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绿色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绿色风暴-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的话让准备上马的萧夜,一个趔趄差点摔倒,老家伙,这短的时间就看出来了。

    果核去年王大力就确认了,这是真正的铜料,纯度比田家运来的铜料还要好得多,但硬脆的无法冶炼打制,很奇怪,没有普通铜料那样的软韧度,无法使用。

    其他几种果核,有铁有银,甚至还有大量疑似石炭的,萧夜一股脑地丢进了磨眼,留了些让王大力继续研究。

    结果,王大力就发现了果核的另一个用处。

    那黑乎乎的果核,点燃很难,但燃烧后持续灼热的温度,一颗小小的果核,就足以烧开十斤凉水。这一情况,令萧夜高兴了好几天。

    回到百户所,萧夜见辛濡林捧着书本在发呆,知道他还在琢磨消化里面的内容,也不打搅,遂召来王大力,询问了老羊口屯堡的建筑速度。

    顺便,嘱咐他安排专人,把黑色果核囤积起来专门存放,今冬,这种果核或许能派上大用处。尤其是马道石堡那里,冬季严寒,泼水成冰,又在风口处,保暖御寒是个大麻烦。

    送走忙的风风火火的王大力,来到屯里,看过躺在床上养伤的胡适彪,萧夜没有多待,留下一些糕点告辞而去。胡适彪的家属已经接到了石关屯,他今后的生活,萧夜不会厚待,也不会亏待。

    秦石头和尚家和回到百户所缴令后,被王梓良叫走了,准备组建夜枭旗队;而这几天陷入迷茫中的辛濡林,也清醒了过来。

    “百户大人,此书是何人所写,里间的学识涉及天文地理,博大非凡,和孙子兵法隐隐相合,不过,有些章节生员并不认同,不知,”说到这里,辛濡林蓦然停了话头,脸色一暗,他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不是秀才了,仅仅只是一个布衣而已。

    萧夜轻叹口气,心里暗暗摇头,看来,那块心病还得慢慢医,自己帮不上忙,“三省兄,这本书是从波斯人那里转译而来,著作本人未知,咱们今后可以多多研讨,柳仁也颇有心得,”

    话题转移,辛濡林脸色好看了很多,但双眼通红憔悴的模样,萧夜还是劝他休息去了,一个带伤在身的读书人,能连续日夜读书不辍,这份精神头萧夜已是自愧不如了。

    派给辛濡林的亲卫,推着辛濡林走了,萧夜看他抱着书本的样子,不由得赞了一声,“坚忍如此,可惜,”

    猎户小队,在秦石头的推荐下,全体加入了夜枭旗队,也就是第六小队,加上从亲卫队抽调的四个神射手,人员十五人,全部配备毛瑟步枪、左轮手/枪,还有军弩、震天雷、跳雷等军械。

    夜枭旗队军士的待遇,今后就和亲卫队军士一样了,秦石头旗官的饷银,也和左石比肩了。当然,武器装备,自然和亲卫队一般优先。

    没完成百户交办的刺杀任务,被罚缴了三十两,秦石头这一阵很是沉闷,脸面无光,训练起来认真了很多。

    月底,堡德斯雇佣的田家商队,趁着夜色拉来了十几车的货物,这是在甘肃镇交易来的物资,里面的敏感货物,今后田家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了。

    粮食入库,后一批来的大量陈粮,会送进磨眼转为炒面罐头存储;硝石、硫磺、铅块、少量的铜料,连夜被亲卫们押进了乙字号磨坊。

    而这时,萧夜已经想对吕一刀动手了。

    夜枭旗队深入草原,势必要遇到数量庞大的对手,吕一刀的手下马贼号称过万,去掉水分,估计也会有三千以上,找到他的老巢,那无异于触碰了马蜂窝。

    一个十五人的小队,去和数千马贼硬抗,萧夜没有糊涂到这份上,而是他在石磨军品目录里,找到了一个大杀器,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

    此行不求歼灭马贼,只要给了他们震慑,在这个冬季不敢轻易袭扰石关屯和老羊口就行了。最后算账的日子,萧夜不会拖的太久。

    这种安装在两个半人高车轮中间的重机枪,相当笨重,仅适用于阵地战和防御作战,在运动作战和进攻时使用不方便,但萧夜看过画面里军士的演示后,已经是震撼地嘴巴都合不拢了。

    不过,两条丈长的帆布弹链上,粗大的子弹满共六百发,就耗掉了这次运来的所有铜料,这么大的本钱,萧夜再眼红也是无可奈何。

    要不是黑子他们从海西村带来的铜币,现在军士手里少量的毛瑟步枪的子弹,已经告罄了,更别提储备了。

    明天,还得实验这种新武器,两个弹链不知道会剩下多少。

    目前的欧洲,刚刚进入手动机枪大发展时代,最有名的手动机枪,叫管风琴枪,所谓的管风琴枪,是其成排的枪管类似教堂的管风琴的管子得名,也叫排放枪,将许多枪管成排装在小车上,威尼斯军队里有许多管风琴枪,改进型号甚至有了后装膛枪和金属弹壳的设计。

    不过,包括以后出现的英国雷霆枪车、防卫枪,甚至是米特留雷斯枪、咖啡磨枪等等,经典的手动加特林机枪,都已经被这辆马克沁重机枪,远远地抛到了脚后。

    在合适的地点设伏,勾引马贼进入伏击点,这辆新近出炉的秘密武器,或许能一把干掉那个不可一世的吕一刀,萧夜不能原谅他对永和屯军户的杀戮纵火,不能原谅对自己下了杀心的对手。

    清晨,寒霜沾满荒草的练兵场上,一个模样古怪的两轮车被军士摆好,摘掉上面厚实的帆布罩衣,射手小六子当仁不让地坐在了支架横板上,按照百户的指点,握紧了冰凉的竖向把手。

    左石拿起水袋,给水箱里添满水,把长长的弹链展开,上面弹头冲前,一头拿在手里,打开了枪身上的压弹盖,把帆布弹链卡在枪弹仓,咔地盖上压弹钢板。

    “好了,小六子,可以开始了,”满脸紧张的萧夜,见左石准备完毕,回想了一下,大声喊道;小六子微微摆动枪身,枪口瞄准前方五百步外的一排木桩,咬牙狠狠地扣动了扳机。

    五百步,是战马冲锋提速的最佳距离,也是步兵遏制骑兵最佳的距离,一旦被骑兵加速起来,就算有再多再坚强的军士,少量的骑兵冲破防线,也会对步兵造成灭顶之灾了。

    “突突、突突突,”粗大的筒形枪管微晃,喇叭状的机枪枪口,猛然喷吐出橘红色的火焰,强烈的后坐力,让小六子不由自主,枪口上扬,子弹哗哗地扫上了空中,右手边滚烫的弹壳甚至蹦到了他的胳膊上;远处的木桩,竟然一点事没有。

    扶着弹链送弹的左石,也被这凶猛的火舌吓到了,直接就松开了弹链。

    松开扳机,被弹壳烫的呲牙咧嘴小六子,尴尬地扫了眼身旁的百户,深吸口气,压低扶稳了枪身,压低枪口,再次扣下了扳机,随即很快放开,“突突突,”一个短点射打出,远处的木桩,噼啪被打断了一根,地上尘土飞扬。

    “突突突,突突突,”接连几个短射,把五百步外看起来牙签大小的木桩,哗哗地放倒了八/九个,小六子顿时兴奋起来,长吸口气,扣下扳机死死不放。

    “突突突突,”连续不断的火舌添出,横扫而出的弹雨,嗖嗖泼洒出去,三十多根粗大的木桩,断茬飞溅;“啊,”站立起来的小六子,被强烈的机枪轰隆声,刺激的嗷嗷叫喊了起来,玩命地扣着扳机不放。

    “咔,”突然,机枪不再轰响,歪斜的弹链卡阻了顺畅的供弹,小六子使劲扣了几下扳机,郁闷地看着身旁呆滞的左石,“左石,赶紧啊,打不动了,”

    被哥哥昨夜教了一遍的左石,忽然晃过神来,擦擦嘴角的口水,上前扳动卡销,打开压弹钢板,把皱巴的弹链往前推了一点,让子弹入槽后,咔地合上钢板,“六子哥,让我试试,就试一下,”

    “不行,这玩意太危险,百户那里说不通的,”一本正经的小六子,脸上的红潮未退,一抖肩膀晃开左石,“让开点,我还要检验着机枪呢,”

    “哦,”左石无奈,乖乖地扶着弹链,耳边又是一阵猛烈的轰鸣声,小六子的嚎叫声赫然再起。

    不远处,萧夜和十几个亲卫一样,都被这沉重笨拙的机枪,狂暴的火力惊得心神震动,等到他醒悟过来,想制止小六子愚蠢的浪费时,三百发子弹的弹链,眼看着就到了底。

    滚烫的水箱蒸汽缭绕,热血沸腾的小六子,被百户怒喝着去捡弹壳去了;左石也被哥哥在屁股上踢了一脚,不及时喝止同伴,罪责相同,两天的采石场劳作暂且记下。

    欲哭无泪的萧夜,只能让秦石头的旗队,断断续续地打光了另一条弹链,这辆两轮凶兽,暂时没了牙口。

    军品目录里机枪一项,只给了一辆笨重的轮式马克沁,没有那本画册里标明的钨矿,机枪的出现还的看运气,萧夜也是苦闷不的不行,大了好几圈的圆头机枪弹就别提了。

    很明显,白龙湖送来的矿料里,钨矿含量实在太少,铜料奇缺,他要去哪里找呢。不行,探矿队还得出发。

    没有弹药,就在夜枭旗队无法成行之时,老羊口石堡传来消息,石堡已经接近完工,里面的房屋全部封顶;这个好消息,让萧夜神情一松,带着亲卫骑马去了老羊口。

    他走了,留在石关屯的亲卫们,还有远观的那些采石场匠人们,可是有了新话题,这般犀利的火器,他们从未见过,连连感叹波斯人的技艺高超。

    在练兵场训练的黑子旗队,军士们和旗官,同夜枭小队一样,碍于军令,兴奋归兴奋,却是没人议论这火器的来路;或许,百户自有隐秘渠道吧。

    老羊口屯堡,南北两个堡门按李信安的建议,王大力给加上了瓮城,虽然不大,但对于防御是足够了;萧夜站在火墩平台上,向下看去,一目了然。

    天气寒凉,按照百户的吩咐,王大力一边组织匠人们加快建房速度,一边开始让军户们入住了;是的,是军户。

    不论是农户还是匠户,只有去李信安那里,全家登记了转籍军户后,才能有机会住进石堡,萧夜不会大方地谁都帮助。没有军户,兵源是他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道路没有平整没关系,水井不多没关系,只要各家烧起火炕,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商议解决。

    和其他石堡一样,老羊口屯堡,也就是永和屯百户所,没有打制城门,堡门口外侧,瓮城甬道尽头,照例是一堆摆放整齐的三棱形灰泥石柱,应急用的。军屯改名不易,尽管是在老羊口建屯,大名也只能叫永和屯。

    石堡外空地上的营房帐篷,在一顶一顶的减少,守在外面的军户们,笑呵呵地看着新来的书记官,把一家家的邻居,点名叫进了屯堡,很快,他们也会住进新的石屋里。这个寒冷的冬天,看起来会好过很多。

    一些随在父母身旁的小孩,手里拿着一团热的烫手的粗布小包,里面包裹着一个两瓣的铁皮壳,铁皮壳里点着一个果核;黑色的果核,点燃后无烟,热量持久不息,功用很快就被军户们利用了起来。

    萧夜此刻就站在新建成的堡墙上,手里拿着一个暖手,李信安把这玩意叫暖手,很是贴切。

    “信安,这是你想出来的?”薄铁皮现在石关屯已经常见了,弹药箱、罐头盒,都是薄铁皮,只要一个匠人,随手就能打做出一个暖手的外壳来。

    “百户大人,职下见小孩在地上点着这黑果核烤手玩,又吃过炒面罐头,于是废物利用罢了,”李信安不安地说道,他脑子灵光,喜欢捣鼓一些稀奇物件,木匠的手艺就是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会的。

    “很好,能想到这点,本官倒是不如你了,”萧夜赞赏地夸了一句,觉得这个书记官将来会有更好的用处,给王大力打下手却是可惜了。

    但现在屯堡的收尾还少不了李信安,尤其是李寻乌,把一个偌大的工地,管理的井井有条,让萧夜轻松太多了。

    想到那本书里的军事编制,加上王梓良多次建议,萧夜犹豫再三,终于下了决心,在火墩召开了秘密会议。

    一时间,石关屯的王大力、王梓良、辛濡林、王青、尚舍田,骑马坐车赶了过来,萧夜和梅儿已经等候在了火墩二楼。

    这次低级别的会议上,萧夜确定了今后两个百户所,财物账目由梅儿掌管,王司吏和莉娜辅助;这是百户的正牌夫人,大家自然不会异议。

    石关屯百户所,明面上依旧是胡适彪统管,抽调青壮军户,补足百名军士,十个旗队,武器主要以后装火/枪为主;王梓良的传令兵,以二十人为满编。一百二十人,不算超编了。

    马道石堡那里,驻守五个旗队,王猛代为统管。

    王梓良主要负责对外的情报打探,对内甄别奸细之类的由辛濡林管控;辛濡林手里不但有夜枭旗队,还要有一队类似镇抚司官的助手,人员十人,从亲卫队抽调。这些人手,名字不在军士名册上,只是在军户的名册里,很不起眼。

    辛濡林初来就有了如此的权限,百户所的老人自然不会服气,但是有萧夜支持,大家也没多说,只是打算看他的笑话了。

    老羊口、果子洼、永和屯、交口、西渠五个火墩,现有军士五十五人,那这个新建的屯堡,还能驻扎军士四十五人,也从军户里征集,实在不够就从白龙湖那里要人,旗官百户所指定亲卫担当。

    其实,现今各地卫所,军士普遍空缺,吃空饷、让军户给自己佃田,哪里有超编军士的另类,那可是大笔的粮钱,装在兜里埋在钱窖里最踏实。

    就算萧夜征召的军士多了,借口还是有的,没看见对面的鞑子吗,谁有本事带着一百军士来驻扎;多上一些军士,只要不招摇,没人愿意较真,反正不需自己掏钱就是了。

    没人愿意辛苦地每处卫所清点军士,年年重复,只要下面报上来数目就行了。

    探矿小队、押运队,就不用说了,那是百户给军户们一口饭吃的事,拥有少量防身武器算不得军士,倒像是雇佣的役丁罢了。

    坐在上首的萧夜安排完两个百户所的编制,见大家没有其他建议,遂敞开心扉,公开了白龙编制,“白龙湖,总管黄汉祥,财物由田秀秀制账,后勤队五十人,杂役二百,军士三百,”

    之所以吐露自己的实力,是为了安大家的心,手里有了军士四百,加上永和屯分散的一百军士,哪怕是鞑子来了,也有抵抗的力量。

    当然,保密军令还是要执行的,会议最后必须强调。

    田秀秀在白龙湖的事,众人有所耳闻,萧夜早早就告诉梅儿了,恐怕,现在田家也似乎察觉了,但奇怪的是,副千户田广林倒是消息来得更勤了,不像以前不管不问。

    自家人管自家的钱,天经地义,大家对百户的安排自然没有话说,就是觉得很异样;不过,这里说实话是个三不管地带,还是看清现实,过了今冬再说吧。

    征召军士的事,王大力马上下去执行了,他是正经的司吏,和永和屯司吏马贵一起,召集青壮问题不大,就是数量难说了。现在不是怕军士招募不够,是怕招的多了惹人不满。

    马道石堡那里,两个丙字号石磨已经运到了,那里的磨坊需要的劳力,自有黄汉祥抽调杂役,甚至一个二十人的武装鞑子,也会长期驻扎下来。

    在会议上,萧夜没有说出来的,是他在草原上,那个原先不大的盖伦部落,现在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鞑子部落,控弦牧民达到了三百人,只要给他们换上后装火/枪,加上震天雷、跳雷,稍加训练,那绝对是一支尖刀武力;这是他的底牌,说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