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令我来巡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王令我来巡山-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死,冻不着,却未必能吃得好穿的好。干的多的人,努力的人,出成绩的人,可以得到工分,这工分可以买东西。我决定在山寨里开几家火锅店,榆林城也开,只收记工分的工票,这样一来,努力做事的人,可以像我一样,请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吃一个痛快,家人高兴,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也可以给旁人做个榜样,促进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然只开诉苦大会,一年两年的行,长久了肯定不行。”

    妙秋师太看着林宁感慨万分道:“林神医当真是用心良苦啊,百姓向往好日子,哪有不拼命干的道理?”

    春姨好笑道:“他这是用心良苦的让百姓们拼命干活儿!不过,果真能如此,也是百姓们的幸事。”说完才反应过来,自己笑个不行,道:“哎哟哟,你们瞧瞧,咱们现在哪里还像是山寨?连我这样的妇人,都开始关心百姓了。传出去,非让人笑话不可。”

    一直坐在末位陪着的苏青这会儿也敢插话了,道:“春姨,何止是您,连小九儿有时都想着要把不穿的衣裳送给其他寨子里的小姑娘呢。”

    宁南南不满道:“我也杀了大鱼请她们喝汤了!”

    徐佛咯咯笑道:“你是把鱼肉都吃完了,请他们喝鱼骨头汤。”

    宁南南扎着冲天鬏的脑瓜一偏,威胁道:“再说我,下回不帮你捉鳖了啊!”

    老鳖汤有滋阴补虚之功,还能助女人净血。

    徐佛体虚,喝鳖汤还是林宁诊脉后开出的药方儿。

    原本徐佛不爱喝,可后来发现喝了老鳖汤后,竟有养颜护肤的效果,皮肤比以前更好了,遂大爱鳖汤。

    只是这熬老鳖汤的鳖需要新鲜的才好,她便嘱托纵是冬日里也在沧澜江里扑腾的宁南南帮助,宁南南热情仗义,只要徐佛熬了后把鳖给她吃就行。

    二人合作的顺风顺水,只是没想到这会儿当着众人给暴露了,徐佛一张俏脸红透了,赶紧低头止战。

    宁南南正得意,却被春姨抓住教训了通,没个女孩子样儿……

    看着这一幕幕热闹嘈杂的画面,林宁和田五娘相视一笑,心中暖煦。

    比起先前,如今家里热闹的太多……

    ……

    相比于墨竹院膳堂的热闹喜庆,龙门客栈内就显得十分冷清了。

    时值年节,再加上天下混乱,除却一些想要投奔青云寨的人被安置在这,等侯玉春回来外,只有东方伊人和莫菲二人。

    不是山寨忘了她们,只是几番打发人来请,都没有请动,索性也就不勉强了。

    眼见就要正月十五了,身世悲凉的二人一起坐在窗边,看着天上的月亮,一日比一日圆……

    “小菲,咱们不能再这样了,再这样下去,非得成怨妇不可,咱们得寻些正经事做。”

    “可是,我们能做什么呢?”

    “做什么?能做的多了,青云寨里那些粗蠢婆子一个个都忙的不得了,我们还不如她们?”

    “……我们,有些地方可能真不如她们。”

    “你气我是吧?不管了,明儿个去找林宁,看看该做点什么。我算瞧出来了,这青云寨再这样下去,三大皇朝,都要险了!值当咱们帮忙!再说,小猴子和他爹老猴子都在帮那小子,咱们出把力,不算丢人。你没瞧见?那姜太虚又来了。”

    “那,好吧。”

    ……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三策

    “找事做?你们找什么事做?”

    聚义堂上,看着两位有些出人意料的来客,林宁和齐燕都有些纳闷。

    这两人的身份……

    莫菲还好说些,这女孩子其实至今还未缓过劲儿来,悲惨的一塌糊涂。

    再者,吃一堑长一智,如今也不敢再掺和什么事了……

    可东方伊人……

    这个心高气傲又聪明绝顶的女孩子,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在林宁看来,若不是她心中被满满的仇恨充斥,使得性子有些偏激,是个不小的破绽,其实东方伊人未必比侯玉春差哪去。

    当初若不是这个姑娘,侯家父子俩早死成灰灰了。

    也是因为这个缘由,所以她这个姓东方的,才能在龙门客栈过的这么自在。

    且不知她此刻要闹什么幺蛾子……

    听闻林宁之言,东方伊人的眉头都竖了起来,声音也高了不少,道:“怎么,你看不起我们?”

    林宁还真没甚法子,这东方伊人刺手归刺手,傲慢归傲慢,可她还或直接或间接的帮了山寨几次,再加上她和侯玉春两口子的亲近关系,还能翻脸不成?

    他捏了捏眉心,道:“哪里就扯到看得起看不起上了,你东方……穆姑娘的能耐,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只是好奇的问问,怎么想做事了?你也知道,我们这里都是些琐碎事,不起眼的很。”

    东方伊人这下脸色才好看了些,道:“我们只是不爱吃白食,连你们山寨里的泥腿子百姓都知道靠做苦力赚工分吃饭,我们连他们也不如?”

    话至此,林宁也没甚好说的,可是……

    把这俩姑奶奶放哪呢?

    “要不,你们坐镇龙门客栈,护一方太平?”

    东方伊人抽了抽嘴角,看着林宁认真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和那些蠢丫头一样好哄?”

    这话让聚义堂内的徐佛等女孩子不大高兴了,说谁呢?

    东方伊人当然感觉到不善的目光,却不屑的群嘲的看了圈儿。

    只看这几个有意无意的看林宁的眼神,她就看得出,都是一群没男人活不成的蠢丫头!

    齐燕见林宁有些头疼,轻声一笑,对林宁说了句:“榆林城。”

    林宁闻言,眼睛登时一亮,拍手笑道:“还真有一处,正愁没人合适。穆姑娘,想来你也知道,山寨把榆林城周边的地都买了下来,原来的流民营,现在全都在榆林城。大几千人,往后还会更多,几十万亩田地,往里投上几万人都不嫌多。再加上城里的商铺门面,酒楼茶馆儿,粮米衣铺……这么大的摊子,需要一个有足够手腕和头脑智慧的人坐镇。怎么样,穆姑娘,这副重担,你敢去不敢去?”

    东方伊人狐疑的看着林宁,摸不清他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将信将疑道:“果真交给我去管?”

    林宁笑道:“具体的俗务,自然不必劳动穆姑娘去操劳。只是若出现一些紧急危机,就要请穆姑娘出手了。”

    东方伊人闻言,想了想,虽然到底还是给林宁当打手,但也好过只在一个客栈里窝着,应下此事后,就带着莫菲离开。

    等她走后,齐燕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道:“也不知等秦国来人对上这位武圣之女时,会不会跳脚骂娘。”

    林宁摇了摇头,笑道:“不好说,东方青叶那样的人,未必料不到咱们会有这手。”

    齐燕问道:“若是秦国人不买东方青叶姑娘的账,那该怎么办?”

    林宁没好气道:“不买就让人家回来,还真让她去撕破脸?她的性子倒不是不敢,可这样做就有些下作了。再说,咱们又不是没办法对付。行了,不说这个了,咱们去送送姜太虚。”

    ……

    “姜兄,临别之际,我有些话想说。虽然临淄比榆林城富饶的多,姜兄手下能调动的能量,就是十个青云寨都比不上。但是,兄之难处,其实不在这些,而在世家,甚至,在朝廷和学宫。”

    “即便如今夫子尚在,姜兄你的新法一旦突破姜家田庄,涉及到别的世家,立刻会激起轩然大波,阻力百倍于此。”

    “若强行为之,举步维艰不说,还会事倍功半。因为想要做事,终究需要做官的人。下面官员若是阳奉阴违,别说三年五年,就是三十年五十年都未必能有成效。”

    听闻林宁真诚之言,姜太虚面色肃穆,缓缓点头道:“我知道,所以,我会去和陛下谈一谈,再去吏部选人。”

    瞧瞧,这就是家世的不同。

    林宁这边想选官员,只能从流民营和百姓中选,看谁能服众,看谁有能力支撑起一个摊子,谁就能上位。

    但这样选出的官员,在基层可以,再往上,就缺少了眼界和格局。

    可青云寨没有法子,只能如此。

    一边做事,一边历练。

    只能寄托于随着摊子的慢慢铺开,这些新挑选出的官员能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

    而姜太虚就不同了,姜家原本就大齐十二上上高门,执掌吏部多年,夹带里有的是人才。

    齐国开科举数百年,在吏部等候选官的精英不知凡几。

    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若有机会出人头地,他们未必不会给姜太虚卖命!

    念及此,林宁的话都快有些说不下去了。

    只是,越是如此,就越该由姜帅逼来趟开这片浑水啊!

    能者多劳嘛……

    林宁干咳了声,道:“姜兄,你是明白人,当知道,纵然如此,你那边依旧太难太难。若是夫子能坐镇夫子山二十年,可能会成功。但是……”顿了顿,见姜太虚面色凝重,他终于开门见山道:“小弟有三个法子,正合姜兄不愿杀戮之仁道。推广开来,既能减轻阻力,也能助姜兄尽快推广新法。”

    姜太虚沉默了稍许后,轻声问道:“不知林郎君,有何高招?”

    林宁一字一句道:“一为摊丁入亩。二,则是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三,便是推恩令!”

    “……”

    姜太虚听的不解其意,看着林宁道:“还请林郎君不吝赐教。”

    林宁呵呵笑道:“谈不上赐教……”闲话并未多谈,便简单明了道:“所谓摊丁入亩,便是将千百年来,三大皇朝征收的丁口人头税,摊入田亩当中。土地兼并至今,已经严重到几乎无缓和之地的境地。不到一成的世家勋贵之族,却掌握着天下八成以上的土地。然而他们交的税,却不足三成。亿万普通百姓,分明没有土地,却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这岂有公平可言?将丁口税摊入田亩中,便可极大的减轻百姓负担,此为一。”

    “其二,士绅坐拥田亩无数,可却不用交税纳粮,也不用服徭役。将这些负担,统统转移到百姓身上。又大肆收献土地和丁口为奴,使得国家日益艰难,他们反而吃的肥头大耳,这绝非正道!要让士绅官员一并当差纳粮,如此一来,就能有效的打击土地兼并。”

    “其三,就是推恩令。虽然三大皇朝早就有先法,庶子与嫡子同有继承权。但事实上,这个律法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实施。百姓家分家时或许用得上,可世家高门何曾拿此法当过事?姜兄,若是能够将此法推广开来,世家高门的每一个子弟,都有权力平等继承家业,那么,天下将再无世家为乱之忧!!苟家、蒯家之流,又岂有机会成事?”

    ……

    姜太虚走了,带着义无反顾的气势离去。

    在听到林宁解释了何为“摊丁入亩”,何为“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何又为“推恩令”后,整个人的气势再度大盛!

    在他看来,这三个法子加起来,比林宁在青云寨搞的这套,还要高明不止一筹!!

    和先前那套残酷的造反法门相比,这三策才是真正的政令!

    当然,若是能和先前的法子结合起来,就会更好!

    姜太虚走后,齐燕忍不住笑出声来,看向林宁道:“兄长,姜太虚是真不明白还是假不明白?你出的这几个法子,可比先前那个法子更难哪。尤其是那推恩令,简直是掘天下所有世家的根!他怎么会答应?”

    林宁呵呵一笑,道:“子长,这就是姜太虚精明之处。现在他做的那套,只能靠他自己搞,别人没人敢帮他。可是搞这三策,他却能笼络到一批人手当助力。你知道他最大的助力是谁吗?”

    “谁?”

    “是齐皇。”

    林宁笑道:“世家之乱,刺痛的绝不止姜太虚一人的心。但凡有远见的,其实都已经看出来问题了。其中,最忧心的当属齐皇。可是他太老了,实际上,也难以再操作什么。排除学宫鼎力支持,皇室的力量,并没那么强大。但若是姜太虚将这三法献上,齐皇必然大力支持。若这三个法子果然能成功,那老皇帝死都能闭上眼了。”

    齐燕笑了笑,问道:“那兄长以为,他们能成功吗?”

    林宁摇了摇头,道:“不能。”

    齐燕点头笑道:“我也以为不能,太难了……那兄长出谋划策,又是为了哪般?”

    林宁轻笑了声,道:“子长,你不觉得,这三法乃是对青云新法,最好的补充吗?让姜子渊先去趟趟路,以后,我们就容易的多。”

    “……”

    ……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所求

    入夜,十一寨,齐家山寨。

    家主齐志雄吃惊的看着齐燕,似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问道:“子长,你说什么?”

    一旁齐鹉也震惊的看着齐燕,搞不懂他这个曾经最疼爱,如今最防备,乃至隐隐生厌恶的弟弟是什么意思。

    齐燕轻声道:“今日姜太虚求教于兄长,得三策以为治国圣道。其一为摊丁入亩,其二为士绅一体纳粮,其三,便是推恩令……”

    齐燕将这三策详解之后,齐家父兄无不面色大变,齐鹉大声道:“这岂不是倒行逆施之举吗?”

    齐志雄也沉声道:“这是要断绝世家之根哪!子长,这种做法怕不会得逞!要只是收田产、要粮食,那些世家了不起暂时蛰伏起来,或者和咱们齐家一样,干脆投奔山寨。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早早晚晚还能再起来,咱们都等得起。可要是搞这劳什子推恩令,谁家有几个儿子就要将家业分成几份,那如何了得?从前都讲究世家高门子孙多方能家大业大,往后谁还敢多生?再者,这本来各家门儿里儿孙争夺家业就闹的凶,若再给他们这样一个名分,不肖子孙们还不打破狗脑袋?此计忒毒,忒毒!”

    齐燕闻言,轻声细语道:“这种话在家里说说也就罢了,出去却不能说。再说,此法不仅是治国良策,也可使得真正有底蕴家传的世家,能永世传下去。”

    “怎么说?”

    齐志雄知道这个幼子非同小可,所以愿意压下心中的恼意,听他一说。

    齐燕微笑道:“父亲,其实在失去田地后,天下世家又有几家还能传下去?能传一世,传二世,还能穿三代不成?大浪淘沙,唯有真正顺应得了大势,看得清前行方向的家族,才能不败落,传承下去。”

    齐鹉脸色难看道:“真要抄了天下所有世家的家?这样做,能得逞?”

    齐燕看着他这位兄长,淡淡道:“我也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是,就目前来看,很有希望。”

    齐鹉头大:“子长!!自古到今,可有这样做法能成事的?”

    齐燕反问道:“古往今来,大哥可曾见过青云寨这样的事?”

    说罢,又对齐志雄道:“爹,世家如皇朝,但又不如皇朝。盖因皇朝有圣地护着,可历千年而不倒。世家却不能,少有能传八百载的世家。能传三五百年者,也是寥寥无几。”

    齐志雄道:“能传三五百年的不多,是因为每二三百年就会有一次中原大战,无数世家因为这个消亡。”

    齐燕轻笑道:“也不尽然,因为家族出现不肖子孙而败家者,才是大头。”

    齐志雄不愿辩驳这个,他道:“子长,齐家愿意举族归附,是为了成为如姜家那样的十二上上高门,可历经千百年而不倒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