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皇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顺皇朝-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以,这些家丁都学精了,都足足带够十几贯钱来,把自己都累得够呛,就为了能正常换到三枚银币。别看一枚铜币不重,若是足兑一贯千文,十余贯钱也是沉甸甸的了。

    陆承启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特地让商务部在皇家银行里面开展了一个业务,叫汇票。其实,大顺朝早有钱庄银号的出现了,就是开展这个业务。说白了,这个业务就是先把铜钱存入钱庄或银号之中,到了另一个地方,找到这家钱庄或银号,通过验证庄票,提取现钱。这个业务已经很接近后世的存取业务了,或许稍有不足,但相差无几。

    外地经商的商人,大多喜欢这样存取钱银。因为不论银两,金叶还是铜钱,带在身上,不仅沉甸甸的,还容易被贼人窥视。

    大顺朝的治安虽不差,但靠近穷山恶水的地方,总有剪径贼人出没。商人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把钱银存放在钱庄或银号里面,让钱庄或银号收取一点钱银,换得庄票亦称会票,贴身收好。等到要置办货物的时候,才把庄票拿出来比对,钱庄返还存放的钱银。

    这些庄票信用卓著,在市面流通,等同现钱,可以说是信用货币的前身。而皇家银行的汇票,也是这个性质的。

    现在大顺朝里面有两家实力较大的钱庄银号,一家是宝隆源钱庄,一家是正通银号。这两家钱庄,几乎遍布大顺朝,就连西北苦寒之地,也有分号。陆承启知道,皇家银行的出现,以国家的税收为信用发行货币等业务,肯定也会对他们这些钱庄产生冲击,很早就派商务部官员请他们的掌柜前来洽谈。也把一部分的银币兑换业务给他们自己去弄,只是他们没有皇家银行这般浮动利率,做来做去也赚不了几个钱。

    陆承启静静地看着这些疯狂兑换的人们,感觉有点惭愧。若不是他是学金融出身的,恐怕也想不出这个主意来缓解钱荒。古代经济也不是这般好掌控的,若没有一点经济常识,肯定会陷入铸钱再铸钱,钱却越用越少的恶性循环局面。等到铜币流通不足的时候,那经济就开始崩溃了。

    这皇帝也是不好当啊,要是少一点知识,少一点阅历,都会被这些貌似忠良的重臣们给蒙骗了。陆承启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司,不就是为了给自己增加耳目吗

    明末崇祯虽有大志,却才疏浅陋。尽心国事,明代还是亡了。究根结底,还是他不明白自己统治的这个国家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锦衣卫等厂卫都不能给他提供信息,他只能听底下大臣的忽悠,大臣们忽悠完皇帝,就连自己都被忽悠得相信了。所以崇祯把能治理国家,能打仗的大臣都杀掉了,大明便亡了。熊廷弼孙元化薛国观等,都是有些能耐的大臣,崇祯都把他们干掉了。崇祯又非常自大,国事战事一把揽,识人不明,用人不当,错了的话都是臣子的错,他这个皇帝没有错。他下过的罪己诏,有哪一次真正反省过自己?

    陆承启绝不会学这等皇帝,明明身无长处,却自以为天下第一。想要用人,却不信任别人。决心诛杀奸邪,却不知道自己的身边有着最大的奸邪。陆承启敢说,若崇祯不是这般“勤政”,或许大明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熬过小冰河时期,大明还有得救。

    陆承启一时间感慨,没有耳目,不信任大臣,皇帝也真的是一个孤家寡人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王彦宸突然说道:“公子,夫人在那”
………………………………

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见

    求收藏推荐,谢谢各位书友了

    闻言,陆承启才算回过神来,抬眼望去,却见前面传来打斗声,不时有人喝彩。陆承启心焦,以为周芷若出了什么事,连忙说道:“王彦宸,快上去瞧瞧,莫让芷若受了伤”

    王彦宸得令,立即大喝着,带着几名御前侍卫挤开人群,冲了上去。陆承启也不甘落后跟了上去,这些时日他从未丢下过健身,此刻也有了些许膀子肉,不再是以前那般柔弱了。

    跑到不远处,陆承启才被王彦宸拦住了脚步。原来场中一名身影矫健的女子,正在对几名长相猥琐的男子拳打脚踢。陆承启不识武术,却也看得出这名女子功力非凡,这几名长相猥琐的男子,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

    若是识货之人,肯定能瞧得出来,这名女子马步扎实,拳腿有力,一招一式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偏生又非常符合情理,乃是极高的搏击之术。

    只见那女子出招狠辣,双掌如刀如剑,如枪如戟,一双妙腿动如脱兔,那些个男子根本挥拳挥不到她的身上。

    陆承启没有去理会打斗场面,忙着在找他的周芷若。他的视力尚算可以,很快便看见了周芷若躲在两个御前侍卫后面,未见有什么损伤。陆承启这才心中稍定,暗道幸好。

    周芷若此刻也看见了陆承启,报以一个让陆承启安心的微笑,陆承启这才放下心来,亦是微笑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围观的人群中又爆出一阵喝彩声,陆承启的注意力被吸引回打斗中。只见那女子飞起莲腿,直接把一名男子踹飞,跌入青石板上,似乎折了手臂,哀嚎不已。

    现在圈子里只剩下三名男子,见这弱女子这般厉害,悍勇之气都没了,越打越缩手缩脚。他们只习过三脚猫的功夫,哪里有甚么真本事,再加上现在已经没有了气势,想要打败这个女子,更是难上加难。

    这女子使出一招简简单单的“貂蝉拜月”,便已经逼得那三名男子还不了手,再一招“西子捧心;东施效颦”,晃花了他们的眼睛。最后一招“洛神微步”,接上“天女织锦”,“嫦娥窃药”,便又把一名男子击飞出去,老半天起不了身来。

    围观的人群又发出一阵哄笑声,那女子更是来劲了,“麻姑献寿昭君出塞文君当垆文姬归汉木兰弯弓班姬赋诗曹令割鼻蛮腰芊芊萍姬针神绿珠坠楼飞燕回旋……”一套美女拳法完整使将出来后,剩余两名男子恰好被击倒在地。

    陆承启从来没见过如此赏心悦目的武技,也合起了折扇,拍手称道。而此刻,接到报案的京兆府尹派捕头捕快前来捉拿犯事人等。见倒地五六人,捕头大惊失色,忙问周遭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顺朝的民众可不怕事,他们大声地说出了事情原委,陆承启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周芷若正在闲逛之时,一些时称“游手”的痞子见她孤身一人,又是小娘子打扮,便前来调戏。而那时候御前侍卫离得比较远,恰好又被人群所阻挡,并不能跟上,才致使周芷若受辱。

    刚好那女子也是在旁边买东西,看不过眼,便与那些男子争吵起来。恰好那女子也是脾气火爆之人,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原先那些游手以为,一个弱女子不过一人,再厉害也有限。不料打将起来,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女子手下功夫的厉害,那些游手根本不是对手,不到一盏茶时间,全都瘫倒在地,起不来了。

    捕头对于这种江湖高人,还是颇为尊敬的,连声道过谢之后,揪起那些游手,带上枷锁,押回了衙门听审。陆承启对他们的办事效率还是颇为满意的,待得事情平息之后,他才走到周芷若身前,仔仔细细地查看了一遍,急切地问道:“娘子,没有受伤吧?”

    周芷若摇了摇头,笑道:“多谢了这位姑娘,若不是她出手相助,还很难说……”

    陆承启转过身来,对那女子一拱手说道:“多谢姑娘出手相救,大恩不言谢,请受在下一拜。”

    那女子躲在一旁,以陆承启才听得见的声音说道:“哼,假惺惺做派若是男子,刚刚为什么不过来?”

    原来女子早就把周边的人都观察了一遍,陆承启的作态,也逃不过她的眼睛。陆承启却大为吃惊,心道:“她在打斗中还能注意观察周围,该是有多厉害的功夫啊”

    陆承启苦笑一声,也不辩解。他不会武功,要是过去的时候被打中一拳两拳,那可如何是好?再说了,就算是陆承启想过去,王彦宸也是不让他过去的。再加上周芷若那时已经有御前侍卫保护了,陆承启也放得下心来。

    陆承启尴尬地站在那里,想说些什么缓解一下,却找不到借口。细心观察的陆承启发现,这女子样貌虽不比不上周芷若,但自有一番风采。小巧的嘴巴,瓜子型的脸蛋,配合一双fèng目,显得英姿飒爽。特别是她的身材,比例恰到好处。恐怕这就是练武之人的好处了,浑身似乎没有一丝赘肉,整个身体显得高挑。哪怕是灵魂来自后世的陆承启,见过的模特不胜其数,此刻也暗暗叫了一声好。

    周芷若似乎也听见了,把话题一转,笑吟吟地说道:“姊姊,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能否说一下你的高姓大名,日后也好报恩啊”

    那女子自顾自地走远了,似乎在逃避些什么。一名十五六岁年纪的男孩此刻走近那女子,问了一句话,陆承启隐隐听见他说道:“姊姊,你是不是又打架了,爹爹说过,要以德服人的……”

    那女子说道:“习武之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最基本的武德……”他们俩渐行渐远,声音也越来越不可闻。

    周芷若见陆承启这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吃起了醋来:“你这人,是不是看上人家姑娘了,人家都走了,你还想着她”

    陆承启回过神来,苦笑道:“娘子,你想到哪去了?相公我不过是在想,那女子的眼眸好眼熟,似乎在哪见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周芷若怒道:“你这是在找借口,哼,不理你了……”说罢,转身就走。吓得陆承启连忙追上去,好说歹说,才算是哄好了这小女子,不然他今晚又要可怜兮兮地一个人睡觉了。习惯了两人大被同眠,一个人睡怎么受得了?
………………………………

第一百一十四章:边塞之上

    应该是过了新书期了,还是木有推荐,三江又上不了,郁闷。算了,还是认真码字吧,求收藏推荐,才能有动力啊

    哄好周芷若后,陆承启不敢心不在焉了,尽心尽力地陪着周芷若逛了一天,这是他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

    其实陆承启不傻,身手这么好的女子,在这个异时空,他只见过一次,而且是记忆深刻的一次。那晚在长安城外,剑光青凛,让陆承启再次游走了一番生死边缘,如此深刻的记忆,怎么会忘却?

    陆承启暗道:“这女子武功奇高,几十个御前侍卫恐怕都不是她的对手。今日她明显也是认出我来,为何对我没了歹意,难道真的是因为我为她父亲平反的缘故?古人的思维啊,真想不通啊……”

    陆承启一阵头疼,毕竟在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镇定自若,甚至还谈笑风生的。特别是重生过一次,格外珍惜生命的陆承启,更是如坐针毡。

    走远了的女子,似乎也心事重重。没错,她就是韩伯珂的女儿,年方十九的韩fèng儿。而在她身旁的,自然是她的弟弟,韩成义了。

    韩fèng儿不知道怎么和韩成义说起,刚刚救的人,乃是当今母仪天下的皇后,刚刚说话的那人,则是当今天子。难道要她老实告诉韩成义:“没错,你姐我那晚上就是去刺杀那狗皇帝了,所以他化成灰我都认得他”

    只怕她一说出这句话,足以把韩家带入灭绝的深渊之中。既然陆承启都不追究了,她还自寻什么烦恼

    韩成义见韩fèng儿心不在焉的,还以为韩fèng儿看上了小白脸似的陆承启,劝说道:“姊姊,你莫不是看上那书生了吧?那书生别的不说,就冲着他已经有了妻子,你就不可能嫁给他了。我韩家好歹也算是名门大户,怎么会让你过去做小的再说了,那书生比你年纪还小,手无缚鸡之力的,要是爹爹还在,第一个看不起的就是这种人……”

    韩fèng儿听了韩成义的话,啼笑皆非,板着脸说道:“你不成器,姊姊我便不会嫁人的。”

    韩成义偷笑道:“姊姊,你莫骗我了。弟弟还不知道姊姊你吗,你看向那书生的眼神都不对你若不是思春了,那是什么?再说了,姊姊你思春也是应该的,别人家的女子,像你年纪这般的,哪一个不嫁人生子了?何况我姊姊生得这般貌美,还识武功,哪怕女红不怎么样,也算是良妻啊。谁娶了姊姊,那是天大的福气……”

    还未说完,韩fèng儿便举掌欲打,韩成义见势不对,连忙跑了出去。开玩笑,自小淘气被这位严父般的姊姊捉住一顿痛打,至今还记忆犹新。

    韩fèng儿不依不挠,两姊弟在大街上闹成一团,韩fèng儿一边追一边说道:“有你这般埋汰亲姊姊的么,看我不打死你这小屁孩……”

    路人见了,皆莞尔矣。

    大顺边境,长城内外,边塞之上,青青的牧草已经破土而出,顺风而长。

    正在边境集体伏击的边军和禁军,总算结束了多天的战事,将幽云地区的残敌肃清一空。期间也有些损伤,不少袍泽丧生在敌人犀利的骑射下面。但在巨大胜利的鼓舞下,边军和禁军愈战愈勇,在气势上压住了敌人。再者禁军的武器已经几乎武装到了牙齿,岂是这些只穿皮甲的游牧骑兵能比拟的?打出气势来之后,游牧骑兵反而变成了弱势的一番,疲于奔命,不敢接战。

    待得几乎肃清了残敌,已耗时四五日。战果颇丰,其中战马就掳获不少,算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了。朱大光率军和王韶再次会面之后,一同返回了幽州城。

    沿途边民听闻王师北定,大败辽国十万大军,皆不约而同前来箪食壶浆,犒劳军队。奈何禁军军纪甚严,拒而不受。他们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牢记心中,开玩笑,一触犯了军纪,也不是打军棍这么简单了,而是关禁闭。关禁闭还是轻的,重的直接杀头。这么严的军纪,谁敢触犯了?

    哪怕是打军棍,也比关禁闭好多了。打军棍只是**上的惩罚,而关禁闭则是精神上的惩罚。一天到晚,关在小黑屋里面,没有光线,没有人跟你讲话,吃喝拉撒睡都在小黑屋里面,外面是有看守,但不能和你讲话。这么两天下来,人呆久了会本能的恐惧,精神上面受到很大的折磨,比死还可怕。

    了解到禁闭的可怕之后,禁军的兵痞们,没有一个敢随意违反军纪的了。现在的禁军,一个个都听话得不得了,真正地做到了令行禁止。这与惩罚力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了,晋升制度和奖励抚恤制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看到这些淳朴的边民,提着一些炙炊饼,食指大动。禁军们忍不住,掏出钱银来,与边民。边民不受,说道:“王师打了胜仗,怎敢还要钱银?小民无以为报,一些炊饼算得了什么?”

    禁军一再强调自己有纪律,不用钱银绝不吃,边民没办法,才收下了。期间,禁军们还一再宣传朝廷新的马政,鼓励边民牧马为生,他们会以市场价格收购马匹。同时也告诉他们,这场大战之后,幽云地区还散落了不少马匹,他们若能收服,卖与官军,也可得钱。

    待得禁军走后,皆言道:“常言道,官军似贼,这伙官军却大为不同,不愧为百战之师若是能常驻此地,保得一方平安,何惧辽人南下?”

    回到幽州城之后,天色已暗,城内一改大战之时的压抑气氛,军营内狂欢一片。压抑良久是边军们已经醉成一团,不醒人事。好在这时喝的水黄酒,不然大多数人都受不住。

    幽州牧守刘源昌也出席了庆功宴,但食不厌精的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