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绿色风暴- 第3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会你试试,不要直接瞄准,枪口要抬高一点,”说到这里,秦石头扭脸看看自己旁边的三个军士,直接就变了脸,“你们仨,这事完了再收拾你们,看看都打哪去了,”

    要不是为了堵住王虎的大嘴,他根本就不会把猎枪让给他使,但手下不给力,他这个当头的只能“贿赂”一把了。

    又是两拨上山试探的鞑子,被石堡上打出的枪榴弹,干脆地撵了下去;不死心的鞑子勇士,试图徒步在其他地方找上山的道路,却是不断地被毒刺放倒,其他鞑子用了套索才把他们拉出去。

    石关废墟上,搭起的牛皮大帐里,塌瓦狼听着流水般的上报,面色相当兴奋,不用说,肯定是找到了那股明军的老巢了。

    “传令,所有人下马,百人队准备徒步上山,火/枪队压阵,”军令传下,一队持刀拿着圆盾的鞑子百人队开始整队,后面跟着几十名弓手,再往后就是塌瓦狼的三眼火统队了。

    石山三面地形陡峭,只有西北方向是一个宽阔的缓坡,两旁栽种着黄连树的上山道路,自然是鞑子的首选了。

    攻击的号角声呦呦响起,手擒弯刀的鞑子刀手,举着圆盾护在面前,闷头快步冲上了那地面坚硬的山道,后面拎着角弓,嘴里咬着几只狼牙箭的弓手紧跟着。

    火/枪百人队的鞑子枪手,身穿皮甲,脖子上环着火绳,火头冒着些许青烟,黝黑的三眼火统压实了子药,扛在肩上,大步跟在最后。

    “来了,”秦石头放下手里的单筒望远镜,拿起身前的猎枪,“弟兄们,准备,压低身子,不要让鞑子的箭射到屁股上了,”

    随着他的喊声,两旁的军士们嘻嘻哈哈地笑着,手里却是娴熟地拉动了枪机;刚才王虎打出了一发榴弹,那打得是一个近,离着鞑子十几步外就炸响了,可是让秦石头美美地讥笑了好几声。

    潮水般涌上山的鞑子,照例在半山腰就遇到了枪榴弹的招待,不过这次鞑子刀手没有退却,前面倒下的同伴,让他们双眼通红地加快了脚步,叫喊着向山墙飞跑。

    刀手身后的弓箭手,已经咯吱吱地拉开了弓弦,再跑上十来步就能抛射了。

    “彭、彭彭,”堡墙上,硝烟猛然升腾,沉重的枪声忽然炸响,二十支火/枪打出的排子,直接就把跑在前面的五六个鞑子刀手,顿时打成了筛子,冲击力甚至让他们倒退两步才轰然倒地。

    把圆盾举在脸前,鞑子刀手悍不畏死地冲击,在靠近山墙时,已经被火/枪打倒了三十几个,也成功地吸引了秦石头他们的注意力。

    “轰,轰,”踩触到跳雷的鞑子刀手,尖叫着被一个个跳起来的铁雷,在腰下炸响,大片撒出的铁丸,彻底横扫了这个百人队。

    秦石头在山墙外的地面上,足足埋下了二十九个跳雷,眨眼间将上百精壮的鞑子刀手,几乎一半放被倒在了血泊中;身上中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铁丸的鞑子,惨叫连连地在地上翻滚着。

    突然爆响的跳雷,生生挡住了鞑子进攻的势头,后面紧跟的弓箭手,眼睁睁看着还有不到百米的距离,就是不敢往前靠了;不往前跑,他们的弓箭可是射不出百米远啊,千户大人是亲兵或许有几个,那还在山下呢。

    刀手混乱,弓箭手踌躇不前,让石堡上的秦石头和王虎小队,有了可乘之机,火/枪彭、彭地打出了阵阵弹雨,浓郁的白烟在堡墙上涌起,随即被山风吹散。

    一百八十步外,堪堪赶上山的鞑子火/枪队,百夫长看见前面的同伴被打得四处乱躲,怒吼着举起了手里的三眼火统,“点火射击,”

    “轰、轰轰,”上百支三眼火统打出了更大的一片弹雨,堡墙上还在拼命射击的军士,迎头就被碎石子和铁粒覆盖了,八个军士满脸是血地翻到在地,火/枪也丢掉了。

    躲在女墙后的秦石头,面色惨白地大声叫喊,“医护兵,药士,这里有伤兵,”鞑子三眼火统的出现,让他心里突然凝重了许多,不再轻松了。

    采石场石堡里有两个医护兵,那是临时给配备的,在匠人军士的帮助下,八个军士被抬了下去;雷孝清带着手下也上到了堡墙,加入到了射击的行列。

    三眼火统的轰击,让石堡上枪声一缓,鞑子们快速地退却了,连地上的伤员也忘了带走。

    “段大民,赶紧给百户去信,鞑子有三眼火统,数量不少,”同样脸色难看的王虎,扶着火/枪靠在女墙后,忙不失迭地叫过传令兵。

    一盏茶的时间后,鞑子第二波进攻开始了,这回,秦石头三个旗官也学精了,远远地就用猎枪开火,枪榴弹不要钱地往外打,首先专打远处的三眼火统,愣是远距离逼退了鞑子的火/枪队。

    整整一个下午,鞑子的三波进攻,让石堡里的军火储备少了将近大半,山墙外那惨叫的鞑子伤员,也停止了微弱的呼喊,鲜血流尽后的下场,对战双方都明白。
………………………………

正文 八十章、夏季十日(上)

石关屯遭遇鞑子突袭,鞑子已经包围了石山,奔逃到西龙河附近的田家家卫,顺道将消息告知了火墩;顿时,火墩里狼烟点起,接连三道笔直的黄灰色烟柱,给燥热的夏季平添了一抹寒意。

    碎石堡,堡门严实地关闭前,两匹快马疾驰而出,直奔向东;看到火墩警报的千户所,随即向甘肃镇派出了加急信使。

    比信使速度更快的,是相隔十几里的各百户所火墩,一个接一个的狼烟升起,在天黑前,甘肃镇都指挥使司已经得到了鞑子入侵的消息。

    但是,连夜接到卫所通知的各驻屯堡百户所,只是开始关门闭户,戒备各自的堡屯,没有人会主动集结兵力去支援石关屯;石关屯,不过是朝廷里部分官员一时兴起,迎合了皇帝的喜好,试图夺回失去多年的关隘,那里可是鞑子的势力范围。

    当皇帝兴趣转移至虎豹房,朝廷大佬们争权夺利之势愈盛,也就没人再理会那远在荒郊的百户所。

    上行下效,甘肃镇各级军官、官吏,对不在赋税范围的石关屯,压根就没往心里去,那鸡肋一样的地方,颗粒不收的废墟,丢了也就丢了,或许朝廷还会拨出一笔收复费用。

    自然,石关屯后山工坊区里,被捆绑成一群的汉人俘虏,火光四起的工坊、仓库,也只有在萧夜的望远镜里,看的清楚。或许那三家大商户,在修建工坊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随时丢弃的心理准备。

    碎石堡里,五名王大力派出的军士,昨天晚上还在千户所受到了副千户田广林的召见,对于他们想购买一批粮食给予了口头承诺,甚至答应拨出一部分的硝石铁料给石关屯,给了手条。

    但是第二天,不但堡城城门封闭了,就是副千户他们也见不到了,值守千户所大门的军士,告诉他们,现在千户、副千户正在和几个百户,研判石关屯的局势,商议对策,概不见客。

    为首的一个亲卫模样的军士,甚至很惋惜对他们说,鞑子到了石关屯,你们能在碎石堡里,那是命大,石关屯,那可就难说了。

    五个石关屯来的军士里,王青是王大力的远亲,他怀里还揣着司吏给的两千两银票,顿时就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他的家人可是还在屯里呢。

    “王哥,那咱们咋办,”其他的军士和王青一样,傻站在千户所外,一时没了主意。

    他们在石关屯里待了一年了,也习惯了白天干活晚上休息的日子,突然在外面回不去了,心里说不出的失落。

    两千两银子,要是五个人分了,每人四百两,足够他们在其他地方买上几十亩地过日子,就是逃去了内地,也能滋润地活七八年了;但是,在他们的认知里,军户的身份,让他们根本不敢跑到外地,除非是进了深山或者去草原了。

    逃跑的军士,一挨被官府抓住,遣回原地是最好的结局,判流役甚至砍头都有可能,何况目前鞑子入侵的非常时期呢。

    到了那时,银子又有何用。蜗居于石关的他们,要是知道现时节,内地里不断涌现的大量流民,官府对辖地民册管理日趋粗糙,或许就是另一种心思了。

    “哥几个,司吏对咱们不薄,百户大人慷慨有礼,咱们几个谁不是饿着肚子去的石关屯,刚刚过了几天的好日子,鞑子就来了,”王青看着身边的伙伴,“石关屯有难,咱们不能一躲了之,那是没良心的事,”

    “是啊,王哥,百户对咱们没的说,王司吏又看得起咱们,才让咱们出来买粮的,忘恩负义的事不能干,”有军士赞同道。

    其他人也是点头应了,心里到底咋想的,王青就不知道了,他们毕竟是匠户转的军户,打仗的事有点远了。

    于是,王青拿着副千户写的手条,找到管事的佥事官,满心肉疼地塞上二十两银票,一千斤的硝石装到了驮马背上。

    拉着五匹驮马回到客栈,几个人商议了一下,既然千户所不理会,那就自己去商铺里买粮,反正已经禀告过副千户了,副千户也没有异议。

    碎石堡里两个最大的商铺,一个王家的,一个黄家的,没有专门的粮行,那些外地的粮商来这里买粮,秋后必须和这两家商铺打交道,否则是买不到粮食的。

    在王家商铺,王青买到了一百石的粮食,价钱比市价高了两成半,可是把王青几人给气的够呛,不过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有了鞑子的坏消息,人家涨价也是在所难免,捏鼻子认了。

    把驮马和粮食安顿好,几人坐在客栈里,商量来商量去,这花冤枉钱的买卖,实在是心里不踏实。

    天都快黑了,王青带着弟兄几个在客栈里吃了羊杂汤烩饼,这才下了决心,不把钱花出去买粮,回去了怕是没法交代了。

    再去黄家,遇到了掌柜黄富贵。

    黄富贵现在依旧是碎石堡黄家商铺的掌柜,但是,他对石关屯里出来的军士,明显态度上要好很多,不为别的,他怕的就是西门百户还记恨着自己以前的那点破事。

    萧夜的军士外出草原,刀头舔血地给波斯商队护送物资,每次都有伤亡,这根本就不是一般百户敢干的事,肯定是被逼的没了办法,讨饭吃就得卖命了。

    上次秦石头满身煞气地找到他,黄富贵就能感觉到,那个小百户手下的军士,决不是省油的灯,得罪了绝对没有好处。

    这样拼杀着带出来的军士,肯定哪个都是狠辣之徒;分不清王青他们是怎样的军士,黄富贵还是保持了恭敬的态度,为的就是他们腰上的那块腰牌,还有那怀里鼓囊囊的物件。

    “黄掌柜,我等奉西门百户军令,来你这里买粮,”坐在商铺里椅子上,王青看也不看手边的热茶,“验货交钱,”

    干脆、直接,不会兜圈子,和西门百户的脾性一样。

    “哦,好说,好说,”黄富贵笑呵呵地拿过算盘,“不知道,这位兄弟贵姓?”

    “王青,黄掌柜,我可是在碎石堡里长大的,你眼睛可是长在头顶上,见不得我一个匠户的模样也难怪,”王青讥讽的话让黄富贵脸上一热,难怪,他打交道的,以前和现在可都是有脸面的人。

    至于军户、匠户,平时都是伙计招呼的。

    但这个走路膀子一晃三摇的军士,黄富贵确实是记不起来了,他的记忆里,匠户没有这么壮实的人啊。

    再瞅瞅其他的四个军士,黄富贵就不明白了,早先那一群面黄肌瘦的匠户里,没有他们啊。

    不过,要是在草原上吃多了牛羊肉,一年下来养得壮实难免,想到这里,黄富贵脸上的笑意更浓郁了。

    “不知道,王兄弟你这次,想买多少粮食啊,”黄富贵手里算盘拨的哗哗直响,认真地问道。

    “多多益善,”说到这里,王青掏出一叠银票,拍在茶桌上,“一共一千二百两,你们黄家钱庄的银票,”

    这么大的一笔买卖,黄富贵一年也遇不上几次,大粮商都是在甘肃镇那里收购现粮,每年千户所那里土地的产出,他能沾到手的也不多;手指头在算盘上飞快地拨了几遍,他终于报出了一个数字,“五百石现粮,”

    “啥,你也太狠了吧,”王青闻言,差点就蹦起来了,“他王家商铺,再黑也不过一石一千八百钱,你就敢要二两四,老子还不买了,”

    说着话,王青抓起银票就要走,身后的黄富贵,笑眯眯地追了一句,“五辆马车,外加赠送六千斤上好的硝石,送你们出城,”

    这下,王青的脚步就迈不动了,加上五辆马车,再送出城,哪怕他黄富贵把粮价加了将近一倍,他也只能捏鼻子忍了。百户对硝石的看重,他在采石场磨坊里干活久了,耳闻目睹也能感觉得出来。

    况且,碎石堡眼下堡门紧闭,非千户所军令不得开门,如果老实地等到堡门开了,指不定石关屯就成废墟了。

    但这些东西还是不值一千二百两,有些犹豫的王青,相当的不甘心。

    “不过老子还是相信不过你,”倔脾气的王青,当匠人时间长了,脑子就是一根筋,很是怀疑黄富贵的说辞。自打从娘胎里生出来,他还从未拿过如此巨额的银票,自是不敢坏了百户的大事。

    “这好办,你随我来,”黄富贵虽然心里愤愤地骂了无数句的土包子,但依旧笑眯眯一摆手,自己先向后院的小门走去。

    王青把几个弟兄留在商铺里,随着黄富贵进了后院;出得小门,这才发现,天色已经黑透了。

    小门外挑着两盏灯笼,灯光下,刚走到后院的王青,就看见巨大的院落里,有着五六个持刀的家卫在来回巡逻,不由得心里一颤,抬手就按在了腰上。

    没在意王青表情的黄富贵,拿起一杆灯笼,打头引着这个买主向前走去。

    左手一溜十几间的房屋,黄富贵随意地让家卫打开了其中一间,推开吱扭扭的木门,昏暗的灯光下,王青看见那堆得满满的粮食。

    指指右边一溜黑压压的房屋,黄富贵笑呵呵地说道,“那边,还有些杂货,就不带你去看了,”很明显,那边有硝石,但没看见银子,他是不会把赠品也拿出来的。

    “哦,这还行,”王青故作镇静地点点头,眼眸深处那遮掩不住的羡慕,让他还是啧啧赞叹,“黄家还真是厉害,粮食有这么多啊,”

    “哈哈,哪里哪里,不过的一间不起眼的杂货铺罢了,”嘴里谦逊道,黄富贵不再多说,摆摆手让家卫锁好房门,就要转身回店铺里。

    “后院有出去的院门,马车直接就拉货出去了,”心里高兴,黄富贵嘴上就有点啰嗦了,不给这个军士长长眼,怎能显示黄家的实力。

    他这里刚到的一千石粮食,本是要运往草原上交易的,现在突然有了大买主,加上石关峡谷那里成了凶地,能卖出去他也不愿费神了,少挣点就少挣点吧,银子到手才是正道。

    再加上这一阵碎石堡堡门封闭,还不知道要多久;一个千户所里的消耗,剩下的五百石粮食,那自是不愁卖的。

    王青正要跟上,清风扫过,他的鼻间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扭头看去,正是右手那边吹过来的味道。

    作为石关屯里的匠人,王青在磨坊里待得时间很长,上次黄昌祖带去的猛火油,就是他参与运进磨坊的,对这种怪味记得很清楚。

    而这种猛火油,百户是相当的看重,还感叹买不到现/货呢。

    “咳,黄掌柜,”王青眼珠子转了转,叫住了黄富贵,“你这里还有猛火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