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依旧是昏迷不醒。
至于杨国柱和虎大威、王朴等,则带着残部往北而去,还不知道卢象升的下落。
而此时。
鸡泽的高起潜和关宁兵还不知道包围卢象升部的建奴主力已经撤军。
只有一心只想立功也能成为总兵官的吴三桂注意到了鸡泽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建奴斥候。
高起潜听闻后自然是慌张不已:“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建奴已经歼灭了卢象升部,如今要来与我们决战?”
“公公,为今之计只有赶紧撤离这里”,王廷臣忙道。
“王总兵所言甚是,当立即撤离这里!”
高起潜点了点头。
于是。
这高起潜和关宁兵便不战而撤,但是因为建奴出现的太快,关宁兵的撤退变成溃退,辎重粮草尽落于建奴之手,且包括数千兵丁皆被俘。
如此一来,本来因粮草被毁而周边州府又被洗劫过而导致断粮的建奴主力获得了一批急救之粮草。
虽然关宁兵的粮草也不多只够五万兵马数日的嚼用,余则一些未陷于建奴之手的州府接济,但这批粮草足够多尔衮的主力出关。
多尔衮的建奴主力则靠着关宁兵的这些粮草一路急行至武清,且攻陷了武清城,然后大肆劫掠三日后又攻陷宝坻和平谷劫掠。
一时间,京师震动!
崇祯听后勃然大怒:“混账!这建奴是欺我大明无人乎,竟如若入无人之境!”
“陛下息怒,这股建奴如今已不过是强弩之末,臣早已命各州县坚壁清野,建奴即便攻陷武清、宝坻、平谷等县除了劫掠些人口,也难有粮草接济,以臣看不妨令洪承畴、孙传庭率兵拱卫京师,以防建奴寇掠京畿,而逼其北返也!”
杨嗣昌建议道。
崇祯想了想,便道:“准奏!”
……
建奴盛京。
多尔衮跪于皇太极面前,将此次入关的战事阐述了一遍。
皇太极面色冷冷地问道:“你是说,岳托、费雅塔、满达海、常阿岱皆挫败于此人之手,甚至岳托、费雅塔、常阿岱还死于此人?”
“臣弟不敢欺瞒万岁爷,确系此人所为!”
多尔衮咬牙回道。
“陆远?”
多尔衮看向李永芳:“明廷之中,朕为何没有听说过此将?”
“主子息怒!奴才也是第一次听说过此人!”
李永芳忙跪了下来,有些害怕地回了一句。
多尔衮看了李永芳一眼:“起来吧,这次朕就饶了你,但是下次朕再问起此人,朕可不希望你还是不知道此人。”
“奴才明白!”
李永芳忙回了一句。
然后,皇太极突然看向了多尔衮,手中的茶杯直接砸在了多尔衮身上:“好你个老十四!你和岳托还有杜度打得这是什么仗!让我大清这么多宗室子弟折于其手!你让朕怎么向列祖列宗交待!”
多尔衮没有说一言,他早就料到自己这次入关一旦做的不好,皇太极肯定会借机发难。
“此事就不要告诉代善了,以免他承受不住丧子之痛,正蓝旗暂归豪格统领,杜度指挥无能,罚其十个牛录补到正黄旗!你虽是朕的十四弟,但也不能宽宥你指挥失当之罪,罚你正白旗十个牛录补到正黄旗!至于岳托,既已阵亡,便不再追究其!”。
皇太极说道。
多尔衮也无法反驳,只得谢恩领罪。
………………………………
第一百八十八章 需要忠诚
多尔衮走后,皇太极一直沉吟不语。
虽说建奴这次入关失利,但对于皇太极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损失,甚至他还借机把正蓝旗归在了自己的掌控之下。
这样,他皇太极就在掌控正黄旗、镶黄旗之外,多了一旗。
因此,皇太极在建奴的权力也就更大了些。
不过,皇太极想到屡次挫败建奴兵锋的陆远,他还是不由得重视起来,对李永芳吩咐道:“朕希望你除掉他,否则,此人可能在将来为我大清劲敌!”
“奴才明白!”
李永芳回了一句。
李永芳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将自己最得意的儿子,后来成为满清弘文院大学士的李率泰叫了来:“这次你亲自入关,打听一个叫陆远的明廷将领,然后除掉他!这是主子万岁爷的意思。”
“儿子这就准备入关,请父亲放心。”
李率泰点了点头。
……
丘县。
这里离临清和清水镇堡已经不远。
不过,陆远没打算继续南下回到清水镇堡。
因为,此时,他已经得到消息,建奴已经北返出关。
而刘宇亮已令他立即收复被建奴攻陷之城池,且去天津见他。
陆远也因此松了一口气,毕竟这次建奴总算是没有进入山东劫掠。
下一次建奴入关劫掠,陆远记得是在崇祯十五年,如今是崇祯十一年年底,还有三年多的日子。
陆远知道自己得抓紧这三年多的时间壮大自己,因为三年以后已经没有卢象升的天雄军替自己阻挡建奴。
临清也正是在三年以后的清军入关时被屠。
而且,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三年后的松锦之战,将会使得大明退守山海关,八大总兵的精锐之师丧失殆尽,只余下孙传庭的一支秦兵。
而再过一年,孙传庭部战死潼关,大明朝廷所有精锐就会全部丧失。
自己到那时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建奴还有做大的流贼。
时不我待,陆远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这三四年里迅速做大,阻止建奴夺取天下的速度。
“第二局和第三局除局正本人外,其余暂归费叔统一指挥,费叔暂升为第一千总部千总,且暂率领第二局和第三局先护送辎重队和医护兵等回清水镇堡,第一局和近卫连以及各局局正随本官进京,且编组为第二千总部,申光祖升任第二千总部千总。”
陆远对自己的威武军下达了这样的指令,他知道接下来因为建奴这次入关而消灭了卢象升部的缘故,使得流贼又会死灰复燃,甚至至此以后,这些流贼会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做大而灭掉朱明王朝。
但威武军刚刚经历数次大战,伤亡已经很大,急需休整扩军。
所以,陆远可不想让朝廷还惦记着自己的这支部队,然后不让自己的威武军休整,就调自己的威武军去灭流贼。
因而,陆远准备只带部分威武军进京,然后借口说自己的威武军因与建奴数次作战伤亡惨重已经元气大伤,这样才能避免朝廷又要征调自己。
费叔对此自然没有意见,他是陆远的家奴出身,女儿又是陆远的通房丫鬟,自然对这种去京城见皇帝受赏的争荣夸耀之事不感冒。
而申光祖听说要带自己的第一局进京,也升了自己为千总,自然很高兴,自然也忙应了下来。
汤信倒是有些失落,见与本和自己一样都是运河边帮工苦力出身的申光祖如今已经先升为千总,他此时越发后悔当初就该直接同意成为陆官爷的家丁,而不是顾虑云老爷的面子而一开始拒绝加入陆官爷的家丁队伍,如今也导致自己晚了一步成为千总。
张嘉峻也没有意见,他甚至也猜到了陆远只带一部分威武军入京的原因。
不过,张嘉峻也有些别的忧虑,但他没有说出来,毕竟这个忧虑只适合对陆远一个人说。
等到这些军官离开后,张嘉峻就直接找到陆远:“官爷,小的认为这次进京,不仅仅应该担忧朝廷征用我们威武军,还应该防备朝廷直接征用或拉拢我们的人。”
陆远听后犹如醍醐灌顶,他承认张嘉峻说的很对,自己现在的势力还不算大,而自己的这些军官却跟着自己一起开始在朝中声名鹊起,一旦朝廷高官厚禄拉拢自己的军官,自己的军官似乎的确无法拒绝,毕竟现在自己这些军官已经不是小老百姓,给予其满足温饱的收入肯定不能满足其欲望了,毕竟人的欲望都是越来越大的。
“这件事你想到本官的前面了,你先趁着大家心思还没注意到这方面的时候,立即挑选可靠的人组建内卫司,你兼任司把总,将来内卫司得清楚我们内部出了什么问题,至少本官以后要清楚他们和谁见了面,和谁说了什么话!”
陆远说后就捏紧了拳头,两眼看着丘县城外的白雪,他知道自己现在的势力还很小,犹如这茫茫雪原上的一棵弱小的柏树,自己如今既然被张嘉峻提醒后,就得立即加强对内部的管控,虽然自己知道要求人做一个忠心的人很难甚至不可能,但他现在作为一个管理者,却依旧还是需要人的忠心的,至少得要清楚谁更忠心,谁更可靠。
陆远不得不承认自己百般鄙视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确实是很符合统治者的需求,自己居然也要在乎别人的忠诚度了。
真香啊!
但陆远也不是教条主义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部下的忠诚度,也不会胶柱鼓瑟的不去调查自己部下的忠诚度。
至于特务制度会不会增加内部的互不信任感,陆远也有考虑,但他现在没有别的办法,而且他相信只要愿意跟随他的人会明白自己的苦心,自己以后让他们得到足够多的利益,他们还是会接受的,大不了自己只给予自己内卫司调查权而不给司法审判权就是。
“遵命!小的不敢瞒官爷,小的这些日子私底下和以前我们陆家的老人都聊过,有好些个依旧只承认自己是陆家的人,而觉得我们不该为朝廷卖命!小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我们都觉得当年如果不是陆家收留了我们,哪怕我们饿死,朝廷也不会管我们!所以,如今要卖命也只给陆家不卖命,不给朝廷卖命,即便朝廷给了我们官做,也应该是如此,人不能忘本!”
张嘉峻回了一句说道。
陆远听后没有回答,只看了张嘉峻一眼,他发现张嘉峻是个人才,将来适合做内务工作,说道:“以后,你和你们内卫司的人依旧喊本官为公子。”
“明白!”
张嘉峻说完就离开了陆远这里。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收留卢象升残部
张嘉峻离开后不久,营帐外,突然传出一片哭喊之声,陆远闻讯忙出来问道:“怎么回事?”
安大夫这时候已经来到了陆远的帐外:“禀官爷,卢督臣他还是走了。”
陆远听后愣了片刻,仿佛周围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良久后,陆远才道:“六娃子,将军中的白纱布给本官腰上缠上一条!”
很快,六娃子就给陆远缠上了一条白纱布,陆远这才走到了野战医院来。
此时的卢象升已双手叠放在身前,脸已成乌青色,眼窝深陷而紧闭。
卢象升的残部李玉华等则跪在他面前默然不语。
陆远也向卢象升行了一礼,他没想到自己改变了建奴劫掠山东、天津等的结局,却依旧未改变卢象升战死的结局。
“通知丘县的联络站为卢督臣准备一副上好的棺椁。”
陆远说后就拍了拍旁边的李玉华,然后喊道:“诸位天雄军的兄弟们,还请节哀,督臣虽阵亡,然也算死得其所,吾等当为督臣复仇,荡除鞑虏!”
李玉华依旧沉默不语。
陆远知道这些人有的都是卢象升在大名府任知府时就跟着卢象升的,不少是卢象升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友家奴,和卢象升的感情很深,自己三言两语是不可能让这些在悲痛中缓过劲来的。
所以,陆远也没多说,只让大军准备北上,并将卢象升阵亡的事奏报给刘宇亮。
不过,陆远也不希望李玉华这些人就此湮没于历史长河,他希望自己威武军可以吸纳进这些天雄军残部,毕竟这些天雄军残部是身经数战的精骑,都是在和六万建奴主力厮杀后还未阵亡的猛士。
所以,陆远将周狗儿叫了来,吩咐道:“你去联络一下李玉华他们,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问问他们将来的打算,最好将他们拉拢过来,加入我威武军,将来好与建奴决战!”
“遵命!”
周狗儿现在已经习惯性的和谁都能套上近乎,保持友好关系,素来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他对这种事乐此不疲,在陆远交待他这个任务以前,他就已经和李玉华等熟络起来了,没事就夸一夸李玉华等天雄军的忠勇,也自讨腰包请李玉华等吃过饭,然后说过一些自己的威武军的好处。
等周狗儿一来到李玉华这里的时候,李玉华等人就立即站了起来,对周狗儿拱手:“周兄弟!”
“诸位天雄军的兄弟们别客气,我这个时候来这里没别的意思,只是朋友间谈谈话,卢督臣最终还是为朝廷而战死了,这件事不只是你们痛心,我们也很痛心,但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诸位天雄军的兄弟们节哀!我来这里只想问问,诸位将来又何打算?”
周狗儿问道。
李玉华此时看了看其他人,然后回道:“我们打算先送卢督臣回乡安葬。”
“送回去后呢?朝廷自会有人赐祭,卢家还有本族之人负责丧礼之事,然尔等就没想过为卢督臣复仇吗?!继续完成卢督臣未完成的夙愿,即扫除虏贼,护卫家园?”
周狗儿问了一句,他自然不知道卢象升的夙愿是不是这个,但现在卢象升人已经阵亡,自然不能起来反驳他。
而李玉华等只知道自己的督臣战死在建奴之手,至于卢督臣的夙愿是不是扫除虏贼和护卫家园,他们也没多想,只是觉得周狗儿说的有理,甚至也毫无阻碍的接受了周狗儿的这套说辞,再加上本就对前路迷茫的他们也的确听周狗儿这么说也的确发现自己现在活下来好像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卢督臣复仇。
所以,李玉华第一个站了起来:“想!不瞒周兄弟,李某现在只想给督臣报仇!”
接着,另外一名天雄军残部也站了起来:“某也是!”
紧接着,又有一名天雄军残部站了起来:“某也是!”
……
周狗儿见此立即一拍桌子,也站起来:“好!诸位不愧是我汉家儿郎!果然皆是忠勇之士!请受周某一拜!”
李玉华等都只会打仗,单纯的很,哪里受得了周狗儿这样的吹捧,见周狗儿这样礼敬,自然一个个感动不已,对周狗儿好感倍增,似乎已拿周狗儿当成了自己亲兄弟一般。
而周狗儿也趁此继续做思想工作:“但诸位兄弟,你们应该清楚,造成卢督臣阵亡一大半的原因是建奴,还有一半是谁导致的,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而真正愿意与你们一起抗击建奴的除了我们威武军,没有谁,而我们威武军的信仰就是保卫家园,荡除建奴,让天下百姓有个太平世界,让天下百姓皆有自己的田地!诸位兄弟难道不想加入我们威武军,将来好荡除建奴,然后结婚生子,为自己争一个安宁之家吗?”
李玉华几乎就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跟着卢象升的初心就是想护卫住自己的家,只是这些年转战南北似乎早已忘却了初心,如今听周狗儿这么一说,顿时又有了这种强烈的愿景,故立即回道:“想!还周兄弟问问陆将军,可否愿意收留我们!”
说着,李玉华等都单膝都朝周狗儿跪了下来:“请威武军收留!”
“诸位兄弟,快快请起!我不瞒你们,正是我们官爷让我来问你们的,既然你们肯加入,我们威武军自然欢迎你们!你们谁如果还想杀建奴,为卢督臣复仇,建立自己的家园,在送卢督臣回乡后就来威武军,我们威武军欢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