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绿色风暴-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冰凉的小手放在温暖的掌心里,有些憨厚的声音,让田秀秀鼻子一酸,她突然觉得,或许,眼前这个看似莽撞实则心细如发的百户,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子,逃也逃不掉了。

    上前,任由萧夜拉着自己的小手,田秀秀愣愣地看着萧夜的脸庞,“回来了,”

    “嗯,回来了,”萧夜淡淡地点点头,“累坏了,想洗个热水澡,”

    大帐深处,软榻一旁的空地上,倒满了热水的木桶旁,萧夜身上的短/枪、弹匣、军弩、箭匣,还有装着震天雷的皮囊,带鞘的狩猎刀,整齐摆在长案上,赤溜溜的萧夜坐在大桶里,呲牙咧嘴地喊着爽快。

    双袖卷得老高的田秀秀,露着白嫩的双臂,站在萧夜身后给他按着双肩,听着心上人嘴里的嘶嘶声,一脸的笑意。

    美美地洗了个热水澡,萧夜穿上田秀秀递来的野战制服,裤子皮带,别扭地拉上拉链,裹上脚布穿起皮靴,这才半靠在软榻上,拉着秀秀小声地说着话。

    白日宣/淫,萧夜连想都没想过,这可是犯忌讳的事,能拉着娇软的小手两人说说心里话,他和秀秀都知足了。

    当然,说到最后,秀秀给他讲的山上的用水,储备的粮食等等,以及杂役用工安排,让萧夜对白龙湖的家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侥幸自己抢来了一个聪慧的女掌柜。

    一直处于犹豫之间的萧夜,在吃过晚饭后,终于下定决心,招来了许旺良,在秀秀好奇的美眸里,让亲卫拿来了一个双层皮袋,鼓囊囊的不知是何物。

    “旺良老哥,这是本官从石关屯带来的藤草,其刺有毒,可以防御山口,你让人栽种在山谷里路旁,闲暇时浇上些水就可以了,”浑然不知道自己带来了什么祸害的萧夜,谨慎地指着地上的皮袋,“你亲自去办,有亲卫会给你讲解这藤草的毒性,”

    当然,黄连树萧夜不会拿出来,他要的是让藤草封锁了白龙湖四周,后山那里的暗道,才是今后的主要通道。

    “职下晓得,马上就去栽种,”许旺良见百户严肃的模样,赶忙拱手肃然道,小心地拎着皮袋,在亲卫的陪同下,去了山下谷里。

    白龙湖在萧夜全力供应下,就是水伞都有了三十几个,一字排开在湖北岸、西岸的水伞,用水按人按量供给,足以满足山上近四百人的消耗,甚至每人两天洗一次澡也行。

    这种待遇,在石关屯也没有。

    次日,白龙湖开始整军,在早前比试选出来的杂役和流犯们,被征召进了百人队;面无表情的许旺良,拿着一本军律,一板一眼地大声念着,一道道冰冷的斩字,把这些新进的军士,听得浑身冒汗。

    自然,最后的粮饷待遇,也是最为动心的,否则这些被抛弃到边疆的各色人等,早就拔腿开溜了;要知道,白龙湖四下里看守的军士并不多,晚上真的要逃跑,黄汉祥他们还真是挡不住,总不能全部开枪干掉吧。

    湖畔空地上,骚动得乱哄哄的人群,挤成一堆,旁边是七十多个挑选出来的军士,再往旁看,一队队持枪挎弩的军士,身形站的笔直,他们最前面,挺立着一个个旗官、总旗。

    一脑袋细汗的柳燕山,站在自己队伍前,脑后嗡嗡的细语声,让他不时瞄着前面的百户,恨不得转身怒吼几句,这帮子该死的家伙,真的是干活不累啊,还的再加出工的时辰不可。

    面色阴沉的萧夜,按着腰间的刀柄,两侧背枪矗立的亲卫,个个满眼狠戾,不时瞪着那些该死的杂役们。

    也许是百户脸色不愉,也许是众军士的气势,杂役队伍里最先安静下来的,还是许旺良的后勤队,寂静下来来的人群,很快就听清了许旺良的声音,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宣读军法了。

    按规矩,军法要当场宣读三次,接下来再触犯的军士,就不好意思了,该斩该杖谁都改不了。

    “……,临阵脱逃者,斩;无令出兵者,斩;整阵喧哗者,军杖三十;扎营懈怠者,军杖三十,……”当许旺良的声音愈发清晰地传到众人耳中时,已是日上当午,骄阳火辣辣地笼罩在山顶。

    和百户所类似的,监督军法由黄汉祥的亲卫队执行,只不过军法队尚未成型而已。

    看着眼前泾渭分明的人群,萧夜心里波澜渐起,那些和他一起从碎石堡出来的小子们,现在只有王虎王猛,黑子冒出了头,其他的人在几次和鞑子的战斗后,要么死了,要么隐没在了王叔的旗队里,毕竟那里安全上有保障,但也就仅止于此了。

    甚至是他的亲卫队里,除了传令兵必须是军户出身,石关屯里的人也越来越少,对于他们的请求,萧夜没有阻挡,而是很人情味地让王大力收下。

    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子,但在发光以前折损的何其多,萧夜不愿看到军户们哀伤的眼神,更不敢带着不情不愿的手下闯荡。

    是的,有着蒋杰这种人在高高地压着,他不想闯出生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夜夜噩梦煎熬之下,萧夜比谁看的都清楚。

    下午,杜丁带领一支五十人队,从山顶的那个山洞后方,下到了石崖下,他们要去和黑子他们换防了。

    萧夜去了山崖边,往下看了看,下面大堆的矿料,一袋袋堆积的硝石,都快成小山了,就是无法运往石关屯。

    第三天,王虎他们四支小旗返回了白龙湖,萧夜从秦石头小队里,挑出了五个枪手,都是百五十步弹无虚发的猎枪手。

    王猛小队里,也选出了四个斥候;剩下的人被萧夜安排押运着驮马,装了硝石、矿料,沿着来路返回石关屯。

    返回石关屯的队伍里,新增加了一百名军士,暂时由王猛带着,回到了石关屯,他们会被打散补充各旗队。只要他们回到了石关屯,百户所真正的十个武装旗队,算是第一次满员了。

    秦石头的猎人小队,萧夜会收进亲卫队,单组一旗。只要萧夜愿意,他的亲卫队甚至可以多达五十人,只要他掏得起粮饷。

    没有实力难以自保,萧夜可算是看清了石关屯的局势,也就不在乎百户所的编制了,要是碎石堡千户所能支援他,他何以会被鞑子打得几乎要弃巢而逃。

    那看不见的幕后黑手,让他寝食难安。

    萧夜原本只要五十人,但众旗官商议后,还是决定拿出百人,这也是黄汉祥请求的,白龙湖补充军士很方便,就那盖伦部落里,现在还有几百的鞑子奴隶,只个劲地求他呢。

    秦石头负责押后警戒,他的怀里揣着一本花名册,还有百户给王大力的一封信,信里要求王司吏马上动用匠人,给每名在册军士打制两个铁牌,上面用錾子敲刻标明身份姓名。

    这种用皮绳挂在脖子上的铁牌,和腰牌一样,只是更为结实耐用,哪怕军士被马蹄才成了肉酱,也能分辨得出是谁来。

    至于为何每名军士两个铁牌,只要有过经验的军士都知道,战死在身边的伙伴,不一定能马上带走,留在尸身上的铁牌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带走他的另一个铁牌会被上缴给百户所销去名册。

    腰牌有没有无妨,但是有了铁牌的军户、猎户,百户所才会核发粮饷。

    是夜,驮队从后山出发,萧夜只是派出一个亲卫带路,自己带着十八名军士,连夜下山进入戈壁滩,直直向清风谷而去。
………………………………

正文 八十六章、倒霉的蒋清桂

萧夜万万没想到,许旺良为了节省白龙湖的净水,给栽种在半山腰的藤草,每天浇上了几大桶白龙湖的水,那种饱含重金属矿物质苦咸的湖水,让那几株株蔫头巴脑的藤草枝干,以前所未有的的疯狂扎下了根,向着山上奋力蔓延。

    当第二支载着硝石的驮队回到石关屯时,押运的军士第一件事,就是找到王司吏,强烈要求多带点黄连树的枝干回去栽种,否则那可怕的毒草就上到山顶上了。

    后来黄连树栽种在了白龙湖山顶,也是被含重金属的湖水,催发的枝叶旺盛,倒是让众杂役们有了乘凉躲避蚊虫的好地方。

    五天后,萧夜一行出现在清风谷外,但是,由于鞑子刚刚袭击了碎石堡一带,这里的明军已经封闭了前出草原的通道,到现在还没有放开关口。

    关口除出了有斥候不时出入外,从草原上返回边墙内的商队,无不是绕道东北两百里外的铁山关,那里是肃州和宁夏交界处,朝廷驻有重兵。

    土木结构高大的关隘,比起秦石头他们来的时候,修筑的更加牢固了,关墙上一门门黝黑的火炮,让萧夜起不得半点侥幸的心思。

    躲在关口外的一片灌木从里,萧夜拿着望远镜看了好一会,见那关卡处吊桥高悬,军兵防御严密,不由得哀叹一声,这次想混进甘肃镇,恐怕是难以如愿了。

    铁山关那里,听名字就知道不是那么好进去的,尤其是自己这些人携带着各式武器,就是想隐藏也有暴漏的可能,一旦被守军察觉,就是天大的麻烦,保不定蒋杰闻到味道就坏事了。

    自己一个事关屯百户,带着军士乔装远至铁山关,但凡有脑子的人都能想到,肯定没好事,或许一个勾结马匪的罪名就落在头上了。

    想到这里,萧夜就有了撤退的想法,他已经躲在这里盯了三个时辰了,没看见一个商队甚至散商到达关卡,估计都接到了通告,就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留下两个亲卫继续监看,从高处溜下去,萧夜转身在灌木里左拐右转,走进稀疏的矮树林。

    矮树林里,战马带着嚼铁被拢在一起,亲卫、军士们聚在一处正啃着肉干,四下里还有几个军士在执哨。

    接过亲卫递来的水袋,萧夜咚咚地灌了两口,这该死的天气实在闷热的厉害,空荡荡的天上除了那轮骄阳,愣是一丝云彩也看不见。

    靠着小树坐下,萧夜琢磨了一会,这次自己来甘肃镇或许是莽撞了,没有确切的情报,就是到了甘肃镇,万一蒋杰不在,那岂不是还要继续等?

    但现在已经到了这里,就这么空着手回去,萧夜还是很不甘心。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作为肃州卫都指挥佥事,蒋杰奉指挥使黄光品之命,正在清风谷关隘军营里,巡查军务。

    他的儿子蒋清桂新婚不久,也跟着老子来到了清风谷,作为经历见见世面;到了下个月,蒋清桂就要赶赴京师,参加科举考试了。

    眼下的清风谷里,军营连连,驻扎着五千步军,一千马军,这些从武关镇开拔而来的军队,正是用于防备鞑子的边军。

    让萧夜想不到的是,蒋杰和他的儿子蒋清桂,就在对面的军营里。

    一大早蒋杰就去了军营,他要和掌军的监军打好关系,那时不时送礼虽然必须,但跟随在左右相伴更为重要,遇到事情马上去办,人际关系可不就是处着处着就相熟了嘛。

    去年宁夏安化王朱寘发动叛乱,一月不到即被平定,随后又牵扯出了大太监刘瑾,还有他的奸党64人;再加上十月霸州刘六、刘七起义,一度威胁到了京师一带,到现在朝廷已经调边军去往霸州了。这些,让年轻的皇帝起了警觉。

    所以,这次朝廷巡例派在清风谷的监军,是皇帝朱厚照的亲信太监张忠,这可是边军将领们以前想巴结都看不到的人物。

    要不是都指挥使黄光品按制必须在甘肃镇坐镇调度,他蒋杰何来的机会能亲近这个皇帝身边的红人。

    蒋杰整天的公务繁忙,被丢在后营的蒋清桂可就抓了瞎了,又不敢溜回甘肃镇,无聊地过了几天后,开始打着主意要出关打猎。

    有道是朝里有人好办事,蒋清桂凭着老子的名头,给看守关口的校蔚打了个招呼,就随着外出的斥候一起,在十几个家卫的陪伴下骑马出了关隘;快马驰过吊桥后,吱咛咛的吊桥随即高高拉起。

    出了关卡后,那五个边军斥候快马离去了,蒋清桂带着一帮子家卫,携枪带弓慢悠悠向正北方向跑去;那里走出不到二十里,就有大片的草甸水洼,虽然现在估计水洼是干了,但附近肯定野兔是多的很了。

    要是碰上零散的野狼,那蒋清桂就更高兴了,他马鞍上斜插在箭囊里的火/枪,可是一直没有真正开过荤的。

    至于鞑子,他到清风谷已经好几天了,也在关墙上瞭望过,根本就没看见鞑子游骑的踪影,再说他家卫手里的望远镜可不是拿着玩的。

    蒋杰给儿子配备的家卫,那一个个是武艺高强的军汉,就是火/枪也打得八十步内无敌手,就算遇到鞑子也能安然脱身,二十几里地的距离,一盏茶的功夫就能跑回关里。

    蒋清桂一行的出现,萧夜很快就知道了,站在高处用望远镜看了一会,诧异地发现,竟然是这个家伙跑出来了。

    “难道,是蒋杰到了清风谷?”狐疑的萧夜,扭头看看远处的关隘,拳头攥了几攥,咬着牙把望远镜收好,“走,蒙面,跟上去,”

    遥遥缀在蒋清桂后面,直到这家伙到了草甸深处,噼啪地打起火/枪狩猎,萧夜这才指挥军士远远围了上去,正要露出身形时,斥候急匆匆跑了过来。

    “百户大人,草甸里似乎还有人,藏得颇为隐蔽,小的差点就忽略过去了,人数在二十人到五十人,武器很杂,有长火/枪,”斥候及时的上报,让萧夜压住了冲上去的心思,抬起右手往后一摆,左右已经散开的亲卫、军士,各自拉着马缰绳开始后退。

    看日头,时间还早着呢,萧夜想知道,倒地是何方人物,敢于打都指挥佥事公子的主意。

    不得不说,蒋清桂的运气实在太差了,他在草甸边缘大呼小叫地追打着野兔,收获颇丰,也不知不觉进了草甸深处。

    没想到在草甸深处,有着一股彪悍的马贼就藏在里面休息。

    赵黑山自打在甘肃镇里吃了大亏后,就一直在草原上出没休整,顺便劫掠一些客商;自打在甘肃镇里伤损了十几个弟兄,虽然最后黄家寻来,给了十把火/枪,两千两的银票,但他哪里能咽得下这口气。

    铁山关外草原上有另一股更大的马贼,为首的吕一刀,真名无从知晓,赵黑山每半年要向吕一刀上缴白银万两,或者用马匹皮草折抵也行,刚刚到手的银票,已经不在他的口袋了。

    至于不想交钱的马贼,好几股凶悍无比的都被吕一刀杀散了,俘虏的马贼被一刀一刀砍了脑袋,垒成京观,尸首留给了草原上的野狼。

    吕一刀手下马贼上千,听说东面还有十几股马贼也臣服于他的利刃之下,赵黑子缴了贡金后,手头上就没几个钱了。

    本想着下半年用心点辛苦点,就能从商队、散商手里多搞点钱货,好熬过下一个冬天。

    像他们这样规模不大的马贼,冬天一般都乔装成散商混进边墙,有钱的找一处县镇快活过冬,没钱的就倒了霉了,躲到农户炕上郁闷一个冬天就是好运了。

    没想到,他们这一阵不但没有找到商队,反倒是遇上了鞑子骑兵,几番追逃之下,他是凭着对地形娴熟,跑进了戈壁滩躲过了追杀,手下的弟兄却是又死伤了好几个。

    就是他现在脑袋上还缠着布条,鞑子的角弓实在太厉害了,差点就让他一箭穿头。拿在手里的火/枪,面对鞑子凶赫的追击,根本就瞄不准。

    向东不敢去,那里是吕一刀的地盘,向西在阿尔泰山余脉,今年竟然出现了一伙红发鞑子,那砍杀的气势真是比他赵黑子还要狠辣,人家手里的火/枪也更为犀利,赵黑子心知惹不得,只能在这上千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