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一入水便改变了方向。”王栋皱眉,“若是如此的话,想要将箭羽投入壶中,箭羽入水之时,与水面越是垂直,才越有希望。”
一旁王梦瑶一愣:“你试过水中投壶?”
这个玩法,可是王甫南琢磨了半个月才创出来的,见王栋分析的似乎头头是道,王梦瑶甚至怀疑,他玩过这样的投壶方式呢。
王栋摇头:“没玩过,胡乱猜的。”
莫说水中投壶,就是投壶王栋都是第一次见。
王栋的目光一直盯着场内,此时比赛的人数已经过了一半,两个酒壶之内,却仍空空如也。
那些箭羽,不是落在铜盆之外,便是落入水中与酒壶相差甚远。
“下一组。”
又是两人换了上来,这二人,年纪尚轻,其中手持箭羽,向前抛去,箭羽在空中划出一道高高的弧线。几乎呈九十度,落入水中,这和王栋方才的理论入水方式相同。
九十度入水,最大的特点便是溅起的水花很小。水花小,便可以减少水对箭羽方向的改变。
“进去了,进去了!”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这支箭羽,向着水中的酒壶快速接近,场外已经产生了惊呼。
毕竟,人们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可是,就在最后的关头,这支箭羽却是落在了距离酒壶一寸远的地方。
“唉,可惜!”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感叹之声。
那名小娘子,也是一脸不可思议:“不可能,不可能不中的。”她自小投壶玩到大,已经算是这方面的高手,两丈之内,可谓弹无虚发,可是这次,她却失了手。
小娘子不愿认输,手中的另一只箭羽再次飞出,却是落在了与第一支箭羽相同的位置。
“不可能,一丈的距离,我不可能投不进的!”那小娘子满脸愤怒,“一定是你们,在那酒壶上做了手脚!”
“来人,把这位小娘子请出去。”
王家奴仆将小娘子架出,王梦瑶叹道:“技艺不精,又何必无理取闹呢?”
一个声音,突然自脚底下传来:“不是因为她技艺不精,而是别另有玄机。”
王梦瑶一低头,却发现王栋正在地上画着什么,直线、曲线、虚线一道道的,像个鬼画符,不同线上还标有一些怪异符号。
“你在干什么?”
王栋头也不抬,继续画着:“抛物线。”
“什么?”
王栋自顾说道:“那位小娘子,投壶技术精湛,可谓弹无虚发。只不过,她忽视了水的折射原理,她目光中,所看到的酒壶,只是一个虚象,嗯,只需……只需将投掷的目标,向下偏移两寸,即可。”
“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王梦瑶望着王栋,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疯子,他刚才说的话,她一句都听不懂。
王栋完成了自己的计算,站起身来,笑道:“这不是胡言乱语,这是科学。”
“……”王梦瑶仍然听不懂。
王栋道:“三娘可不可以再帮我一次?”
“做甚?”
“把倩娘唤过来,我有事情交代。”
“……”
虽然表示不解,但王梦瑶仍是帮着王栋,将倩娘唤了过来。尔后,王栋在倩娘耳边,低声细语几句,倩娘更加的迷茫。
“真的瞄准酒壶外两寸的地方?”倩娘苦着脸望着王栋,谁家投壶,不是瞄着壶来射的?怎的跑到王郎这里,却让我瞄其它地方。
王栋正色道:“你信不信我?”
“当然信。”
“那就照我的话做。”王栋正色道,“一定会成功!”
看着王栋笃定的眼神,倩娘终于点点头:“好。”
一旁的王梦瑶惊讶道:“喂,你不会真听他的话吧?”
“倩娘完全相信王郎,他让倩娘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下一组!”
于是,轮到倩娘投壶的时候,王梦瑶几乎看都不想看了,试问连投的地方,瞄的都不对,中了才怪。
果然,第一支箭羽,偏差数寸。但是,倩娘及时调整了呼吸,按照王栋方才所教,手扬箭出,一道高高的弧线,“噗”的一声落入水中,尔后“咚”的沉入酒壶之中。
“中了!中了!”场外,人们见证了这一幕,爆发出欢呼之声。
王梦瑶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的道:“真的中了?”
王栋双手报肩,一脸自信,喃喃道:“你以为,应试教育真的只是浪得虚名?”
………………………………
第五十七章 乞巧大赛之至清无泥
“下一组!”
这厢还未庆祝完毕,七公的声音再次传来。
倩娘兴奋的小脸儿通红,走路都有些飘飘然的感觉,她目光锁定在王栋身上,向着王栋这边快速走来。
王栋,自然也为倩娘感到高兴,只是他没有注意到,身旁,一双眼睛,望着他的眼神,越来越炽热。
“王郎,我成功了。”来到王栋面前,倩娘本该有说不完的高兴分享与王栋,但话到嘴边万语千言,只化作这一句。
王栋也笑道:“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成功的!还有最后一关,你一定要加油!”
“嗯,我会的。”
如果说,之前的倩娘对王栋停留在“信任”二字之上,那么现在说倩娘对王栋是“盲目崇拜”也不过分。
“不过说起来,倩娘你还要多谢一下三娘。”王栋笑着将目光转到一旁的王梦瑶身上。
在王栋目光转向王梦瑶的刹那,她下意识的将自己炽热的目光,转移到相反的方向。
“三娘在看什么,看的这么入神?”王栋发现王梦瑶的目光有些异样,也随着她的目光望去,却是什么特殊发现都没有。
倒是倩娘,方才便留意到了王梦瑶的异样,以她女人的直觉,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天敌”。
“哦,没什么。”王梦瑶故作轻松,忙转移话题,“现在才过了第三关,不要高兴太早。”
“我和王郎,都有信心。”倩娘走过了,突然拉住王栋的手。
王栋有些不适应的抽回自己的手:“是……是啊。”
“第三场比赛结束,晋级者共三人。”高台之上,七公再次宣布,“最后一关的比赛,名为至清无泥。”说罢,七公大手一挥,又是一队王府仆人持着三个巨大铁质的长嘴大水壶走了进来。
“王郎,我先去了。”
“加油!”
这样巨大的水壶,乃是大户人家烧制热水所用。壶嘴极长,约有两尺,而壶身也很大,能装下十数升的水。
“刚才是酒壶,这下又弄出个水壶,真有意思。”
“水壶?难道要比烧水?”
台底之下,议论之声再次响起。
七公伸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道:“能通过前三关,说明三位无论是手法、眼力、控制力、判断力,皆是上上之选,不过这些只是针织的基本功,想要证明三位谁的针织技艺最高,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出自三位之手的成品。不知三位,今日是否戴在身上?”
“当然!”倩娘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与倩娘一同来到最后一关的二人,一个是年约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另一位则是以为六十岁左右的老妪。
“好,那就请三位,拿出你们的作品。”
七公说完之后,只见倩娘首先自怀中掏出了她新织的那块白缎。
再看那位妇人,拿出的丝绸,虽与倩娘的缎子大致相同,细看之下,又有所不同,其上似有纱眼。
妇人道:“我这块,名为乔其,绸面采用二左二右强捻丝,质地衡疏轻薄。”说罢,目光还向着倩娘和那老妇人看了一眼,似乎是在炫耀。
老妪也不示弱,同样拿出一块绸缎,道:“我这块名为碧绉,经无捻,纬采用碧绉线,质地细密,纹路精致。”
老妪说完之后,七公的目光移到倩娘的身上:“这位小娘子,何以不解释你的呢?”
倩娘笑道:“我的织法,并无出处,是我自己在缎的基础上略作改变所得。”
“她的是自己织造的啊?没有用任何古法,哎,看来第一个淘汰的就是她了。”
“哎,是啊,竟然连出处都没有。”
……
一时间,场外之人,对于倩娘十分不看好。
只有王栋喝了一句:“好,创新才是最好的织造之术!不懂创新之人,永远都只能活在别人的过去里!”
王栋这话,声音虽不大,却突然让人群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他这边。
“怎……怎么?难道我说错了?”王栋心中暗暗思量。
王栋的话,说的不错,不过却显得有些大胆。因为绸缎织造之术,已经十分发达,想要再创新,简直难于登天。几乎所有人,都已经认为,丝绸织造之术已经达到了巅峰,不会再有新的创举。
但是王栋的那句“不懂创新之人,永远都只能活在别人的过去里”,却如同洪钟一般,将人敲醒,发人深思。
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其难?
七公干咳一声,将人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在他身上,尔后道:“丝绸,讲究薄、透、轻,不过却也讲究韧、实,否则一味追求轻、薄,一穿就破,又有何用?”
“对,对。”
“没错。”
“那快说,用什么办法,来测试这三块丝绸吧。”
“大家稍安勿躁。”七公示意到家静下来,尔后道,“这最后一关,家主别出心裁,想出了,以泥水流经丝绸的办法,来测试丝绸的均匀细密与通透。”
七公继续道:“大家看到的这三个铁壶之中,盛放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污秽不堪的泥水。一会儿,我们将三位的丝绸,覆盖在壶嘴之上,尔后将壶中之泥水倒出。”
“倒水?那又有何用?”
七公解释道:“若是制作细密、通透的丝绸,在泥水流过之时,会滤去泥水中的杂质,而流出的,将会是清水!哪个壶中流出的水越清,则哪块丝绸便越细密、通透。”
“妙哉妙哉,果然是一个好办法。”
“那就赶快开始吧。”
场外之人,已经纷纷起哄,所有人都想知道,一块纱布,到底能否将泥水变为清水。
“开始!”
七公下令,只见三位王家奴仆走了上来,分别从倩娘三人手中接过丝绸,尔后分别固定在三个铁壶的壶嘴之上。
“倒!”
场上之人,全部屏气凝声的望着那三个铁壶,随着铁壶的逐渐倾斜,壶中的泥水,开始随着壶嘴,向着外面缓缓流出。
“快看快看,流出来了!
“哇,真的变清了。”
“太不可思议了。”
就连场边的王栋也看的吃惊,心中暗道:“一块小小的丝绸,真的堪比二十一世纪过滤桶装水的工业滤纸?”
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中,三碗从三块丝绸中滤出的清水,被放在了一起。
分开看,三碗水都十分清澈。可是放在一起,高低立下,中间一碗,比起两边两碗要黯淡一些。
“现在,结果一目了然了吧。”七公望着那三十余岁的妇人道。
妇人叹了口气:“是我技不如人。”
“还剩下两碗,都是清澈见底,又该如何判断谁的好?”
“是啊,怎么判断?”
场外,众人再次给七公抛出了一个难题。
七公似乎也没有料想到会出现如此情况,为难道:“这个……这个……”
“当然是最左边。”
便在这时,突然一个声音自场边传来,数千道目光,齐刷刷的向着声源处望去,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王栋。
“你为什么就笃定,左边一碗要比右边一碗清澈?”人群中一人道,“我就是要说,右边那碗更清一些。”
“是啊,是啊。”
王栋却是微微一笑,迈步进入场地,径直来到那三碗水面前,尔后自信道:“我当然分不出那一碗更清。”
“那你为何要选左边那碗?”
王栋笑着指着两碗水,道:“大家请看这两碗水,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左边这碗中的水已满,而右边这碗,却只有一大半,大家可曾想过,这是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
“原因很简单,因为左边这碗所使用的绸缎,通透性比右边要强一些,所以同样时间内,左边碗流出的水,才会比右边多!”说罢,王栋目光转向七公,“七公,我说的,对不对?”
“轰!”
人群中爆发出一股惊叹之声:“想不到,他连这个都能想到。”
“这个年轻人,着实不简单啊。”
人群中,传来对王栋的赞扬之声。
七公见人们心中已经有了结果,于是朗声道:“好,那老夫现在便宣布,左边这块绸缎,获得第四关的胜利!”
“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结果人心所向。
而这块绸缎的主人,不是那位老妪,而是这边的倩娘。
………………………………
第五十八章 乞巧大赛之银制绣针
“这位小娘子,此次乞巧大赛你夺得头魁,我家家主,自有礼物相赠,”七公微笑着,对倩娘道,“希望小娘子,可以将针织技术发扬光大。”
“还有奖品?”王栋听到七公的话,也颇为兴奋。
倩娘欠身行礼:“奴家谢过了。”
“请小娘子上台。”
倩娘微微点头,尔后向着高台之上走去。
只见七公,自身后的王家奴仆手中,接过一个红色的小木匣,尔后缓缓打开。
小木箱长一尺,宽约三寸,打开之后,一道闪光竟是从中射出,闪耀全场。只见,在那小木匣之中,静静的躺着一排精致的绣针,大小不一,形制各异。
“哇!”场外人群,又是一阵惊叹。
七公朗声道:“此乃家主特意寻河东能工巧匠用纯银打造而成,共七十二根三十六种绣针,希望它们在小娘子的手中,物尽其用。”
“倩娘感谢。”倩娘万分激动,目光在那套绣针之上无法离开。
纯银打造的绣针?莫说是倩娘,纵是那些河东俊杰、商贾公子,都是第一次见识到。白银,在大唐,虽不用作货币流通,却也是极为罕有的金属,而用纯银来打造绣针,难度也是颇大,皆因绣针和普通银针无论大小、造型完全不同,因此非能工巧匠不能完成。
王甫南,能够在此次大赛上,拿出此物来作为奖品,足以看出,他对此次比赛的重视。
皇后颁诏,独家油条,精彩比赛,丰厚奖品……今晚之上发生的事情,怕是第二天,便会向着大唐帝国的各个角落飞去,并被演绎成不同的版本。
王家,今夜之后,想要不出名,怕是都难了。
便在七公,将要把那小木匣颁给倩娘之际,一位王府奴仆自后台匆匆走来,尔后在七公耳边一阵低语。
随后,七公朗声道:“我家家主传话,今夜乞巧愿与诸君同庆,特设酒宴于后台,无论河东俊杰、晋阳百姓,皆可同饮同庆。”
“王家家主,果然料想周到,我等,也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走,大家一起赴宴如何?”
“哈哈,佳节良宵,我等自然不醉无归。”
“请。”
……
于是,享受完精彩的比赛之后,场外尚未散去之人,纷纷跨过了高台,在王家奴仆的引领之下,向着后台设宴之地走去。
七公则是慢慢来到王栋身边,道:“王栋,你也一起去凑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