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片刻,最先溃解的竟是张大延的那枚;而水蓝色的冰菱突破屏障继续前行的一段距离后,也自行消散了。
张大延并没有太过吃惊。毕竟在自家徒儿“不是人族”的前提下,发生什么他都能勉强接受。
两人方才都在用精神力时刻感知着其中变化。张大延当先开口下了个定论:“强度和爆发力极强,但稳定性较差。”
陆启明点头。涅槃时诡异出现的红莲业火乱得可不只是那些人的计划,他的境界更乱。前世的记忆、自身领悟、宇文暄灌顶一样的五行传承,还有最后化解红莲之劫的神异情景……这一切直接导致了他境界极乱。
他提前触及了更高层面——甚至足以说了解极深。但前生今生是两种相反的修行观,而且他本身也在中间存在境界断层。所以连陆启明自己也很难说自己究竟处于何等境界。
比如刚刚的一幕,说明陆启明精神力的强度是超过小奥义境的,但是稳定性远远不如。
张大延道:“这样的话,你以后倒适合走强攻的路子。”
从晋入小周天之后,就要选择细节一些的发展方向了。这与武修们选择剑道还是刀道、选择兵器还是体修等等是差不多的。
术修的战斗方面,笼统可以划分为“强攻”和“控制”两个大范围。
陆启明则道:“我在考虑一下。”他总觉得自己很容易陷入被围攻的状态,这样的话,或许
(本章未完,请翻页)还是控制系比较实用?
张大延瞪眼道:“这还有什么可考虑的!”
“稳定不好可以提升啊。而且,”陆启明提醒他道:“稳定性不高,这一点是与师父你这位奥义境强者比的啊。”
张大延一愣,喃喃:“对啊,你现在才小周……”他忽然一拍手,叫道:“这样的话,徒儿你岂不是可以尝试闯闯大周天这个‘天人堑’?!”
小周天挑战大周天,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上没有人完成过的越级战,才会被称为“天人堑”。古往今来天才何其多,却从没有一人能做到,可见难度。
陆启明道:“还是不够。何况我觉得没有必要,我自己修到大周天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越级呢。”
张大延苦思冥想了半天,竟发现真的没什么好反驳的。他无力道:“好歹也是个历史记录?”
陆启明摇头,微微苦笑:“我需要考虑的是另一件事。我有种预感,我术修的修为也会极难提升了。”
精神力品质上的优势自不必说,但缺陷也显而易见:必将耗费更多的努力才能提高。
他现在修为不过小周天,强度上居然能高于奥义境——好处不可能全部由他占——可想而知,他精神力提高、积累的难度也是高于奥义境的了。
“启明,你自己约摸一下,小周初是你目前的极限了么?”张大延忽道。
陆启明道:“还没。至少中阶。”
“那还急什么,咱先继续升级——不过得等等,明天我去给你找个更好的。”
“更好的?”陆启明有些好奇,问:“是奠基阵法吗?”
张大延点头,“阵法,术诀,还有观想图——特别是观想图,重要着呢。我明天去找我姥姥,她老人家好东西多。”
陆启明顿时被呛了一口。
张大延关心道:“徒儿你怎么了?”
陆启明幽幽地说:“没事,谢谢师父。”
……
今夜的星空好似格外明亮。
风露谷有草木灵秀,溪水潺潺经过缓坡。天高野阔,霁月清风应如是。
张大延袖子一挥,作为小奥义的大术修,他轻轻松松平底起了个台面作桌子。然后从纳戒中拔出来三个大竹藤椅。
陆启明扶额:“师父你都往纳戒里放了什么啊……”
然后他淡定地从青玉坠移出一座高大的落地莲花灯摆一旁,又施施然取出一整套茶具开始泡茶。
张大延在一旁笑个不停。
负责做饭而发型永不乱的诸葛恪迈着均匀的步子走来走去,把新鲜出炉的菜摆上。
修行者的速度就是这么快;只见几串残影飘过,等消散时再看——桌子已经摆得满满地,诸葛恪已然在藤椅上正襟危坐等着他们俩了。
忽略那每一片菜完全相同的厚薄尺寸,诸葛恪真是好厨艺!色香味俱全,清芬宜人,让人看了便食指大动。然而……
张大延小声问:“小恪,鱼呢?”
诸葛恪道:“鱼?我养起来了。师父师弟还有别的建议吗?”
陆启明与张大延对视一眼,齐声道:“没。”
诸葛恪微微一笑:“来,趁热吃。”
……
(本章完)
。。。
………………………………
第九十九章 大五行
同一片夜空之下;中洲。
武院有处新景,虽刚建成不久,但已颇有名气。取得名字也有趣,叫做“九家停云”。
这是依山势打造的九座院落。
由山间青石径上去走正门,看起来都是常见的那类前置了园景的**院子,虽样貌雅致讲究,却也并不出奇。但若是站在文藏的主山往这边望,便能看见每栋三层小楼都有一部分是伸展在峭壁之外。云烟掩映,宛若空中楼阁。
“九家停云”刚一建成,便是武院许多老师极心怡的住所,可惜他们既在武院多年,自然早有了自己的院子。这本就是特意建给新加入的老师们的,其余纵然喜欢,也不好相占。
今夜里,九家灯亮其二――第一家属于叶醉,第二家属于唐绯。
山中清静。第一座院子的院门吱呀打开,一个提着盏雕花灯笼的身影走出来。是小笛子。
她与叶醉他们一同吃过晚饭,是时候回去了。
烛光和暖,能映出小笛子樱色的裙摆和白皙的脸颊,像花儿一样。她步子轻快地向第三家走去。不久,第三家的灯火也亮了起来――这是属于陆启明的那一座。
……
小笛子看过了时辰,从红木柜的格子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支玉瓶,然后将里面的药剂倾倒入水汽蒸腾的浴桶中。
不,不是药剂;应该说“筑基灵液”。小笛子在心底更正道。
温热的水很快变为一种浅紫色,极美,还带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如梦似幻。
在陆启明与她讲之前,小笛子从来没有听说过习武之前需要先行筑基的说法。这些天她也在有书楼中找到了一些有关“筑基”的书籍,可是上面写的依旧与陆启明的方法完全不同。
是了,师父也说过的,他传授的功法与现有的大多数功法并非一个体系,问她的选择。小笛子回忆着那一天两人的对话,嘴角不自觉地勾起笑容――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师父竟然会询问她的意见。
他是所有人中,唯一一个平等与她说话的人,而不是把她当作什么都不懂、需要大人替她决定一切的幼小孩童。
小笛子的选择就是现在这个了。
她低头看着清香四溢的水,两手合起来掬起一捧仔细瞧着,然后洒下、再掬一捧,玩得乐此不疲。
陆启明恐怕猜不到她选择的真正原因吧?不仅仅是出于对他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提前一年开始修行。
其实是不到一年。无论谁来看这时间都不长,对于她这样的小孩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来说,或许玩一玩闹一闹就过去了吧?但小笛子等不了,她恨不得能立刻长大,立刻修行,立刻站在师父身边。
在漫无边际飘散的思绪中,浴桶的水渐渐重新化为无色。小笛子伸了一个懒腰,站起身来。
某一刻风忽地大了,关起的窗子吱吱作响,房间灯光摇曳。小笛子环视一圈,并不害怕,只是被那面高大的铜镜吸引了注意。
她不知想到了什么,莫名一笑,放下了擦拭头发的棉帕,赤脚向铜镜走去。
……
房中寂静。
她今天恰好换了红色的灯罩。光线洒在颜色相近的红木家具上,显得艳丽而幽深。
沐浴后她脸颊微红,唇瓣的颜色也愈加鲜亮,像点了朱砂。眨眼时,仿佛灯光凝成一颗颗微小宝石挂在她的睫毛上。乌黑的长发湿漉,如海藻一遍蜿蜒在她纤细的肩背手臂上。
水一滴滴落在地板。
小笛子就这样认认真真地看着镜中的自己,稚嫩的脸上毫无表情。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很美――是身为一个可怜兮兮的孤女所不该有的美。即使她年纪很小,也有那么多又老又丑的男人想要看她。
有什么好看的呢?比她更好看的姐姐们分明有很多呢。小笛子歪歪头,做出一个明知故问的疑惑表情。
小笛子脸上蓦地绽开一个甜美的笑容。天真、孩子气、无辜又可爱,多么符合她的外表气质啊。
可是,在这个过于艳丽死寂的房间里,一个**着身体的小女孩这样对着镜中的自己笑,气氛诡异非常。
“师父,我到底是什么特殊的体质呢?虽然您没有明说,但我好像有些猜到了呢。”
……
把自己和房间都收拾工整后,小笛子坐下来叠衣服;只是这件衣服原本就是已经叠好的,她却又取出来重新叠一遍。
经过特别炼制的白色学子服。小笛子指尖缓缓划过光滑丝柔的缎面,然后低头反复看自己的双手。
这世上连自己的身体都是如此擅于忘记。她想。
才过了多久这样的生活?这双手竟又像那些贵族出身的小姐们一般的白嫩,找不到一丝伤痕老茧。
哦,除了……
她拿出一支细小的簪子,熟练地刺破指尖,然后把鲜血滴入蛊心铃中。
这是师父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她珍贵得很。既然说蛊虫什么都能吃,那她就给它吃她能给它最好的东西。而且她已经在有书楼查过资料了,血饲本来就是一种常见的法子。没想到她歪打正着,也真
(本章未完,请翻页)是有缘。
小笛子轻轻把再次叠好的衣服放回去,有些发愁地叹了口气。
她原想给师父一个惊喜。可惜有书楼中的藏书实在太多,她虽料定里面必然会有,却实在没可能在寥寥数日里找到了。
不过没关系,明天继续加油。她握了握小拳头。
然后她做了睡前的最后一件事。
她从枕下取出两张纸。第一张是陆启明今早离开时给她写的简单字条,第二张则是她央了陆启明留给她珍藏的拜师名帖。
小笛子抚摸过其中两个字,目光极温暖。
她低声道:“对,我的名字是陆笛。”
……
神域道院。
陆启明从张大延手中接过一个墨玉卷轴,轻轻展开。
卷轴并无人催发,却自然汇聚五行。
天地间的五种元力以源源相生的次序呈周天排列。五行本源皆以简洁却神秘的古文字象征。
以每个古文字为中心向外,则是以阵道的方法,显化五行之间更详细的分别。
阵道再向外,则有渐转繁复的秘纹。秘纹再转为更生动的画面……如此,花木鸟兽,江河湖海,天地星辰,无所不纳无所不容。
――这就是术修观想中最有名的“大五行图”。
这类卷轴是一种人为制作的观想物。
一个术修,在他的整个修行途中,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观想物,本不需如此郑重。但对于此时的陆启明却不一样――因为他是第一次、在识海中构建第一个观想物。
一切事物之“初始”,往往皆具有特别的意义。观想物亦是如此。
初始的它原本是自然生成的――根据术修本人的经历、记忆、心性,宛如神赐一般,会在识海中自动挑选出经历过的最为稳定且有意义之物。
这种观想物与修行者本人关联极其密切,故也有“本命观想物”之称。
但是,只要是不可控,总会给人们带来遗憾。于是人们试图控制这个过程,也因此有了如“大五行图”这样的卷轴了。
比如,接下来陆启明只要完整记住这幅大五行图,然后立刻凝神构建观想物,就将会以这幅图完成初始。这种人为制作的,更利于修行者领会和感悟,也更有可能在未来推演出更具威力的神通。
大五行图毫无疑问是已知的最高等的观想图之一,只是……
“启明,你当真决定了?”虽然已经将卷轴带了过来,但张大延还是忍不住这样问了一句。
(本章完)
。。。
………………………………
第一百章 用真诚打动他
陆启明知他的意思,笑着点头:“师父可以放心。”
“难难难。”张大延却是不住的摇头,叹道:“你选了这‘大五行图’,倒是给为师我省事了――若不是这一种,以我的能力,想要帮你寻来与之同等级的观想图,可就麻烦多了。哎不对,启明你该不会是怕我为难吧?”
“没有的事。大五行图的特殊之处,反倒恰好与我合适。”陆启明语气很认真,因为这确实是事实。
术修的顶级传承之物,多需要大能者亲手炼制,更有许多是一次性的,所以愈显珍贵罕见。在术修一道上,若是得不到传承之物,纵使你天资绝世也寸步难行。
顶级的观想图亦是如此。
张大延虽然在道院有门路,比寻常人方便许多。可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炼药一道,积蓄也尽数倾注其中,而性情又那般与世无争。若是陆启明需要其他的顶级观想图,张大延确实有心无力。
大五行图却不同。它一方面确实属于真正的顶级,另一方面亦有旁人眼中致命的缺陷。
张大延担忧道:“一旦选了大五行,以你的悟性,可以说就是注定在小奥义境界遇着难题了。”
悟性越好,修行就越轻松。这似乎是人们心中的共识。然而在小奥义境却恰恰相反。
小奥义境中,悟性越好的修行者,反而更难以晋升。
这一切都是源于小奥义的特殊。
五行――五种基础规则只要悟透其一,便为小奥义圆满。但麻烦之处就在于――若是有人同时触碰了两种基础规则,那么他就必须把两种基础规则全部悟透,才能成为小奥义圆满进而晋级为大奥义。以此类推,同时领悟的五行规则越多,那么修为突破的难度就越大。
天才人物对于五行的领悟更加广泛,他们很容易就会触发新的感悟。
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
传说中有一位专修火系的天才,他只不过坐在石头上歇息了一会儿,就“嘭”地领悟了一点儿土系规则――然而“一点儿”是不够的,为了晋级他必须再把土规则悟透。随后,他洗手的时候,又蓦觉脑海有灵光一闪――好了,这下他对水规则也有了感悟,那么他就只能再多修行一种。
就是这样。悟性越高的人在小奥义中就越尴尬,眼睁睁看着那些远比自己笨的人们的修为一天天超过自己,顺利晋入大奥义并拥有更多的寿元;而自己却不知道是否能在小奥义有限的寿命里,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幸触发的各种规则全部领悟完……
于是有人说小奥义简直是天才们的坟墓。或许也并不夸张。
张大延担心的就是,陆启明用了大五行图做观想,到时候哗一下把五种基础规则全部触发了那可怎么办。
陆启明笑:“没事没事,师父你知道我们凤族寿命长。”
张大延没好气道:“你明知道师父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像我们这种普通人的修行才是‘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