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工业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工业帝国-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婴说着就让唐王氏坐了下来,然后让唐王氏的双手放进了盆里,且打了肥皂,亲自给唐王氏洗了起来。

    唐王氏惊讶至极:“这肥皂也是宝贝呀,洗得我这手瞬间干净许多了,感觉都要香了些年轻了些,我的儿,你们是如何造出这种神奇之物的?”

    “这都是陆郎他们出的主意,具体的,女儿也不清楚,说是什么皂化反应。”

    唐婴笑着回了一句,见到自己母亲对这个肥皂感到这么新奇惊讶,犹如自己当初一样,她心里也就更加笃定了威武军新发明的肥皂肯定能大卖。

    “母亲再看看这香皂,这香皂当更适合贵妇使用,尤其是像母亲这样的诰命夫人,这些香皂都是加了顶级香料配制而成的,但也有肥皂的效果,用这香皂沐浴,可以使肌肤生香,母亲不相信,且闻闻女儿的手。”

    唐婴本就生的雪肤月貌,如今虽已为人妇,然因夫妻生活和谐,与陆远恩爱后,越发肌肤水嫩犹如冰雕。

    如今,唐婴把一段白莹莹臂膀递给唐王氏看后,唐王氏也就更加心动,忙用香皂洗起手来。

    “果然馨香!等你爹那老不死的回来,我看他还要不要只往几个通房姨娘屋里跑!”

    唐王氏说道。

    唐婴将这肥皂、玻璃器皿、镜子送给唐王氏,且让自己母亲将此作为礼物送给各官宦人家后。

    顿时,各官宦人家都对这三样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没半个月,威武军开设在临清城的各处综合门市店就生意更加火爆起来。

    虽说是明末,天下疲敝,但也越是在这个时候,贫富差距就越大,财富越是大量集中在这些官绅手中,这些官绅就越是有钱。

    因而,尽管威武军把玻璃器皿与镜子的价格定得很高,已超出成本价的数倍,但购买者依旧是络绎不绝。

    甚至直接被卖断货!

    这还只是临清城。

    当陆远和唐婴知道这个情况后,都不敢相信如果这些货物卖到富甲天下的江南去会怎样。

    不过对于肥皂,威武军没有卖得太高,毕竟这肥皂如果推广到平民百姓手中是有助于改善整个大明所有汉人的卫生状况的,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疾病瘟疫的出现。

    从崇祯十二年上半年开始,清水镇堡内成为了威武军的工业中心与政治中心。

    其中,所有民事部门都在清水镇堡内的清泉寨之原总旗官署即现清泉广场附近的民事署内。

    而重工业的产业则主要集中在清泉寨东北侧的溪谷间。

    轻工业的产业则主要集中在水阳寨的河两岸。

    这里依旧集中了威武军的大部分官民。

    而威武军的大部分进出口货物则主要是从清水镇堡运到临清城,再通过临清城的漕运北上或南下。

    威武军内部的税务总部则在清水镇堡到临清城的路上设置了厘金征收点。

    当然,这个其实是关税,但威武军现在毕竟还是朝廷的军队,所以还不能直接称税。

    而平山则成了威武军的军事中心。

    陆远把军事职能部门已基本搬迁到了平山。

    唐婴在威武军新的轻工业产品成功推销到市面上后也来了平山。

    作为威武军内政首脑,她也不能不亲自视察一下平山的土改情况与其他公共事业。

    “现在平山这边每个生产大队的社学是否已经建起来,师资力量够不够,还有七岁以上的孩童是否已经入学?”

    唐婴不由得问着现在主要负责平山一带内政管理的萧仁可。

    萧仁可忙回答道:“禀少奶奶,还差五个生产大队没有完成社学建立工作,师资力量还是不够,流民中逃难的老夫子也比较少。”

    唐婴听后不由得皱起娥眉,她也知道现在威武军不是朝廷,只是一个名义上是朝廷镇戍兵而实际上有自己一套军政管理体系的势力,还吸引不了许多读书人。

    这时候,唐婴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处社学附近,不由得驻足听了一会儿。

    听到这社学里的这位老夫子念的是《弟子规》后,就更是无语:“陆郎说过,我们威武军的孩童不能学习这些让人只知道逆来顺受当呆子当奴才的书,为何没有选用清水镇堡内已经通用的拼音教读扫盲法?”

    “回少奶奶,这也没办法,这些新招的老夫子只会教这些,清水镇堡那边也在扩土,会拼音教读的先生不够啊!”

    萧仁可不得不说道。

    唐婴记在了心里,回到陆远这里后便同陆远提起了这事。

    “你回清水镇堡后,先寻一处地方建立一个春风师范学堂,地点你自己在平山与馆陶还有堂邑这三个地方选,反正现在我们威武军可以控制的地方也多了些,当能找到几个环境清幽的地方办学,这春风师范学堂就是培养可为人师表的学堂,专门培养一些会教读拼音以及各科之学问的先生!这些人一旦毕业立即分配于各处社学或更高等的学府教学!”

    陆远做了一番指示。

    唐婴也就回去照做了。

    然而,当唐婴途径堂邑时,却见到有四五个百姓突然拦在她的马车前喊冤告状。

    而且这已不是第一次。

    唐婴不禁发现现在自己威武军内部因为地盘扩张人口增加后,各类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也增加了。

    而这些案件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去规定惩罚的力度与方式。

    何况,唐婴就算再冰雪聪明,也不可能真的完全公正与有时间去了解每一件案子的前因后果。

    所以,唐婴越发觉得自己威武军内部该有一部可以作为约束官民的乡约。

    陆远对此自然是同意的,所谓乡约自然就是法律的意思,只是现在威武军内部还不能直接提出立律法而已。

    但制定乡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谁有制定乡约的权力?

    毋庸置疑,有这个权力的现在只有陆远与唐婴。

    但陆远与唐婴肯定没这这个精力,肯定要把权力下放,而要把这个制定乡约的权力下放给哪些人也是个问题。

    正因为想到这些,陆远没有唐婴立即制定乡约,他觉得自己得先考虑一下,这乡约的制定制度该怎么确立为好。

    而事实上,威武军现在订立法律的确还有些早,因为现在整个威武军文化普及率还不高,除了陆远与唐婴等少部分人,大都还都是底层民众,大部分都还没有订立法律约束自己的意识。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送周皇后穿衣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全民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事。

    陆远只能让唐婴先自己订立一些自认为算是合理的乡约,比如最原始也是最被威武军大多数人接受的准则——杀人偿命。

    陆远知道在后世对于要不要执行死刑,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权有很大的争议。

    但现在威武军还没有这样的争论,穷凶极恶者被处以死刑是最为公正也是最能有效维持秩序的方式。

    紫禁城。

    崇祯朱由检正批阅着奏疏,且和几位阁臣议着事。

    这时候,王承恩走了进来:“陛下,山东平山营参将陆远贡穿衣镜与玻璃器皿、以及香皂肥皂等物进上。”

    朱由检不由得把奏疏丢在了桌上,冷下脸来:“这个陆远,不好好的练兵,没事送这些奇货作甚!不务正业,也学了些官场上的趋炎附势!”

    “陛下息怒,这陆远或许也是出于一片忠心,据奴婢所知,陆远说这些礼物很多是要送给皇后娘娘的。”

    王承恩想到陆远给自己也送了不下五千两银子了,自然少不得要替陆远说些好话。

    “皇后?”

    朱由检一想到自己妻子也没多少好东西,也就不由得语气软了些,而且陆远现在也算是自己比较器重的战将,自己也不能寒了人家的心,便道:“那就都送到皇后宫里去吧,告诉他,难为他这片忠心,欲勤王事,当好好练兵才是。”

    “是!”

    王承恩和阁臣们连忙称是。

    而此时,薛国观不由得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由此可以看出,这陆远虽有将才,只怕也是个钻营之辈,此人若不能用还是不能用之!只怕将来会成为安禄山之流。”

    崇祯朱由检看了薛国观一眼:“是吗?”

    刘宇亮看了薛国观一眼,他不得不承认这薛国观的嘴是真的毒,为了扳倒自己,不惜一切的要诋毁陆远。

    但刘宇亮想到自己倒是可以借此机会让皇帝对陆远少些戒备猜忌之心,毕竟自己和陆远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自己这次能稳住内阁首辅的位置,还屡屡加官进爵,全靠的陆远,因而,刘宇亮便要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这是好事。”

    “哦,元辅为何如此认为?”

    崇祯朱由检问道。

    “陛下,王莽谦恭未篡时,陆远若不钻营趋炎附势反而更令人担忧,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旦刻意做出了完人,则要么大忠要么大奸,当年,奴酋努尔哈赤效命于李成梁帐下时也是忠勇善战的很,如今看来,却不过是大奸似忠之人,所以,依臣看,陆远此人本就不堪为大材,此人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却也学了些旁门左道,钻营偷巧之术,但从陛下而言,这样的武官才能信任,否则只怕此人就野心不小,将来难制!”

    刘宇亮说道。

    崇祯朱由检点了点头,他觉得刘宇亮说的更加有道理,如果陆远不送这些礼物,他反而更加不放心。

    待处理完政务后,崇祯朱由检就来到了周皇后的寝宫。

    崇祯朱由检一进来就看见一面大镜子,里面照出了一个一样的自己,不由得问道:“这镜子倒是稀奇,这么大,是谁送来的?”

    “陛下,这不是你让人送来的吗,说是参将陆远送的。”

    周皇后回道。

    崇祯朱由检点了点头,因刘宇亮的一番话,让他对陆远送礼的事情也更加能接受了,所以看见这穿衣镜后,也很是高兴,笑道:“也不知道这个陆远送的这镜子叫什么,是怎么造出来的,也难为这家伙会花心思给你这个皇后选出这么个稀奇玩意儿来。”

    “回陛下,听太监说,送来的人说了,这个叫穿衣镜,其他几件也不错,也有单送给你的。”

    周皇后回道。

    “穿衣镜,嗯,这镜子用来穿衣时看,的确挺实用,你说他单送给我的是什么?”

    崇祯朱由检说着就问了一句。

    周皇后忙让人拿了出来。

    崇祯朱由检一看却是一个玻璃用木环圈住的,还有个把柄。

    而此时,周皇后亲自将一本书拿了过来,将这礼物递给崇祯:“陛下,你自己看看,这字是不是变大了?”

    “咦,倒也的确是如此,这是什么原理,这又叫什么?”

    崇祯问道。

    “叫放大镜,陆远派来的人说,陛下以后闲暇时看大明的《坤舆万国全图》可以用这放大镜”,周皇后回道。

    “倒也是个好东西,难为他能想得到。”

    崇祯朱由检说着就不由得闻了闻,忙又将周皇后抱入了怀中:“皇后,你今日如何为此香?”

    “陛下,臣妾刚刚洗完澡,用了这个陆远送的香皂,陛下,你也可以试试。”

    周皇后笑着说道。

    “好,朕也试试!”

    崇祯朱由检便点了点头。

    一个小时后,朱由检大为惊讶,说道:“这香皂也是好物,用这个洗身子,更干净更舒服不说,还更香了!这个陆远,还真是会想的,难得他有这份忠心,传旨,赏陆远內帑银一百两!叮嘱他,下不为例,好好练兵!”

    刘宇亮下了朝。

    但很快,刘宇亮就把唐锦叫了来:“你想个办法告诉你那女婿,这个薛国观屡屡视他为眼中刺,此人不能不防,老夫能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他一世!”

    “下官替小婿谢过元辅。”

    唐锦心里颇受震撼,忙感激地说了一句,他知道薛国观是当朝次辅,但他没想到薛国观会和自己女婿陆远不和。

    但唐锦也不知道这些事如何做,他只按照陆远离京前给他的嘱托,把负责联络陆远的人的唐府家生奴唐超叫了来:“你想办法告诉你姑爷,元辅说,次辅这人得防。”

    “唐家老爷真是这么说的?”

    小五问了一句。

    唐超忙点了点头。

    “放心,正好,官爷让我们刺杀的那人就是这薛国观的门生,让这位次辅知道知道,跟我们威武军过不去会是什么下场,想必他一个文官遇到我们这种能用刀杀人绝不废话的人没有办法吧!”

    萧春来说了一句。

    小五问道:“你的人准备的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了,这位窦给事中殉职的消息应该快要传出了。”

    萧春来说着就离开了小五这里。

    京城芸香楼。

    窦给事中正抱着一美人欲去往床第,还没来得及喊一声“美人”就赶紧自己的喉咙被捏住了。。

    次日。

    薛国观就得知了此事,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誓死不做包衣奴

    陆远从决定自己的势力那天起,就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要想活下去,是注定不能注意手段的。

    跟文官们斗嘴皮子以及搞阴谋,他自认不一定能斗得过。

    但要是讲究搞军事情报形式的暗杀与刺探,他相信这些读着圣贤书长大连鸡都没亲自杀过的士大夫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何况,陆远相信自己建立起势力后,就会有许多和自己利益一致的人为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保护自己。

    威武军的官民们肯定不愿意再回去当流民,等着自己被活活饿死。

    尤其是一些已经尝到权力滋味的人。

    正因为此,萧春来这个昔日不过是临清城的一青皮为了自己维护自家官爷陆远的利益也敢杀了朝廷的给事中。

    要是换作以前的萧春来,虽然不务正业,但也没胆量杀人,更别提暗杀在明朝权力很大的文官给事中。

    直接负责刺杀窦给事中的女杀手也是陆远当初剿匪救下来的女子之一,且也是当初陆远收留的三个绝色丫鬟之一,名唤赵欣。

    赵欣是自己主动要求加入情报部门的,或许她再被土匪掠走后就已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仇恨,而只愿做陆远手里的一把刀。

    窦给事中被杀后,窦家被陆远灭满门的事自然就不会再有任何窦家的人来复仇。

    而与此同时,这事也给了朝中一些不识趣的文官们一个警告,识相点的别想着和威武军作对。

    当然,陆远不怕他们也搞暗杀。

    毕竟,陆远知道不用他们来,现在已经有人想暗杀自己了。

    ……

    建奴特务头子李建泰已经在平山营待了些日子,他现在正式成为了一名平山县贵山乡即威武军平山县第六生产大队第三生产队的七里屯生产组即第二生产组的一名普通屯民。

    而跟着他的人也先后被分到了其他生产大队和生产组。

    这让李建泰很是苦恼,因为这样造成他现在没办法和他的人时常联络,毕竟每个生产组的耕作地点不一样。

    而且还要各自进行民兵训练。

    与此同时,李建泰发现这里每个生产队与生产组都是管理森严,每个生产队和生产组的官员都有义务监督百姓们耕种,还有人在各生产组巡逻,甚至禁止其他生产组的人随意来往,即便是不同生产队与生产组男女间谈恋爱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