田,臣已经销毁,只有臣与亲卫知道,其他地方还请陛下斟酌。”司徒长风认真的劝说道。
………………………………
第268章 怕老婆的罗成
“嗯!爱卿言之有理!且等朕秘密探查一番,在做决定。”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用力搓搓脸,冷静下来说道。
“陛下英明!”司徒长风及时送上马屁。
“爱卿真是朕之福将,每次总能带给朕惊喜。”李世民开心的说道。
“陛下严重了,这都是您领导有方,臣等才能一展手脚。”司徒长风当然不会去在意那点虚名,连忙恭敬的说道。
“爱卿在说说看,这茶如何鼓励百姓种植为好。”李世民非常满意司徒长风这种不居功的态度,放松一下问道。
“这事简单,陛下让人组建一个商队,新种茶树的百姓,在百姓未有销路之时,皆由他们统一收购,如此一来百姓受益,自然乐意种植,而收购茶叶优良的国内售卖,差点卖到草原就是。”司徒长风回答。
“哈哈,哈哈,是极是极!一举数得,真是妙计!”李世民忍不住开怀大笑道。
“陛下过奖了!只是一点小计策而已!”司徒长风连忙谦虚的说道。
“爱卿尚未及冠吧?真是难得的人才啊,可惜被郑仁基抢先了。”李世民羡慕的说道。
这话司徒长风可真不好接,只得说道:“臣对礼仪不熟,这次回来,就是请师兄主持冠礼的。”
“罗松,罗成!他俩不行,他们都是武人,懂得太少,朕请箫瑀,箫老给你主持。”李世民眉头一皱说道。
李世民金口一开,司徒长风当然不好拒绝,他也知道李世民这是一种示好,也就顺势答应。
李世民又提出许多各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