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启明默默跟道:“连我也猜错了。”
两个人不禁对视了一眼,居然也莫名其妙有了点儿默契。
……
……
ps: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严肃正剧风久了都忍不住手抖一下,然后才能继续严肃……顺便预报一下,之后经过老暮途,时间线就直接跳到东海,东海晃一圈就去古战场,毕竟好玩的还是在古战呐。
(本章完)
。。。
………………………………
第八十九章 重逢
“刚好在这傍晚时候到,倒还挺应景的。”
过了兴安城,再小两日车程,就到了暮途镇。
从他们此时所在的山道向更高处望过去,能看到三两结伴归来的武修悠闲地踏入炊烟袅袅的小镇,耳边渐渐有热闹的人声传来。暮途镇实在是一个能够给旅者们带来出乎意料的亲近感的地方。
三人下了马车,步行入城。
“这就是你待了三年的地方啊。”盛玉成左右看着,品评道:“比想象中好那么一点儿。”
陆启明一笑,问他道:“你作为大盛的人――居然没来过?”
盛玉成自然懂得陆启明调侃的含义。有谁不知道,当年他们大盛王朝的开国皇帝盛其山就是因为在暮途得了一场天大的奇遇,才有了命运最大的转折――正因于此,暮途山脉这个地方对大盛的人而言,难免就有了些“福地”一样的特殊意义。
“我才不信这个。”盛玉成摇着根手指头,道:“就算真有福气,估计也早被老祖宗占完了,要找也得往别处找。”
陆启明摸着下巴道:“听说你们老祖宗好像也在山里藏了个洞府、准备赠给有缘人?”
“倒还真有这事儿。”盛玉成朝天翻了个白眼,摊手道:“可是吧,你也知道我们族里那伙人的德行――老祖宗前脚刚一归西,他们后脚就把那洞府里的好东西重新拾回库里了。”
陆启明忍俊不禁道:“好吧,其实也算留给了‘有缘’人。”
“噗……他们还真就是用这句话解释的。”盛玉成轻咳两声,模仿着不知是谁的腔调道:“‘若论缘分,外人跟老祖宗――哪里会有我们这些血脉亲人更亲近?’”
陆启明摇头道:“我怎么觉得这话就是你说的?”
“喂!别乱拆台啊!”
……
距离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天,一切如常。人们如往日一样说笑、修炼、生活,之前之后仿佛没有任何不同。
然而这才是最大的不正常。
――除了陆启明以外的所有人,都失去了那夜前后的记忆。
在针对精神的各种法诀中,梦境一向是最容易被操控的。所以盛玉成、红娘子等人会记不得梦境中发生的事情,原本就在陆启明的意料之中。但陆启明很快察觉,石人能够操控的不止于此。
由于无法干涉实在事物的原因,中洲各处难免会因为人们被强制入梦而遗留下各种各样的古怪情境;就像睡在陆启明院子地上的红娘子以及窗户上的洞――这样的事发生多了,本该会引起人们的警惕和怀疑。
但事实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人都以一种令人咋舌的速度遗忘了所有的异常。这种“遗忘”并不是粗暴地抹除记忆,而是以一种潜移默化却更自然有效地方式,令人们全然漠视了那些本该引起重视的东西――如果说只是个别几个人,那陆启明自己都能做到;但若将范围扩大至大半个中洲,那就可怕了。
当然,是否真有半个中洲仍然存疑。毕竟因为相同的原因,陆启明也无法证实具体的范围就是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陆启明看了看左边满脸好奇的小笛子,又
(本章未完,请翻页)瞥了眼右边喋喋不休了整路的盛玉成。
目前看来,除了那段记忆以外,大家没有再出现其余不好的后果了。
……
虽然略有些心不在焉,但在暮途镇陆启明却绝不可能走错路。
他们径直穿过了城里最繁华的地方,来到一片相对安静的街区,偏僻但也干净。其中有一小座**的庭院,左右竹影摇曳,后面则与山林相连,是以院子虽面积不大,但也有几分幽深之感。
陆启明顿住脚步,微笑道:“到了。”
盛玉成不禁脱口道:“就这里?”
无怪他吃惊。这地方虽然气氛清净,院里布局也尚可,但那是与暮途镇其他建筑相比来说的。在像他这般世家子弟的眼里,此处就显得过于寒酸了,难以想象陆启明竟愿意放着陆府不住,在这地方待三年。
倒是小笛子跟了陆启明这么久,早已熟悉师父不喜惹人注目的性子,觉得这样才是自然。
陆启明一边体会着旧地重游的心情,边笑道:“就说你们见了肯定会失望,还非要过来。”
“我看得别有洞天吧?你是不是在这儿偷偷摸摸建了个地宫密道什么的……”那面盛玉成还在顽固地用精神力乱扫一气,企图发现点儿有意思的东西。
“是是是,”陆启明随口乱编道:“我把整座山都挖空了,那三年就在地底下研究长生不老药――吃了就能变奥义境那种。”
结果他这话说完,半天没听见有人应声,诧异回头一看,便见那两人正半信半疑地望着自己。
“不是吧……”陆启明眉角一跳,无奈道:“这么明显的玩笑听不出来?”
盛玉成干笑两声,道:“要这话是别人说的,那不是玩笑就是疯了。”
“但是如果是师父的话,可能性实在太大了。”小笛子也忍不住跟着嘀咕了一句。
“对了,”盛玉成补充道:“哪天你要真想研究的话,可得通知我一声,毕竟我可以无偿帮你试药嘛。”
陆启明默然看他半晌,一摇头就走了。
盛玉成一呆,叫道:“什么态度啊你!”
小笛子一路小跑地绕过盛玉成紧跟住师父的脚步,留下一连串的偷笑声。
踏进屋子,女孩发现这里应该是师父的书房。
陆启明此时正在随手翻着一卷书,嘴角还隐约带着笑意。
“师父在看什么?”小笛子凑过来踮起脚尖,惊讶地看到了熟悉的字迹――虽然与现在有些不同,但女孩一眼就能认出,这就是师父的笔迹。她不由惊叹道:“这是您写的书吗?”
“怎么会?”陆启明失笑,摇头道:“那时候才十二三岁,写什么书?这些是当年修习医书时候随手记下的。我刚刚只是在笑小时候的一些看法实在是太粗浅了。”
“嚯,原来你也有十二三岁的时候啊。”盛玉成又过来吐槽了。
陆启明抬了抬眼,没好气道:“你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只见盛玉成赫然抓了一大叠信件、拜帖之类的东西过来,摊在书桌上饶有兴趣地看着,嘴上一边念叨着:“让我找找有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
小笛子正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师父
(本章未完,请翻页)“十二三岁”时候的医书笔记,完全无法转移注意力到别处。
陆启明随意扫了一眼,道:“又是来拜医的吧。”
以前他每次回家族一段时间之后再返回暮途,院子里就会像这样被人塞很多拜医帖。不过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不会理会的,毕竟他并没有真的改行做医师的意思。
“还真……不是。”
盛玉成嘴角抽了抽,举着几张纸念道:“‘陆少爷,本人久仰你的大名,三月十五约城门一战……’这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这个‘我擅长七十二路剑法,还望给小的一个机会让小的一展所能……’不行我念不下去了。嗯,还有一二三四……好几个卖身的,不错。”
“我说,”盛玉成走过去拍了拍陆启明肩膀,一脸纠结道:“你是准备拉帮结派就地占山为王么……”
陆启明哦了一声,淡定道:“我忘了……这儿的人已经知道我就是陆氏的那个了。”
盛玉成不禁道:“这话听着怎么如此别扭……咦你干什么?”
――陆启明刚刚还正翻着另一侧旧书卷看,这会儿却已经打了个术决直接把它烧的连灰都没剩下。
陆启明不假思索道:“这些东西又没什么参考价值,以后也难有机会回来了,留在这儿不好,不如烧了。”
“什么!”听到这句,埋首书卷的女孩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顿时跳起来护在书架之前,“师父不要!烧掉太可惜了――让我帮师父保存着好不好?”不等陆启明反对,她赶忙补充道:“而且我也可以学医术啊!正好可以按照您当时的顺序学!”
“嗯……也好。”陆启明略一思忖便同意了。毕竟这些东西说粗浅是有的,但说错误倒也不至于。
小笛子大喜。陆启明话音刚落,她就迫不及待地把整个书架的书全部收进了自己的珍珠手链中,生怕陆启明再反悔了。
“梅花殿么……”盛玉成瞥了眼那串珍珠手链。同行的这段时间,他拽着陆启明问了不少神域的事,于是对那个擅长炼器一道的梅花殿也是知道的。他心里忍不住嘀咕道:“居然还没一个小丫头混得好……”
不过对于这种想了只给自己找没趣儿的事,盛玉成很快就会把它们丢出脑海。他四下看着走着,方后知后觉道:“你这儿怎么这么干净?不是大半年没过来了么?”
“现在才意识到?”陆启明笑笑,抬头望向窗外。
同时盛玉成也有所感应,挑眉道:“来了不少人啊。你在这儿的熟人?”
陆启明一点头,快步向庭院外走去,刚好看到安济商行的一大堆人转过街角。
为首的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美妇人。她一看到陆启明就顿住了脚步,眼中尽是激动与惊喜的光彩。可是平日里念叨的虽多,而此时李红月望着眼前贵公子模样的少年,一时间却是不敢认了。
陆启明微微一笑,轻声道:“月姐,峰子哥……好久不见。”
不知怎地,李红月竟莫名红了眼眶,旋即有些不好意思地应了一声。
而峰子早已经欢呼着奔过去了。
……
夕阳红彤,正是暮途最美的时候。
……
(本章完)
。。。
………………………………
第九十章 世间之理(一)
星光中的暮途深且宁静。陆启明独自在夜幕下前行。
他惬意欣赏着这景色,旁人却绝无一丝可能看到他的身影。即便迎面擦肩而过,人们也只以为是一阵习习的晚风罢了。
身形掠过之处,每每有松枝柏叶自然承接于足下,仿佛是万物都在主动为陆启明铺就这一悬空之路。假如此处有高明的修行者看到这一幕,定然会误认他是草木之灵修行所化,方才能在深林中拥有对周身环境如此自如的掌控力。
但陆启明此刻做的却又有着额外的不同――
所有事物在与他接触的同一瞬间,都会显化出一层神异的金色――那是最本源、纯粹的规则在具象化时才会出现的模样,就如同黄金树秘境里对人们的展示。唯一不同的是,这时的金色却是除陆启明以外无人能够看见的了。
陆启明在规则层面影响了物质,使它们在一刹那更改为最合他心意的状态――虽然现在他能做到的程度仍然非常微但也早已超出了正常修为能够达到的范畴。
是的。
陆启明已不得不承认,石人说得确实是真的。因为他眼中的世界,再与从前不同了――不,或许应该说,本来就是不同的吧。
此刻正值深夜,兼之身处森林,修为弱者甚至难以看清道路。而在陆启明心中一切却都是明朗的――
倒映在他视野中的是一个光彩交织的世界,万事万物都附加了一淙淙、一簇簇流动辉映的缤彩光线。虽然难以与旁人解释,但他本能就懂得其中的涵义。
不过对于这些规律本身,陆启明并不陌生。实际上在此之前他也能够通过计算得到这些,就像他在黑三角解开迷锁千重律时候做的那样。而现在则是省去了中间的过程,直接看到结果了。
陆启明就这样无声而疾速地穿梭于林中,经过曾在山中静修的那座木屋,再掠过翡翠湖微漾波澜的水面,最终沿着峭壁上的岩角与松木飘然而下,来到一片寂静的小山谷。
他有必要再次回到这里,然后印证一些事。
……
地点依旧,只是不再有漫山遍野的霁月灵草,那冰冷彻骨的寒潭也化为了最寻常的山泉,唯有星光与萤火虫才能使人回想起这里曾经有过的灵气。
这里正是韩秉坤的洞府所在。
陆启明缓步走近潭水,看着自己当时为了隐蔽洞府留下的一些稚嫩布置,忍不住摇头而笑;只是这笑意却有些复杂。或许只有当时那个十六岁的少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陆启明。而现在物是人非,一切再无可能如当年那般单纯了。
这样也好。有很多无法逃避的问题,是时候借这次机会仔细理清了。
陆启明心念一动,潭水随之向两侧徐徐分开,中央留出一条向往洞府的通道来。他信步走进,每一步落下时水面都会在他脚下凝结出一层冰晶,使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他在潭水中亦如履平地。
穿过幽暗深潭,洞府的入口明亮如昔。陆启明一步步沿阶梯向上,终在第一层空旷的大厅停下。
他抬头望向山壁上那几行大开大阖的剑书,眼底掠过一线不易察觉的金芒,然后微微笑起来。
“我知道你终有一日会回来的。”
随着这道在陆启明心底响起的声音,自山壁字刻中飞散出无数星点光芒,很快在前方汇聚出一位年轻人的虚影。
陆启明微一笑,道:“让韩先生久等了。”
此人竟就是韩秉坤!
……
与狂傲不羁的行事风格相比,韩秉坤看上去却是一位沉静内敛的俊秀青年。听到陆启明的回答,他挑眉道:“你好像一点都不惊讶。”
陆启明道:“之前只是有所猜测,现在才可以确定了。”
韩秉坤道:“这么说来,上次你是故意没有点破?倒是我看走眼了。”
陆启明微一摇头,没有细说原因,只笑道:“那时韩先生不也一样没有现身相见?”
“不错。”韩秉坤也没有隐瞒的意思,直接道:“当时我看你与那小姑娘的修为,能懂得第二层的功法便属不易,我即便现身也是浪费力量罢了。至于你后来悟透乃至用出我留下的那套剑法,实为我意料之外。”
说到这里,他似笑非笑地看着陆启明,“但正因于此,我才更不便现身――你其实很清楚吧?”
陆启明点头一笑,道:“能在天机针对之下遮掩天机,韩先生也可谓是前无古人了。”他往上望了一眼,微笑道:“原来第三层的乱刻本就是先生作混淆之用。”
“不。”韩秉坤却摇了摇头,叹道:“当年于我确已是必死之境,我刻下那些字时实际上并未多想。不过……你应该明白,如你我这样的人,不到真正身死道消的最后一刻,都不可能束手待毙――无论对方是人,还是所谓的‘天道’。”
韩秉坤的话中用了“你我”二字,是因既然陆启明能够用出那样的剑法,也便表明了他的心性了。
“只是,”韩秉坤微一眯眼,自言自语道:“同样是触及了神灵禁区,为什么你却没有被‘天道’针对?”以及,你竟也能毫无阻滞地用出那一剑――这一点本身就值得深思。但韩秉坤却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