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照圣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照圣朝-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仁皇后。

    宣仁皇后也意识到这一点,于是也按照家礼的规矩,还了一个家礼,但口中却并未以“弟妹”来回应“皇嫂”,而是恭恭敬敬地回道:“皇后安好。”

    宣仁皇后的还礼,也颇见功夫。以家礼还之,是表示领受了雒皇后的善意,也颇显得亲切。同时,称之为皇后,而非弟妹,则表示,一来,认可和接受逄图攸的帝位和雒渊葳的后位,表达了自己对新朝的拥戴;二来,称之为皇后,则是认可雒皇后在宫中的权威和地位。当然,宣仁皇后称呼雒皇后为“皇后”,而不是“皇后娘娘”,则表示两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如此一来,就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雒皇后拉住宣仁皇后的手,颇有深意的对视了一会,却没有说话,然后眼睛挪开,望着周端道:“这是祥国公吧?”

    宣仁皇后道:“正是周端。”

    雒皇后感叹道:“时间真快啊。祥国公已经这么大了。今年应该十六了吧?”

    “臣见过皇后娘娘。”周端道。

    周端是前朝大郜末帝,三岁时禅让逊位于隆武大帝逄图俐,大郜终结,大照立国。逊位后,处境曾十分危险,几度险些被害,后幸为宣仁皇后保护,封为“祥国公”,由宣仁皇后亲自在宫中抚养长大,除了随着宣仁皇后偶尔接见贵戚外,很少会见外臣。就连常常进宫的原来的永诚亲王王妃、现在的雒皇后,也很少见到周端。隆武大帝驾崩后,宣仁皇后改居奉德宫,请旨后,也把周端带到了奉德宫。周端今年十六岁,相貌颇佳,虽然身量不高,但气度雍容华贵,自带一番天生的龙子凤孙的器宇,只是脸色很冷,没有一丝笑容。

    雒皇后又转脸看着逄徵,说:“徵儿有好些日子不见了,又窜高了一大截儿。徵儿长的不像你的父亲,倒颇有你皇祖父隆武大帝的遗风。怪不得民间常说‘隔代传’呢,一点不假。毕竟都是龙子凤孙啊,果然与众不同。”

    “皇后娘娘过奖了。臣见过皇后娘娘。”逄徵相貌算不上英俊,但形体雄壮、仪态威仪,十三岁的一个小少年,骨肉、五官还未完全舒展开,嘴上才刚刚长出一层软软的绒毛,但他那眉宇之间的神采和举手投足的气度,不仅颇有成年男子的稳重样子,而且雍容、阔朗,大有隆武大帝的风采,绝非寻常少年可比。而且,逄徵虽与周端同样都不苟言笑,但逄徵给人的感觉是不怒自威的威仪刚劲,不似周端那般阴鸷寒冷。

    雒皇后点点头,道:“你们俩都免礼吧。你们都先退下吧,我与宣仁皇后有些体己话要说。”

    “是,皇后娘娘。”周端和逄秩退下了。

    雒皇后与宣仁皇后边走边道:“皇嫂功德无量,这些年,为了周端这孩子,也是煞费苦心了。另外,没想到徵儿生的如此威仪。我此前见过他几次,都还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可是大变样了。”

    隆武大帝驾崩之前,宣仁皇后与雒皇后私交相当不错,这主要是因为宣仁皇后当时对雒皇后颇为照拂关爱。逄图攸喜于猎艳,雒渊葳常独守空房,自己苦闷犹豫,旁人也多在背后冷言冷语,而宣仁皇后常常召雒渊葳进宫,聊一聊家常琐事,给雒渊葳开导舒心,各地进贡来的珍奇玩意儿,宣仁皇后也常转赐给雒渊葳。而且,宣仁皇后比雒渊葳大十几岁,形同长姐,兼之宣仁皇后宽厚仁德,因此雒渊葳心里十分尊敬这位极具威望权势的皇嫂。逄图攸刚继位之后,打破惯例,立即册封雒渊葳为皇后,雒渊葳初登皇后宝座,为了自己新封皇后的威仪,更为了亲生儿子逄秩的太子之位,因此为人处事的心态有些急功近利,曾经因宣仁皇后与她在宫中同为皇后而心中颇为不满,且在私下对宣仁皇后颇多贬损。随着这些日子来雒皇后心态的逐渐转变,她对这个曾经对自己颇多关爱的宣仁皇后,就很有些愧意了。

    进入正殿后,在座位排序上,雒皇后和宣仁皇后开始有了分歧。俩人都主张由对方居于上座。但最终还是雒皇后执意甚坚占了上风,而且在宣仁皇后耳边轻声道:“皇嫂请坐,我还有别的主张。”于是,雒皇后强推着宣仁皇后坐到上座,自己陪坐在次座。

    俩人落座后,雒皇后转脸对外边道:“春佗进来。”

    春佗进来行了礼,等候问话。

    “春佗,我前些日子有旨意,命你好生照料宣仁皇后娘娘和奉德宫,一应用度参照皇太后规制。可我这一路看来,奉德宫怎么还是这般简陋,旨意是点着你的名字下给你的,你是总领宫内事务的中常侍,你到底是怎么当的差?我的话都当了耳旁风了?!”

    “皇后娘娘息怒。皇后娘娘息怒。都是奴婢做事不周。奴婢马上重新布置奉德宫。”

    宣仁皇后想要说话,出来为春佗解围。可雒皇后使了个眼色,又轻轻摆手,止住了。

    雒皇后接着对春佗道:“你知道错了就好。你可知这是什么罪么?”

    春佗笑道:“悉听娘娘发落。”春佗以为,雒皇后只是在宣仁皇后面前做个样子而已。毕竟,雒皇后对宣仁皇后的不满,宫里头早就人尽皆知了。春佗断定,雒皇后绝不会处分自己。

    雒皇后看春佗竟有些不以为然的傲慢样子,稍微顿了一会,道:“这是抗旨,也是大不敬的罪过。无论是抗旨,还是大不敬,处罚都是一样的。”雒皇后又看了眼春佗,春佗仍旧在那里笑着,似乎雒皇后说的只是一个笑话而已,雒皇后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停了好一会儿,等到春佗觉得气氛有些凝重、稍稍抬眼看了一下的当口儿,雒皇后才张口道:“按律,当斩!”

    雒皇后的声调不高,但语气冰冷而坚决,说完之后,雒皇后戛然而止了。

    春佗吓出了一身汗。春佗因为参与了毒杀隆武大帝一事,因此在宣仁皇后面前和隆武大帝子嗣跟前总是觉得心里有鬼,因此总是刻意躲避与宣仁皇后等人有关联。雒皇后下的礼尊宣仁皇后的旨意,他原以为只是雒皇后的做作之举,是做给别人看的花活样子,因此压根就没有落实一丁点。而且,他分析以为,宣仁皇后在奉德宫,名为尊奉,实同幽闭,虽然加了“宣仁”的尊号,但实际上形同废后,随时随地都可能丢掉性命,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尊奉和“参照太后规制”的用度?他万万没想到雒皇后竟会为此发难。从规矩上来说,雒皇后说的很对,宣仁皇后贵为皇后,明旨又说了“参照太后规制”礼尊,因此,宣仁皇后所应享受的规制、仪典、用度皆有明文规定,春佗不按规矩礼尊宣仁皇后,已经是大不敬的大罪;而雒皇后下旨后,春佗不予落实,这就是抗旨。无论哪一条,都是可以问罪斩首的大罪。


………………………………

第二卷 蓝瞳喜饶 第七十章  奉德宫(二)

    雒皇后的威仪,春佗素来知晓。当年在永诚亲王府的时候,有一个宠姬颇得逄图攸的喜爱,只是因为对还有子嗣的孟婕妤语出不敬,就被当时的王妃雒渊葳当场下令杖毙。逄图攸虽然惋惜,但雒渊葳依律而行,因此也只能徒叹奈何。如今,雒皇后已经是后宫之主,威仪更胜从前,前些日子在建章宫就因一件小事而杖杀了雒皇后自己最宠信的大长秋柳傩,而且,近日皇帝对她颇为赞赏,昨日史无前例的主动夜宿长秋宫,又特旨准她今日进入英露宫视事,其中必大有蹊跷。雒皇后从来都是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杀伐果断不逊于领兵之将帅,她要是现在当即问罪,自己立时就得毙命。

    春佗浑身颤抖着跪下来,哆哆嗦嗦的说:“奴婢知罪,奴婢知罪,请皇后娘娘息怒。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

    雒皇后脸上一丝暖色也没有,高声叫道:“哼!你还想有‘以后’?!南宫卫士,进来!”

    一队南宫卫士进来了。雒皇后对着春佗道:“春佗,你也不用求饶。我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你求了,也终是无用。今日,我若不杀你,日后,这后宫里头就没有规矩了。南宫卫士,将春佗推出去,即刻杖毙。”

    春佗“啊”的一声,吓瘫在地。南宫卫士上前,拖起春佗就往外走。春佗惊的连求饶都忘了。

    “且慢。”宣仁皇后道。南宫卫士们应声停了下来。

    宣仁皇后看着雒皇后,说:“皇后息怒,这事儿,其实并不怪春佗的。我的秉性,你还不知道么,历来喜欢简素一点。先帝驾崩之后,我就更是如此了。春佗自己多次来请示,我都说没有什么需要添置的。春佗也多次差人来送过东西,我也都退回去了。皇后错怪春佗了。”

    雒皇后笑道:“皇嫂仁厚!春佗历来都是没规矩的奴婢。他踩高就低那一套,我是早就知道的。”

    宣仁皇后道:“这一次,却并不怪他。皇后饶过他吧?”

    雒皇后点头道:“不过,既然皇嫂为他求情,我就饶他不死,留他一条狗命。”

    春佗听得此言,积压在胸中的一口气才喘上来。春佗跪着前行几步,语带哭腔道:“奴婢叩谢两位娘娘不杀之恩。”

    雒皇后看也不看春佗,冷语道:“春佗,宣仁皇后喜欢简素归简素,但皇后该有的规制,简素也要有简素的威仪。奉德宫这么破烂,终归是你做事不周,说到底,还是因为你自己心术不正。因此,你死罪可免,可活罪难逃。南宫卫士,拖出去,重重的打二十板子,并晓谕宫内,以儆效尤。另外,罚你一年俸禄。按规矩呢,你犯了大不敬和抗旨的罪过,绝无可能继续侍奉陛下。但,既然宣仁皇后亲自出面替你求情,那就着你戴罪立功,暂留在乾元宫继续侍奉,日后若再有半点差池,定斩不饶。你自己心里想明白了,暂时留你在陛下身边,可不是什么你常常自己标榜的‘陛下离不开’这样的鬼话,而是因为宣仁皇后替你求情。一来,你要牢记宣仁皇后的恩情;二来,你日后要时时刻刻自省自警。再有类似情由,严惩不贷,绝无活命的可能!”

    “喏!喏!喏!”春佗道,浑身已经湿透了。

    春佗被南宫卫士拖下去了。

    几个宫女端上来茶和点心。

    雒皇后对宣仁皇后说:“皇嫂,可否屏退左右,我们说说话?”

    这是要与宣仁皇后说机密之事的架势。

    宣仁皇后笑着点点头,示意殿内其他人全都退出去。

    “皇后啊,谢谢你刚才为我做的这些。”宣仁皇后笑着说,“有你一番措置,奉德宫以后的日子就好过了。有劳了!”

    雒皇后没有马上接话,而是低着头沉默了一会,说:“皇嫂,我们妯娌,从前都是无话不谈的。有些话,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就直说了吧。隆武大帝在世的时候,图攸和我,多得哥哥、嫂嫂的照拂,我对此永世不忘。他们俩兄弟之间的事,我多多少少已经知道了一些。想来,皇嫂肯定更是了然于胸。不管怎么说,总归是图攸对不起隆武大帝和皇嫂就是了。”

    雒皇后这话说的非常直白,实际上承认了逄图攸弑帝篡位的事实。有了这样的开场白,后面的话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宣仁皇后眼圈湿润了,但是没有说话。因为说多了无益。事实已经如此,说了又能有何助益?

    雒皇后接着道:“皇嫂,他们兄弟俩之间的事,那是男人之间的事,是朝廷的事,我们这些妇人们,实在管不了。而且,现在局面已经成了这样了,咱们作为妇道人家,也做不了什么,无论做什么都是无益的。皇嫂说,我说的可在理么?”

    宣仁皇后不知道雒皇后要说什么,于是说道:“皇后不要这么说。天命有道。朝代、皇位的轮替和更迭,都是上天的旨意,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我们不必执拗。上天选谁做天子,自有上天的道理。我们顺应天道,是最明智的。天命难违啊。当年,周端逊位、先帝登基,是上天的旨意;如今,先帝驾崩、陛下登基,也是上天的旨意。对么?”

    “可毕竟,我们图攸做了对不起先帝的事……”

    “皇后切莫再如此说了。我说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皇后啊,你说这些话,对你,对我,对陛下,对逄氏子孙和大照,都绝无半点好处。”

    雒皇后原以为自己的开诚布公会引得宣仁皇后动情,之后的话就好续了。可没有想到宣仁皇后竟然如此冷静的驳回,她看着宣仁皇后,神情颇为尴尬,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宣仁皇后笑说:“皇后,你今日来我这里,想必是有什么事吧?若是皇后再说前面那些话,那恕我不能奉陪了。我年纪太大了,实在不能久坐。”

    雒皇后苦笑道:“皇嫂说的是。我今日来,原也不是想与皇嫂说那些个劳什子的。我想,与皇嫂说一说心里话。”

    “好啊。说点私房话,那倒是可以的。”宣仁皇后根本不相信雒皇后今日来奉德宫是为了说私房话,但是以两人现在的处境差距,宣仁皇后不能不这么支应着。

    “谢过皇嫂。我想与皇嫂说的,是家事。”

    “家事?”

    “对,家事。咱俩都是妇人,都是做娘的,各自的心思,各自都知道。我今日来,就是为了你的儿子和我的儿子。”雒皇后正色道。雒皇后的坦率直白,让宣仁皇后略有些震惊,但旋即又觉得颇为欣慰,俩人如此谈话,就轻松多了,也通透多了。而且宣仁皇后直觉判断,这可能是自己和逄稼等隆武大帝血脉保住性命的唯一机会,自己绝不能错过。

    于是,宣仁皇后正色道:“好。”

    雒皇后用眼色示意了一下周围,说:“皇嫂这奉德宫里太闷热了,奉德宫后面可有凉爽些的地方么?”

    雒皇后的意思,宣仁皇后心照不宣。自己是极其敏感的任务,而奉德宫是极其敏感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人往这里安插了眼线卧底。这些眼线卧底里,大多是逄图攸和雒渊概、窦吉等人安插的。因此,雒皇后有此明确的提醒和表态,让宣仁皇后感到很高兴。这足以说明,雒皇后想要说的事情,就连逄图攸和雒渊概、窦吉也不能与闻。也就是说,雒皇后这笔大“买卖”只与自己做。而且,这也足以说明,在有些问题上,雒皇后和逄图攸、雒渊概、窦吉之间存在着分歧,而且很可能是绝无可能弥合的根本分歧。如此一来,自己和逄稼的生存空间大大增加了。因此,宣仁皇后决定配合雒皇后。

    “皇后所言极是。奉德宫废弃多年,年久失修,湿气热气霉气很重。加上前几日连日的大雨,这宫里头的湿气和热气越发的重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散去呢。”

    “确实湿热难忍。皇嫂知道我的,最是怕热怕湿的底子。可有凉爽一些的地方?”

    “奉德宫后边倒是有个园子,花木葱茏,水流潺潺,颇为荫凉。要不,咱们去那里消暑,如何呢?”

    “甚好甚好。没想到皇嫂这里还有这样好的所在。长秋宫里实在是寡味的很呢。那咱么,走吧?”

    到了园子里,雒皇后才知道,这哪里是什么“好的所在”,也明白了宣仁皇后所说的“花木葱茏”是何真意。原来是一个废弃多年、未经整修的花园。这花园的规制倒是很大,看上去只是比御花园略小一些。园中栽植的花木,还能看得出原先措置设计的精致和用心,只是因为多年未加修葺,花木已经长的很高很盛了,枝丫甚繁甚乱。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丛极盛的斑竹绵延的很长、很广,竹子蔓生着,有着未经修剪、自由舒展的野味。除此之外,一些不知名的野葛藤条攀爬的到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