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桃花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桃花使-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静慧侧头看了看地上的字道:“我不认得字的。”

    那罗延奇道:“那你小时候如何诵经?”

    静慧道:“都是师父们口口相传,她们整日忙碌,没空教我,你也在寺院里住过?”

    那罗延点头道:“住过几年,半年前我才出来到这里的。”

    静慧低声“哦”了一句,不知道说什么了,二人都是不善言辞的人,那罗延蹲下来,指着地上的字道:“这两个字念。。。。。。”他还没说出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跟着史达泰的声音喊着:“静慧,静慧。。。。。。”

    那罗延慌忙起身,用足把地上他的名字抹去,静慧答应着,史达泰已经走到后院中,他手中提着那个木盆,看着那罗延,眼睛冒着火,愤声道:“你果然在这里纠缠我师妹,我师父好心收留你,没想到救的是个忘恩负义的畜生!”

    静慧急道:“你胡言乱语什么!”那罗延听了他的话,没有接他,只是双手握紧了拳头。

    史达泰狂躁的把木盆摔在地上,木盆被它摔的滚了一滚,落在那罗延脚边。
………………………………

第137节 何处逐英雄

    那罗延与伙计们把几条小船上的箱子搬完,那几个伙计早已经累的坐在地上半天不肯起来,那罗延倒还没有特别累的样子,掌柜的满意地走到他面前道:“没想到你年纪不大,倒有几分力气,明晚还有货卸下,来这里帮忙如何?”

    那罗延答应着道:“行行行。”他下些力气还是没什么的,重要的是不靠别人吃饭了,掌柜的给了一百多文钱币,招呼着伙计回去了。

    那罗延也没数这些钱够不够,随意的用张废纸包好揣在腰间,在背街小巷子的角落里胡乱睡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他就早早醒来,天气有些寒冷,他根本就睡不踏实,开封城的早市已经开始了,那罗延伸了个懒腰,走到正街,看到街边有卖炊饼的小贩,就摸了四枚铜钱出来,买了四个炊饼。

    他咬了一口热腾腾的炊饼刚走出几步远,那个小贩追上来道:“客官慢行,你给的钱有些不对。”

    那罗延回头道:“怎个不对了?少了么?”

    小贩陪笑道:“少倒是没少,客官给的是辽钱,给换成大宋通宝成么?”

    那罗延看看这小贩摊开的手中,果然是四枚天庆元宝制钱,这钱是辽国现在的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天庆年间所铸,尤其是正面那个“庆”字很大,非常醒目,那罗延赶忙摸了腰间钱币出来,果然,昨晚那掌柜的给的全都是天庆元宝辽国钱币。

    昨晚黑夜收钱,竟然没有查看,那罗延只得道:“我身上只有辽钱,使不得么?”

    小贩道:“使倒是使的,只是辽钱价虚,客官须得再补上两文才成。”

    那罗延只好又给了小贩两文天庆元宝,他辛苦所赚的这一百多文钱,竟然是辽钱。那罗延白天时候到街头吃饭,果然都如那个小贩一样,辽钱虽有些地方可以使用,但是都大打折扣。

    宋朝经济发达,宋钱是硬通货,在周边的辽、西夏、大理国、土番甚至遥远的黑汗国,都具有强大的购买力,这些王朝的民间,宋钱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宋辽休战多年,两国经贸往来频繁,钱币也随着商贩流通,只是辽钱的一贯并不能换宋钱的一贯,还要补上百十文,更别说宋钱早已经没有一千枚数量,只有区区的七百到八百枚了。

    尽管那罗延挣的是辽钱,实际上亏了许多,但是这一百多文钱,也够他好好的吃上一天饱饭了,晚上时分,他又到了那河边去等,天擦黑的时候,又是几条小船运来二十几个箱子,不久,昨晚那个掌柜的带上伙计前来搬运,那罗延凑了上前,掌柜的看了看他道:“以为昨夜你累的怕了,今日不敢来了呢。”

    那罗延道:“怎么会呢,掌柜的,我想多赚些钱,一个人搬成么?”

    掌柜的呵呵一笑道:“一个人?你若一个人搬的动,我就每一箱多付你五文。”那罗延憨笑一下道:“我试试看。”

    众伙计听他说一个人搬一箱,有的笑着直摇头,有的假意热心为他清理场地,存心看他出丑,那罗延挽起袖子,跳到船头,弯腰使劲抱住一个箱子,慢慢直起腰,箱子就离了地。

    他踏步走上岸边,周围的伙计都大吃一惊,这些大箱子的重量大伙儿都清楚的很,四个人抬都勉勉强强,这个看上去又黑又瘦的少年一个人就搬的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伙计们都不由的叫起好来。

    那罗延的脚步丝毫不见凌乱,稳稳的碎步向前,这个箱子好似装的不是太满,里面的东西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那罗延抱了箱子,到了货仓轻轻放下,掌柜的上下又重新打量着他道:“不曾想你竟然有如此神力,还能搬么?

    那罗延道:“搬倒是能搬的了,只是不能我一个人坏了大伙儿吃饭的门路。”

    众伙计看他如此实在,力气又大,都愿意接纳他,纷纷上前为那罗延说话,让掌柜的留下那罗延,掌柜的也愿意留下他,于是就把他编进卸货的伙计中,几条小船也就二十几个木箱,今日比昨晚搬的快了许多,分工钱时,掌柜的特意多给了那罗延三十文。

    那罗延看着到手的依旧是辽钱天庆元宝,就找到掌柜的道:“掌柜的,能不能给成宋钱,那怕折的低些也好。”

    掌柜的道:“这辽钱怎么了?又不是不能使。”他拍拍身后的一个木箱道:“这里面全是辽钱,我现在没有宋钱。”

    那罗延望了望那二十几个大木箱,怪不得这想箱子如此沉重,这里面都装满了铜钱,他搬运时听声音就已经猜着几分,这些辽国的铜钱从哪里运来,又准备运到何地,那罗延虽然有些好奇,但是他也不想管的太多,只要这掌柜的给了他工钱,这些工钱能买到吃的东西填饱肚子,他就满意了。

    那罗延于是不再说话,默默的收起辽钱,准备跟着众伙计一起离开,掌柜的叫住他道:“哎,你叫什么名字?”

    那罗延回答道:“那罗延。”

    掌柜的嗯着点点头,走到那罗延身旁道:“你还想不想赚些钱?我看你颇有些力气,有个活儿让你做去。”

    那罗延最想着挣钱,自然一口答应,掌柜的道:“这些箱子天亮时要运送到别处,那里要一些有力气的装卸,好的话可以一天有一贯钱,我帮你问问。”

    那罗延听有一贯钱之多,虽是辽钱,但也是不少了,忙是感谢这掌柜的,他在这货仓中等了很久,因为是准备出大力,就专门又买了东西来吃了。

    五更时分,货仓外面来了数十辆马车,护送这些马车的竟然是官军,掌柜的打开大门,一些壮汉从马车上下来,搬运这些装满辽钱的大箱子。

    掌柜的跟官军的头目说了一声,那罗延就参与到这些壮汉中间一起搬运,很快的就把这些箱子装上马车,那罗延听这掌柜的话,坐上马车,运送这些装了辽钱的马车出了货仓,向着城西而去。

    天色微明之时,马车停在了一个大宅前,这宅子门厅高大雄伟,青瓦红墙,看上去很是气派。

    不过马车停的地方并不是这大宅的正门,而是后门,因而门匾上只是写了“蔡府”两个字,这些马车停了一下,里面的人出来交接一下,那罗延就跟着这些马车一起进入了蔡府。

    这蔡府地方不小,但是有许多官军和奴仆,这些装货的壮汉也不敢乱走动,马车最终停在西花园边的二排库房边上,这些库房对面而建,左面按照“天地玄黄洪荒宇宙”排列,右面的按照“甲乙丙丁”天干地支排列,每个库房都是很大的房子。

    府里的管事招呼一声,那罗延这些装卸的伙计一起动手,把箱子从马车上抬下来,搬进库房。

    那罗延到这库房里看了一看,里面已经快要放满箱子了,几乎没地方下脚,他和这些壮汉好容易搬了一些箱子放进去,管事的道:“洪字号也已经满了,后面的放进荒字号房中。”

    那罗延看看这些放满箱子的库房,库房里每一个箱子里都装满了辽钱,这蔡府中装的辽钱的总数,已经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多来形容了,而是多的震撼和恐怖,那罗延别说见过这么多的钱了,就是想像都不能想像的到,这么多的铜钱聚集到一个地方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

    他不敢细看,因为蔡府的管事和奴仆已经催促他们这些搬运的伙计们赶紧收拾东西出府,那罗延回到之前那个货仓,那里的掌柜的给了他一贯辽钱,他忙活一夜没有合眼,这一贯辽钱也确实是不少了,只是那罗延一点也没有开心起来,什么原因,其实他自己也说不上来的。

    那罗延吃过早饭,专门跑去那个蔡府的正门看了看,原来这蔡府其实是驸马都尉府,这府里住的驸马名叫蔡鞗,他是当今太师鲁国公蔡京的第五个儿子,他娶的是宋徽宗的第四个女儿赵福金,封号茂德帝姬。

    至于这位驸马爷从哪里搞来的数量如此庞大的辽国钱币,要用来做什么,那罗延是管不着的。他只知道又一个晚上到来时,那罗延跑到那个小码头去看,那里却没有停泊小船了。

    那罗延到岸边的小货仓去,掌柜的看他到来,不好意思的道:“昨日忘记给你说了,那批货物已经全部运送完,暂时没什么活儿要你来做了。”

    那罗延微微失望,就向掌柜的告别,掌柜的道:“别急着走,蔡府那里我认得几个管事,看你勤快,他们那里也需要些人手整理货物,不知道你想不想去。”

    那罗延自然是满口答应,这掌柜的为人不错,还专门让一个伙计带了那罗延前去,那罗延进入了驸马都尉府里做事,专门去整理那里堆积如山的辽国钱币。

    这里的伙计有三四十人,府中看守极严格,干活的每人身边都有一名官军跟随,那些箱子都是铁锁锁好,也不会打开让人看的。前庭是绝对进不去的,多问一句就有人大声呵斥,那罗延也无从知道这驸马公主长的什么样,府里情况如何。

    他向来低调,也不怎么合群,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抱怨,每日日落时会分到一些辽钱,他就在这驸马府混了下来。
………………………………

第138节 孤云独去闲

    方进石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伸了个懒腰,振奋了一下精神,此时已经将近午时,按说不应该犯困的,不过这御使台的门童工作实在是无聊至极,让人不由自主的想睡觉。

    算来到这御使台已经四天了,方进石除了多认识了几个官员和这里的文吏仆从,也没什么跟以前不一样的,门童的职责就是跑腿送信通报,方进石难得看见秦桧一次,他上朝后就在这御使台内厅做事,内厅是机密所在,方进石也无权进去,他也乐的清闲。

    别人进入官府衙门是为了混关系,为以后混出名堂铺路,方进石却仅仅是为了不让施全失望,他又不善于拍马屁,到这御使台认识的人也是非常有限,不过中午时分,方进石借着吃饭时间,就溜了出来,到开封城的大街上闲逛。

    他走过了几条街,信步而行,不知不觉来到了背街,这里相对来说比较僻静,人流也少,方进石抬头望去,眼前有一个卖酒的店铺,上面写着“九里桃花醇”,方进石看这店面不小,心想:“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永安县正宗的桃花酒。”

    桃花酒名气太大,汴梁城里卖这个酒的酒庄有许多,只是纯正口味的并不多。

    他并不是像李孝忠和施全那样喜欢桃花酒的人,只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正宗的卖桃花酒的酒庄,买上几坛送给施全,略表心意。

    这九里桃花醇的店面很大,里外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坛、酒杯、酒具,这些大大小小的酒具各具形态,宛如一个小小的酒具展览馆,许多酒具一看就知道非中土之物,后面格子上摆了很多名贵的酒杯,玉盏杯、琥珀杯、夜光杯、翡翠杯应有尽有,甚至有很多酒具方进石听都没听说过。

    店中此时没有什么客人,店家和伙计懒洋洋的打瞌睡,看见方进石进来,一个伙计上前去招呼他,方进石询问了桃花酒的价格跟年头,都不太满意,随口问了一句:“你这店里最有年头的酒有多久了?”

    伙计陪笑着道:“我家主人喜欢酒,好酒自然不少,只是最好的都在他家里,这店里年头最足的有十一二年了。”

    方进石道:“拿来我看看。”伙计道:“这些酒在后面,客官真想要”
………………………………

第139节 圣朝无阙事

    三个人上了这酒楼吃饭,赵楷更是因为方进石那句价格贵的话,叫上了最好的酒菜,三人坐定,赵楷向方进石介绍这个宇文先生,此人全名叫宇文虚中,祖籍河南,出生于蜀地,号龙溪居士,现在在朝中的官职是国史院编修官。

    方进石一听这个官职,就知道此人一定是很有学问的,他是无论文人还是武官,都能聊上几句,很快混个半熟。这个宇文虚中虽是编修的文官,但是一点都不迂腐,丝毫没有书生吊书袋的习气,席间谈笑风生,甚他比年纪轻的赵楷还容易相处。

    方进石看到上了酒来,一拍脑袋道:“哎呀忘记了,我是去那九里桃花醇买酒的,如今酒也忘记拿了。”赵楷微笑道:“一坛桃花酒而已,当值什么,回头我送你十坛八坛子年头足的。”

    方进石道:“谢谢赵三哥了,不过好似我故意占便宜一样。”

    赵楷哈哈笑了道:“送朋友几坛酒算什么便宜,你莫不是小看了我郓王府了。”他这个是说笑,不过方进石注意到的是朋友二字,赵楷当真是把他看成新的朋友了么?

    方进石正在想着这个问题,赵楷又道:“过些时日,我再找你讨教讨教。”

    方进石道:“我天天空闲的紧,随时都可以奉陪。”赵楷道:“这几日不行,朝廷大比选良纳贤,我要和天下举子共襄盛举,不可分心。”

    方进石才想到,上次这赵楷说要参加科举考试,日期临近,举子都紧张的做着准备,他不是读书人,也不会特别留心,他忽然想起史浩来,也不知道这个口若悬河傲气十足的书生,现在有没有到这开封城参加秋试。

    宇文虚中笑道:“以王侯之位参加殿试,从古至今,你算第一个。”

    赵楷摇头道:“非也非也,入了贡院,便再也没有什么王爵尊卑,楷就是楷,与张三李四无异,试题经弥封和誊录,谁还分的出谁的来?”方进石听这赵楷要匿名公平参加科举考试,对他的好感又加了一层。

    三人吃过酒宴,赵楷出那酒庄时不带随从,实则随从就在左近旁边伺候保护着,他出门时自有人去结账,有人抬了轿子过来,赵楷向方进石拱了拱手道:“这便告辞了,回头我派人给你送酒去。”方进石和他作别,赵楷和宇文虚中各人乘了轿子渐渐远去了。

    郓王府一个随从留了下来,跟着方进石认让他住的地方,方进石在回来的路上想:“最近运气当真不错,居然无意中认识一个王爷,有的人想办法巴结都未必巴结的上呢。”

    他回到施全的锦线庄分号,邓安看到他就走过来道:“公子一个下午去哪里了?到御使台找你都找不到。”方进石道:“有什么事么?”

    邓安笑道:“有个故人相访,一直在等你呢。”

    方进石道:“什么故人?”

    邓安道:“是柔服县里的故人,去客房看看不就知道了?”方进石看邓安卖了关子不肯说,又是柔服县来的故人,他忽然心头一跳,莫非是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