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令我来巡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王令我来巡山-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不过度使用,几乎就是“永动机”。

    如今看形势,今晚又得操劳了……

    这个念头在心里一转而逝,林宁正色关心道:“怎这般辛苦?快坐下快坐下,我来斟茶。”

    二女感觉到了家里的温暖后,皇鸿儿率先对林宁和田五娘道:“我去了稷下学宫,见到了姜太虚。姜太虚说齐皇确实病重了,此事和学宫无关。不过我还是把你和姐姐的话同他说了,看模样反应,确实不像有阴谋。他听说阿媛先去了皇宫,就道不好,连忙赶去,看到阿媛那个太子哥哥想对她不利,就当场翻脸,废了太子……”

    皇鸿儿还没说完,林宁眼睛骤然瞪大了些,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姜太虚废了太子?!”

    皇鸿儿不解林宁为何这般震动,点点头道:“是啊……”

    吴媛也道:“姜子渊言太子望之不似人君,已经让人圈了起来,待郎君你救醒我父皇后,就和我父皇商议,明告天下。”

    林宁闻言倒吸一口凉气,满眼都是震撼,看向田五娘。

    田五娘却是嘴角弯起,难得微笑道:“若果真如此,小宁大计可成。”

    废立太子,动摇国本,是绝对有损国运的行为。

    而有损国运,势必影响到夫子的寿元……

    姜太虚能做到这一步,说明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破釜沉舟的大气魄,着实令人惊艳。

    林宁对田五娘等人笑道:“姜子渊本就非凡人,否则以夫子之智,怎会如此看重于他?”

    皇鸿儿有些不服,道:“可是这几年我看他做的也是平平无奇,好些人都说他倒行逆施,昏聩糊涂了。对了,阿媛还责怪他呢,废黜太子,哪是人臣之道?”

    林宁闻言看向吴媛,道:“以阿媛之才慧,难道看不透内中之意?”

    吴媛无言,只轻轻一叹。

    ……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共诛青叶

    齐皇宫。

    姜太虚看着林宁为齐皇施针,见其脑部各大穴位都扎满了金针,看起来有些惊悚。

    但观齐皇的面色,却渐渐舒缓许多,不再蜡黄无色,多了分血意,不由暗自点头。

    整整三个时辰后,林宁方收针,接过吴媛递上的帕子擦了擦眉心,舒了口气道:“大概今夜子时前就能醒来,不过就算能醒来,思维也不如从前了,行走也需要一段时日才能渐渐恢复些许。到底上了年岁,春秋已高。”

    吴媛闻言面色黯然,却还要安慰身边的母妃,道:“夫君先前已经说过的,最好的也就是这个结果。父皇能平安无事度过这一关,已是不幸中的大幸。”

    刘贵妃用锦帕抹了泪后,对林宁道:“有劳驸马了。”

    林宁闻言,稍稍抽了抽嘴角,点头笑着应了,一旁姜太虚问道:“林郎君,陛下清醒后,心智是否清明?”

    若是再闹出要诛姜太虚的戏码,那他真的很难堪了。

    林宁笑道:“我出手你还信不过?”

    姜太虚会意,点头道了谢。

    刘贵妃在一旁见之心奇,她是知道齐皇到底有多忌惮这位齐家年轻人的。

    夫子恍若人间仙圣,便是她贵为贵妃,三十年来也没见过两回。

    对夫子的印象,只停留在如神如圣的虚构中。

    但姜太虚这位下任夫子,却着实惊呆了她。

    能将齐皇这位齐国至尊,逼的惊恐难眠,坐卧不宁,可想此人的可怕。

    然而这样一个可怕之人,却对她的女婿这般客气敬重,这一刻,刘贵妃终于明白齐皇的良苦用心,为何宁可冒着千古骂名和朝野嘲笑,也要将那样疼爱的女儿下嫁给一个山贼了。

    林宁没有关心身边岳母的心思,出了内殿,他看着外殿跪了一地的太医,道:“你们都起来吧,心脑之疾,非内力极高深者,不敢施针。谬之分毫,便有性命之忧,非尔等之过。”

    一众太医虽然感激林宁援手,但哪里敢起,他们也不认得这大头蒜是谁啊。

    刘贵妃忙喝道:“这是玉漱公主的驸马,你们还不快谢恩?”

    林宁摆手止住了一众太医叩首,从袖兜中掏出一个册子,道:“药王谷的《百草经》,大多需要内力辅针,所以难以传诸世间,普惠天下。不过这二三年来,我重新整理了番,将诸般手段修改填补了一二,凑齐了三百方,不用内力便可施诊,你们拿去传抄参悟一番。”

    众人皆惊,目光各异的看着林宁,刘贵妃则道:“你们学了去,往后可要用心给天家看病治人,再不能一问三不知,吃了药什么用也不顶了。”

    林宁笑道:“这医书和书中的方子不必保密,你们要传给你们的弟子,再尽量多传出去。世间受疾病之苦者不计其数,能多救一人,便是好事。”

    说罢,也不顾皇宫中愈发古怪的眼神,与刘贵妃和吴媛告辞后,便同姜太虚一并出了皇宫,往夫子山而去。

    ……

    “阿媛,你这驸马,怎么瞧着……”

    等林宁与姜太虚走后,刘贵妃将吴媛带回内殿,方便照料齐皇,也方便说话,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对吴媛说道。

    怎会有人将那样珍贵的医术轻传出去?

    还说那样好笑的话,真是莫名其妙。

    吴媛轻叹一声,她和这位母妃,其实也没什么共同之言。

    不过,林宁做的事,对她来说都有些震惊,她母妃无法理解,也不算意外。

    吴媛轻声道:“母妃,夫君便是这样一个人。若非如此,他又何以能以区区一山寨之基,打下如今与三国鼎立的基业来?青云治下,或仍有疾苦,但人心鼎盛。只因夫君他,是真正的爱民如子。”

    刘贵妃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阿媛,你过去也有一年了,过的可还好?怎还没有身子?”

    吴媛闻言,洁净无瑕的俏脸浮起一抹红晕,轻声道:“夫君说,儿女都靠缘分,不必强求。母妃,你不必说这些的。我的孩子……以后不会参与夺嫡之争,我也不会想着母凭子贵,去争抢什么,家里也没这样的人。”

    刘贵妃无法想象这种家庭,看了眼躺在龙榻上仍昏迷不醒的齐皇,叹息一声道:“若果真如你说的这样,那才是真好。只是娘实在无法想象,世上会有这样的天家。但愿以后,乖囡你的命不似娘这般。”

    吴媛心里没太多波澜,天家无骨肉亲情,说的不止是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又何尝不是?

    后宫女子,个个都要忙着争宠,各般手段心计都用到了极致,她母妃又如何能例外?她若不争,别人就会踩下她。

    记得幼时,除了父皇来时,她母妃才会抱她一抱,当一刻钟慈母,其余时候,她只能和宫里的精奇嬷嬷待在冰冷的宫中,看她母妃一天将大半时间花费在梳妆打扮,以及和其他宫中妃嫔互相阴撕上。

    这种日子一直过到她十二岁,入学宫读书为止。

    她心中没有什么怨恨,但除了血亲上的那点联系外,要说什么母女情深,却也谈不上。

    如今齐皇龙体不再危急,吴媛身在富丽华贵的皇宫,却有些想念边塞苦寒之地的山寨了……

    ……

    夫子山,草庐内。

    林宁以礼拜见夫子后,与夫子相对而坐。

    姜太虚,却只能坐于二人之侧。

    夫子看起来更加苍老了,但眼神却更睿智,一点也无寻常老人年老体衰时眼眸的浑浊。

    夫子看着林宁,缓声微笑道:“前岁见林小友,又如何能想到,短短二三年内,林小友能到今天这个地步?”

    林宁没有打机锋,坦然道:“夫子,晚辈心中从未想过要成就多大的势力,更没想过要多大的权势。”

    夫子微笑道:“吾知矣,小友打下蜀地之后,竟未留在蜀王宫中登基称帝,号令天下,而是将大权交付别人,重回青云,一如往日,吾便知小友之志也。”

    林宁道:“夫子,在晚辈看来,每三百年一次轮回,实在没必要。海外之地,大有可为。男儿一世,不是不可以追逐权力富贵,但若人人如此,天下必然常常混乱。既然我辈自认不凡,何不做些不凡之事来?东方青叶野心太重,几乎心智丧失,与我青云也成不死不休之势,对齐国,更是虎视眈眈,从未放弃过席卷天下之念。此人不除,天下难安,我等也难有机会,迈出海外。夫子乃当世真正至圣,还请夫子以天下苍生为念,早做决断。”

    夫子看着林宁,微微一笑,颔首应道:“善,便依小友之意,共诛青叶。”

    ……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太虚之道

    夫子的爽快,大大出乎了林宁的意料。

    要知道,如煌亲王并楚皇那般,再三斟酌,甚至担忧侯万千的不可制才是正常行为。

    凭他一番话,就下定了决心,这反而让林宁难以安心。

    夫子似看出了林宁的心思,苍老的面容上,笑意加深了些,道:“其实,子渊的天资,还在小友之上。只是小友之师乃天人,而子渊之师只是吾一凡人。”

    林宁心里卧槽了声,呵呵笑道:“姜兄乃三国公认的年轻一辈第一人,晚辈不过一山贼小辈耳。”

    姜太虚却仍是风轻云淡的对夫子一礼后,道:“得夫子教诲,弟子百世之福也。”

    夫子摇头道:“小友太重情义,这是好事,却也是弱点。大道当无情,侯万千以悲情入道,看似无敌,实则为悲情所困,此道非常道。待心中悲意浅淡化去,大道自消。所以,小友难行大道。而子渊,此道之上,却着实迈出了一大步。”

    林宁不解道:“夫子,晚辈始终不解,圣道为何与一国皇族性命相依存?这是什么道理?”

    夫子沉默了稍许,没有解释林宁的问题,而是微笑道:“言至此,子渊当谢小友。是小友让子渊明白,国非一家,一家非国的道理。民富国强为正道,国强民贱为魔道,世家,为魔种。待子渊彻底明白诸多小友箴言,且化之为政,惠之于民时,便是他成就大道,且不复历代先圣为一家性命所困的窘境。到那时,但凡天下仍有一民在,其圣道不绝。这,也是吾力排众议,支持他的缘故。”

    林宁闻言,轻轻眨了眨眼,他居然真成了姜太虚的大道导师,关键是,给他指引出的这条大道居然牛叉到这个地步……

    不过,也并非是坏事。

    林宁笑了起来,看着姜太虚道:“姜兄,恭喜你。怪道夫子说我天资不如你,确实不如,我自己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你却能参悟成大道。不过,我并不嫉妒。因为就我个人而言,圣道什么的,我兴趣实在不大。我这一身武功,都是莫名其妙得来的,并不怎么会用。之前以为混到中品宗师就到头了,没想到煌亲王帮了我一把,生生给我提到了高品宗师。这实在是浪费他的圣元了,因为高品和中品对我来说,真的没太大区别。

    倒是姜兄你,若是能以此为圣道,以后势必会仁爱天下百姓,百姓越多,越安居乐业,越富有自强,姜兄你的圣道,或者说稷下学宫的圣道,便会越强!你不必像学宫历代先圣那样苦苦参悟无涯的圣道,你只要想办法让百姓越多越强,你自己就会越强!现在我相信夫子为何同意诛灭青叶了,暴秦苛政虐民之道,与你的道截然相反!我猜测,你看到这样的道存在,是不是都会心生厌恶,影响你的大道?”

    姜太虚躬身以见夫子之礼与林宁见了一礼后,点头道:“一切皆如林郎君所料,此道,与秦之魔道水火不容。且夫子化道后,东方青叶势必攻齐,覆灭我学宫,此人不得不除。只一点,若来日,齐国治下万民安宁富庶,青云当如何?蜀地又当如何?”

    夫子苍眸与弟子一并看了过来。

    林宁好笑道:“姜兄,你当我真的以苦为乐,挑着牛羊粪肥千万里的给百姓耕田增肥?这不是没办法吗?这么给你说,如果有一日,你治下亿兆黎庶皆幸福康宁,安居乐业,那蜀地、青云,皆可入齐。我所说的,绝不止中原之地。便是以后海外亿万民众江山,也都可归你学宫。姜兄,争权夺利,从来不是我青云宗旨!”

    谁道儒家无霸道?

    只是以姜太虚之能,能将齐国梳理明白,至少也要十载光阴,这还是快的。

    而想等齐国国强民富……emmm,起码要再等三十年。

    这还不算和青云治下比。

    若和青云治下比富庶民强,林宁也不知道他要再等多少年。

    姜太虚闻言,点头笑道:“林郎君之言,我记下了。”

    他当然也明白,甚至他这二三百年里,齐国未必有超越青云治下的机会。

    但是,和稷下学宫比,青云寨的底蕴实在太过浅薄。

    这等浅薄不只是在人力势力和实力上,而是在传承方面。

    姜太虚自信,只要他能将新圣道开创出来,稷下学宫将会一代更比一代强!

    可青云寨可能么?

    青云寨如今看起来,仍是一个草台班子。

    田五娘和林宁惊艳天下,但难度下一代仍能如此?

    这一代完成不了的事,等下一代,或是下下一代再说,也可!

    议罢此事,林宁请教夫子道:“当如何诛东方青叶?”

    夫子却歉意道:“三圣地有圣约,圣人之间,不能彼此诛伐,吾与煌亲王,都不好动手。”

    林宁正色道:“夫子,是不能亲手杀他,不是不能困他,对否?”

    夫子点头,道:“正是如此,但也只能短时间困住,三才大阵不全,最多也只能困住一个时辰。”

    林宁笑道:“若能困住东方青叶一个时辰,就已经很好了。”

    夫子提醒道:“莫要大意,东方青叶玄功惊人,就目前来说,侯万千不是他的对手,更不可能杀了他。吾与煌亲王都不明白,小友你为何有如此自信,自认可以以凡谋圣?”

    林宁打了个哈哈,笑道:“只要夫子与煌亲王能困住东方青叶一个时辰,那晚辈至少有八成把握,灭此暴虐之魔。至于何种法子,恕晚辈暂不能明言,因为还在筹备中。”

    夫子闻言,深深的看了林宁一眼,道:“也好,吾便等小友除圣妙法。”

    ……

    入夜时分。

    林宁与姜太虚重新出现在齐皇宫中,此时,齐皇已经清醒过来。

    只是说话并不利落……

    他看着龙床前并肩而立的二人,浑浊的老眼中目光复杂之极。

    原本,他是指望这个便宜女婿来牵制这位野心太大的学宫传人的。

    谁料,如今这二人居然尿到一个壶里去了……

    悲哀,实在是悲哀啊……

    林宁看老头儿难过成这般,料其心思,笑道:“陛下,看在阿媛的份上,青云可保吴氏江山,三百年不易主。姜兄……”

    姜太虚点头道:“陛下,吾从未想过,要谋朝篡位。吾之志,从非如此。”

    齐皇听闻如此直白之言,浑浊的眼睛却一下明亮起来。

    这等话,在旁人看来实在大逆不道。

    可对齐皇而言,却胜过仙音。

    然而姜太虚接下来之言,却让齐皇眼前一黑,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陛下,太子无德,悖逆狂妄,实无人君之相。为了江山黎庶,还请陛下废黜储君,重立太子!”

    ……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好大体面

    过了子时。

    齐皇宫内灯火通明,原本因齐皇突然病危而撤下的新年彩灯,如今又急匆匆的重新挂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