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有毒:冠宠皇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有毒:冠宠皇后-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然间,怀中的人轻轻动了一下,发出细弱的一声嘤咛。

    萧凤梧满身的肃杀之气瞬间卸去,眉目间换了温柔的神色,低头看去,果然见顾倾城挣扎着缓缓睁开眼睛,眼神还有些迷蒙,却已经浅浅开口:“你这是怎么了”

    她虚弱的抬起手,抚在了萧凤梧脸上,那里有几道细小的伤口,是他带着她破船而出的时候被飞剑的木屑所伤,眼中浮现疼惜之色,轻轻问道:“痛不痛”

    痛当然痛

    萧凤梧胸中胀胀的,痛痛的,说出口的却是:“你这傻瓜,你痛不痛”自己成了这幅模样,还惦记着他这点微不足道的小伤。

    “啊”顾倾城这才回过神来,蛾眉微蹙,“是小腹有些痛,好似在往下坠”

    说着便要伸手去摸。

    “王妃别动”张大夫急忙出声,“您动了胎气,我为您施针安定,这时候您身上还留着针呢。”

    顾倾城闻言便乖顺的靠在萧凤梧胸前,听着他稳定而强有力的心跳,露出一个心安的笑容,“我们都没事,真好”

    萧凤梧吐出一口浊气,方才是他暗暗运内力调息,才使心跳与往常无异。

    她不知道自己方才是有多么慌乱

    罢了,何必让她揪心,还是瞒着她吧。

    这个时候大地的震颤已经慢慢减弱,算起来持续了约有半个时辰。

    又等了片刻,张大夫把金针起出,问顾倾城可还有哪里不舒服。

    顾倾城用心感受,道:“小腹还有些发凉,身上绵软无力,还有些头晕,别的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了。”

    张大夫点了点头,把金针都收起来,道:“从今天开始,每日给王妃行针三次,大约有三日便可无事了。我再开副方子,吃上三天,白嬷嬷再用药膳温补,大概半个月后便不必有半点担心了。”

    萧凤梧犹自不放心,问道:“王妃的身子不会因此受损吧”

    “的确是略有一些损伤,”张大夫捻着胡须,实话实说,“不过悉心调养一段时日,等月份大一些便不妨事了。有白嬷嬷呢,王爷尽可以放心。”

    萧凤梧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顾倾城抬手抚了抚他的眉心,轻声说道:“别担心了,没事了。”

    张大夫叮嘱道:“虽然这次是没事了,但是王妃要记住了以后切忌多思多虑,心思过重还是会动到胎气的。”

    萧凤梧眼中闪过一道狐疑之色,碍于耳目众多,也便没有问。

    这时峨眉提着一个大大的食盒快步走了过来,放在地上取出里面装着的汤碗,犹豫了一下,伸手递给文莺:“我手笨,你来”

    文莺接过发烫的碗,轻轻把汤吹到不冷不热,一口口喂给顾倾城。

    顾倾城因为失血过多,其实十分虚弱,此刻也还是头晕眼花的,闻到浓郁的香气已经忍耐不住,张开口任由文莺喂汤,却只喝了半碗便昏睡过去。

    萧凤梧立刻紧张起来,问张大夫:“怎么样”

    张大夫诊了脉,安慰道:“王爷不必担心,是睡着了。王妃身子虚,需要好好进补,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白嬷嬷心中都有数。”

    萧凤梧这才放下心来。

    又过了差不多两刻钟,地面的震动终于从微小变成一点也无。

    清点王府建筑,损毁的并不算多,像长乐堂这样重新修葺过得地方更是一点损失也没有。

    萧凤梧并没有多做犹豫便抱着顾倾城来到长乐堂,命人赶紧打扫,笼起地龙,烧上炭盆。

    在这之前先用汤婆子把被褥暖热,才将顾倾城放在床上,拿锦被将她裹好。

    等一个多时辰之后,屋子里温度变得有些熏然,才命人打了热水来要亲自给顾倾城擦洗。

    文莺讷讷道:“王爷,这等事情还是由奴婢们来吧,白嬷嬷吩咐了,此事污秽,不能让您沾手。”

    萧凤梧冷冷扫了她一眼,淡淡说道:“这床上躺着的是本王的妻子,她腹中的是本王的子嗣,你倒告诉本王,哪里污秽”

    这低沉的嗓音听在耳朵中便跟炸雷一般,文莺脸色发白,下意识后退了几步,不敢说话了。

    萧凤梧收回目光,专注的望着顾倾城苍白的似乎有些透明的脸,冷冷地道:“还不去”

    文莺只觉得身上出了一层冷汗,棉衣粘粘的贴在背上,难受极了,忙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和文鸳一起抬了一只装满热水的大桶进来,另外还有两只铜盆。

    文莺往铜盆里舀了热水,文鸳兑进冷水,调好了温度,拧了干净的巾帕,犹豫着伸出手。

    萧凤梧在被中解了顾倾城的下衣,丢到地上,刻意不让自己去看那刺目的猩红,接过温热的毛巾伸进被中替顾倾城擦拭,片刻之后缩回手来,雪白的毛巾已经变得鲜红。

    瞳孔一缩,萧凤梧觉得自己的心,针扎似的痛。
………………………………

第904章 震后

    盆里的水换了十来遍,才变得清亮起来。

    萧凤梧擦完最后一遍,命人去取了干净的衣物过来亲自给顾倾城换上,把沾了湿气的被褥也换成早在熏笼上熏得暖暖的被褥。

    自己也去更衣沐浴。叫文莺和文鸳把地上的水迹全都擦干净。

    萧凤梧的衣服上也染了不少的血,以致他自己都在头晕,永安到底是流了多少血啊

    从这一刻他已经决定,只要这一个孩子就足够了,以后绝对不让顾倾城再受这种折磨

    顾倾城因为太过虚弱一直处在昏睡当中,虽然知道有人替自己净身更衣,却并不知道那人便是萧凤梧。

    她这一觉一直睡到了次日日上三竿。

    醒来之后觉得腹中有些饥饿,刚要开口,文莺已经端着一只盖碗走了进来,微笑道:“王妃可是饿了白嬷嬷命人炖了红参乌鸡汤,您先吃两口,稍后还有主菜呢。”

    文鸳也过来帮着顾倾城坐起来,由文莺服侍着吃了半碗汤。

    鸡汤里撇去了油沫,添了几味山菌,味道十分鲜美。

    顾倾城吃了半碗,精神好了许多,因不见萧凤梧,略有些担心,问道:“王爷呢”

    文莺一边收拾碗一边说道:“王爷奉诏进宫去了。”

    顾倾城立刻想到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动,忙问道:“这次地动可是非常严重京城受损严重不严重”

    文莺和文鸳交换了一个眼神,异口同声地道:“王妃,王爷临行之时,吩咐了,不许您劳神,外面的事情自然有朝廷的专职官员去管,您只要养好了自己的身子便是。”

    顾倾城心中有事,不愿与她们多说,便问:“柳风呢”

    文莺道:“柳风接了差事,不知道去哪里了。”

    顾倾城又问:“绿萝呢”

    文莺道:“绿萝姐姐也有别的事情,此刻不在府中。”

    顾倾城连问了好几个人都不在,不由得也起了三分火气,冷下脸来道:“你们是合起火来糊弄我是不是”

    “王妃息怒”文莺和文鸳连忙跪下了,“您身子刚好些,可千万不能动怒,实在是您问到的这些人真的都各有差事不在府中。您不知道,这次地动虽然算不上多么严重,可是府里也因此蒙受了损失,咱们府里人手本来便不如别家多,所以一出了事便显得有些不足起来。”

    这倒是实情。顾倾城的火气也渐渐小了。她方才点到的人全都是口风容易松动的,但很明显,萧凤梧不想让她知道外面太多的事情,所以提前这些人全都调走了。

    她也知道,萧凤梧这是体贴她的一番好意,可是心中打着结,如不解开,只怕她难以释怀。

    沉默片刻,道:“你们都起来吧。白嬷嬷呢请白嬷嬷过来总可以吧我这身子一直是白嬷嬷调理,所以想问问她。”

    文莺苦笑道:“不是奴婢不让您见白嬷嬷,实在是白嬷嬷不小心扭伤了脚,如今行动不便。您要不然见见秦妈妈”

    顾倾城意兴阑珊起来,只是叮嘱她们让白嬷嬷好好养伤,不要过于劳碌,便说乏了,要歇一歇。

    二人服侍着她睡下,悄悄松了一口气。

    萧凤梧一直到入夜才回来。

    这一次京都大地动十分严重,西山山脉有一半都塌陷了,鸡鸣寺的寺庙几乎全部镇毁,所幸僧人们大多平安无事。

    西山附近的平民受灾严重,死伤超过五千人。

    京城内部损毁民房不计其数,死伤人数也超过了千人。

    以上还都是粗略统计得出的数字。

    皇宫之中甚至还出现了一道裂缝,宽达五尺,长约十丈,贯穿了整个锦祥宫,距离昭帝的龙床只有一丈余远。

    幸而当时昭帝不在锦祥宫内,所以幸免于难,但是这条只有锦祥宫才有的裂缝还是令昭帝既怕又恨,得到消息之后便晕了过去。

    地动停止之后,双安仗着胆子去探了探,发现那道裂缝深达四五丈,算下来也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若是不小心掉下去,只怕性命难保。

    他也知道昭帝在怕恨什么,当下便给宫里的人下了禁口令,即可命人挖土填坑。

    等昭帝醒来之后,那道裂缝已经被填平了一半。

    昭帝是不可能再去锦祥宫住了,因此便宿在了御书房。

    第二天起来也是精神恹恹的。

    朝廷百官早就在宫门外侯旨传召,昭帝却不愿相见,只下旨命萧凤久和萧凤梧火速进宫面圣。

    没有办法,群臣只得在右相的统筹安排下进行灾后的统筹、安抚事宜。

    萧凤梧和萧凤久几乎是同时抵达皇宫门口的,两人互相问候了彼此府中的平安,萧凤久忧心忡忡地道:“不知道母妃如何了昨晚我便来递了牌子,只是没有被允准进宫。”

    萧凤梧安慰道:“放心吧,我们都平安无事,贤妃娘娘也不会有事的。”

    两人进宫之后,直接来到御书房。

    昭帝在偏殿的罗汉床上接见了他们。

    昭帝面色发黄,精神萎靡,道:“叫你们进来是为了让你们说一下,这次地动你们怎么看是天罚还是”

    萧凤久看了看萧凤梧,他本来不善言辞,更加不会说谀辞,所以便干干脆脆说道:“儿臣不知。”

    萧凤梧则说道:“绝对不会是天罚。父皇,虽然这是天灾,但也可以认为是**。”

    昭帝的眼睛亮了一下,忙道:“何以见得”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他最怕的便是被人说成是天罚,那便说明他这个皇帝是个昏君,因此萧凤梧这句话对他而言,简直便是救命稻草。

    “据儿臣所知,”萧凤梧侃侃而谈,“受灾最严重的乃是西山,也就是映月峡一带。不知父皇可还记得今年春天那场大爆炸,也曾引起京城轻微地动来着”

    昭帝点点头:“朕记得。那时正是八皇子出生不久”

    “然也,”萧凤梧接下去说道,“那一次只是一段山体发生了爆炸便引发了不笑的动静,如今西山山脉有一多半都塌陷了,可想而知会对京城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

    萧凤久看了他一眼,暗自佩服,自己心粗,压根就没想过要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想。
………………………………

第905章 建议

    昭帝面露疑惑之色,问道:“这两者有什么关联么”

    萧凤梧脸上的笑容一闪而逝,徐徐说道:“这场地动是天灾,却绝不会如此严重,那是因为西山的山体曾经被人掏空过,所以才会禁受不起轻微的地动,进而引发大面积山体崩塌,波及到京城,便演变成了这一场罕见的大地动。”

    昭帝眼中的不安慢慢减弱,差一点便要问及锦祥宫地面出现裂缝的事情,但即使咽在了喉咙里,问道:“西山山体如何被人掏空,又是被何人掏空的你可知晓”

    萧凤梧摇头:“儿臣不知。不过,春天那场爆炸之后,儿臣曾经去过映月峡,从废墟之中发现了许多兽骨,上面还沾染着新鲜的血肉。本来山林之中并不缺乏野兽,出了那么大的一场事故,发现一些动物的残肢再正常不过,但是儿臣却发现那些动物残肢很少有幼兽的,基本都是成年的巨兽,怎么说呢,极普通的一根胫骨都远远超过了马腿的长度,可以想象那些野兽的个头有多么的庞大。”

    昭帝面色一沉,道:“既然有这样的发现,为何不上奏”

    萧凤梧眨眨眼,一脸的无辜:“父皇,儿臣有了这个发现之后立刻便具本上奏了,只是奏折虽然呈上,却一直石沉大海。儿臣还以为父皇是早就知道内幕,所以才不予理会的。”

    “双安”昭帝叫道,“去把今年三月底四月初的奏折全都搬过来”

    百官递上来的折子,并不是都会到达昭帝手中,所有的奏报全都在中书省分门别类整理,那些奏报无关紧要小事的折子会在中书省留下,选择那些大事才会呈给昭帝预览,有时候昭帝看到奏折上奏禀的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会驳回给中书省,交由尚书省审议。

    双安不敢懈怠,急忙带着小太监去照办,很快便抬了两口箱子过来。

    昭帝伸手一指,对萧凤梧道:“你自己找”

    萧凤梧弯腰翻捡了片刻从一堆奏章之中翻出了一本,拍了拍上面的灰尘双手递了过去,“父皇请御览。”

    双安忙双手接过,擦掉了上面残存的灰尘,又转呈给昭帝。

    昭帝翻开看了几眼,脸色越发难看,问道:“你为何不查”

    “父皇,”萧凤梧两手一摊,委委屈屈地道,“儿臣并无相关职权,怎好擅自去查只因问过有经验的山民,才知道,必是有人掏空了山体在里面豢养野兽,一时不察出了意外,才会引发那样的大爆炸。父皇,儿臣却不知道,野兽还可以豢养么难道那些野兽的尸体不是山林间的野兽而是”

    他的话并没有说完,可是昭帝已经开始眼神闪烁,道:“不必再多说了,这件事你也不必再问,朕”他想了想,似乎只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朕会派人去查。”

    萧凤久悄悄朝着萧凤梧挑了一下大拇指。萧凤梧低头一笑。

    “朕今日叫你们来,是想问问你们,如何处理灾后事宜,”昭帝解开了心头的结,心情也便舒畅了一些,“你们不要拘谨,各抒己见才好。”

    可是他的目光却落在了萧凤久身上,很明显,希望萧凤久能够出头。

    萧凤久犹豫了一下,道:“儿臣以为,应当抚恤为先。京畿百姓受灾严重者,朝廷应当拨出专款来赈济,帮助他们重修房屋,度过这个严冷的冬天,并且下发粮种,以备春耕。

    “至于京城内部,也要帮助各家各户修葺房屋,并且拨下银两,不能因为天灾而是百姓受到困顿。”

    昭帝等了很久他都没有再说下去,脸上露出些微失望之色,问道:“没有了”

    “呃,”萧凤久仔细想了想,老老实实回答,“就这么多。”

    昭帝脸上的失望之色更浓,叹了口气,有些不情愿的把目光转向萧凤梧:“你怎么看”

    萧凤梧声音清朗,答道:“一方面,的确要按照四皇兄所说的那么去做,同时还要做好民心安抚事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巡逻,恩威并施,防止心怀不轨之徒,趁机煽动民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此外,儿臣以为,父皇应该减免一些赋税,以安定民心。毕竟修葺房屋下发银两等等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若是减免了赋税,民心必定安定,还会称颂父皇圣明。”

    昭帝面色一冷,不阴不阳地道:“依你之言,若是朕不见面赋税,便不是圣明之君了”

    “儿臣不敢。”萧凤梧一掀衣袍跪了下去,态度却是不卑不亢的。

    萧凤久见状也跟着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