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紧接着就是劈空一声鞭响。
正背着柴捆回营的钟小旻退得太急,竟一不小心直接摔进了旁边被雪掩盖的臭水沟里。
钟小旻只得重新爬起,背起柴捆来到了恩多克的屋里。
哑巴见钟小旻回来,后背上又添了一道鞭痕,便忙将石头边的白色粉屑抓了一把去掉浮苔洒了上去,脸上满是心疼。
钟小旻咬牙笑了笑:“没事,每次要拔营的时候就都会这样,运气差的都得被主子们的马踩死,谁叫我们命贱呢,我运气好,没有被主子们的马撞飞,挨一鞭子算不了什么。”
“主子呢?”
钟小旻说后就问了一句,就见只老主子一人在炕上躺着,便走了进来,卖力地吹着炭火。
如果让自己主子回来见炭火没燃起,冷着了老主子,哑巴肯定得挨毒打。
哑巴指了指东南面。
钟小旻点了点头,他能猜到自己这主子肯定是去了牛录章京大人家了,估计是因为拔营的事。
钟小旻见吹燃了炭火,才松了一口气,来到了哑巴身边,说道:“看样子,主子们要离开庆都城了,以后估计你得和我一起离开这里了,到时候估计会去关外,关外比这里还冷,不过,你别怕,我会尽量照顾你的,哑巴!”
哑巴埋头低头抽泣起来,看着屋外的庆都城,看着这片从小生长大的故土,她真想变成一棵树,一直扎根在这里。
但她知道钟小旻说得对,自己接下来要么死在路上,要么就真的要去关外,甚至永远都回不来。
哒哒!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钟小旻往外一看就忙把哑巴拖到了另一边,但也没敢抱:“别让巴牙喇主子们看见,他们看见女人就会随便拉去玩的,昨日我回来就看见一个被他们从一个主子家里拖了出去,最后活生生被弄没了气。”
“恩多克在吗?”
一名巴牙喇喊了一声。
钟小旻听此害怕那巴牙喇进来看见了哑巴,就急忙跑了出去,跪在地上,先磕了头,回道:“主子万福,奴才是恩多克主子的包衣,他刚刚出门去了,也许已经去章京主子家了!”
“那好,我直接去章京大人那里!”
那巴牙喇策马走了。
没多久。
恩多克就走了回来,还多拿了一把顺刀,直接丢给了钟小旻:“拿着,明日和我一起去定州打粮,你是老子的第一个包衣,到时候你自己抢到的财物,你自己可以留一半,抓多少包衣回来,你就是多少包衣的头。”
钟小旻忙接过了顺刀,磕起头来:“谢主子恩典,谢主子恩典!”
恩多克说着就进了屋,对自己父亲说道:“阿玛,孩儿要去定州打粮,到时候要带包衣钟小旻一起去,这样可以多抢点,让那个哑巴包衣照顾你!到时候我回来,如果她照顾的不好,你就给我说,我宰了她!”
这里。
钟小旻则抑制不住兴奋之色对哑巴说道:“哑巴,我这次要跟主子去定州打粮,到时候我给你多抢点吃的和棉衣回来,这样以后你去关外就不用挨冻了,那啥,你记得照顾好老主子,我们主子是个孝子,你要是照顾不好老主子会很惨的,记住了啊!”
“快!跟着我走!”
恩多克说着就一鞭子朝钟小旻打了过去,然后翻身上马先走了。
钟小旻忙拿着顺刀跟了来。
尽管又莫名其妙地挨了一鞭,但钟小旻还是很兴奋的,毕竟他知道跟着主子们抢掠还是会有好处得的,而且抓来包衣后自己就会成为包衣头子。
钟小旻见到过营中的包衣头子,有的和主子一样威风,他自然也想成为包衣头子。
钟小旻跟着恩多克去了牛录章京这里。
而此时。
正见完自己各牛录的各旗旗主则来到了多尔衮和岳托的中军大帐。
多尔衮拿着一串佛珠一边拨动着佛珠,一边说道:“庆都附近已出现大量明军哨骑,据悉,卢象升部已过保定,明军督师刘宇亮也到了保定。”
“主子的旨意是严令我们务必要消灭卢象升部与督师刘宇亮,还有那个叫陆远的,听说,刚从营兵千总升为了都司!”
裹着两层貂皮大毛袄子的岳托手里拿着火炉中气不足地说了一句。
明显因为严寒,这位多罗贝勒的病又重了些,说完脸上就浮现出一丝潮红。
而此时。
贝勒杜度则先站了出来,说道:“既然他们的前哨已到了庆都,那便在庆都他们决战便是。”
“决战是肯定的,但要不要在庆都决战还得再议议”。
多尔衮说了一句,就问道:“固山额真费雅塔,你部打粮之兵可已出发?”
费雅塔站了出来:“回王爷,今早已出发。”
多尔衮点了点头,便又说道:“我大军在庆都盘桓这么久,目的就在于等明军来,好寻机歼灭之!如今明军是长途行军而来,未曾休息,乃疲惫之师,我大军在此以逸待劳这么久,正是将其聚而歼之之时,本王有意在这庆都城与明军决战,诸位意下如何?”
“我没有意见,在这小小庆都城窝这么久,老子早就恨不得追杀几个明军玩玩!最好是亲自手刃了那个陆远,上次在明国京师,我儿满达海没杀得了他,这次老子要亲自宰了他,为了孙儿报仇!”
镶红旗旗主杜度说道。
彼时,其他各旗旗主也表示没有意见。
于是。
岳托便又接着说道:“但要明军卢象升部来庆都,并将其聚而歼之,就得需要有诱饵,故需要有一支兵马守在庆都城,待明军卢象升攻击庆都城时,我大军在予以合围而歼之,故现在,谁愿意做这个诱饵?”
固山额真费雅塔此时站了出来:“奴才愿意!”
“很好,费雅塔,这次本王便让你带三个牛录的兵力和尚可喜部一同守城!记住在我大军合围之前,不可丢了庆都城!”
多尔衮点了点头,就说了一句。
“王爷,如果卢象升不攻庆都城怎么办?”这时候,固山额真勒克德浑问了一句。
“如果卢象升不攻庆都城,那他就不是卢象升!”
多尔衮这时候冷笑着说了一句。
岳托忙也吩咐道:“各牛录交出三个新抓的包衣给费雅塔,守城时用。”
………………………………
第147章 粮食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下午。
保定府城南边的一处不知名村庄。
陆远的威武军开始在这里扎营休整。
督师刘宇亮与京营总兵刘廷枢也带着两万京营兵一同在这里休整。
毕竟刘宇亮和他凑齐的两万京营兵都害怕建奴,只有跟着陆远的威武军,才会让他们有一丝安全感。
不过,刘宇亮虽然跟着陆远,但基本上也不干涉陆远在威武军的内政。
而京营兵与威武军也各自搭建着各自的营盘。
刘廷枢的京营兵在村庄附近的方顺河北扎营。
而威武军则在村庄附近的方顺河南扎营。
方顺河以北有两条路,一条大路通向来时的保定府城,还有一条小路可通向满城,如果建奴来袭,后撤都很方便。
正因为此,刘廷枢才将京营兵扎于方顺河北。
陆远也没与他争,而是主动把威武军扎在方顺河南,而方顺河南边隔桥的大道则直通庆都城。
建奴如要袭营,陆远的威武军军营自然首当其冲。
不过。
陆远倒也没有因此担心,首先,卢象升的宣大兵已经先过河,在唐县与庆都之间的地带扎营,完全可以和他相互策应。
其次,自己还有一条方顺河为依仗,实在不行还能去东边的清苑城据城而守。
整个上午,威武军的辎重队便开始搭建营寨。
威武军搭建的营寨按照参谋部的设计是搭建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在除河边外,三边皆设置铁丝网栅栏。
铁丝网栅栏目的自然是为了拦住建奴骑兵的突袭。
铁丝早在汉代就有,不过威武军的铁丝是用液态钢直接通过模具拉丝拉出来的,早已实现量产,用来作为临时营地的防御装备自然没有问题。
而且威武军的铁丝还自带有小铁刺,可以来突袭的敌军骑兵战马造成更大的伤亡。
与此同时。
这种带有铁刺的铁丝还能防止野狗这些野兽的闯入。
如今因为兵祸连连,四处皆是尸骸,也就导致野狗泛滥成灾。
这些野狗因以人的腐肉为食,再加上整个保定府被建奴屠戮得人烟稀少,也就使得这些野狗对人并不畏惧。
如果营盘防卫不当,甚至会有个别单独行动的官兵被野狗群起而攻之以至于被撕咬而亡。
尤其是天黑以后,更加危险。
而有了铁丝网可以很好的防备,而且这些铁丝网还挂有铃铛,也能在有警时给整个大军提供一个信号。
至于有铁刺的铁丝自然也是威武军的春风机械公司将液态钢通过一种模具拉制出来的,也就只有威武军才能实现这种工业产品的量产。
当然。
如果不是因为有刘宇亮这个督师护着,和陆远连续两次击败建奴的赫赫威名在,这些带铁刺的铁丝只能被其他总兵官或副总兵直接征用。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京营的刘廷枢并不敢这么做,甚至还从陆远手里采购了铁丝。
但刘廷枢也没多少钱,靠喝兵血和吃空饷剩下来的钱他还得拿出大部分孝敬上司,因而也没从陆远这里采购多少,只刚好能将他自己的军帐周围围起来一个铁丝网栅栏。
至于外围还是只能简单设置垒起一些矮土墙。
而拒马桩则是没有多少,因为狡猾的建奴也不知道是为了御寒还是为了便于自己的骑兵冲锋,将整个保定府附近的树木烧了个差不多也砍了个差不多。
大军已无法在短时间内设置大量的拒马桩。
不过,这也难不倒威武军,威武军还有水泥可以在铁丝网栅栏内筑造起第二道防线,用密集的水泥拒马锥与混凝土墙,既可以实现短时间内搭建起坚固的防线,还能起到御寒防火的作用。
但威武军没有带多少,而且也是靠在沿途联络站补给的一些,所以也就没有往外卖出水泥,使得刘廷枢的京营官兵则依旧是用矮土墙做掩体。
扎营除了做好防备突袭和防野兽外,最重要的还有御寒,毕竟眼下是严寒时节,如果不注意御寒,就会造成疾病出现,会导致战斗力急剧下降。
威武军早已备有煤炭可以实现御寒。
除此之外,每人都在背上背着一件厚棉被,皆备下了一件冬衣,倒也能御寒。
不远的京营兵则有些惨,他们大都只有一件单衣,而且他们又和威武军不一样,没有自己的后勤保障体系,再加上高起潜和关宁兵还未到,所以,这些京营兵只能靠去更远的地方砍一些树木或者拆了附近村民的房屋来御寒,但因为建奴已经这样干过一次,所以他们能找到可用于燃烧取暖的木材并不多,在这小冰河气候肆掠的严冬,扎营后第三天就有京营士兵被冻死。
不过,刘廷枢对于这些并不在意,因为这些京营兵很多都是京城一带的流民临时凑起来的,命若草芥,临时进入军中充当营兵也只是为了吃一顿饱饭,被冻死也没值得他这个总兵官多么在意。
督师刘宇亮对此自然也不在意,此时的他只窝在陆远这里,年少不惜养身体的他如今一到冬天就畏寒的很,不得不裹了两床威武军军棉被,每日只露出一张猴子脸,听陆远汇报整个大军近况。
陆远自然也不好多管,毕竟他只是一个都司,而且他也没那能力去让两万京营兵有同威武军一样的待遇。
陆远现在只能保证自己的威武军不要因严寒而丧失战斗力。
每日,陆远都会向安大夫询问整个威武军各级官兵的健康状况,以避免有受风寒感染的严重疾病患者出现。
除此之外,陆远还让威武军依旧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扎营时依旧会禁止随地大小便,会有专门的粪坑,辎重队的士兵光是挖这粪坑都费了不少力,毕竟冬季的土被冻得也不好挖,除此之外,饮水也必须要求是煮沸后的水。
正因为此。
所幸整个威武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染病者,也许也跟威武军官兵大都是流民出身有关,本身就受过饥寒之苦,再加上选入军中时还经过了严格筛选,在军中也进行了相应训练,总之,威武军依旧还保持有足够的战斗力。
不过,陆远不知道河对岸的宣大兵是否还有战斗力,是否还能在这种严寒的天气下继续与建奴决战。
“天气寒冷的作战环境会导致大军药品消耗和粮食消耗都很大,尤其是粮食,官兵们要御寒就得吃大量的肉与粮食,饭量肯定要比往日增加得多,眼下又大战将至,士兵又紧张,饭量还得继续增加,我们威武军早已有准备,辎重队在京城时就采购了大量熏肉和粮食,可宣大兵和京营官兵还得靠高公公运来的粮食接济,督师您还是得再催一下高公公他们,不能等作战时,让担当主力的宣大兵还饿着肚子攻城墙,这人要是饿极了什么事都做的出来的,别庆都城没攻下反而因为粮食不够而出乱子。”
陆远这时候提醒了刘宇亮一句。
刘宇亮将手放在炭火边烤了烤,一张红扑扑的脸只看着跳跃的火焰,点了点头道:“我知道,我已让刘廷枢再派人去催了。”
正说着,就听见外面传来刘宇亮管家刘武的声音:“我要见我家老爷。”
没一会儿,刘武就被陆远的亲卫放了进来,且直接在刘宇亮把手放在刘宇亮耳边准备低声言语。
刘宇亮见此说道:“在陆都司面前,不必隐瞒,直接说吧。”
“是,老爷,高公公派人带消息回来说,这几天雪太大,运粮的速度实在快不起来,已累死了七匹马,十日内不能送到庆都附近!”
刘武回答后,陆远愣了片刻,而刘宇亮则直接惊呼了起来:“什么,他高起潜想干嘛!五万官兵,只到庆都而已,十日内还把粮食运不来?他五万官兵哪怕每人背一袋粮食怕也能在七日内抵达庆都城!老夫当年进京赶考时也不是没在大雪天走过路,难不成他的关宁兵还不如老子一书生路走得快?!”
刘宇亮是内阁首辅,在内廷中对等于司礼监掌印太监,而高起潜是御马监太监对等于外朝兵部尚书,因而卢象升这个兵部侍郎或许不能把高起潜怎么样,刘宇亮倒是可以直呼高起潜的名字。
“持我手令,立即再催!告诉他高起潜,如果十日内不能把粮食送到,老夫直接请陛下的旨罢了他!”
刘宇亮说了一句,他现在指望着靠卢象升和陆远击败建奴好避免被崇祯帝治罪,所以此时高起潜的粮食迟迟不来,让他很是愤怒。
陆远见此心里的滋味也很不好受,他没想到虽然这个时代的刘宇亮因为受自己的影响没有当一个什么都不管的督师,但高起潜还是如历史上一样在粮食保障上没有配合好卢象升,如果这高起潜的粮食真运不到,也就意味着卢象升的宣大兵在庆都与清军开始作战时就已经开始出现断粮的情况。
等到后来的贾庄之围,卢象升部饿着肚子与建奴决战似乎也就在意料之中。
………………………………
第148章 高起潜
高起潜拿着刘宇亮的手令,半晌不语,过了许久,才抬起一张无须而十分白净的胖脸,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