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已经足够证明了。
若是期待“改名换姓”的效果,那可就太小觑天下人了。想来,当初宇文暄与大祭司的警示,也不过是为了让他明白武宗的杀心罢了。
实际上,若不是需要暂避黄金树秘境中血榜一事的风浪,陆启明甚至想过干脆尽早扬名以试凤族对自己的态度。毕竟,放在明面上只有一方敌人,而身处暗处反而不止。
……
今日微有小雨,沾衣不湿。抬眼看天时,也可依稀算作晴。
是个惬意舒闲的好天气。
步行穿过湖畔林间,观景,身心俱是清透的。陆启明与楚少秋随意闲谈,没有刻意的话题;偶尔说到了,就自然而然地交换些各自对修行的感悟,虽只是寥寥几句,亦皆有所得。
这让陆启明回忆起与谢云渡在秘境中同行时的规则切磋――那段时间虽然不长,但仔细想来,竟算是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自旁人那里学到最多的一次了。
中洲的人们,与陆启明亲近的有很多,但却给不了陆启明修行上的帮助。比如陆子祺、顾之扬、宋平安等等,陆启明再与他们交手时就只能算“指点”而非“切磋”,即使是目前的秦悦风、姜忍冬也是不行的。
也只有与谢云渡、楚少秋他们这等境界的修行者,才真正有共同语言吧。陆启明暗叹。
无独有偶,此刻楚少秋的心中也正是相似的感受。很多时候师长教诲能带来的益处,未必比得上旗鼓相当的友人;可惜对楚少秋而言,后者太少――从前只有谢
(本章未完,请翻页)云渡一个,还不常见到。楚少秋不由想着,身边这位自称“陆启明”的凤族少年,是否可以呢?
言谈甚欢;目的地很快到达。
“药草”这座悬空岛的演武场,广阔又安静。
道院之后,人们研究的都是更加细致且本质的东西。比如这里属于药草系的师生们,绝大多数都不擅长也不喜欢武学,即便努力修行,为的也是更长的寿命和对药草更强的观察能力。于是这偌大演武场常年空置。
陆启明与楚少秋的到来,真是这演武场难得的客人了;然而他们两个其实也并不是药草系的人。
不同于中洲常设的比武台大小,道院里虽然是同一个名字,但面积却要数十百倍地向上加了;毕竟道院中的修行者,飞天遁地的有许多,比起武来只好建个巨大的比武台。有一些比武台甚至可以模拟出几种不同的地形,像森林、沙漠这些。
陆启明两人要用的平衡场则无需这般麻烦,也很方便识别。就在演武场的北侧,有五座并列的比武台,其上多了一个标注了两排细密刻度的高大石碑。
楚少秋看了眼石碑上对于修为的界定,转头问陆启明道:“那咱们就还像在灵湖时,不动用修为,如何?”
“如果不在水中的话,”陆启明稍一停顿,含笑道:“凤族的速度优势可就太明显了。既然咱们单论剑法,不妨把速度与力量调为持平。”
楚少秋想着那天的情形,也忍不住微笑起来,道:“也好。具体怎么算――先大略试试?”
陆启明微微一笑,指尖在石碑中下的某个位置一点――那是“小周天高阶”与“小周天巅峰”这一段的三分之处。他目光转向楚少秋,笑道:“我估算了一下,先按这个吧。”
楚少秋一怔,转而想到这应该是陆启明在提醒自己不要被灵湖那一比误导,便笑着点头。
又或许……这凤族少年真的仅凭这寥寥数面、就精准推算出了他内力与肉身强度相合后的信息么?
但这个念头只在楚少秋心中一闪即逝。这种事怎么可能有人能做到?岳麓书院的荀观或许可以,但凤族一向不擅长这个的。
楚少秋笑笑。一定是他多想了。
(本章完)
。。。
………………………………
第一百零三章 存真仙酿(一)
平衡场阵法开启。
有一层无形的力量自地面而起,向上延伸覆遍陆启明全身,旋即很快消退,并没有对他造成什么改变――这是由于陆启明这一方没有设置修为上的限制。若是设过,就会像此时的楚少秋一样,他在此期间就只能动用小周天高阶强度的修为。
陆启明目光垂下,望向自己的手心――那里密集的五行元素正在汇集。于此同时,有一柄长剑由剑柄处、如聚沙般快速凝聚成形。
他抬指一弹剑面,听得长剑锵然一声轻响。这柄剑外观手感皆与正常炼制的剑器没有差别,但实际上却是阵法以五行之力模拟出来的。
楚少秋注意到陆启明饶有兴趣的目光,有些意外:“陆兄不常用比武场吗?”
陆启明点头笑道:“其实应该说,这平衡场我还是第一次来。”他虽然知道这种物件儿的存在,但之前总在中洲,哪有机会与人在平衡场比武。
向外望时,比武台与外界交界的那层空气有轻微的扭曲――看来就是吸收台内波动的屏障了。陆启明看着其中的细微变化,轻声赞道:“这阵法组合得倒很有意思,像是……加了一些传送阵的构造?”
因为林有致的缘故,陆启明最近正在研究与空间有关的各种阵法,所以对其中特征格外敏锐。
楚少秋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这也是不久前道院新作出的改进。”顿了顿,他好奇问:“凤族也准备装平衡场阵法吗?”
陆启明轻咳一声,摆手道:“没有,只是我个人感兴趣。”
“原来如此。”
楚少秋心中则想到,听闻凤族一向不擅剑道不喜阵法,看来――传言好生没道理!果真不可轻信。否则他若不小心当真说了出来,岂不是让陆兄笑话?说不定是龙族故意抹黑――毕竟龙族可是三灵族里最高调的了,人们所知中的大部分都是源于龙族的说法。
说话间,平衡场的所有阵法陆续准备完毕。陆启明与楚少秋在两边相对而立,互施一礼。
楚少秋提转剑柄,道:“请陆兄多多指教。”语毕,他轻身向前,速度瞬间提升到极致,手中长剑势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花宴。”陆启明心中念出这两个字。仍然是越秀剑法的第二式――陆启明见过也用过的那一式。
陆启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想:“这位楚公子没饮酒时,还真是非常礼貌的人啊。”
不过,即使是同样的剑法,用在此地与灵湖也是不同;毕竟灵湖这种环境对两个人皆有削弱,无非是哪个更轻更重些罢了。
小周天境的内力,已足以使剑法幻化出意象来。陆启明认真看着这式“花宴”的每一丝细微变化,目光赞叹。
春意浓时,天下花尽数开,便揽了天下共作一宴。
“花宴”之名甚美,却美不过剑诀自身。不愧为归元境修者心中的气象。
陆启明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剑意,暗暗点头。楚少秋剑的特点若是真放开了任其自由发展,也确有独到之处。比如此刻持剑者虽是楚少秋,但感知中的剑意却完全与他母亲的意境本质相同。随着楚少秋修为的精深,那么总有一天他能再现越秀剑法在其创始者手中的威势。其余剑法亦如是。
陆启明并没有在原地等着楚少秋过来。他迎上前去,微笑道:“前辈风采,心向往之。以此剑为敬。”
说话间两剑已遇,辗转相接声之迅疾已完全连成一道悠然长响,任谁来听也绝对想象不到这是大周天以下的修为能达到的速度。陆启明话音落时,恰好将楚少秋这式花宴化解。
他剑势自然一转,起剑诀。
“明暗何为?阴阳何化?”
陆启明默念着《问剑》第一式,目光仿佛很远。
楚少秋看不出他心中所想,但见到他只手演阴阳。
“本源剑道?!”
楚少秋握剑的手依旧极稳,心下却暗叹――既然是本源剑道,那么在此处试剑,依旧是他占了天大的便宜。
阵法模拟出的长剑,组成虽相同,却空有其形,并无剑心。陆启明的这一式,如果两人手中是真正的剑,一定会引发“灵剑长鸣”的异象吧?到时候作为对手的自己又怎可能如现下这般轻松?
楚少秋现在早已发现,陆启明对他速度的“估算”竟真的精准到丝毫不差。可是,他应不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只有用身法了;只有在速度上占些优势,楚少秋才可能跟得上陆启明的剑。想必这亦是陆启明有心为他留下的余地。
想到这一点,楚少秋更加钦佩的同时,也不再犹豫。内力周天运转,他身形瞬间一花,幻化出重重叠叠的虚影来。
而虚影仅是小用;楚少秋的速度再涨三分,终于从方才的困境中稍微挽回。
数之不尽的层层剑影交迭流连。陆启明眼睛一亮,笑问:“剑法身法合一?”
“不错。”楚少秋剑招急急不停,念道:“枫叶重。”
枫叶重,枫叶红,再延火烧连云。
陆启明不由想起姜忍冬的“春日剑”,同样是层层递深的剑诀意境,楚少秋这“枫叶重”可就高明太多了。再加上既是身法,又是剑诀,交相呼应,威道更上一层楼。
既如此……陆启明一笑,道:“季节相近,也算我应景。”
他再出剑。霜驻。
楚少秋凝神以待,不舍得放过任何一丝细节。
陆启明是他极少见过的用剑极为自由的人,无论是技巧和心意都随性,即便是他亲手使出的同一式剑诀,也往往差别甚大――又各有妙处。这让爱剑如痴的楚少秋看得心痒难耐。
不过这一式……
“这也行?”楚少秋确认过发生了什么后,不禁瞠目。
陆启明笑道:“突发奇想,忍不住试了试。”
刚刚陆启明依旧没有用内力,却以巧劲借了“枫叶重”的余势,竟也有了内力加成的效果。
可惜只是惊鸿一瞥。楚少秋遗憾不已,忍不住劝道:“陆兄怎么不用内力?”如果用的话,一定会更挥洒自如吧?
陆启明笑笑,道:“非不愿,而是不能。”
楚少秋怔住,有些忐忑。是他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吗?
陆启明倒不介意,调侃他道,“不过,你没有看出来――可是不够合格啊。”
楚少秋再一怔,认真道:“那我再试试。”
陆启明莞尔。这年轻人性子还挺可爱的,不过如果与谢云渡一道的话――多半会被那家伙欺负吧?
……
(本章完)
。。。
………………………………
第一百零四章 存真仙酿(二)
陆启明忽地停下来,问:“方才那一剑若是换为‘霜驻’第一式,一定会顺利很多,楚兄为何不用?”
不仅仅是那一剑。陆启明注意到楚少秋自始至终都仅以其母亲所创的剑法换招;陆启明很多次有意引导楚少秋化用他展示过的剑法――因为这本来就是楚少秋擅长也期望的。但是那些机会楚少秋都放弃了;陆启明不信他会看不出。
楚少秋确实感觉到了陆启明的好意,但是……
他赧然道:“我虽然对模仿剑意略有所长,可那日在灵湖时我在陆兄面前班门弄斧、刻意卖弄已是失礼之极,怎敢再冒犯贵族剑道传承?”
原来是担心这个。陆启明笑道:“这倒无妨。我的剑法皆与凤族没有牵扯,有一部分传承自一个宗门――不过已不在此世了。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将这些剑法继承下来,也是皆大欢喜的事。”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有一小部分则是我自己的总结,更与旁人无关,楚兄若是能用,与我也同样是一桩善缘。”他望向楚少秋,微笑道:“再说,楚兄若是一直避嫌,我岂不是也不好意思偷师你们的楚家剑了?”
楚少秋当然是愿意的,但心中还是十分不好意思,当下决定――以后有机会的话,一定要郑重报答才行;就算将来成了朋友,对修行者来说,这也仍然是极大的恩情。
若真是对等的交换倒也罢了;但在楚少秋看来――并不是。
先说他父母对自家传承的随便态度――他们两人在外游山玩水,吃吃喝喝,也没心思搞那些稳定赚钱的门路。钱花光了呢,就索性就近找个大宗大姓兜售自己的剑法术诀等等。若真给得起大价钱,让他们教导某些后辈十天半个月,也是好说的……
所以楚少秋他们家的剑法,其实根本没有“不传之秘”“传家之宝”这种说法。
再者,楚少秋甚至觉得――对陆启明来说,他们家的剑法,他也未必会看在眼里。想到这里,楚少秋忍不住问:“陆兄,你化凡之前,真的只是小奥义巅峰吗?”
陆启明点头。虽说他化凡的时机有些古怪,但如果按前世算的话,这样说也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楚少秋感叹道:“天赋果然是无法解释的。剑道也是需要修为达到某种高度才能有相应的感悟。但如果单论剑道,我几乎要以为陆兄曾经是不弱于归元境的大修行者了。”
说者无意。陆启明却微微出神。
一直以来,某些让陆启明感到怪异的地方,突兀地被这句话挑明了。
与其他各道类同,剑道境界也受到修为限制的。如果修为不到,很多东西根本无法感受――陆启明十分清楚这一点。
但是,为何在他关于前世的记忆中,所有人都突破了这个局限?这太不正常了。
他前世的修为大致相当于这个世界的小奥义巅峰。那么,他的剑法就算比谢云渡他们熟练,也不可能强出太多。但事实呢?
若只有他一人,勉强以“特例”解释便也罢了。可前世他经常打交道的所有人――师父、同辈的师兄师弟、小师妹、敌人……所有人都是如此,“道”与修为完全失衡。这分明同时违背了两个世界的真实。
还有一点。如今有了比较之后,陆启明才更明白前世他师父――承渊宗帝师的深不可测。这样的他,说修为仅是区区小奥义巅峰――才是笑话吧?
陆启明无声一叹,没有继续想下去。
这时楚少秋记起他之前的话,试着问道:“霜驻第一式……莫非还有第二式吗?”
陆启明回神,抬头笑道:“是啊。咱们继续吧。”
……
楚少秋额头微微见汗。
枫叶重的步法无一刻止歇。这场比武若有其他的观众,定然要惊叹其中惊人的美感――两个人身周就好像真的有金红色的枫叶重叠翻飞;他们身形掩映其中,剑气如游龙,在数也数不清的红枫之间,华美非常――这是内力与剑意都激发到极致的标志。
楚少秋的每一次挥剑都与空气激荡出一个奇异的音节。剑鸣声如琴音,琴音又反哺剑气。原来这“枫叶重”之高明尚未止步于“身法剑法相合”,竟还蕴了音律御敌之法。
然而,即使这样也很难改善楚少秋的处境――长剑近处相接时,这些助益都不是关键。
楚少秋望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前方;关键是像陆启明这样的对于剑法信手拈来、宛如艺术般的应用。
如果两个人是敌人,楚少秋会选择另一种身法与陆启明拉开距离周旋,这样才能将速度的优势利用到极致。不过在今日这种情况时,楚少秋选择迎难而上。虽然艰难,但能在有限时间内提升更多。
陆启明也看出了楚少秋的用心,暗暗点头。他遇到过的大多数年少有为的天才人物,都宁肯错失良机也要让自己的场面好看一些。楚少秋做的选择,道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