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令我来巡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王令我来巡山-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受春姨的启发,最近沉迷于歧黄大道的玲珑小道姑还央周妮妮向春姨请求,能否从那些可怜人中,选出一些和她年龄相仿,但会识字的女孩子,可以帮她分捡药物,最近实在太忙了,她和周妮妮两人根本忙不过来。

    却被春姨打趣问她到底是想找个能帮忙做事的,还是想找些千金娇小姐来?

    寻常百姓家的女儿,有几个识字的?

    只是耐不住周妮妮撒娇,到底也寻了三人来,春姨亲自过目后,除了娇气些,认为倒也能用。

    毕竟已经沦落到了这个地步,还能怎样娇气……

    春姨帮着先挑选大的,因为大的人少,小九娘和君儿就一起看着在墨竹院内规规矩矩站着的十七八个小丫头,都和小九娘差不离大,也多面黄肌瘦,最年长好像只有十岁。

    不过模样都很乖巧,上山寨前,都在家清洗沐浴过。

    君儿对小九娘小声笑道:“以后她们就是你的同年了。”

    小九娘没有笑,她觉得,她其实不需要这样多朋友,以前也没有,不是一样很好么……

    打发走了周妮妮和玲珑,春姨就挨个问这些小丫头问题:

    “譬如家里如今还有什么人?”“爹娘是以什么谋生的?”“平日里在家做什么事?”“以后最想要的是什么?”

    春姨出身世家高门,自幼耳濡目染,自有一套辨别仆婢人心的基本法子。

    至少在这些小丫头身上,极好用。

    到头来,一些胥吏的女儿没要,这些人“家学渊源”,坑人使坏的本事是打小耳濡目染,哪里敢放在小九娘身边。

    乡绅秀才的女儿也没要,不是说她们不好,只是她们一定会瞧不起小九娘。

    最后七七八八的涮下来,只留下六人来。

    多是出身贫苦家庭的,而且下面多还有个弟弟,平日里,便是她们帮着爹娘照看弟弟。

    春姨虽然明白,这和林宁的初衷不大符合,但以她的眼界来做这事,能做到这一步,便是极好了。

    正当选人结束,就要让众人四散去时,却听到一道响亮的笑声从墨竹院门外传了进来:

    “哈!春姨,小九娘,我又回来啦!!”

    刚怀着复杂心情,准备去认识认识今后进学伴当的小九娘,忽地全身汗毛乍起,嗖的一下转过头去,看着来人,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

    她不是没想过某个一生之敌会回青云寨,可她没想到,会回来的这样早。

    “哎哟,小南姐姐你快放我下来!”

    “你把我举的那样高,会摔疼我的!”

    “好了好了,咯咯,我头也晕了,欢迎你回来就是,快放我下来吧……”

    等宁南南举着小九娘转了几大圈,举的小九娘重新露出笑脸,她才将小九娘放下。

    然后上前见过面色悲戚的春姨,盖因春姨看到了她身上的孝服。

    宁南南原本已经压在心底的悲伤,在看到春姨如此悲戚时,也忍不住冒出了头,虽没说话,可大眼睛里浮满了泪花。

    小九娘见之,轻声道:“小南姐姐不哭,我以前想我娘的时候,姐夫就同我说,地上死去的人,都会变成一颗星星,升到天上去,夜夜看着她爱的人。要是看到她爱的人过的开心快乐,她也会开心快乐。要是看到她爱的人过的不好,那星星的光就会黯淡下去。小南姐姐,你不要让你娘在天上不开心哦。”

    宁南南闻言,赶紧用双手正反并用的擦起眼泪来,嘴里咕哝道:“谁哭了?我是被沙迷了眼,我很高兴的,才不会哭,娘看了我高兴,也高兴。我不哭……”

    只是也不知为何,眼泪却越擦越多。

    或许先丧母又背井离乡之苦,这会儿才来得及发作。

    小九娘见之叹息了声,摇头道:“罢了罢了,我……”

    话没说完,忽地大眼睛一亮,激动道:“哎呀!姐夫回来啦?”再看看宁南南,立刻确认道:“是姐夫回来啦!!”

    说罢抬脚就往外跑,只是跑了两步,又有些恼火的折返回来,看着宁南南道:“不哭了,好不好?大不了以后我都带你玩。”

    宁南南闻言高兴了:“真的?”

    小九娘哼了声,道:“除非你以后都不能哭了,你比我还大,还要哭,羞死了。”

    宁南南一张圆脸瞬间变的红扑扑的,挥舞着拳头道:“我娘在天上不愿见到我哭,对我恩重如山的小九娘也不希望见到我哭,以后我再哭,我就是个锤子!”

    小九娘闻言咯咯笑道:“你就是个锤子。”

    说罢,见宁南南“张牙舞爪”的来抓她,登时惊叫连连,转身就跑。

    在几个小丫头子中间躲来藏去,宁南南使劲的追,没一会儿,竟和那六名小丫头玩成了一团。

    春姨见之欣慰一笑,就准备下山去了,她更放心不下林宁……

    ……

    云秦古道边。

    莫菲疑惑的看着东方伊人,道:“师姐,咱们为何要得罪他们?”

    东方伊人此刻哪里还有先前在龙门客栈时的乖戾,眼眸中眸光灵动,轻声道:“不如此,怎能替小猴子扫清一些干碍,减少些麻烦?”

    莫菲闻言捂嘴道:“师姐,你是说……”满面惊喜。

    东方伊人却摇头道:“我什么都没说,你也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继续去找。”

    先前她若还没有定数,可今日之后,她却可以肯定,侯家父子多半就在青云寨。

    她笃信一句话:这世上看起来完美无缺好无破绽的事,本身就是一个破绽。

    她告诉过侯玉春,青云寨有人能治他父亲的伤,侯玉春绝不可能没来过。

    林宁这般矢口否认,岂不正好是一个反证?

    ……

    青云寨,思过崖半山山洞中。

    又为侯万千做过一次药浴和推拿后,侯玉春细心的将侯万千抱回石床,掩盖好被褥。

    看着人事不知但气息渐稳的侯万千,侯玉春抚了抚父亲鬓角的霜白,轻声道:“爹,有儿子在,一定会保护你周全,一定会。”说罢,抚身将额头贴向侯万千的额头。

    他发誓,在这充满诡诈背叛的肮脏世间,一定会保住他爹的性命!

    侯玉春却没有看到,在他额头贴近其父冰凉的额头时,侯万千本该如草木般的手,忽然动了动手指……

    ……

    PS:感谢大佬“很想要雅婷这样的开心果”的盟主,我真是痛与快乐并存,爽的飞起。

    加更,这周一定加更还清!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距离青云寨不足二十里的一处山寨。

    原本是一伙小型山贼的落脚地,山贼头子死后,其余喽啰一哄而散,空留下一处山寨。

    说是山寨,也不过是一些窝棚罢。

    脏乱差,与寻常人想象中的山大王行宫,完全两回事。

    之前此处甚至遍地可见五谷轮回物,各种垃圾也随处可见。

    但现在,窝棚悉数被拆,换成了一座座规划整齐的木宅。

    虽然朴素甚至寒酸,但看起来却已有治理有方的村落之像。

    最难得的是,这一方小小寨子里,有老人有妇孺有壮汉。

    所有人都忙碌着,纵然面上无欢笑,也没几人露出愁苦绝望之色。

    更多的,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姜兄,看这边。”

    林宁指着一处散发着异味的茅屋,对游览的津津有味的姜太虚道。

    姜太虚怎会不知那是何处?

    一时间以他的功力,都差点呕吐出来。

    因为他有些洁癖……

    一旁原本面色欣然的吴媛脸色也淡了些,非意志所愿,乃内心所发。

    林宁微笑道:“不要小看这个,百姓之名学礼,以此为先。有了这个,不仅山民们居住之场所清洁,更减少了恶疾发生的可能。要知道,大灾之后,通常会有大疫。”

    跟在后面做导游的方林忙道:“他们进山寨前,身上的破烂衣物和带着的已经发霉变臭了的被褥还有吃食都被烧了。咱们山寨里的人把各家空余的让出来,送给了他们穿用,又用小宁你走前留下的方子煮了汤药,或让他们沐浴,或让他们服用,如此,才没几个生病。不过小宁啊,这样下去不是常法,咱们没有那么多衣服被褥送人哪。”

    林宁呵呵笑道:“所以,不能让这些人清闲下来,要让他们活的有价值,就要让他们劳动。”

    “林郎君,此言何解?”

    五经女博士吴媛听到此言,大感有深意,便问道。

    林宁笑道:“这也是天人所授,道曰:人存于世间,何以为人,异于百兽?当持器具,劳作而别。吾深以为大道至理。一个人只有劳动,才能维持此人的存在,维持自己的生存,并因此获得地位。此处地位非指高官厚禄,而是在世人眼中的形象。若一个人不劳动,那他就会很快消弭于众。纵然依靠祖荫或者其他,他仍能生存下去,但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所以,想让这些百姓真正安下心来生活,便是让他们劳作起来,且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劳作是有意义的。”

    吴媛和姜太虚平生第一次听闻此等道理,无不为之震动。

    莫说他们,连田五娘都若有所思。

    就听吴媛以请教的语气问道:“小郎君,使人劳作,而得到尊重,维持生存的意义,这等至言我平生首闻,以为颇有道理。只是,如何分别百姓之劳作,和奴役之劳作?”

    林宁用赞赏的目光看了吴媛一眼,解释道:“博士此问极佳,虽然听起来难以接受,但纵是奴役之劳,其实也是实现某种刻薄的价值。否则,大乱之时,百姓难以得生。”

    吴媛闻言却蹙起眉头道:“那些人凭什么奴役百姓?”

    林宁正色道:“因为他们掌握着生活物资,以及生产资料。简单的说,地主凭什么能招揽佃户?因为他们有田地,而寻常流民就没有。有了田地,这就是他们的资本。博士,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有人的祖先都是从茹毛饮血的上古岁月而来。那个时候,大家十分平等。可后来,身强体壮者,狩到了更多的猎物,他就可以用这些猎物来娶妻,可以用这些猎物来雇佣没有狩到猎物人为他效力。再往后,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姜太虚忽然开口道:“那林郎君以为,大户巨室依靠土地和免税丁额大肆收献田地和人口,也是对的了?”

    林宁微笑道:“从天道而言,并无过错。但从人道而言,是为巨贼也。”

    “何为天道?何为人道?”

    吴媛急着追问道。

    林宁微笑道:“法天地自然之道,是为天道。然人为万物之灵长,先圣以仁、礼二字为核心,定下人之道,使得人与兽分。纵有体格孱弱者,纵有一时落难者,亦能使之存续,这也是青云寨现在的做法。”

    吴媛闻言,似醍醐灌顶一般,温润的眼睛此刻明亮如星辰。

    姜太虚也颔首道:“此言大善!圣人之道,便为人道。”

    林宁有些好笑的看着他,道:“你为学宫首席,当知道如今天下巨室,泰半出自三大圣地,天下百姓苦之久矣。圣地之初,原是为了庇护百姓不为外道所害。可如今,却是天下百姓呕血三升奉养圣地。姜兄竟认同在下之言?”

    姜太虚闻言,面色一滞,目光渐现复杂。

    但凡有些眼光见识的人,都看得出问题所在,他又怎会看不出?

    可是……

    这等事,连夫子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更何况是他?

    只能拱手道:“林郎君,害民之贼,绝无好下场。”

    林宁闻言,难得在二人面前狷狂的哈哈大笑起来,道:“其实三大圣地是有好办法的,千年圣地,又非第一次遇到这等难题。每二三百年,必有一遭循环。无非是三国发动战争,通过战争,来消磨‘过剩’的人口,以及,过度‘贪婪’的世家。

    死伤干净了,天下即可恢复太平。三大圣地以救世主之姿,挽天倾,于世间威望更著。

    只是,每一次,死伤百姓何止千万?

    白骨皑皑,人间地狱!

    以夫子之贤,为何也难解决此难题?

    因为夫子若主动下狠手,清查学宫内部,必会造成学宫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到那时,黑冰台必会与皇城司联起手来,打压甚至覆灭稷下学宫。

    纵然夫子仁爱天下,也难放下学宫存亡之难。”

    姜太虚没有否认,他叹息一声,道:“千年以来,已成无解之难。”

    跟在后面一直没有出声的皇鸿儿这会儿看着林宁已经忘了之前羞辱之仇了,妙目中满是异彩,从未有人如此清晰的说出三大圣地之祸!绝大多数人,只会说是三大圣地造出的那些家族,太过贪婪恶毒,却不会批判三大圣地。因为不管哪个圣地,都在严苛的约束门下弟子,本身不能为非作歹。

    但对于他们家族的“正常”壮大,却无力阻止。

    她“狠狠”看了林宁一眼后,讥声笑道:“都道我圣教为魔教,害人无数。可圣教千年来加在一起,害人性命之数,可有你们三大圣地发动一次大战死的多?究竟谁为魔,谁为正?”

    没人搭理她,吴媛气息低沉了许久后,问林宁道:“郎君可得天人教授解决之道?”

    林宁笑而不语,心下道:多简单的事,只是从未有人想过罢。

    何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将天下武圣斩尽,自可破圣地之祸。

    只是这句话,谁敢想?谁敢提?

    谁又敢说?

    至少,林宁此刻也不敢去说。

    被吴媛清明温润的目光追问着,林宁顿了顿道:“世间大道如何,小小一个青云寨目前还难以左右。如今能做的,就是尽我心力,尽量于乱世中,多救些百姓。博士不需叹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若天下人人肯伸出手来,救助二三人,则天下可大同也。”

    看着林宁充满美好向往和希望的面容,吴媛轻轻呼出口气,目光也变得坚定起来,颔首道:“闻郎君之言,吾愧之敬之,谨受教。愿留于此山间,助郎君仁爱之行,聆听郎君天人大道。”

    姜太虚也缓缓点头道:“此为重筑我大道根基之所在。”

    二人身后,皇鸿儿幽幽妙目难掩古怪的看着两个呆子,就这样便心甘情愿给这小郎君做牛做马听使唤了?

    稷下学宫的老夫子和长老们都疯了吗,放这样两个傻子出来让人忽悠。

    这小郎君还真是……

    论蛊惑人心的本领,纵是圣教中,又有谁人能及?

    果然天生我圣教中人!

    皇鸿儿正“含情脉脉”的看着林宁,心里盘算着到底如何才能将此人引入圣教。

    却忽地感觉到一阵凌厉的剑意袭来,忙眼观鼻鼻观口的重新站在那里,规规矩矩……

    ……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宣传战

    姜太虚和吴媛是傻子?

    除了那位魔教妖女外,沧澜山怕没人会这般想。

    二人如汲水之绵般,疯狂的学习着青云寨中一切的新生事物,并且记录成册。

    其中甚至包括如何在流民营地中设置茅厕……

    这就是腐儒和真儒的区别。

    有些人读书读的迂了,事事以圣人之言为准,生搬硬套,严苛执行。

    结果弄的人憎狗嫌,一事无成不说,生活也了无生趣。

    而有些人则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