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承启见此际没事了,便说道:“朕先回宫了,刘御医,你开了方子之后,必须到垂拱殿向朕禀告一番。”
刘御医说道:“臣遵旨”
ps: 谢谢书友疏影麒麟的打赏
………………………………
第三百八十一章:作坊兴起
陆承启知道这些个御医的职业素质还是值得信赖的,也不用多说什么,交待完刘御医之后,便径直往皇家大学外走去。和来时一样,没有坐上陆承启专用的皇家马车。而是在站台等了约摸一刻钟,上了回城的公共马车。
不得不说,公共马车的出现,大大改变了长安城百姓的出行方式。在长安城地价上升的同时,一些作坊也算得上是皇庄的一种,不过是以民宅的形式,专门用来赏赐给立了大功的臣子。
御街上是不准摆卖的,可还是有迫于生计的货郎,冒着入狱五日的风险在这里沿街叫卖。毕竟这里是高级住宅区,有钱人多。随便一日的收入,也比寻常百姓家要高得多。
陆承启倒是觉得好笑,这些货郎属于走鬼档,在后世天、朝,绝对是被城管驱逐的对象。只是身为大顺最高统治者,陆承启知道这些人混口饭吃也不容易,下面的官吏也怕背上一个不体民情的罪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去了。只要他们按时交税,他们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吧。
陆承启注意到,这些个货郎,通常都是挑着胭脂水粉,小巧首饰等女性用品居多。他猜测,估计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又想买胭脂水粉,就靠这些货郎了。
难道大家闺秀和货郎有着秘密约定,才没有官吏敢管陆承启越来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性,这可是非富即贵的大小姐啊,官吏怎么敢管要是惹到了当朝权贵的家眷,岂不是自讨苦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都是拿着俸禄混日子的胥吏,又怎么可能去得罪自己得罪不起的人
看透了背后的虚实,陆承启叹息了一声。果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了高官,连门童都是二品官了。这可是中原皇朝的特色,想要改变,非一日之功。长路漫漫,还需继续努力
怀揣着心事,回宫之后,陆承启便直奔御膳房。做皇帝就是有这个好处,什么都是最高级的享受。那些个御厨,早就备好饭菜。陆承启到御膳房才坐下不到半刻钟,三菜一汤便被宫女端了上来。
大快朵颐之后,陆承启在宫女的服侍下擦了擦嘴,便往垂拱殿走去了。还未进入垂拱殿,便看到殿檐下,刘御医在等着他。见到陆承启后,刘御医连忙躬身说道:“臣参见陛下”
陆承启倒是有点惊讶:“朕不是让你去给狄将军看病了吗,怎么这么快回转了”
刘御医躬身说道:“回禀陛下,老将军的病根在箭创,当时处理不当,以致今日之患。而狄将军也寻过名医,为他开了一奇方,颇具神效。臣医术不精,没有更好的方子,还望陛下治罪。”
听了这话,陆承启算是明白了。狄青每战必冲锋在前,虽然屡立奇功,可是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功勋。年轻时还能扛得住,一旦老了,当初受过的创伤留下的隐患,随着精血衰退,便浮现了出来。
陆承启沉吟了一会,开声说道:“那以你之见,狄老将军现在情况如何”
刘御医不敢隐瞒,说道:“若是平心静气,老将军当可无碍。若是动气,积郁在胸,恐怕”
………………………………
第三百八十二章:辽国之痛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听了这话,陆承启倒是明白了过来。正史上狄青就是做了枢密使,屡受皇帝和朝中大臣猜忌,最后年仅四十九岁便郁郁而终。在这个时空,因为狄青没有做到枢密使这个官位,所以受到的猜忌比较小,所以活到了现在。
陆承启点了点头,说道:“岐鹊骋技而弗救,岂药石之能追刘御医既然已经尽力,那便尽人事而听天命吧。刘御医辛苦了,若是没用午饭,御膳房尚有菜肴,朕赐你一顿午饭。”
刘御医说道:“陛下圣恩,臣岂敢不受只是臣已然用过午饭,累得陛下牵挂了。”
“如此甚好,若是无事,你可退下了。”陆承启淡淡地说道。
刘御医告辞道:“陛下当保重龙体,臣告退。”
陆承启也不含糊,径自踏入了垂拱殿之中。果不其然,陆承启不在的时间内,一本奏折都没有。估计是内阁发挥了巨大作用,帮助他处理了大部分国事。
无所事事的陆承启,走到龙椅前坐下,开始提笔练起了书法。练书法,要平心静气。若是心浮气躁,不仅一个字都写不好,还会心烦气闷。这练习书法,可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项目,也是培养陆承启身为帝皇的镇定气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句话。又岂是说将领的身为帝皇。更是要具备这样的特质。要是遇到大事。身为皇帝的自个先乱了,那整个大顺就更不用说了。
正当他临摹前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颜勤礼碑时,还写了不到三十个字,一张宣纸都没写满的时候,一个小黄门便匆匆走入垂拱殿,躬身说道:“陛下,有监察司暗报。”
陆承启停笔抬头,伸手接过了这封暗报。看暗报的形制。应当是来自国外的暗报。要是国内的暗报,会用一个漆着火漆的木盒包裹起来。而国外的暗报,因为要保密,所以只能用书信的形式了。
挥退了小黄门后,他熟练地挑开火漆,取出一封满是数字的书信。要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而陆承启知道,这是他“发明”的密码本,需要用专门的书籍,才能解得开。
看到信封上写着“二十一”的字样。便是说用第二十一本密码本。这个密码本,对应的则是一本书。陆承启起身走向书架。从标着数字的一排书中,取下一本论语集注,然后对应这暗报上的数字,开始一一对应,翻译成了一段话:“圣上,生女真已被我监察士挑拨,准备公开叛逆辽国。生女真族长,完颜乌古乃想得到我大顺的支助。”
大致明白了内容之后,陆承启开始思索开了:“女真族一向反叛无常,契丹人一向视为眼中钉。即便没有挑拨,他们迟早也会反。不过,从先前的书信看来,女真族的人数不多,确实难以独自对抗辽国。而且大顺和辽国交好之后,他们面对的压力更大。也罢,必要的援助还是要给的,不然女真族被契丹人灭掉,那大顺就要独自面对辽国了,怎么都是不划算。”
想到这,陆承启派贴身小太监去传监察司司长许景淳,准备给女真族一些好处了。无非就是一些粮草,一些大顺淘汰了的兵器,还有就是一些铁矿罢了。
辽国临潢府,契丹皇宫之中,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正大发雷霆:“耶律乙辛,你给朕说说,那些生女真为何又反了这些年朕好生待他们,又不曾征召过他们族中勇士,他们为何还要逼朕”
耶律洪基也还算是一个成功的辽国皇帝,起码大部分兵权都掌握在他手里,威望也很高。而在他大发雷霆的时候,一旁的皇太叔耶律重元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但可惜的是,他不找别人麻烦,别人却要找他麻烦。一向与他不和的耶律乙辛开口道:“陛下,此事就要问皇太叔了。熟女真是皇太叔的部族,生女真又毗邻皇太叔的部族”
见耶律乙辛毫无节操的把祸水东引,耶律重元忍不住了:“北院同知,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女真族在我麾下,那是服服帖帖。倒是不知为何,自从某人决意打压生女真起,生女真便一直没有停过折腾。这里面谁对谁错,陛下自然会明白。”
不得不说,耶律重元这一手太极打得破位漂亮。他虽然不擅长治军领兵,可在辽国的朝堂上,却少有人是他对手,除了眼前这个北院同知耶律乙辛之外。
耶律乙辛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立马反驳道:“皇太叔,你这话含沙射影,到底针对谁生女真自先帝以来,便一直折腾,打压生女真是陛下都同意的了。你这话,难道是在质疑陛下的决策抑或者说,你有不臣之心”
这一句话极其诛心,耶律重元冷言说道:“北院同知好口才,可如果当初不是你一力主导,陛下又怎么会做此决定我耶律重元对大辽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又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指鹿为马的”
见他们争执不下,耶律洪基心中烦闷,出声喝道:“够了,你们还嫌朕不够烦朕是要你们拿出办法,不是来看你们斗嘴的”
耶律乙辛瞥了一眼耶律重元,说道:“陛下,臣认为皇太叔领兵不行,若是让他一直镇守东北,恐怕生女真便要坐大。臣认为让皇太叔的部族撤回临潢府,换北府宰相萧虚烈去镇压,能一战毕功”
是男人都不能忍受别人说自己不行,耶律重元更是怒不可遏,喝道:“耶律乙辛,你好大胆我作为皇太叔,怎么地领兵不行了”
耶律乙辛毫不客气地反击道:“连南人都打不过的废物,我说两句又怎么样”
耶律洪基见争执又起,皱眉沉声说道:“皇太叔年纪大了,战阵上有所疏忽是难免的,耶律乙辛,你说的有道理,便照这样做吧。但你对皇太叔不敬,且罚你半年俸禄,你可服”
这明着是偏袒耶律重元,其实是在包庇耶律乙辛。要是北院同知靠俸禄吃饭,耶律乙辛早就饿死了。区区半年俸禄,有与没有差别不大。
耶律重元也知道,自从战败后,自己的声望一落千丈,便是这侄儿,也对自己很不信任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说道:“臣领旨”
马上就要5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5红包榜,到5月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
第三百八十三章:反意渐露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耶律重元不服不行,领兵打仗确实不是他的专长。幽州城下一战,已经把他的锐气击散得如同天边白云碰到了狂风天气,荡然无存。那一夜的狼狈,哪怕是过了近一年,一旦梦到,都会半夜惊醒,冷汗浃背。
大顺军队那铺天盖地的攻势,得势不饶人,纵马袭营的凶狠,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他们父子双腿发软。要不是萧峰拼死相救,恐怕耶律重元都要沦为顺军的阶下囚。到了那时,不知道大顺那个阴险的小皇帝,要开出什么样的价码,才能放他们回辽国。
不过这也让耶律重元心中的恨意更甚了:“要不是我当年瞎了眼,帮你老子登上皇位,这皇位就是我的了。我也是猪油蒙了心,才放弃了皇位。你这小子,居然敢这么对我无礼”
辽国的皇帝,并不只是世袭制,兄终弟承也是有的。耶律重元本是辽圣宗第二子,也是可以继承皇位的。辽圣宗死后,母亲萧耨斤摄政,密谋立重元为皇帝,他却告知兄长耶律宗真辽兴宗,使耶律宗真大怒,废萧耨斤至庆陵守陵,耶律宗真并封重元为皇太弟。后来,耶律宗真在酒醉时答应死后传位给他,耶律重元知道自己的部落弱小,不能与兄长的对抗,并不放在心上。不久。辽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加封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可免拜皇帝,并赐金券、四顶帽及二色袍,为宗室中最高优待。
到了这时,耶律重元就越看这个侄子不顺眼了。要不是当初他帮助耶律宗真上位,哪里有今日的耶律洪基相比之下,耶律洪基逊色耶律宗真太多了,在耶律宗真即位期间,哪里对大顺服过软每年的打草谷。都是满载而归,弄得南边汉人都不敢在幽云地区久留。辽兴宗在位二十四年间,幽云地区的汉人逃亡不断,流失的人口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这些都是拜辽兴宗所赐。
而耶律洪基这小子上位后,做过什么要不是老臣萧虚烈每年带兵南下,勉强获得过冬物资之外,辽国已经难以为继。今年要不是与大顺开通了互市榷场,恐怕要重蹈上一年的覆辙,辽国在整个冬日里都是死气沉沉。而契丹贵族却在花天酒地。
耶律重元把开通互市榷场当做了自己的功劳,这都是用他部族勇士性命换回来的。十万大军。能逃出生天的,十不存五。被大顺俘虏的,据通商商贾说,都派去了矿山那里做免费劳力。他付出这么大的牺牲,才换来辽国的繁荣,而耶律洪基这小子,又付出了什么
更可气的是,明知道他耶律重元与耶律乙辛不对付,就像两个前世冤家一样,见了面就要干一架的模样。他却屡屡倾斜耶律乙辛,不就是因为忌惮他吗先前把他“流放”到东北边,防范女真族。其实耶律重元又何尝不知,这是借刀杀人,用生女真消耗他的实力
现在好了,耶律洪基见他部族伤亡过大,不好意思再逼迫过甚。现在便让他回上京临潢府了。天底下哪里有这等事,见到他没有利用价值了,便一脚踢开再加上接他手的是北府宰相萧虚烈,落在那个眼里只有钱银的老狐狸手里,他经营多年的东北,连残渣都不会剩下
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别说叔叔忍不了,就连婶婶都忍不了夺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耶律重元财路被断,偏生这又放不上台面来讲。耶律重元见耶律重元和耶律乙辛沆瀣一气,气就不打一处来,说了那句“臣领旨”之后,便拂袖出了开皇殿,留下一干目目相觑的辽国大臣。
耶律重元以自身的角度,解释了一番他对辽国的贡献。却不会想到,若不是他战败,辽国又岂会与大顺妥协辽国对大顺的欺压,就在他身上画上了句号,耶律洪基宽宏大度都没有责备他,他又哪里来的底气,去质疑耶律洪基
耶律乙辛见状,立即为他的主子鸣不平了:“陛下,你看这皇太叔,也太放肆了吧难道仗着他是皇太叔,就敢对陛下不敬”
耶律洪基心情不好,也一直对耶律重元有所忌惮。但毕竟是本家的人,哪里能让外人说三道四听了心腹耶律乙辛这么一说,他有些不高兴地说道:“皇太叔是朕赐下,见朕免拜的,又有金券在身,来开皇殿与政事,已经是给朕面子了。你也是,明知道皇太叔输了那一战,偏偏揭他伤口,这让皇太叔怎么咽得下这口气罢了罢了,你也是公事公论,朕也不计较了。你回去且面壁思过,何时明白自己错在哪,才上朝吧。”
却说耶律重元拂袖出了开皇殿,心中也暗暗后悔,自己把事情做得绝了点,简直不给耶律洪基面子。即便有心谋反,但痕迹太重,岂不是让那耶律洪基有了提防
不过现在后悔也没用了,事情已经做了出来,唯有继续表现得毫无城府,才能让耶律洪基放下对他的防范之心,他才有机会取而代之。
心事重重地回到了自己在临潢府的府邸,刚进府门,还未到厅堂,他的儿子耶律涅鲁古便被他召来,相商密事。两人步入书房之后,让中帐亲兵围住周遭,才敢开始谈话。
耶律重元把今日在开皇殿的遭遇一说,耶律涅鲁古便怒道:“这奸贼欺人太甚父帅,不如反了吧”
耶律重元恨铁不成钢地说道:“糊涂我部族儿郎才刚刚大败亏输,元气未复,拿什么反就凭我们那点兵力,打得过那耶律洪基的御帐亲骑、侍卫亲军、宫帐军那御帐亲骑,便是只有万人,也足以把我部族几万儿郎杀得人仰马翻更别说,这御帐亲骑有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