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绿色风暴-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是说,信号枪,”刀子猛地一怔,慌忙擦了脸上的泪水,在草原上顺风顺水了这一阵,他早就那那个所谓的信号枪,忘到脑后了。

    从背包底下翻出一把枪管粗大的短/枪,这种单打一的短统,一次就装填一枚弹丸,刀子随手就递给了老/胡,“喏,这玩意百户说是往天上打的,用来联络周围弟兄,”

    说着话,刀子又拿出了几颗弹丸,粗大的外壳上涂着一圈红色,“这种弹丸,是用来求救的,别的百户没给我,”

    既然这个信号枪拿出来了,就得试试吧,就是下雨也得试试,晚了连试试的机会也没了。

    和左轮短火/枪一样,打开弹仓,赛上一枚弹丸,老/胡啪地合上弹仓,将信号枪递回给刀子,“走,咱们出去试试?”

    “好,”刀子拿过短/枪,起身钻出了帐篷,里面的三个人也先后钻了出来。

    仰起脸,黑漆漆的天空中,噼啪砸落的雨点,打得刀子脸上生疼,顾不得寻找地势,咔吧掰下机簧,举枪对着天空狠狠扣下了扳机。

    “碰,”低沉的一声轻响,粗大的枪口冒出一股浓烟,眼看着黑不见顶的天际,赫然爆出一团猩红的火光。

    打到上百丈高的信号弹,刺眼的火光划过一道弧线,慢慢降了下来,因着雨势很快就熄灭了,但那猩红耀眼的亮光,却是让刀子几人脸上激动不已。

    “碰、碰、碰,”每隔几个呼吸,刀子就打出一发红色信号弹,直到把手里的信号弹,打得剩下一枚,这才涨红着脸停了手。

    求救信号发出去了,也让刀子惭愧的无地自容,黑衣侍卫第一次出军务,就向周边弟兄求援,他不知道回去了如何面对百户。

    他可以和鞑子拼死一搏,但身边的三个弟兄,不能因他的疏忽死在这里,那样的话他可就死不瞑目了。

    沼泽地里连续打出的红色信号弹,鞑子骑兵也看到了,沼泽边缘的一处牛皮大帐外,两个身披铠甲的鞑子千夫长,只是欣赏了一下这从未见过的风景,随后就进了大帐。

    拉乃尔特派出的千人队,和塔狼瓦回援的千人队,几乎同一时间围住了逃窜的刀子他们,生生把他们逼近了沼泽区,这也让两个千夫长相当满意。

    沼泽区里的地形,他们见识过,泥潭陷阱无数,不熟悉地形的人,进去了基本上没法退出来,那几个人就是退出来了又如何。

    北边、南边守着两支铁骑,西面也有大股的游骑,只要那些黑衣人钻出来,手拿把攥地跑不过游骑的追击;要是他们往西跑,那更好,塔狼瓦万夫长就等在那里,等着竖杆点天灯呢。

    要说上行下效,拉乃尔特手下的千夫长,可是没有莽撞的憨牛,这次最上来的千夫长,指着外面的沼泽,“不用咱们进去,天晴了晒上一天,一把火问题就解决了,看他们往哪跑,”

    “喔,这样啊,不错,不错,一把火烧死他们,拖出来交给万夫长就可,”另一个还在为进入沼泽纠结的千夫长,顿时茅塞顿开,竖着大拇指赞同。

    反正万夫长交代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死了拉尸体过去也能交差,那何必折损自己的部下。

    大雨如注的草原上,黑夜里一队战马在缓缓北上,披着蓑衣的孙小明,铁盔上套了一个宽沿毡帽,瞪着眼睛当先带路,循着刀子他们的大致方向行进着。

    孙小明心思机敏,带队避开了鞑子游骑的探查,去了盖伦部落那里,已经找不到部落的踪影,就知道余山带着一众部落躲向西面草原深处,遂没有再追赶,只是在南麓山脚,凭着信哨,和杜丁留下的一处隐蔽哨卡,联系上了。

    得知杜丁、许旺良用过药剂后,安然无恙,但杜丁、许旺良手下的几个什长暴死,孙小明直接派出两个亲卫,返回马道石堡,向百户通报消息。

    天上不会掉馅饼,想得到好处必须付出代价,那些对萧夜抱着不善念头的人,掩饰的再好,却也没想到,会有这种红色五星药丸,在给他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会带来死亡。

    不作他想,孙小明眼看找不到余山,则带着十几个弟兄,直接开进了草原深处。

    刀子几人进草原骚扰鞑子,孙小明不用琢磨就能猜出来,肯定是去找鞑子的粮道麻烦了,那么,只要按着鞑子粮道的方向走,迟早能碰上那几个黑衣侍卫。

    呵呵,黑衣侍卫,听起来就带劲;尽管这只是亲卫队内部的称呼,但那身明显与众不同的黑色制服,孙小明自问不眼红?那是假话。

    他的战功未到,只能看着砸吧嘴,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紧赶慢赶,马队向北走了三百多里,但为了避开鞑子的游骑,堪堪向西面绕了不下五百里,没找到刀子他们的影子,却是遇上了这场大雨。

    已经走了一天了,临近天黑,大雨瓢泼,湿漉漉满是水洼的草地不能再走了,寻了处高点的地势,孙小明安排亲卫开始扎营休息。

    在帐篷里换了干衣,吃过干粮后,刚刚躺下的孙小明,就被执哨的亲卫喊了起来,跑到最北的帐篷里;从瞭望口往远处看去,不用望远镜,就能看见地平线上,升腾而起的那点点红色信号弹,猩红耀眼。

    尽管那信号弹一闪即逝,但不停升起的火光,让孙小明立马认出来了,这就是百户刚拿出来的新物件,他的背包里也有一把信号枪。

    “我的个娘呦,这刀子不会是把鞑子惹急了吧,大雨天都给逼成这样了,”大呼小叫的孙小明,嘴里不停地讥讽道,“这下好了,还三阶军士呢,一样被撵的没了招,”

    “得嘞,咱们也别歇了,只要能把他们弄出来,恐怕咱们的军功也够了,起码二阶军士是没跑,”看看外面的雨势,长叹一声,孙小明冲着旁边的亲卫一摆手。

    要不是刀子遇上了大麻烦,就他那爱面子的路数,绝对不会把信号弹当烟花拿出来玩。

    “告诉大家检查武器,一炷香后,哦,是十五分钟后,队伍开拔,”摸摸衣兜里的怀表,孙小明很是不自在地下了军令;要说百户给的怀表是好的很,但上面的时辰看起来,可就不那么好认了。

    两个时辰后,连绵大雨中,浑身泥水的孙小明一行,摸到了沼泽地以西的大沟里,踩着没膝的雨水,按着事先约定好的时间,在黎明前通过信哨,联系上了彻夜不眠的刀子。

    紧赶慢赶,终于赶到了距离刀子他们五里以内,面前灰蒙蒙的一片沼泽地,让孙小明不由得暗暗发笑;可算是见着刀子他们被围上的一幕了。

    雨势稍小了点的清晨,天色依旧灰暗,目视距离不超过五百步,一队浑身湿漉漉的鞑子骑兵,在巡逻经过沼泽西北角时,猛然发现有五个身影骑马在芦苇丛的遮掩下,试图窜出沼泽逃跑。

    “呯、呯,”来不及吹响号角的鞑子,迎面就挨了一阵弹雨,十来个被打散的鞑子,抛下地上的死尸,一边向两面逃散一边吹响了警报号角。

    立时间,沼泽南北两个方向的大队鞑子骑兵,热闹了起来,冲出牛皮帐篷的鞑子们,分出了数支百人队,循着号角声围了上来。

    鞑子骑兵反应很快,养精蓄锐休整了一晚的五个亲卫,一人双马跑的更是飞快,一边扭身开枪,一边往东南方向疾驰,很快就把鞑子追兵抛在了身后。

    分出五个身手最好的亲卫,摸到沼泽芦苇里,让他们一阵乱枪打倒了巡逻的鞑子骑兵,直接快马奔向阿尔泰山东麓,他们从那里绕道去了白龙湖。

    这就是孙小明想出来的主意,想来鞑子恼怒下,也不会注意亲卫身上为何换了衣服,大雨天换件衣服很正常。

    等到几股鞑子马队隆隆地追过去后,孙小明拿着望远镜,趴在水汪汪的草颗里,顶着雨水一直盯着沼泽边缘,没有起身的意思。身后的亲卫们,也老实地躲在深沟里,战马嘴上套了嚼子,不发出一点声响。

    直到又有两股鞑子骑兵,闪出沼泽东面,冒雨奔向南面的草原,默默数着追兵的数量,孙小明这才会心地咧嘴笑了,“这帮蠢货,引蛇出洞,连这点计谋都没看出来,难怪一辈子就在草原上混了,”

    虽然鞑子大队人马追去了东面,但孙小明不敢大意,又等了半个时辰,也就是一小时后,他才发出军令。

    接连派出小波的亲卫,绕着沼泽地探查了一圈后,孙小明留下警戒的亲卫撒开,自己带着五六个弟兄,施施然进了沼泽区。

    刀子他们在沼泽里已经等候多时了。

    听了刀子的叙述后,孙小明也是浑身一个激灵,上千的鞑子骑兵,前堵后追的,他这二十来个人,要是和鞑子对上了,那也是被一口吃下的事,顶多鞑子的喉咙被刺上几下,他们可就回头无路了。

    遇到改玩脑子的鞑子,也算是刀子命背了,好好的一次骚扰行动,就被炸没了一个弟兄,剩下的还有三个内伤,基本上没了战力。

    刚刚兴起的无数念头,想在这次行动中缴得战功的孙小明,面对刀子的惨状,头脑彻底清醒了。

    和鞑子在草原上周旋游击,没有强横的实力,人家比自己还熟悉地形,没有余山、杜丁的人带路,那就是老鼠戏猫了,死活就是一转眼的事。

    “算了,百户交代过,实在不行就回返鹰爪堡,拳头攥在一起好使劲,咱们还是走吧,”孙小明和刀子一番商议,决定还是不要冒险了。

    内脏被震伤的刀子三人,骑马已经是坚持不住了,没办法,孙小明让亲卫在沼泽里收集了芦苇,编成厚厚的垫子,在两匹马中间挂上交错的绳子,马鞍上横绑两根步枪固定。

    粗糙的绳网上铺了草垫,把人放上去,两匹马的缰绳绑在一起,有骑马的亲卫看着,走起路来只要不快跑,基本上伤员就能带走了。这种办法,说起来还是鞑子那里先有的,人家用的是编制的大小绳网,后来也就传到了边军各地。

    不说孙小明救回了重伤的刀子几人,昼伏夜出撤回鹰爪堡,本打算在鹰爪堡外另设阵地的萧夜,还没找到合适的地形,就被倾盆大雨,给淋得透心凉。

    大雨落地,萧夜就知道,自己原先的计划要落空了,而鞑子的计谋或许要应验。

    不得已联系上刘水合后,萧夜干脆带队冲过了鞑子游骑的封锁,直接进了石堡。

    进到石堡里,萧夜才得知,阿蛮带着一百的骑兵,在昨天刚刚闯过鞑子封锁线,进到了石堡里。

    但现在他没时间向阿蛮了解消息了,石堡堡墙上不时响起的火/枪声,让萧夜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

一百四十七章、前景堪忧

    萧夜冒雨走上鹰爪堡堡墙,正是北面鞑子开始强攻石堡的时间,天色阴暗,连绵大雨,向下看几乎看不出多远。

    距离石堡一里地外的戈壁滩上,十辆牛车一字排开,相隔二十来步左右的牛车上,搭起的四方帐篷下,挂着一个粗大的灯笼。

    这种用薄牛皮硝制出来的大灯笼,是草原上鞑子的土特产,不惧风雨,也让他们行军时有了一种灯车,昭示着身份的标志。

    只有万夫长以上的鞑子骑队,才会带有这种灯车;眼下这被鞑子兵看护着的灯车,亮光照出百步,从压阵的鞑子骑兵阵地接连向前摆放,紧随在奴隶们身后。

    一条长长的亮点,在慢慢靠近雨夜中那个黝黑高大的石堡。

    石堡下鞑子威逼而上的奴隶们,在前面举着厚厚木板同伴的掩护下,正奋力清理着地上的藤草;一个个被毒刺放倒的奴隶,同伴会拖到一边,雨水里淋着等醒了,又会继续拿起短刀、木棍。

    一个晚上的藤草清理,按照奴隶们推进的速度,鞑子兵最迟在凌晨就能抬着长梯,直接冲到石堡墙下了;到那时,只要天不放晴,这个伸出在草原边缘的石堡,绝对会成为鞑子们欢庆的场所。

    塔狼瓦深信自己手下狼崽子们的实力,也对自己听从了爱将的计谋,颇为得意。

    石堡下那两个伸出的暗堡里,积水已经漫过了大腿,一个什长带着家卫,举着火/枪守在里面,但是从低矮的射击孔里,哗哗飞进来的雨水,让他们眼睛都难以睁开。

    “撤吧,守到入口那里,”无奈的什长,举着火/枪、皮匣,转身淌水向入口退去,身后举着风灯的家卫,紧跟着全部退走了;不用说,另一个暗堡里的情形,比这里好不到哪去。

    石堡正北的堡墙上,沿着女墙石垛,甬道上匆忙搭起的一个个歪斜的牛皮帐篷,躲在里面的家卫们,小心地看护着自己的火/枪,装了弹丸的皮匣更是贴身塞在怀里,一个个看起来肚子鼓鼓的。

    哗哗的雨声里,不时有家卫伸出脑袋往下看,侧耳听听下面的动静,有带队的什长、伍长,时时冲着远处隐隐的亮光彭、彭地来上几枪。

    这种盲目的射击,虽然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看准了方向,骚扰一下那些顽固的鞑子,聊胜于无。阴冷的雨天里,活动几下手脚,总比呆坐着浑身哆嗦来的好。

    堡墙上的一处空地,结实的帐篷下,刘水合带着几个亲卫,一脸凝重地站在那里,旁边不时有传令兵,把军舍里断大民传来的信哨消息,大声报了出来。

    “西北方向,鞑子三百余人,靠近石堡九百至千步,”随着传令兵大声地复述,刘水合身边的亲卫,分头快步向堡墙两边跑去,把最新的消息通报那些据守的什长、伍长。

    东西南三个方向上守卫的家卫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保持联系的必须的。

    随着藤草向四周不停地蔓延,萧夜从地下室里拿出的一块块沙盘组件,让王梓良看紧的大沙盘,已经变大了好几圈。

    远在马道石堡里的王梓良,通过沙盘上的显示,将这里临近的鞑子情况,告知给断大民,消息自然就传到了堡墙上;这种接力式的敌情通报,就这么仓促间被发明出来了。

    但是石堡外藤草被不断地清理掉,王梓良获得的沙盘显示,越来越模糊,今晚用不了多久,鹰爪堡里就不得不全员戒备上堡墙了。

    在家卫的引导下,萧夜带着王猛、尚安、尚铁,登上了堡墙,眼见得左右坚守的家卫们,有序地躲在帐篷之下,气死风灯在雨中摇晃着间隔摆开,不由得暗暗点头。

    堡墙上地形狭窄,放不下那么多的兵力,他带来的家卫、亲卫以及阿蛮的骑兵,只能作为预备兵力,去军舍里暂时歇息。

    “百户大人,你可是来了,”闻声跑来的刘水合,见到萧夜,慌忙叉手施礼,全副武装的刘水合,此刻觉得身上的压力忽然少了大半,神色也轻松起来。

    萧夜的到来,不但让堡里的军心赫然大稳,也预示着援兵已经安然到达,当然,对敌的指挥权也随即转到了他的手里。

    “小心戒备,鞑子会趁着雨天进攻,天晴了他们自然会退了,”萧夜笑着拍拍刘水合的肩膀,对于这个忠心耿耿的军汉,就凭今晚调度守备,他很是高看了一眼。

    “这里如何防御,还是以你们为主,本官不过是当一回看客,好好打,”

    有能力的手下,萧夜自是愿意让他们站出来显露本事,放手施展手段,比起原先千户所里靠人情关系选拔旗官,这种真刀真/枪的检验,才能淘出真正的干将。

    堡墙上有刘水合的百人队,苗必武的百人队,足以应付鞑子的夜袭,现在擅于防守的王猛也到了,那这里就不需要萧夜操心了。

    留下王猛和刘水合,萧夜带着亲卫去了石堡最高处的平台,那里才是真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