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绿色风暴-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交易是在鹰爪堡东堡外空地上完成的,这里在明年要用石墙围起来,专做和商家批发交易的地点;堡里的老军把货物拉出来,有后勤队的管事过来点数,钱货交易后就算完了。

    靳三娘他们见范家对突击车的执着,也不愿刁难,清单里唯一的一辆突击车,范正实拿到了手里。萧夜对突击车的涨价,也遂了他们的心意,都乐意看到插行的对手花冤枉钱。

    萧夜没有露面,范正也不着急,只要有了路子,机会多的是。

    有侍卫连夜送来的丹药,尽管数量不多,但还是被众商家抢光了,一致要求多多供应这两种能救命的丹药,价钱倒是其次了。

    花了大把银票的范正实,再出两百银子,托靳三娘请了神车营的军士,给范家家卫教授了如何开动突击车后,这才发现,还得继续购买那黑色的电池棒,否则车子还是开不起来。

    交易清单上有少量的电池棒,但那价钱,让范正实直搓牙花子,用几次可以,时间长了,真心的消耗不起。

    请人教授马拉突击车,藤草果核的分辨,还有加工电池棒的模具,这等事情一圈下来,范正实无奈地又多给了后勤队百两银票,这才在王贵那里买了两箱电池棒,跟随商队去了清风谷。

    范正实很有心眼,对翡翠藤打听得很仔细,加上花钱豪爽,得到的消息让他既激动又后悔,后悔没有早点来认识西门萧夜。

    坐在马拉的突击车上,范正实趴在车窗上看着身子底下悬空而行的车子,在看看前面驾驭者两匹健马的家卫,还有紧张扶着方向盘的家卫,很是不相信天底下还能有这般平稳的车子出现。

    要不是他亲身就坐在车里,这种能遮风避雨平稳行进到了极点的突击车,谁告诉他,他都会嗤之以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王伯,你看那鹰爪堡驻守的军士,比起咱们的家卫来,孰强孰弱?”手里把玩着一个亮锃锃的打火机,范正实轻声低问着身边的一个老者。

    作为家卫头目,王伯是一个练家子,也曾在盖州卫所里当过多年的代百户,对于大明军队那是捻熟的很,现在竟然成了范正实的贴身护卫头子。

    “呵呵,”王伯尴尬地一笑,“六公子,属下和家卫队去鹰爪堡送货,交易物资,也不过是走近了看过两次,那些守卫石堡的军士,身强体壮,火器犀利,应该不会弱于咱们的家卫,”

    说起火器来,王伯心里就是一阵的悸动,自己怀里揣着的还是带有火绳的短火铳,高价从洋夷那里买的,但是商队登岸到了临洮府,他就发现官道上有商队的护卫,腰里插着的短火铳,竟然不带火绳,还能短时间连发射击,可是大开了眼界。

    还有那守城的军士,虽然也能看见三眼火铳,但土黄色的短火铳,以及数量不多的后装火枪,让王伯怀疑是不是走错了方向,来到泉州了。

    当然,鹰爪堡那里的军士,身上穿着的统一制服,那衣服上不见有布扣系带,那利索的一条铜制拉链,也令这个走遍了大半个大明的老军,唏嘘不已。

    不知道王伯思绪纷乱的范正实,压低了声音,“那么,王伯凭你的眼力,看那些黑衣侍卫的实力如何?”

    靳三娘送范正实他们出石堡的时候,她身后的三个侍卫,王伯远远地打量过,听得六公子询问,禁不住面色沉重。

    沉吟片刻,王伯咳嗽一声,“六公子如果没有必要的话,还是不要和那些侍卫冲突,他们的实力属下眼拙,实在是看不出来,”

    见范正实神色不善,王伯勉强一笑,“那侍卫身上的配刀,牛皮刀鞘二尺六寸长,刀身极宽,似乎是短柄斩马刀,他们身上的皮腰带厚实,几乎有两指,看那皮带下坠的程度,重量不会低于百斤,”

    “啥?百斤重?”范正实闻言瞪圆了眼睛,能轻松带着百斤重的配刀四处走动,这般的护卫在范家也是屈指可数,怎地就在一个寡妇身边做了护卫。

    “靳家小姐身边的黑衣侍卫,刚刚换了五人,他们都有一把重刀,最让属下诧异的,是他们带着的那种火器,精致倒是精致,就是不知威力如何,”

    王伯轻叹一声,未知的才是最恐怖的,范家虽然是东南一方霸主,但能不和西北边关有摩擦最好,和气生财嘛。

    回到家族里后,他会郑重地给家主族长建议的,吃不下的小鱼,就得防备被反噬。

    商队过了临洮府,就可以下渭河坐船,小船到渭南换大船后,直接走黄河去往应天府,时间上单程不过是半个月的功夫,但范正实觉得还是太长了。

    在草原上的所见所闻,让他对印象中的草原风情,有了极大的改观,自小就信任家族实力的他,第一次有了天外有天的感觉。

    在未探明西门萧夜真实实力前,他是不会轻举妄动,如果西门萧夜有了能和家族合作的资格,那这首功就跑不了了。

    不老实的范正实,在去到清风谷不远的沼泽地外,让家卫割走了不少的藤草枝干,收进皮袋里保管好带走了;商队后远远跟随的一队斥候,用望远镜把他的举动,尽数看在眼里。

    以翡翠藤的疯长速度,一旦在南方扎下了根,扩张起来的势头,那是萧夜无法想象的。
………………………………

二百零六章、阔西山之争 上

    两种丹药的发售,让马道石堡账房里的流水账上,终于出现了可观的收益,以前尽管看起来王贵和商家们每月交易额度颇大,但是绝大部分是以货易货,商家拉来的货物要价并不便宜。|每两个看言情的人当中,就有一个注册过°网的账号。

    高价对高价,萧夜没占了便宜。

    这也是蒙古人不满意互市的原因,但内地与草原距离远、风险大,一个很普通的铁锅,在草原上换两三只大羊太常见,牧民们离不开的茶叶也是贵了翻翻;汉人商队远赴奔波为的不也是高额利润嘛,两方都在喊委屈。

    萧夜麾下粗略算起来过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加上战兵营不菲的粮饷,要不是梅儿、田秀秀掌管的账房梳理账目,底下早就乱成一锅糊涂账了。

    尤其是王梓良的通讯队,那要起费用来简直是个无底洞,这还是两个不大的影队、亥旗队,想想朝廷遍布各地的锦衣卫,恐怕每年的花费是海量了,萧夜那是肃然起敬。

    马道石堡,萧夜正和刘易在书房里,看着一碗刚刚熬出来的淡黄色药汁,小声地商议着。

    早些时候萧夜从碎石堡里掳来的郎中李慕辰,现在在医馆里专事监督药带的制作,有时也去指点一下医护兵,但基本上不露面了;只要他的粮饷够买麦酒喝,李慕辰是不会来找萧夜的。

    当然,萧夜时不时派人送给李慕辰的汾酒,还是让这个郎中彻底安心留下了。

    和严格按照医书行事的刘易不同,李慕辰喜欢研究新奇的药方,结果,他用收上来看似无用的一些藤草果子,和黄连树果子的果核,混合起来,熬制成了萧夜面前的药汁。

    “这种药汁,李郎中用羊羔试过,少量灌了几次后,羊羔生长的很快,力气也大了不少,比别的羊羔长的高了很多,”刘易指着还在冒热气的药碗,低声地说道。

    “但在人身上,还没做过验证,”他的话,让萧夜的嘴角抽搐两下,这个李郎中,没事你干这没边的事干嘛。

    让李山把药碗装进食盒,这稠糊糊的药汁,想来也不会洒出去,几人转脚就去了王猛的军舍大院,到了那个半地下的石牢。

    昨晚侍卫队刚刚从西山顶那里,抓了一个官府的探子,这家伙也不知道如何做到的,能活着钻过密集的藤草,竟然靠近到了山顶西南两里以内,但还是被望远镜给发现了。

    精瘦的中年探子,被捏着嘴巴灌下了药汁,李山几巴掌下去,老老实实地把药汁全部吞进了肚子里,连吐都不敢吐。

    一袋烟的时间,这个探子浑身微微发热,精神头好了很多,直说身上有了些许的力气,其他的反应萧夜看不出来。

    几番验证下来,萧夜和刘易确定,这种偶然被李慕辰发现的药方,竟然是能缓和地增长人体力量的药剂,虽然只有那么一丝的增长,但它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为此,李慕辰直接就得到了十坛上好的汾酒,刘易也亲自带着两个心腹大夫,开始专门配置这种强力汤药;没有取名天赋的萧夜,很干脆地借用了强力药剂的名头。

    剥去干硬的果子外皮,里面没有半点的果肉,豆粒大小的藤草果核,剥开厚厚的一层壳,不到指甲盖大的白色内核,要是积攒起一两的分量,需要将近半斤多的果子。

    这种没人看出有何用的果核,和一般的野果相似,也是藤草果子里最不离谱的那种;一番询问下来,竟然是在西龙河河岸边采摘到的,果子实在太小,但数量不少,王贵从田家商队那里收来的。

    黄连树上那苦巴巴的果子,来自石关屯山上的果子,终于找到了配伍的妙用。

    “难道,这藤草果子和种小麦一样,是要在有肥力的田地里,才能结这种果子?”疑惑的萧夜,不由得暗暗纳闷。

    三天后,契赫乃石的什队里,选出了两名鞑子侍卫,在众人的注视下,扬脖喝下了淡黄色的强力汤药,坐在木凳上良久,并无异常反应;一番感受之下,两个侍卫告知萧夜,他俩能察觉的出,身上的力量增多了一点,但效果不大。

    是效果不大,但是这药汁如果每天喝呢,水滴石穿啊;围在一起观看的几个百夫长,顿时眼珠子瞪了起来,就连习惯沉默的两个副统领,也是赫然喜上眉梢。

    “此汤药对外保密,只能在侍卫队及军士里饮用,不得告诉大院以外的任何人,医馆自己估个价,”原料不多,萧夜严肃强调了保密军纪后,让杨十八带人去了医馆;今后,医馆里也会有一个专门的小院,配制这种药方。

    专供侍卫队使用的汤药,萧夜也不会让侍卫们随意饮用,身体素质还要靠每日辛苦的操演来打熬,汤药不过是一个契机罢了;侍卫队里每人五天一次饮用强力汤药,这已经是最大限度了。

    除了石关山下最早栽种的一批树苗,已经长过了两人高,结果的不多;其他地方的黄连树都是一些不大的树苗,要等结果还得看明年。

    书房里,喝下一碗淡黄色的药汁,闭眼感受着身体里缓缓扩散的几丝热流,良久,萧夜感叹一声,“这药方,看来真是不错,药效还是差了,”

    能察觉到力量有了一丝增长的萧夜,正想夸李慕辰几句,旁边静立的刘易,却是笑着摇摇头,“大人,这汤药里,属下增加了一钱的野参、鹿茸,其他人可是享用不到的,”

    哦,这么说来,强力汤药对于像萧夜这种六阶军士的级别,效果更加微乎其微了,三阶以下的军士和普通人,才会得到最大的好处。

    碍于财力所限,尤其是没有大量送进黑屋的人口,萧夜不能大肆放开手脚,只能把强力汤和丹药用在紧要处。

    眼下还未到惊蛰,加上草原春季晚半个月到来,终日寒风呼啸的王家堡、杨家堡、西门石堡工地上,除了挖好的地基壕沟纵横交错,后勤队的匠人们,全部返回了顾家堡、鹰爪堡。

    但是,石关屯那里陈平传来消息,那里已经废弃不用的磨坊石堡里,有石屋顶部出现了裂痕,裂缝越来越大,已经不敢住人了。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啊,”闻讯赶来的王大力,对着萧夜懊恼地说道,“灰泥必须掺进铁条,那样的话才能像岩石一样坚固,不过咱们那时没有铁条,只是掺进了树枝、干草,”

    见萧夜狐疑地看着书房房顶,王大力红着脸赶忙解释,“马道石堡里房间都很结实,这一点请大人放心,属下不敢懈怠了咱们自个住的军舍。”

    “王贵和商家门交易的货物里,每次都多要一些铁条,全部留在后勤队里当做灰泥块骨架用了,”

    “嗯,王叔,那收购铁条的事,你要多多查看,石关屯那里的石堡用木料加固,勉强用着就行,但咱们这里的每个石堡,必须要能经得住鞑子火炮铁丸的轰击,”对于萧夜的话,王大力连声称是。

    后勤队派人检查石堡的时候,各处磨坊日夜忙碌,大量储备黄灰泥,战兵营里操演终日不辍,侍卫队也开始了新的一轮练兵,一队队侍卫轮换去了鹰爪堡,向郝永良的炮队学习操控重机枪、雷击炮。

    一月底,余山开着运输车回来了,跟随他而来的,还有两个海西村的商人,他们想在顾家堡里也开一间商铺。看在交易回来的一大箱金币的面子上,萧夜点头答应了。

    准确来说,海西人在顾家堡开的商铺,就是一个收购点,用金币、银币收购萧夜手里的货物,以火器为优先,倒是没拿得出手的货物贩卖,这一点上,靳三娘他们还是能容忍的。

    当然,要是海西人能在其他商铺里买到些货物,那大家皆大欢喜了,萧夜的运输车,跑远途那是不会便宜的。

    正德九年二月初,梅儿和莉娜诞下两个千金,杨天受欣然取名西门灵雨、西门沁雪,小卫风多了两个妹妹。

    在鹰爪堡、顾家堡里设立了商铺,准备新建酒楼、客栈的众商家,纷纷送上恭贺礼物,靳三娘也送来了两筐橙子,这可是稀罕的果子了,寓意颇为强大。

    各战兵营的百夫长、千夫长,还有契赫骨也想派人送来贺礼,但萧夜通过信哨一律拒绝了。

    甘肃镇的三个商家,为的能弥补回来早前的损失,不遗余力地向鹰爪堡运送大量的铅锡矿料,虽然王贵压价压到了脚面上,但是架不住人家数量多车队多,仓库里积存的丝绵大衣、梳妆镜、白愣纸被交换去了大半。

    独自在书房里的萧夜,笑眯眯地拿着书籍,端坐在木椅上,但思绪已经陷入到了脑海中的军品目录里;马克沁重机枪,50口径的雷击炮,千呼万唤地终于再次显现。

    郝永良炮队里现有五挺重机枪,十门雷击炮,弹药基数足够打一场战斗了,不但如此,自己的侍卫队里,也悄然增加了两挺重机枪,五门雷击炮。

    铁匠铺里手巧的铁匠,在郝永良的指点下,打出了十四个精铁小轱辘,把重机枪上的大木轮,换上了更便于行进的铁轮子。

    “大人,”有侍卫敲门后,抬了辛濡林的轮椅进了书房;辛濡林看萧夜有些兴奋的表情,不知他在乐啥,“有喜事?”

    “呵呵,没啥,只要各石堡里众人能吃饱穿暖,那就是最大的喜事了,”对于萧夜的自夸,辛濡林没有多少反应,而是从轮椅侧袋里,掏出一卷白纸,摆在了书桌上。

    他这一阵可不是瞎跑,而是去了解了萧夜战兵营的实力,以及个石堡仓库储备的火器、弹药,甚至后勤队里的近三千青壮,他也几乎亲眼看了一遍。

    最后,王梓良通讯队那里收集来的各种情报,辛濡林埋头细看了好几天,这才来找萧夜。

    “大人,从阿蛮收到那济农的诏令来看,咱们这里应该是被注意到了,虽然天寒地冻,但难保鞑子会出其不意,出兵攻击顾家堡,甚至绕道清风谷,直接进犯鹰爪堡,威胁马道石堡,”

    “哦,调虎离山?釜底抽薪?”萧夜皱着眉头看看桌上的简易地图,那两条通往草原上的通道,显得更为刺眼了。

    “没错,王梓良收到刘水合通报,在鹰爪堡东面十里外,发现了有鞑子游骑的踪影,距离不到咱们的警戒范围,想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