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高一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高一筹-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认为盛锦妍对她们不好,看不起庶女,恨着姨娘们,对她们打压,不让她们好,愿意她们都死光,想把她们踩到地狱去。

    看看,把她们扔到国公府,大陶氏自己去享受了,根本不拿她们当人看,盛锦凤和古姨娘的蛊惑,盛锦绣没有少跟金姨娘学舌,她的意思也是盛锦妍母女不好,怎么怎么坏,金姨娘倒是个明白点儿的人。

    大陶氏为什么走的?难道不明白吗?糟了那么大的凶险,谁不吓得躲?

    想当初小陶氏和林姨娘合谋害大陶氏的时候,古姨娘还鼓捣过她,让她也帮腔蛊惑老太太,她只有装胆小,其实她也真的胆小。

    她不敢蹚这池子浑水,她知道盛伟岸跟大陶氏青梅竹马,老太太恨大陶氏,林姨娘和小陶氏都想抢大陶氏的位置,古姨娘也想当平妻,几个位子都没有她的份儿。

    她去当那个出头鸟,有什么便宜可占?

    事成了是她们几个得利。事败了,侯爷要是追究,她就是她们的替罪羊,她可没有那个胆儿,拿着自己的生命给她们换利益?

    金姨娘面上懦弱,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心里的主意大,她可不想为人谋利益,自己去送死,到时候老太太才不会给她兜着,一定会打杀她为盛伟岸泄愤。

    她只要粘一点儿边儿,就会成为替死鬼,她不沾边儿,还担心她们让她顶罪呢,她万倍的小心,往死里装傻,谁跟她一说什么,她就会脸色煞白,浑身哆嗦,也是真的害怕,怕她们拿她当大陶氏一样害扒,让她的女儿跟盛锦妍一样生不如死的活着。

    其实金姨娘比小陶氏那几个人哪个也不笨,她是没有地位没有家势,没有钱财的穷人之女,她知道自己不是老太太喜欢的,不敢和林姨娘几个那样放肆,她明白自己只是老太太买来的给大陶氏添堵的工具。

    她有什么资本跟那三个姨娘比,她并不是胆子真特别小,她是最有演戏天赋的,让整个曲阳侯府看她就是一个懦弱粘不到墙上的烂泥,她才没有蹚陷害大陶氏母女的浑水。

    自己觉得自己无愧于心,就想求皇后给女儿攀上公门侯门的,要是皇子更好,侧妃也行,总之自己一点儿也没有陷害大陶氏母女这是真的,没有做一点儿害人的事情。

    林姨娘招出小陶氏古姨娘,却没有说自己一点害人的事,自己真的没有害过人!

    但愿得皇后能分清恩怨,不要把姨娘一概而论,把她择出来,不要像对待她们那样对待自己,给绣儿一个好的前程。

    金姨娘装得面上软弱谦卑,低言下气的没出息,实际心里可是想鹏程万里的意念,她只是没有权利,没有助力,没有得利的娘家。

    她恨自己的出身低贱,要是有小陶氏的家势,有陶贵人那样的后台,有老太太的利用价值,有林姨娘和老太太的亲厚,有老太太放纵,她不是高看自己,自己早就把大陶氏的位置抢过来了。

    可叹,小陶氏有狠还是缺谋,想害死大陶氏,怎么还能让陶贵人操纵把大陶氏弄到梁国养着不让她死的就?

    真是个小聪明,心狠却不果断的愚人。、

    金姨娘还瞧不起小陶氏的能量,有那么好的架托儿,还留什么盛锦妍的命?几次下毒都没有让她死掉,真是个笨蛋。

    要是自己早让她死一百回了。

    哪有今日的皇后?哪有大陶氏的风光,想害人还害不成,还装的什么假仁假义?害了人还想留美名?

    人过留影儿,雁过留声,哪有不透风的墙?

    有陶贵人的后台,自己找人把大陶氏干死就得了,过后说她跟人私奔了也就得了,败坏了她的名节,侯爷也不会再维护她了。

    小陶氏那个媵妾,抚养盛锦妍和盛瑶卿,自然就是平妻了,成了侯府的主母,盛伟岸也不会再续弦。

    笨的让大陶氏活着,人家夺走了权利,笨的毒不死盛锦妍,让人家做了皇后。

    下毒的手段得有多卑劣?毒死了还得惊动官府,小陶氏也不怕查到她身上?

    只要一个採~花~贼~,在那个偏僻的院子里,只要主仆二人,把俩人的贞洁全毁了,应该真的毁了。

    造谣言只能追查到自己身上,採~花~贼,可没人往谁身上联系,採~花~贼可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出没,谁能抓到採~花~贼?

    等完事再把消息一散,盛锦妍还能嫁给谁?只有死路一条,还用你杀她吗?

    穆谦不但不要她,穆眠也不会要她。

    这么好的计策没有人想到,多笨的一群蛋。

    处理大陶氏的方法更简单,只要用人把她奸~污,那样的大家闺秀,非死不治,都不用自己的人动手。

    所以金姨娘特特地看不起小陶氏和古姨娘,古姨娘自诩聪明绝顶,在金姨娘看来就是蠢猪一个,造的什么谣言,人家可以洗清,盛锦妍的守宫砂当着大庭广众证实了自己的清白,证明了你的谣言。

    陶贵人和穆谦赔了百万。

    为什么不把谣言变成事实?这就是金姨娘瞧不起小陶氏一大帮人的原因。

    面上恭敬得很,心里无时无刻不鄙夷,她可惜她们的权利没有给她,那样的利益不会送给她。

    如果大陶氏母女不把她的女儿送上高门贵户,她祝愿大陶氏母女下辈子一定得到她想要的下场。

    知人知面不知心,盛锦妍母女做梦都不会想到金姨娘的心思比小陶氏和古姨娘龌龊得多。

    盛锦妍两世为人加起来也是三四十岁了,经过了生死,看透了人心的叵测,看金姨娘的表现虽然谦卑,对她们母女恭敬,前后世都没有听说她对她们母子几个干过什么,可是盛锦妍的感觉金姨娘不是厚道人。

    她的眼里少了真诚,装满了虚伪。

    她的神色变幻间,有一种让人说不出来是怎么样的一种圆滑,有狡诈,有伪装,有很多的东西。

    这个人真是让人看不透……

    还是让母亲小心为上,对这些妾侍不能当家下人儿,谁知道用你让她不称心的时候,轮到狗急跳墙的时候,会使什么阴招儿?

    跟她们生顿气都不值个儿……

    等大陶氏进宫,盛锦妍嘱咐道:“母亲,金姨娘再临门,告诉门房的就说你进~宫了。”

    大陶氏笑道:“妍儿,母亲怎么能撒谎呢,你觉得金姨娘有问题吗?”

    “我当然看出来啥了,母亲,您应该学着度量人的品性,不能一味的都拿人当好人,看似温柔典雅的女人,心狠的也不少。

    看人的心思看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都是穆眠教她的道理和真的本事。

    “盯着人家看,不好吧?”大陶氏太善良透顶了,连人家的眼睛都不敢看。

    盛锦妍无语了,女儿还得教娘亲,被害得几乎没命,还不知道防备人?

    “娘亲!看人的眼神,只是您的眼神一闪而过,怎么能盯着看呢?

    她说话间,您说话间,眼睛余光一扫,就是看得准准的,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眼神是对你不乐意的,什么样的眼神是让她满意得意高兴乐极的,慢慢的观察。

    眼神脸色表达了人的目的,察言观色辨心思,掌握人的动向。”

    “我只会看到老太太不喜欢我,一脸的恨意,小陶氏和林姨娘才没有带过那样的神色,她们为什么也害我?”大陶氏很困惑。

    “因为老太太不怕你,就能赤~裸~裸~的表现,她不会直接去害你,她觉得不心亏,才表现真性情。

    小陶氏和古姨娘亲自下手,当然要伪装了和你假亲假近,混淆你的视听,麻痹你的神经,不让你怀疑到她们装出来的假象,实际你要是注意她们的互动,她们的眼底就会察觉她们的异样。”盛锦妍给母亲讲了人生应该忌讳的大道理,留心什么人,注意什么事。

    大陶氏顿开茅塞,大陶氏笑开颜:“受女儿的教了。”从小就没有亲娘,把小岑氏当了娘,还是个杀母的仇人。

    她自然不会教她人情世故,她要是越好骗越称小岑氏的心思。

    她怎么能让她学会提防人呢?她要是会提防人,怎么能让林姨娘和小陶氏忽悠的去降香被贼掠走?

    自己被小岑氏教的谨遵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与闺秀接触,什么内宅**一样不懂,小陶氏这样的心机一定是小岑氏教出来的为了对付她这个嫡妻,抢走这个位置的。

    后妈真是坑人的东西,把她养成了傻子,被小陶氏差点儿算计死,大陶氏对妾侍和后妈增加了仇恨值。

    “小岑氏怎么会教您提防人呢,不把您教的样样听她的,小陶氏怎么能害死您?占了正妻之位?小岑氏害死了外祖母抢到了正妻之位,外祖父为了孩子,没有续弦,小岑氏假仁假义抚养了你们,把你们都教成了孝顺她的儿女。”盛锦妍唏嘘,不是她带着被害的仇恨重生,她也不会怀疑外祖母是被小岑氏害死的,小岑氏只把大陶氏兄妹教成了愚孝的人,听从了她的话带着小陶氏嫁进曲阳侯府。

    陶谦勋愚孝的为小岑氏的儿女出力,做了陶贵人的后盾,也给小陶氏撑了腰。

    小岑氏没有别的助力。才没有对大陶氏兄妹下手,小陶氏得了陶贵人的助力,才敢对她们母女下手,证明不是小岑氏不狠,原因大陶氏和陶谦勋都有利用价值,小陶氏这枝子人都够狠的。

    大陶氏想到从小失母,小岑氏虽然待她们假亲假近,但是感觉是哪有自己的亲娘那样的温暖,在后妈里小岑氏装得仁慈厚道,表面看跟她自己的儿女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心里总有一层隔膜。

    后妈哪有亲妈的感觉,可是她们兄妹对小岑氏更感激,因为是后妈对她们好,她们才感激不过,连大舅母魏氏都格外的孝顺小岑氏。

    小岑氏虽然以后成了平妻,可是平妻不受法律承认,古代是一妻多妾制,平妻就是为了好听,也是某些婆婆为了给儿媳添堵自己造出来的。

    可是轮到谈婚论嫁,平妻的儿女在大夏朝可是不被认成嫡子女的,嫁娶还是论嫡庶,嫡女可以给皇子做嫡妃和侧妃,庶女只有做妾的份儿。

    小岑氏就是跟着大岑氏嫁进陶家的,她是庶女,只能做妾,跟着嫡姐出嫁,可以做媵妾,比一般的妾侍高了一点儿,嫡姐死了,为丈夫抚养嫡姐的孩子。

    还是不能成为平妻的。

    她们的平妻都是自封的。

    有的男人为了儿女就视媵妾为妻了,不再续弦,让媵妾掌家,照顾儿女,为了让媵妾真心实意的对儿女,也是男人让了一步,给媵妾留的尊严,就不续弦压着媵妾,媵妾就得了不应该得到的权利。

    得意一次,就想二三,谋夺了权利,就想让自己的儿女占据所有。

    大陶氏的母亲是有亲娘的,可是媵妾是古来传下来的,王子公门时兴女儿出嫁带媵妾,就是庶女跟着嫡女嫁过夫家。

    女子是没有权利反抗的,不管是嫡女或庶女不愿意,都当不了长辈的家。(未完待续。) 2k阅读网


………………………………

第254章 临死拉垫背的

    豪门贵户都是妻妾成群的,宠妾灭妻的事儿多了没,嫡妻孤单一人,被一帮妾侍合伙害死的都有,娘家人为了联姻拉住对方的家族成为助力,就是嫡女死了还有庶女这个媵妾连着对方,最好是不让对方续弦,不断了家族的援手,所以就带媵妾,大夏甚者还有带三两个的,就是为了家族争利益。

    没有媵妾可带的,等有了及笄的庶女,也有送去做妾的,还有嫡女病亡,再送女儿去续弦的,说的好听,为了女儿留下的孩子着想,实际都是为了联姻为了家族谋利益,如果对方再没有利用价值,没有再去送女儿的。

    古代的富贵世家,哪有不联姻的,女儿就是助力的纽带,天下的乌鸦一般黑,穷人也有的联姻,为了攀富贵,世家为了永久的富贵。

    利益就是吸铁石,世人就是沙子粒儿那么一块铁,得惯了权势的世家,为了权利,有什么舍不出来的?

    小陶氏前世就是效仿了小岑氏的高超技术,前一世盛锦妍不知道有陶贵人这个人,也许是小陶氏只有老太太的助力,胆子没有这样肥,没有盛锦玉下毒那一次。

    才演变到盛锦珠随嫁,迷~惑住了穆谦栽赃她不贞,让穆谦杀她了事,盛锦珠就成了穆谦的心上人吧?

    这一世是有了陶贵人的势力,接连给她下~毒,在陶贵人的引荐下,穆谦接近了盛锦珠,俩人情投意合了吧,穆谦的本性想借陶贵人的势力吧?才和她退亲吧。

    等着她的父母兄长都回来了,穆谦的风向又转了,设了多少机关想算计她到手。

    得不到的就是珍贵的,穆谦达不到愿望,把肖像她一点的盛锦华抓了到手,是为了解相思之苦?还是为了盛伟岸的军权,根据穆谦以后的行止,估计是两点都有吧?

    知道盛伟岸恼了小陶氏和陶贵人,盛伟岸的力就很难借了,就收了盛锦华,因为盛伟岸没有脑林姨娘母女,这个也可以借力。

    盛锦华成了他心爱的人,他的爱变幻无穷,他对盛锦珠也有过爱,转瞬即逝,对盛锦华的爱还没有看到转瞬盛锦华就死了,要是自己顶上去他对盛锦华的爱会不会转瞬?

    总之穆谦退婚是成了他的千古恨,成全了她的好命,要是穆谦不退婚,自己就会成为反叛,前世不知道穆谦的结局,这一世早就看透了他的结局。

    这一世的小陶氏忙乎了多少年,都是为她做了嫁衣,连前世也算吧,没有前世的记忆,自己不会出走救舅父,也不会遇到穆眠。

    什么都是小陶氏的阴谋铸成的,铸成了她的幸福,铸成了小陶氏那支人的灭亡,这也算报应吧!

    盛锦妍真想把自己的前世告诉母亲,好让她对那些妾侍躲远点,可是母亲会不会认为是怪力乱弹?

    而且匪夷所思的事怎么能说,会不会让人认为她是一个鬼魂?

    真是难出口的怪事……

    她忍了千百回,想把自己的仇说出来舒缓一下儿心情,没法儿说是自己的事,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给母亲讲故事,这样听着就不稀奇了,外祖母就是小岑氏害死的,自己被人杀也不稀奇。

    赶巧大陶氏有疑问:“妍儿,你怎么想到你外祖母是小岑氏害死的,还说的那样准确?”

    盛锦妍总算找到了给母亲讲故事的机会了

    她笑笑说道,脸上带的满是回忆,那些不堪的回忆,总算是给了她幸福的根源吗,她这个人是很会知足的,她的恨意已经减弱了不少,留下的都是回忆。

    “娘亲,您还不知道女儿好看书吗?女儿是看到了一本天方夜谭,讲的都是人间的离奇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像我们的经历似的,有这样一个高贵的侯门,是帮老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之家,被封了侯爵,老侯爷葬身沙场,撇下了老夫人成了寡~妇。

    老侯爷的儿子也是和老侯爷一起给皇帝打天下的,战功赫赫,同时被封了侯。

    这位少侯爷和妻子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夫妻,可是少侯爷的妻子不得老夫人的心思,这门亲事是这位少夫人的父亲和少侯爷的父亲做主定下的。

    老夫人坚决反对这个儿媳妇,她要说服的儿子,可是她没有办到,就对儿媳怀恨在心。

    少夫人没有亲娘,父亲的媵妾成了她的继母,少夫人从小被继母调教的心思单纯,没有防人之心,也是和她的母亲一样带了庶妹这个媵妾嫁给了少侯爷。

    少侯爷守疆卫土,常年在边疆,少夫人在侯府是孤立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