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女谋:傲世皇子妃-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苗嬷嬷几人也相视一笑,也只有和表少爷在一起时,小姐才会露出这种直达眼里的笑容了。

    平日里,小姐的笑容美则美矣,却总如那画中的人儿一般,并非由内而发,只仅仅展现在脸上,显得没有温度。而和表少爷在一起时,小姐的笑容,就有如厚厚的冰雪照到了朝阳,正一点点、一点点的融化!变得柔软,变得温暖……

    再美丽的躯体,也总要有灵魂的存在才是完美的。和表少爷在一起时的小姐,就像那美丽的躯体被注入了永恒的灵魂一般,无疑是绝美的。

    “表姐,下面的人都在谈论你呢,要是知道你就在雅间里,该得多惊讶呀!”黎郁之把头探向楼下,奋然道。

    林傲梅和林芙蓉不一样,林芙蓉从小是在京城长大,又誉满京都,只要不是太过孤陋寡闻的人,都知道右相府有个出色的嫡大小姐。有了这些基础,不管说林芙蓉怎么技压群芳,众人都不会产生质疑,反而会觉得理所当然。

    而林傲梅却是默默无闻,就是嫡二小姐这个名头,恐怕也没多少人记得起。此时突然说这位听都没听说过的林二小姐在桃花宴上如何出彩,甚至压了林芙蓉一头,众人难免半信半疑。

    即使有那幅画作,众人在赞叹之余,也不可能质疑全消。谁知道那幅画是真是假?谁知道林二小姐是否真如画中的那么美若天仙?他们又没见过林二小姐,也没参加桃花宴,哪里知道?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不必去理会。”林傲梅轻声道。众人信不信,其实没多大关系,只要街头巷尾都在谈论她的出彩,即使有质疑声,也已经足够把林芙蓉气得半死了。“我们回府吧,爹爹应该回来了,这些翠玉豆糕,拿回去和爹爹一起吃吧。”

    “哦。”黎郁之惑然应道。看来表姐并不想出现在众人视线,打破众人的半信半疑,而是想继续让众人保持质疑争论,这是为什么呢?

    林傲梅看见黎郁之呆愣疑惑的样子,只装作没看到,也不解释,径直下了楼。

    如果深刻了解林傲梅的话,她的用意其实并不难猜。若是众人深信不疑了,无疑的定会更加赞扬,林傲梅必定风头大盛。但是,出不了几日,风头一过,也就会渐渐消停下来了。

    如果众人持着的态度,是半信半疑的话,那就不一样了。有人信,有人不信,定会引起更多的争论评议,除非其中一方败下阵来,否则这热火朝天的争议便不会停息。时间可比一下子名声盛鼎长多了。慢刀子割肉的感觉更疼,不是吗?

    移步走下了楼,林傲梅既然不打算暴露,即使想不清楚她的用意,黎郁之几人也不会违背她的意思。

    众人的争议起哄声还在继续,林傲梅一行人从一旁走到柜台付银子,任是谁也想不到,他们议论得热火朝天的林二小姐,此时就在茶楼,还离他们这般近在咫尺。

    茶楼掌柜多年在生意界里打滚,早已练就了一双识人的火眼金睛。见林傲梅穿着华贵,气质不凡,忙放下手里的算盘,上前殷勤的招呼。

    付完了银子,一行人正想悄无声息的离去,忽然从楼上传来一句话,止住了林傲梅的脚步:“林二小姐,何必急着走呢?”声音不大,却成功的从一片沸扬的争论声中脱颖而出,周遭嘈杂的声音,一瞬间戛然而止。

    林二小姐?

    这四个字冲击得众人自动忽略了声音的发源者,反而齐齐望向柜台边的那行人。

    为首的女子穿一袭素白的百水裙,浅蓝色的坎肩坠着金色的流苏,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辉。水红色的透明宝石和鬓发上宝蓝点翠珠钗相互辉映,更衬的她肌如白雪,肤似凝脂。精致的五官在薄如蝉翼的面纱下若隐若现,带着别样的美感。此时,她正微抬起头,望着二楼适才出声的男子,黑发如瀑,黑瞳若水,直叫人看失了魂魄。

    “见过四皇子。”看清了来人,林傲梅不卑不亢,微微倩身行礼道。

    詹玄濋有些想笑,他暴露了她的身份,她倒也不客气,毫不替他遮掩。

    “林二小姐免礼。昨天桃花宴刚见,今天又在茶楼偶遇,你我倒还真是有缘啊!”詹玄濋笑着道,他是没觉得什么,楼下的百姓却是不淡定了,齐齐下跪行礼:“草民参见四皇子。”

    “诸位都起来吧,不用因为我在而有所拘束。”詹玄濋温声道。民可载舟,焉可覆舟,特别是在如今皇上还未立太子的紧要关头,给百姓留下好印象,还是至关重要的。

    众人道谢起了身,四皇子是什么人物?当今圣上的儿子!即使他说了不用拘束,但是有他在,众人怎么可能还放得开?眼光在詹玄濋和林傲梅身上来回打量,众人心中的质疑烟消云散。

    四皇子就在楼上的雅间,明显把他们的议论声都听了去,却并没有反驳,反而一见到林二小姐就打招呼,还提起昨天在桃花宴见过。如果林二小姐真在桃花宴上默默无闻的话,四皇子怎么会记得那么清楚?

    再看林二小姐,原先以为是那画描绘得过于传神了,现在才知道,林二小姐的真人,竟比那画上画的还要动人三分,而且比之林大小姐,也不会差上分毫,想来,说书李的畅述,并非夸大其词。

    见众人都一副了然于心的赞赏神色,林傲梅微不可见的轻蹙柳眉。

    好吧,她收回桃花宴上说越看詹玄濋越觉得顺眼的那句话!当时真是冲动了,他哪里顺眼了?

    詹玄濋却不知林傲梅心中所想,从林傲梅掀起一角纱帘时,他就认出她了。两人各自所在的雅间,中间正好隔了个拐弯,詹玄濋坐的位置,恰恰透过栅栏的空隙看到了掀开帘角往楼下望去的林傲梅。

    面对众人争论不休的半信半疑,她居然毫不犹豫的放下纱帘,丝毫没有要露脸的意思,直到回去,都选择悄无声息,真是琢磨不透。如果他没有叫住她的话,大概她就会无声的来,悄悄的走吧。

    詹玄濋也想不透,林傲梅目的何在。如果说她不想出风头,当时就不会在桃花宴上大放异彩。可既然想出风头,此时的做法显然就是矛盾的。他可没忘记当时桃花宴上,林傲梅夺得诗赛魁首后,下面的环节,已经都是隐形人一般的存在,那时他还赞赏她是个聪明的。既然是聪明的,怎么会做矛盾的事呢?唯一解释,就是她另有目的罢了!

    “林二小姐,相逢不如偶遇,可否赏个脸,上来喝杯茶呢?”既然猜不透她的用意,那就直接问她好了。

    可惜,林傲梅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让她回答是要慢刀子割肉折磨林芙蓉?“臣女出府不久了,再不回府,爹爹该担心了。四皇子见谅,改日定登门致歉。”

    致歉还不简单?以爹爹的名义遣个下人带份礼物去不就得了?

    林傲梅这样说,詹玄濋也没有再强留的道理,笑着道:“既然如此,本皇子也不好强留,林二小姐慢走。”

    “臣女告退。”林傲梅福了福身,转身出了茶楼。琉璃腰带垂下的丝绦随着她的步履向身后飞扬,风华无限!

    佳人离去,众人眼里的质疑已被惊艳取代,也许这时起,林傲梅风头,就已经彻底压过了林芙蓉。

    詹玄濋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不挺好的?如此的绝代佳人,被人质疑,岂不可惜?

    或许他确实没做错什么,托他的福,右相府,依旧夺尽了今年桃花宴的风采!只不过,主角却是换了人……

    。。。
………………………………

第57章 揣测圣意

    回到相府,见林箭澜的官轿已经停在了府门,林傲梅便知道,林箭澜已经回了府。朝黎郁之耸耸肩道:“看来早上是习不了字了,先去拜见爹爹吧。”

    “要不是郁儿跑去玩,就不会到现在才回来了。姑丈不会等急了吧?”对于黎郁之来说,最亲的人无非是林傲梅,而五年来一直感激着的,就当属孟氏和林箭澜了。

    “不会。爹爹应该刚回来不久的。”林傲梅摇摇头道。平常这个时候,林箭澜都是在书房里处理公务,林傲梅吩咐苗嬷嬷和白嬷嬷把从书斋买的东西拿回傲梅阁后,便带着黎郁之往书房而去。

    等到了书房,却见林箭澜一手撑额,半倚在太师椅上,一手正拿着份案文,眉头紧皱的翻阅着,神色苦恼。

    林傲梅和黎郁之相视一愣,林箭澜察觉有人,将视线转移到门口,见到两人,林箭澜开口道:“郁之,梅儿,你们来了。”

    “是啊,女儿带郁儿来拜见您。”林傲梅带着黎郁之走近林箭澜道。

    “姑丈。”黎郁之甜甜的唤了声。

    林箭澜放下手中的案文,端正了身子问道:“郁之啊,身上的伤都还好吧?”

    “都好得差不多了。只要不做太用力的动作,肋骨就不会疼了。”黎郁之如实回道。

    “那就好。你要好好休养,在右相府里,不用拘束什么,就当作自己的家,安心住下吧。”林箭澜剑眉稍舒,掩下眼中的凝重,轻言道。

    “是,谢谢姑丈。”黎郁之边应着,边带着些许惑然的看向林傲梅。连黎郁之都看出林箭澜的神色沉重了,林傲梅自然也不会察觉不出来。

    “爹,怎么了?看您神色苦恼的,是有什么烦心事吗?”林傲梅说着走上前,将桌案上冷却的茶盏拿走,重新换了杯热茶,打开带来翠玉豆糕,启唇道:“先吃点东西吧爹,这是萦脆斋的翠玉豆糕,郁儿排了好长时间买的,您吃一点。”

    从入宫后就耗心费神到现在,此时二女儿的贴心,让林箭澜的凝重感不觉少了些许。肚子空空,即使不大喜甜食,林箭澜也吃了块翠玉豆糕,喝完了茶,刚感觉轻松了不少,复见到桌上的案文,却又不由神色苦恼。

    “爹,和女儿说说吧,就算解决不了,说出来也至少好受些。”林傲梅柔声道。

    想起这事,林箭澜无奈叹了口气,示意林傲梅和黎郁之坐下,这才道:“今日早朝,皇上传了口谕,命我处理一桩案件,因牵扯的人太过特殊,实在是难以判决。”

    让林箭澜处理案件?林傲梅有些惑然。林箭澜位居丞相,职务并非审案,皇上怎么会越俎代庖,让他去处理案件?

    似乎看出林傲梅的疑惑,林箭澜解释道:“这起案件,从十多天前就已经炙手可热。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刑部尚书,都已经审理过了,皇上对结果都不满意。”所以,现在才会轮到他这个丞相了。

    “是什么案件呢爹爹?”林傲梅也不着急,声音如石上清泉,松间明月,不自觉抚平了林箭澜焦躁的心绪。

    从对付那群刺客领头人的计谋上,林箭澜便知道,这个女儿是个聪慧机敏的。虽然这起案件错综复杂得多,她不见得会有什么办法,但或许也能帮他参详一二。如是想着,林箭澜遂将案件始末娓娓道来。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这起案件的被告人,名讳上余下楠,是连塘关的正四品都司,掌防汛军政,专管连塘关的防汛工作。

    偏巧,今年的连塘关遭了天灾,洪水泛滥,不仅庄稼被冲刷得所剩无几,导致颗粒无收,就连附近的百姓,也不能幸免于难。

    身为连塘关的都司,余楠责无旁贷的救助老百姓。无奈伤亡实在太大,都司府银粮有限,就算上折子请朝廷拨款下去,一来一回,也至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连塘关的百姓怎么等得了?

    余楠便请求连塘关参将出私银先行救灾,却糟到参将的拒绝。无钱无粮的条件下,余楠不忍弃连塘关上万百姓于不顾,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向端允王借了五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并许诺它日会双倍奉还。

    端允王是出云国唯一一个外姓王爷,他的封地和连塘关只隔了一座小城池,余楠朝他借银粮,本来无可厚非。问题就是,余楠在那借据上做了手脚,用来写借据的墨汁,竟是用乌贼的墨汁写的。借据暴露在空气中半月不到,上面的字迹便全数消散,只留下一张白纸。

    端允王发现后,便去找余楠理论。那时,余楠利用借来的银粮,成功救助了连塘关大半的受灾百姓,借据上的字迹也已经全数不见,余楠一改当初约定,据不承认借钱借粮这回事。端允王一怒之下赶到京都告御状,老泪纵横的将余楠告上了金銮殿。

    皇上遂让大理寺少卿彻查此事,怎料审出的结果皇上并不满意,又一连换了好几个主审官,兜兜转转到现在,担子总算是落到了林箭澜身上。

    如果是一般案件,依法判决也就是了,可是这件事却是牵扯到了端允王。端允王和璃王不一样,璃王是皇上的亲手足,端允王却是凭着战功赫赫,被赐了封地的异姓王。

    端允王的身份可不仅如此,他是田老将军的亲弟弟,也就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叔叔,地位超然显赫。

    这起案件上,端允王不是个好得罪的主,所以,大理寺少卿惊堂木一拍,判了余楠流放边疆,不料却被朝臣以证据不足为由否了。

    大理寺少卿无可奈何,因为确实证据不足,那张借据如今已成了白纸一张,毫无作用。无据审判之下,大理寺少卿当殿被皇上革了职,转而将案件交由了刑部侍郎审理。

    有了大理寺少卿的教训,刑部侍郎判了余楠无罪释放。这回轮到端允王不依了,双方僵持不下。于是乎,这起案件又交给了刑部尚书审理。

    刑部侍郎的运气比大理寺少卿好了些,虽遭了皇上训斥,却也没丢了乌纱帽。刑部尚书两相比较,也判了余楠无罪释放,结局就跟刑部侍郎一样,被皇上训斥了一顿,而这烫手山芋,就转到了林箭澜身上。

    事情发展到这里,朝臣都已经心照不宣,皇上的意思,明显就是要释放余楠,否则为什么大理寺少卿被革了职,而刑部侍郎和刑部尚书只挨了训斥呢?

    也是,余楠可是位好官,为了连塘关的百姓,不惜得罪了位高权重的端允王。而且,端允王可是姓田的,姓田的官员,如今已经遍布朝野,皇上不可能不忌讳。所以,于公于私,皇上都会偏颇余楠。可是刑部的两位官员判了余楠无罪,却也遭了皇上训斥,这才是让人想不通的地方。

    既然刑部尚书可以避重就轻,那林箭澜当然也可以。但是这回,皇上却是看准了,提前下了死命令,也许并没有针对林箭澜,可是却偏偏轮到了林箭澜。也就是说,若这起案件再审得不好,林箭澜这右相,也就彻底的做到头了。所以林箭澜才会这么焦头烂额。

    林傲梅听完事情经过,也觉得此事是个烫手山芋,万分棘手。这件事,最关键的还是皇上的态度。但是皇上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模糊不清,似乎要救人,又似乎不救人。

    如果说皇上没有想救余楠,为什么大理寺少卿判余楠流放边疆后,会有那么多朝臣奋起反对?余楠不过是个四品都司,又是地方官,真计较起来,只相当中央官员的六品官,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朝臣不惜得罪位高权重的端允王而为他辩驳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皇上背后在推波助澜。但是,既然皇上无意要治余楠的罪,为什么刑部侍郎和刑部尚书判决了余楠无罪释放,皇上也不满意呢?

    “爹,皇上的圣旨还在吗?”也许皇上的圣旨,能发现什么也说不定。

    “皇上只传了口谕,并没有下圣旨。”林箭澜叹了口气道。

    “那皇上下口谕时,还有说什么无关口谕的话吗?”林傲梅整理了思路,冷静的问道。

    林箭澜有些吃惊的望向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