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的事还少得了你田支书?”杨东轩不否认也不承认。
“我个人事不说村里其他人,单单三代内地在村里就有十来家,我要得了指标他们没拿到问起来还以为我不给他们争取。以为支持我当村支书成白眼狼,杨区长,真要这样,你说我还怎么见人?”
杨东轩不会讨论这个问题。
“这样吧领导你看成不成,不多要,二十个指标。”田忠说,看着杨东轩的神态,见他没有反应,忙说,“本家虽有十几户,可村里支持我的也不能都不顾啊。”
“到哪听到这样的消息?”杨东轩说。
“嘿嘿,这些决策不就是上面做的吗。我知道杨区长也有为难,十五个指标,我不多要,成不成?”
杨东轩手指了指田忠,说,“看树去吧,肚子都饿了。”
………………………………
接受
从三里湾回来,杨东轩很放心那边的事情。田忠既然找到自己要土地入股的指标,可见村里人已经接受这一做法。至少,可将征地补偿款留在申项办用于先期的建设上,这边建设铺开后,即使资金缺口还有,也不会让工业片区的工作停下来。
不过,这些信息也不能跟杨卓林去回报,他肯定有消息来源,对申项办这边该如何推动工作会有决策。
年前要收尾的工作也不少,最重要的一项便是向银行贷款的手续,市里姚动成一直在盯着这件事,可申项办也要反复核实进度,申项办这边工作的推进才有更好的准备。
到市里,求见姚动成,在办公室见了。杨东轩先汇报申项办的工作进展,虽说这是城南区下辖的范围,可对市里汇报工作也是必须的,申项办每周都会将工作情况进行小结,材料城南区和市里递交,不过,口头汇报则是杨东轩这些基层领导的能力反应,同时,也是跟市里领导交流的一种途径,不可或缺。
姚动成问得很细,特别是征地进展和村里、农户、居民户的反馈等方面,而对建设资金缺口问题也问得细,市里在筹集这些缺口资金,城南区也在想办法,但最终能不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谁也不敢保证。
杨东轩没有提土地入股的想法,这种事情有杨卓林跟市里沟通,他说出来有可能影响杨卓林的步骤。当然,杨东轩也不可能什么都不说,便提出几点:一、今后申项办的建设招标能不能进行带资竞标,建设方全款垫资,工程之后城南区全款付给,如此,有了时间差有利城南区筹集资金二、税收转调,将城南区上缴的税收等款项直接划拨到申项办,冲抵上缴市里财政款三、引进资本建设,收益共享。
姚动成浅浅地评两句,对于银行贷款的到账期限,争取在春节之前。听到这个回复,杨东轩便告辞离开,贷款到账后,城南区的动作会加快。但真正落实征地可能在春节后,节前没有几天时间了。
回到城南区,跟叶幸碰面,提到姚动成的回复。“区长,贷款节前到账也是个麻烦事啊,会不会给市里割一刀?”
“雁过拔毛也是市里的惯例,何况要过节。市里紧催银行那边有没有这意思我们也不好多想。到时看吧,难道还有办法躲开?”叶幸感叹一句,其实到处都这样。下面乡镇如果拿到某项资金,城南区也会伸手截留一块。真正落到项目上,还留有三分之一资金就非常幸运。杨东轩也知道这些情况,特别是乡镇、村级小学,跑到一个建设项目比如修一个厕所二十万,层层截留后到学校有五六万,用来修厕所就有两三万而已,包头还要咬一口,最后的结果二十万修成的厕所自然无法看,质量也肯定差。
这些习惯是从上到下的,下面的人见领导割肉后,胆子更大了。领导要敢说质量问题,下面就有回应的言辞。
“是不是分批兑现一部分补偿款?分批、分步做工作,对如今还有争议的征地户也有促进作用。”杨东轩说,春节前没几天了,进腊月二十后,谁还有心思铺开新的工作?
“时间不够啊,太紧了。征地组队干部忙一年了,受苦受累还挨骂,要是春节前都不得闲两天,可想而知我们会给骂成什么样子。”叶幸苦笑说,也知道杨东轩提法不错,真决策下来要考虑到事情不少。去年杨东轩在教育建设项目征地时,提前做工作,当时牵涉到的干部只在城南区,申项办的干部来源复杂,想统一思想难度会大得多。
杨东轩过来也是想探一探区里消息,直接找杨卓林太明显,叶幸肯定跟杨卓林有默契。不过,这时候叶幸没有这方面的表露,杨东轩心里也在感叹。说起来,大家都想得到好处而不肯承担风险,跟市里沟通没得到结果,城南区决心再大也不敢推动这工作。
如果是下面县里,不是在市里鼻子底下,要做工作就便利一些。杨卓林不是没有魄力,与市里主要领导之间的沟通的确重要。
肖子山打来电话,约吃饭。杨东轩在申项办办公室,听不出肖子山电话别后的用意,或许跟土地入股的事情有关,又或许是春节眼见到了,杨卓林也许到省里走一走,带杨东轩一起到省里去,会有不错的结果。城南区这边本身也会有安排,申项办成立时间太短,工作又重要,区里不给一些表示,也担心干部们积极性受挫,来年工作推动难度就大了。
见到肖子山,见他一脸轻松,笑意十足。杨东轩说,“肖哥有好事?”
“杨常委,恭喜你了啊。”肖子山压住声音说。
没想到会是这事,市里在春节前将自己入常的问题解决了?这也太快了点,不过,也说明一个倾向性问题。申项办的推动力度在春节后会更大。
“肖哥,你这是”“书记在里面。”肖子山不多废话,具体的事情还是领导们自己沟通微妙,他提前透露一句就是一份意思。
“多谢了。”“客气,等会敬杨区长一杯。”
包间里就杨卓林一个,其他人或许还没到,或许通知的时间不一样。杨东轩心里有数,笑着说,“书记请吃饭,太好了。”
“当然好,是好事。”杨卓林说,“东轩,你入常委的批文已经从省里下来,不出意外,明天会到城南区来宣布。你说,该不该庆贺庆贺?”
“是书记对我的关照、对我的培养,我等会敬书记三杯。”杨东轩说,入常的事情是板上钉钉了,只是快慢而已。如今在春节前下文宣布,只是说明市里的姿态和对申项办工作的重视。对杨东轩而言,确实是大大地向前跨一大步,这一步又非常重要。
当然,杨东轩这一年来在城南区的工作成绩可用卓然来形容,对平秋市的影响也是深远,有这样的回馈大家即使惊叹也没觉得过分。嫉妒恨肯定有,主要是他资历太浅,升迁太快,好事都落在他头上,叫其他苦苦奋斗十几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无法晋升的人怎么想?
“我可不敢贪功,城南区不委屈你就好。”杨卓林笑呵呵地说,没有外人在,说话也不必遮掩什么。“你努力创出的局面,市里也看在眼中。东轩,申项办的局面目前还没明朗,春节后想必一切都会快速推动起来,我也好、城南区也好,都要仰仗你担这重担啊。”
“主要是书记决策正确,我不过是听命跑腿,哪有书记的功劳多。书记,想必过一两年,你也该往前动一动的。”“这哪说得好?”杨卓林也不隐瞒自己的意愿,“能够往前进步是每一个干部做工作的动力之一,是不是?”
“书记说得中肯。”杨东轩也笑着说。
“东轩,春节眼见到了,这段时间先将申项办的工作交办给下面的干部吧,我们到省里、市里走走,每一年都要做一做工作。今年对城南区而言又更加特殊一些,你有准备吧。”
“我听书记的。”“好,就这样定了。”这种事情杨东轩虽生疏却也知道,自己之前让林琳准备了一些腊狗肉,田志豪那里也有一些,花费也不会多大。
虽然没有提到征地土地入股的事,听杨卓林说话的口气,征地市里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回复,但不是大问题,等春节后只管将事情推动起来就成,有这样一个意思,杨东轩也放心,对文璐他们那边可更明确地放出风声。春节期间,外出打工的人员几乎都会回来过节,有这段时间酝酿宣传,春节后推出土地入股分红的工作会更顺利。
包间的门敲响,肖子山带着苏培秀、叶幸到来,随后,方儒海、李思贤、周春驰、徐正跃、田静等人都过来了,城南区的常委们就差熊锐聪。
见今天这阵仗,杨东轩也很感谢杨卓林对他的意思,今天先过来吃饭,将他入常的事说出去,在这种氛围下常委们的态度自然不同,很好进行沟通,明天市里组织部门的人到来,城南区这边的态度自然明确。
杨东轩拿出十二分精神,他与城南区各位常委关系都不差,到明天,就能够与他们在一起讨论城南区的大决策、主流动向,进而上到另一个圈子,身份、地位跟之前都不同了。吃饭前后,话题主要是围绕春节将到,另一个话题自然是申项办的工作推进。
喝酒也不猛,不过,杨东轩给人人敬酒,然后大家也回敬一杯,他喝得真的少。好在体质在那里,酒量也格外强,能够受得了。
散席之后,杨卓林没有刻意留下谁,自己先离开,免得其他常委心里有想法。
杨东轩不能开车,肖子山安排人将他送回家,亲切地嘱咐着,很细致。
………………………………
吃火锅
第二天,杨东轩入常由市里组织部副部长到城南区宣布,很顺利。这是早定下来的,落实快与慢虽有很大差别,对城南区的人说来,也不觉意外了。
送走副部长,杨卓林将常委们集中说几句,把杨东轩的工作分派定下来,其实没什么新内容,就是负责申项办这一块,城南区的工业、招商、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与熊锐聪分管工作有交叉部分,至于怎么划分杨卓林没定下来,有区政府这边划分开。
熊锐聪也知道自己如今跟杨东轩难以争锋,在经济工作方面他虽说是老资格,可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在城南区领导圈子里,因为之前跟秦廷峰走得近,引进项目失利,完全给孤立了。心里即使有诸多不满,都只能藏在心里,等更好的时机。
另一个对杨东轩入常极不满的就是宋迎辉,杨东轩入常之后,在城南区比他高一等此,即便他想借秦廷峰的威势也无法压制杨东轩了。
至于当年为难杨东轩的几个恶人,如今远远被甩落下,边都沾不上了。
这是定下来,文璐等人本来想要杨东轩请客的,只是,节前确实没时间安排。杨卓林将他拉去省里,走之前准备一天,杨东轩去省里也会回宋家探望,将宋玥秋和宋嘉伦送回省城。
虽说没叫其他人跟着,但肖子山肯定跟着,区委办还有一车拉着特产。杨东轩也带了人,姚京开车跟着,拉了腊狗、大米等。
去省城主要要找几个部门,都是与申项办工作有关的,开发区申请要报批,春节是最好联络感情的时候,城南区这边自当将工作做到位。东西不多,特产加红包,安排吃饭或喝茶,见个面,不提以后的工作只说以前对城南区的关心,表达感谢。
彼此之间,这些都是惯例性的事,明白是怎么回事,做起来也顺风顺水。杨东轩主要是约人,介绍,杨卓林作为城南区一把手,说些感谢和今后还清多照顾的客套话。两天下来,省城该走的部门和关系户都差不多了。之后,杨卓林在省里有自己的门路要强化,杨东轩也要到宋家、周家去探视一番。
去宋家没带姚京他们走,自己开车去,带了熏得金黄的腊狗,宋玥秋老妈、宋韵秋、宋嘉伦都在家,见带着东西来,都来帮忙。搬好东西,杨东轩说,“阿姨,春节这段时间那边不一定丢得下,春节后才能过来看你们,还请见谅。宋叔叔这些天肯定也忙,今天也不知能不能见到他,如果没碰上,要请阿姨带问候了。”
张蓝对体制里的人了解,说,“东轩有心了,这边你不用多挂念,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记得抽空回家看看老人家吧,给他们准备点过节东西。年后来省城,也请他们过来玩几天。”
“阿姨,我知道了。”
宋嘉伦到省里跟宋韵秋玩得疯,很开心,不过,知道杨东轩会回平秋市而他却要留在省城,便缠着杨东轩不放。杨东轩目前已经是自家准姐夫,宋韵秋也不在他面前捣蛋,扮演乖乖女。杨东轩问她的学习情况,宋韵秋说,“姐夫,你现在离开学校,观念反而没有之前开明了。难道学习成绩就是一个人学习好坏的标准?怎么到哪里都遇上唯分数论的人。”
“怎么说话的呢,学习不讲成绩,将谁会玩?”张蓝没好气地数落宋韵秋,“你可不小了,还不能安心学习,明年考大学怎么办?”
“考大学有什么难度,才不操心。”宋韵秋自然不肯服输,跟张蓝斗嘴也不是这一次。
杨东轩不想跟宋韵秋多说,想教育这个小魔女那是自找苦吃,不过宋韵秋如今比之前强多了,只是在张蓝眼里还远达不到要求。笑了笑,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阿姨也是怕别人说你连大学都考不上,这个这个”杨东轩说着手指在头上轻轻点点,意思明白。
“你才是笨蛋,你才是脑子进水了。”宋韵秋笑骂起来,“姐,你不看好你家的羊啊。”
“姑姑不乖,羞羞羞。”宋嘉伦帮忙了,“你说爸爸坏话,嘉嘉不理你、不陪你玩。”
宋韵秋立即给孤立了,便过来要拉宋嘉伦走,此时,宋嘉伦哪肯离开杨东轩。两人闹起来,叫声、笑声、喊声,闹得不宁。张蓝要宋韵秋自己回房间去看书、做练习,宋韵秋哼哼哼地回房间。
吃过饭,杨东轩便出来。联络杨卓林,一起到周瑾瑜家去。杨卓林见过周瑾瑜几次,当初周瑾瑜到城南区巡查,杨卓林出面接待过,后来又见过,彼此算得是熟人。而杨卓林在工作上支持杨东轩,又间接有着关系。这次登门,杨东轩也先跟周瑾瑜招呼过。
带了特产,周阿姨尽管连声数说杨东轩不该,杨东轩笑着,只管将腊狗搬进家,姚京、肖子山也帮忙弄。几条腊狗让周瑾瑜尝鲜,也让他分一些给亲朋,一袋米、一壶油、一些晒干的菌子。进了屋,杨东轩说,“阿姨,我们就在这吃饭了呢,做一锅腊狗,佐料我们都带了。”让肖子山和姚京、还有开车司机一起忙,好在周瑾瑜家是有院落的独门独户,不是套房,人多也忙得开。
杨东轩、杨卓林陪着周瑾瑜去书房说话,主要聊这一年来城南区的建设情况。之前,城南区在教育口的基础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大,如今,纠正过来,城南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是很有必要进行总结的,这些思路、做法、认识观也有推广的价值之后,城南区引进扶贫小学、一中分拆、省教育规划建设试点等等一系列动作,都有很多可研究的东西。
杨卓林更多地想将话题引导申项办和开发区立项的事情上,周瑾瑜似乎不想多谈这方面的事。将话题引到全省的经济建设大趋势上,在这种大势里,平秋市处于最被动地位。平秋市该如何选择发展之路,既与省里决策有紧密关联,也与平秋市地方领导的建设思路有关联,相互之间是互动的。
杨卓林听到这里,也明白周瑾瑜的话题实际上跟申项办是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