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都要让杨悦去吃饭,就差让杨悦搬到自己家去了。
杨悦跟着刘老头先去看了看刘老头的两个孙子又闲聊了几句后,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刘家两个媳妇也将酒菜置办好,刘家二子便请自家老爷子和杨悦前去入座。
乡下人家吃饭没有那许多规矩,除了两个正沉睡的娃子,刘家五口连带杨悦共六人满满坐了一桌。这刘家在古柳村也是首屈一指的富裕人家,再加上今天又是感谢救命恩人,菜肴不是一般的丰盛,更是还特意上了两坛好酒。
席间刘老头举起酒杯敬向杨悦:“小先生此番救了我刘家两个娃子便是我刘家的大恩人,老朽可是无论如何也得敬你一杯!”说着一饮而尽,刘家二子更是轮流敬酒。杨悦饮尽杯中酒后,向着刘家众人道:“如今你我都是古柳村的人,左邻右舍的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刘老爷子无需如此客气,也别叫我什么先生的,听着怪别扭的,还是叫我杨悦的好。”刘老头闻言哈哈大笑,又是频频向杨悦举杯。
酒过三巡后,杨悦放下酒杯向着刘老头道:“杨悦心中有一个疑问不知刘老爷子能否解惑?”刘老头嘿嘿一笑:“你是不是纳闷我家为何会有这么多藏书?”杨悦点头道:“此事杨悦却是好奇,若是方便还请赐教。”刘老头缓缓将杯中酒饮尽,看着杨悦将事情的原委缓缓道了出来。
这刘老头一家并不是古柳村的原住民,而是在刘老头祖父时搬迁过来的,这些书也是刘老头的祖父带来的。刘老头祖上也不是沁阳人氏而是临汾府青明县的,只因为成祖之时要编著千古奇书《永乐大典》,成祖便下令民间献书,后来成祖见献书效果不理想,便下令各州各府强行收缴民间藏书,刘老头的祖父爱书如命,这才带着刘老头的父亲还有这几千本藏书来至古柳村隐居。后来解缙主持将《永乐大典》编著完成后收书之事便缓了下来,但是刘老头子一家却是没有再回青明县,而是在这古柳村定居了下来。
听了刘老头的讲述,杨悦道一声原来如此,沉吟片刻后冲刘老头道:“杨悦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刘老爷子答应。”刘老头此时正是心情大好之时,大手一挥:“你只管讲来。”杨悦道:“不知老爷子能否将家中藏书借杨悦阅看?”刘老头先是一愣,随后道:“杨悦你也喜读书?”杨悦点头道:“杨悦受先师教诲也甚是喜读书籍,只是往常终日奔波没机会静下心来,如今小子为先师守墓倒是有的是时间,现在又见了这许多书如何不让杨悦见猎心喜?”刘老头闻言哈哈大笑:“好好好,杨悦你日后尽管来我家借书就是!”
刘老头席间高兴多饮了几杯,此时在刘庸的搀扶下回房休息去了,杨悦则是在刘斌的陪同下到那藏书的屋子挑书去了。杨悦挑了三本书便欣喜的回家去了。
此后的日子杨悦过的十分充实,每日一早祭拜过齐云后便到秀儿家用饭,然后便是钻研齐云留下的两本道书,闲暇之时便从刘老头家借来藏书观阅,偶尔也会和秀儿出去走走。
却说这天杨悦走来刘家借书,无意间翻出一个小册子,册子之上尽是用杨悦看不懂的隶书写的。起先杨悦对这小册子倒也不在意,可是翻了两页后杨悦的神情便凝重了起来,杨悦虽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却是从上面看到一个熟悉的阵法——真阳阵。并且上面记载的阵法除了这真阳阵外还有七个阵法,从这阵法繁复程度上看,真阳阵竟然只排在前四,这令杨悦心中不由惊诧万分。又翻几下,见后面竟然还有几副带图的页面,只是却不是阵法了,而是类似法器一类的图画,旁边还有许多注解,只是仍是用隶书书写,杨悦一点也看不懂。
杨悦虽然看不懂册子上面写的是什么但却直觉的感觉到这个小册子的不凡之处,若是能将册子上所载的东西全部弄清楚一定会对自己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杨悦正心急看不懂册子上的文字之时忽然心中一动,自己虽然看不懂但是还有刘老头呢,相信那刘老头一定可以看懂的。当下杨悦也不挑选书籍了,将那册子揣在怀里便直找刘老头去了。
………………………………
第七十七章前往沁阳
刘老头祖上能够藏书千卷自然是富裕之辈,后来定居在了古柳村钱财自是没少留下,并且这乡下人家花销比不得城里面大,刘家后人又垦了几亩荒地自给自足,所以到现在这刘家家境在古柳村不是一般的殷实富足。杨悦去找刘老头时却是被刘斌告知刘老头不在家而是去找苏诚下棋去了。
杨悦向那刘斌道声告辞便揣着那个古怪的小册子飞也似的往村头的大柳树处跑去。村里几个老家伙有个共同的习惯,那就是每逢下棋之时都必到村头那株几百年树龄的大柳树下去。
杨悦一路小跑不一会便来到柳树处。杨悦到时那刘老头正捻着胡子得意的看着对面棋势窘迫的苏诚落子呢。苏诚正举棋不定之时忽见杨悦从村里跑来,当下那棋子也不落下,开口喊了声:“杨……”只是那悦字还没出来便被刘老头给憋了回去:“象棋里哪里有羊,你手上是马好不好。”刘老头话音刚落肩膀上便被一个手掌轻轻的拍了上去。杨悦突然的一下惊的刘老头身子一个趔趄险些从石板上摔下来。
刘老头扭头一看是杨悦,顿时苦笑一声:“杨悦,你可莫要把老头子这把老骨头给吓散了!”苏诚嘲弄了刘老头一句便笑着问向杨悦:“杨悦,你可是有什么事?”杨悦向两人打个招呼后便扯了扯刘老头的袖子:“刘老爷子,杨悦有件事想请你帮忙。”刘老头先是一愣,随后一拍胸脯:“杨悦有事你尽管说,老朽定当尽力。”苏诚也是笑眯眯的看着杨悦到底有什么事要请刘老头帮忙。
杨悦见这里也没有外人,便伸手从怀里将那本奇怪的小册子取出来递向刘老头:“刘老爷子,还请您帮我看看这上面都写的什么。”刘老头接过那个册子便翻看起来,苏诚也好奇的围了过去,只是苏诚只看了一眼便又把头缩了回去,那书上的东西跟鬼画符似的,它们认识苏诚,苏诚却是不认识它们。
刘老头看了几页后皱眉问向杨悦:“这东西我看着怎的如此眼熟,好像也是我家藏书中的一本吧?”杨悦点头道:“正是在您家藏书中寻得的。”刘老头点点头道:“这上面写的都是古汉隶书,老朽我也不尽认的,也只能辨出两三成而已。”说到最后刘老头也是无奈摇头。杨悦急道:“您既然能够辨出一些还请为小子将您能够认出的译给小子看一看,此书对小子却是很重要的!”刘老头一咧嘴:“这、这、这好吧,老朽就尽力而为。”看着手中的册子,刘老头哪还有下棋的心思?一边嘟囔着一边往村子里走去,想来是回去查阅书籍译解那隶书了。
三日后,杨悦正在苏诚家和秀儿给喂养的白蚕喂食桑叶,忽听外面传来刘老头的声音:“杨悦可在?”杨悦闻声放下装桑叶的筐子飞身跑了出去。秀儿见杨悦行为匆忙便也跟着走了出去。
杨悦一出屋门正见刘老头手里拿着两本书在外等候,一本是那古怪的册子,另外一本想是刘老头译解过来的文字。
杨悦期待的问道:“刘老爷子,事可济矣?”刘老头摇头轻轻苦笑一声,将两本书一起递向杨悦,声音中却是有些无奈:“杨悦,请恕老朽才疏学浅,这册子上的隶书老朽也不尽识,所译出来的也只十之三四,实在是惭愧,惭愧。”杨悦闻言心中一沉,但还是将刘老头所译的册子打开翻看,这一看杨悦方才的沮丧一扫而空,剩下的只是惊喜还有期待。
虽然刘老头未能够将册子上的隶书尽数译解,语句读来也不通顺,甚或有的每个段落也只是译出只言片语,但就是这些只言片语和这些读来不通顺的语句让杨悦欣喜若狂。从那些言语中杨悦不止一次的看到有关阵法、法器的相关字眼,还有些是只有玄门道家才能理解的字眼。这册子一定不简单,杨悦心中如是想到,不管用什么办法都要将这册子译出来。杨悦心中隐隐觉得,这册子比之齐云留下的两本道书的用处还要大。
看着那捧着册子怔怔出神的杨悦,刘老头还以为杨悦心中失望了,也是无奈的摇头叹气,只觉得心中过意不去。
就在那刘老头黯然之时,出神的杨悦却是突然双目放光,一把抓住刘老头的胳膊:“老爷子,这册子就真没有法子译解了么?杨悦求求您想想办法!拜托!拜托!”看着那急切的杨悦,刘老头忽然脑海中闪过一个想法,惊喜之余不由高声道:“我想到一人一定能译解此书!”杨悦闻言更是大喜:“是谁?在哪里?”刘老头捋着胡子得意一笑:“沁阳城老朽的一个旧识,此人才学更胜老头子百倍,与之相比老头子真是飞萤不敢与皓月争辉了!”杨悦可不管刘老头在那里感叹,一把扯住就往外走:“趁着天色尚早我们快去寻他。”
看着往外急走的杨悦秀儿不满的喊道:“杨大哥!你去哪里?”杨悦回头冲秀儿歉意一笑:“秀儿,杨大哥现在有急事,等回来再跟你去采桑叶!”说罢便拽着刘老头出了苏家。只留下秀儿嘟着小嘴,不满的用脚跺着地面。
沁阳城离着古柳村虽说不远但也有着三四十里路程呢,若是杨悦一人身强体壮的甩开两条腿便也就跑了过去,可别忘了当年去奉城时杨悦可是跟着马车跑了几十里路呢,这点路程不在话下。可是同行的还有一个刘老头呢,这刘老头花甲之年的,若个真是步行前往都走到猴年马月的了。
没办法,两人只好用耕地的黄牛套上装粮食用的板车悠悠晃晃的往沁阳而去。看着那慢悠悠的牛车,杨悦真恨不得把白羽两只翅膀插在自己身上马上飞往沁阳。
从刘老头口中杨悦得知了两人要去寻的那人姓魏,当年在沁阳还曾当过教书先生,听刘老头对其推崇想来应是一个有真才实学之人,译解这些古汉隶书应该是不在话下。
………………………………
第七十八章青楼女鬼
杨悦和刘老头赶着牛车匆匆赶往沁阳城,牛车虽然速度不快但还是在日落之前赶至了县城,二人也在城门关闭之前进入城中。
看着西沉的太阳,杨悦冲刘老头道:“刘老爷子,看来你我二人今日还是先找个客栈投宿一夜待到明天天亮了再去拜会那魏先生吧。”刘老头嘿嘿一笑:“干嘛去投宿那客栈,还得花银子,我们现在就去那姓魏的府上,他还得好吃好喝的招待我们呢。”杨悦踌躇一下:“这、这不妥吧?”刘老头牵着牛车只管走:“嘿嘿,你就放心吧,我二人相交十几年这些小节莫要讲究许多。”杨悦也只好跟了上去。
二人七拐八柺的来至一处宅院前面,刘老头将牛车交给杨悦,自己便上前拍门。
刘老头拍了几下房门后,只听“吱呦”一声门响,从里面出来一个小厮打扮的十八九岁的下人。那小厮显然是认识刘老头:“哎呦,刘老爷子,您怎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我去禀报我家老爷。”
那小厮一边往里迎刘老头和杨悦一边喊道:“老爷,刘老爷子来了!”刘老头向着杨悦眨巴眨巴眼一副得意的样子。杨悦却是没有想到这刘老头竟然还有如此的面子,看这魏府院子里的摆置想来也是富裕人家。
几人还没走到屋里便见一个五十来岁衣着光鲜,气质儒雅的老者迎了出来。那老者上前两步,一把握住刘老头的手,激动道:“哎呀,老哥,多时未见你可真是想煞小弟了!”看样子甚是热忱。刘老头也笑眯眯的道:“老弟啊,哥哥我也甚是想念你啊,只是这两年上了岁数不好来回奔波了,这才没来看望过你。”这时那魏老爷注意到了后面的杨悦不由问道:“刘老哥,不知这位小兄弟是……”刘老头笑呵呵的道:“我们先进屋再说如何?”那魏老爷一拍脑袋赔笑道:“却是小弟失礼了,快请!快请!”
正值晚饭时间,那魏老爷又逢故友来访,饭菜置办的甚是丰盛,两个老伙计开怀畅饮,杨悦也不时陪饮两杯。
酒足饭饱之后,又有下人奉上茶水来,三人便在中堂之中喝茶闲聊,魏老爷自是问起了刘老头的来意。
刘老头伸手从怀中将那奇怪的册子掏出递向那魏老爷:“兄弟,哥哥我想请你帮我译解一下这册子上的古汉隶书,不知兄弟能否为之?”魏老爷疑惑的接过刘老头手上的册子借着灯光仔细翻看,不时皱眉思索。杨悦在一旁却是又紧张又期待,双手掌心都冒出毛毛细汗来。
过了半晌那魏老爷抬头看向刘老头:“老哥,这东西兄弟勉强可以译得,只是上面所载内容甚是奇怪,好似道教画符布阵的东西似的,不知你译它做甚?”刘老头道:“既然兄弟有这本事,却是要麻烦你了,至于有何用处,老哥也是受托于人,不知这册子有何用。”魏老爷闻言也不多问只是将此事应了下来,承诺三日后便将册子上内容尽数译解出来,却是把个杨悦高兴的心花怒放。
刘老头跟着那魏老爷又客气两句,突然问道:“为何方才席间只见弟妹,却是不见魏康呢?”这魏康乃是魏老爷独子,刘老头自是相识。经刘老头这么一问,那魏老爷本来还带着笑意的脸上却是瞬间变幻的愁苦起来,只听魏老爷重重的叹口气:“家门不幸啊!”看着一脸疾苦的魏老爷刘老头也是纳闷着急:“老弟何出此言?那魏康侄儿莫是出了什么事端?”
魏老爷摇头叹气最后无奈道:“老哥不知啊,你那不争气的侄儿行事却是如此荒唐。”刘老头问道:“魏康做了什么事?”魏老爷摇头道:“那孽畜竟然喜欢上了一个青楼女子,真真是气煞我也!”刘老头闻言一愣,似魏家家境教养这魏康喜欢上一个青楼女子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刘老头对这事倒也真是无奈,有心劝解吧,但这是人家家事又不好插手,不说吧,多年老友怎能束手不闻不问,最后也只能劝解道:“想是康儿年幼懵懂为那女子美色所惑,我等只需好言劝解,等到时候一长想是康儿便会想明白,不再和那女子往来。”魏老爷摇头道:“晚了,晚了,那女子死了。”刘老头一愣,随后道:“既然那女子死了康儿不是便不会再迷恋她了。”只是魏老爷的下一句话却是让屋内几人瞬间变色“可是那女子的鬼魂却是夜夜来纠缠康儿,如今康儿染病在身,卧床难起啊!”
魏老爷说完自顾摇头叹气,刘老头先是大惊失色,随后连连拿目光去扫杨悦,意思很明显是要杨悦出手。
不用刘老头示意杨悦也早有意思,毕竟这次前来找人家帮忙也没带什么礼物心中正过意不去呢,现在却是正好有了这么一个表现的机会。
杨悦先是向魏老爷拱了拱手,然后问道:“请问魏老爷,那女鬼纠缠公子多长时日了?”魏老爷听杨悦问话先是一愣,随后道:“却是已有将近半年之久了。”杨悦点点头又问道:“如今公子处况如何?”魏老爷如实道:“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如今是茶饭不思,水米不进,整日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发呆,却是真个要急煞我也!”杨悦问了这几句心中便是有了计较,思虑片刻后杨悦道:“魏老爷可否带小子去看看公子。”
魏老爷闻言一愣并未作答,而是转头看向刘老头,询问的意思显而易见。刘老头却是神秘一笑:“老弟啊,你今天能遇上杨悦小兄弟却是你的福气了,只要将康儿的事交给他来办你就尽管将心放到肚子里好了。”魏老爷闻言双目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