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好莱坞中的常态,拍摄时一般导演是老大,而在后期剪辑时配上专业的剪辑师,然后导演和剪辑师为了保留或者删除画面争得面红耳赤,争取剪出最好的效果!
那些大导演也会雇佣专业剪辑师的,只是通常他们都会保留最终剪辑权,在争执不下时一言而决;至于那些拍完片子就被制片公司丢在一边,将拍摄好的素材交给专业剪辑师,自己却不能插手的家伙,也大有人在!
小库恩目前的境况出于两者之间,米拉麦克斯准许他加入剪辑,但不会由着他的性子来。以防他玩嗨了的时候,米拉麦克斯能够保证影片的基本走向。
对于这点,小库恩只有接受!现在的他,可没有和行业惯例对着干的本钱!
与此同时,《惊声尖笑》的宣传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洛杉矶星报》第一时间就放出了电影杀青的消息,同时也公布了一批新的剧照。不过不是依据角色在剧中的重要性,托比汉森、克里斯洛克以及小库恩的照片比别人的多不少,也大很多!谁让剧组中他们的名字最大呢?
另外,《电锯惊魂》在海外的放映基本结束了,不同于原来海外发行能力孱弱的狮门影业,借助迪士尼的发行体系,米拉麦克斯把《电锯惊魂》推向全球各大电影市场,并趁着北美引发的热潮,在海外几十个电影市场上疯狂地吸金,总票房达到了约8000万美金!
再加上之前北美的1亿票房,总票房达到了惊人的18亿美金。而它的制片成本,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100万美元。
不得不说,这条信息对于《惊声尖笑》的宣传极为有利!在通过《洛杉矶星报》传播出去之后,恐怕不少人都会好奇小库恩能否让《惊声尖笑》的票房奇迹重现啊!
按理说,现在的宣传效果已经很好了,小库恩有信心完成系统的票房要求,即:北美票房8000万美金,海外票房6000万美金!
可这不是因为凯瑟琳这个祸水,小库恩被加了一个名为拍这个“宣传效果减半”的buff嘛!
如果不整出点幺蛾子,玩出点新花样,他就不是小库恩了!
为此,他特意联络《洛杉矶星报》的主编,在其娱乐版上面开了一个小专栏,仿照薄伽丘《十日谈》的形式,在上面连载了一个名叫《没品六人行》的小故事。
大意就是,某所高中的三对情侣,他们是臭味相投的好朋友,都比较没下限,非常喜欢那些掉节操的笑话。
他们的名字自然是《惊声尖笑》里面的六位主角:辛迪、鲍比、布兰达、雷、芭菲和格雷格。
他们约定每天午餐时间,他们都要聚在一起讲没品笑话,然后投票,按照票数的多少来评分。等学期结束之后,分数最高的那个人就将获得“节操丧尽”称号,可以对分数最低的人做一件最掉节操的事情。
为了能够吸引关注度,吸引读者的眼球,在笑话的选择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小库恩是怎么有争议就怎么选,尤其关注政治段子、荤段子、种族段子、同性恋段子和宗教段子。
总之,小库恩就是用这些富有争议性的话题来吸引观众,让他们适应《惊声尖笑》式的风格,让他们对于六位主角产生兴趣,最后乖乖地掏出钱来买电影票。
小库恩可不会像薄伽丘一样,只让主角讲10天故事,他会在文中让主角们每人每天讲一个段子,一直讲到《惊声尖笑》上映!
但是,这事情还得掌握个度,只能调侃,不能真讽刺,否则真惹得观众们不满就完了!为此,小库恩特意聘请了十来个职业写笑话的编剧,专职为他提供和审核要发表的段子。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要想一炮而红,必须一开始就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能够入选第一篇文章的段子,都是小库恩和编剧们精挑细选出来的。文章是这样的:
辛迪和朋友们坐在喷泉前边的台阶上,开始了日常的没品段子会,她讲道:“伙计们,我给你们说一下我们的总统夫妇的趣事:
比尔和希拉里克林顿驾车在希拉里的乡下老家附近行驶。他们的燃料不多了,所以比尔把车停到了加油站。一个男人从加油站出来,向车窗里看。
“嘿,希拉里!我们曾经在高中约会过,你还记得我吗?”他说。
他们愉快的聊了几分钟。比尔付费后他们离开。继续行驶,比尔对自己感到非常自豪并且仔细看着希拉里。
“你跟那伙计约会过?预想一下如果你没有和我结婚那生活会是怎样。”他说。希拉里看了看比尔,对他说:
“是啊,我猜你会在抽汽油,而他会是总统。””
“切!希拉里作风强悍这点全美国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没品的事儿。”格雷格对辛迪的笑话不屑一顾,他对其他人说道:“要说没品的政治段子,还得看前苏联的人编的。”
于是,他拿出了自己的段子: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要访问波兰,波兰政府为讨好他,命一波兰爱国画家创作大型历史题材油画《勃列日涅夫同志在波兰》。
波兰政府官员检查时发现:画上是一间卧室,床上一对男女,窗外能看到克里姆林宫的红星。
遂质问画家:“你在干什么!这女的是谁”
答:“勃列日涅夫同志的妻子。”
“男的呢?”
“勃列日涅夫同志的秘书。”
“胡闹!为什么没有勃列日涅夫同志!勃列日涅夫同志在哪?”
“按您的吩咐:《勃列日涅夫同志在波兰》。”
众人听了之后,哈哈大笑,纷纷表示,这个可比辛迪的那个要没品多了,辛迪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可是,布兰达却说道:“大家都很讨厌政客,所以对于政治段子,再没品,大家都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此,她要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另一群体――lgbt。”她的笑话是这样的:
一个全副武装的老牛仔坐在酒吧里喝酒,这时一位美女走入坐在他旁边。
稍刻;她转过头来问:刚才知道我是女同性恋者
听了这个段子之后,所有人都表示很有趣,但布兰达犯了一个错误,她嘲讽的不是lgbt,而是色情狂。
为此,布兰达的男友雷不得不为女友救场,他讲了一个货真价实的gay的故事:
一个家伙到医院去检查,并做了许多测试。
医生说:“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看过你的测试结果后,我发现你有潜在的同性恋倾向!!而且难以根治。”
这个家伙说:“我的天啊呀!那好消息呢?”
医生腼腆的说:“我发现你还蛮可爱的耶……”
辛迪等人都对雷报以嘘声,因为这个笑话既不怎么好笑,也没有攻击性,称不上没品段子。
鲍比对于lgbt的话题不感兴趣,相反,他比较喜欢编排那些宗教人士,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极具攻击性的段子:
a走过海旁,看见另一个人b想跳海自杀。
a:先生,生命是如此的美好。为什么要自杀呢?你是无神论者还是有宗教信仰?
b:我有宗教信仰。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
b:基督教。
a:罗马天主教还是新教?
b:新教。
a:我也是新教呢!圣公会还是浸信会?
b:浸信会。
a:太好啦!我也是浸信会,你是baptistchurchofgod还是baptistchurchofthelord
b:baptistchurchofgod
a:真是太奇妙啦!我也是,那你是原教旨的baptistchurchofgod还是改革派的?
b:改革派的。
a:太好了,1879年的改革派还是1915年的?
b:1915年的改革派。
a冲着b的屁股一脚把他踢进海里:去死吧!异端!
这个槽吐得太过犀利,真是一阵见血的揭露了宗教狂的极端和狭隘,所有人都很兴奋,他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五个人已经讲完,就剩下芭菲还没有说出她的段子,她可是为了名声不惜一切的女孩儿,怎么会让鲍比这家伙专美于前?
所以,她把恶搞的苗头指向了上帝:
有一次,一个神父和一个修女去打高尔夫球。
第一次,神父一下子就把球给打歪了,便破口大骂:“他妈的!又打歪了!”修女在一旁听到了,就责怪神父:“你不能这样说,上帝会惩罚你的!”。
第二次,神父又打歪了,又破口大骂:“他妈的!又打歪了!”修女又骂了他一顿。
第三次,神父又打歪了,又破口大骂,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雷劈下来,劈到了神父……旁边的修女。
天上出现了上帝的头,只听上帝破口大骂:“他妈的!又打歪了!”
哈哈哈!其他五人大笑起来,为芭菲得罪上帝的作死行为点赞!所有人投票,一直认为芭菲的段子是最没品的,而雷的同性恋笑话则软弱无力!他们期待着明天的段子会更加没品!
凯瑟琳拿着小库恩写好的稿子,迟疑不肯给《洛杉矶星报》发过去,没有经历过网络洗礼的英伦美妞儿实在为段子手小库恩担心:“马克,你会惹怒不少人的!尤其是宗教人士!”
“whocares!”小库恩满不在乎地说。
他调侃的是新教和天主教,他们的信众又不是某和平教信徒,会为了天堂中的72处女与别人同归于尽。他一年几十万美金扔到myersfields&schmidt律所里,可不是为了玩的,讼棍艾伦绍尔最近早就闲得饥渴难耐了!
(本章完)
………………………………
第46章 剪辑与配乐
第一天,小库恩通过《洛杉矶星报》放出了政治段子、宗教段子和同性恋段子。
第二天,小库恩又换上了种族段子、非法移民段子和荤段子。
第三天……
总之,小库恩是什么话题最敏感,什么话题最受关注,他就在专栏里放上哪方面的段子。
他不在乎是否低俗,不在乎是否敏感,只在乎是否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因为小库恩雇佣了一批职业段子手,完全不必担心段子的笑料会枯竭,他就像每一个万恶的资本家一样,将这些家伙身上的搞笑细胞压榨干净。总之,就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
自然,这些段子大大得罪了一些极端的宗教人士、敏感的lgbt者、自卑的黑人兄弟们,惹得某些人士一时上蹿下跳起来。
但小库恩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洛杉矶星报》站在他后边儿,报社主编们组织了几个砖家叫兽专门同这些人打擂台,在一**的笔锋交战中,《洛杉矶星报》的销量又迎来了一个小高峰。
同时,《惊声尖笑》这部电影也进入越来越多民众的眼球之中!
什么?你问那些非法移民们和政客们为什么不来找小库恩的麻烦。
那是因为,在亚美利加,非法移民可没有话语权,他们干着全美最脏、最累、最低等的工作,还受到几乎所有人的歧视,他们既没有自己发声的渠道,也没有人为他们代言。
至于那些政客,哈哈,在美国,每天被新闻栏目、被综艺栏目、被脱口秀栏目、被报纸、被杂志嘲讽和狂喷,那就是他们的日常。丫的,这帮不怎么干正事儿的官僚,除了被调侃之后卖萌,也干不了什么别的!
再说了,对于那些有能量的大人物,小库恩还是注意调侃的分寸的。
段子手的工作,小库恩除了开头几天的段子有他亲自参与外,剩下的工作都交给了手下那十几个人,他也就起到了一个审核的作用。
他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了《惊声尖笑》的后期剪辑和配乐工作上。塞尔玛斯昆梅克,作为一位女性剪辑师,又有和马丁斯科塞斯这种大导演合作多部电影的经验,她很懂得照顾导演的情绪。
她在观看了《惊声尖笑》的拍摄素材之后,清楚这部电影的风格就是剧情各种神转折、人物各种无厘头,没有说教,没有内涵,只有最纯粹的爆笑。以前,塞尔玛虽然也剪过喜剧片,但是那种充满温情的新喜剧,《惊声尖笑》这种类型的片子是她第一次遇到。
小库恩的这版《惊声尖笑》也对原版改动颇多,比如他这版的杀手就是恶搞《星球大战》里面的达斯维达造型,因为《惊声尖叫》这部电影根本就没有上映,小库恩想山寨也无从谈起。
还有最后杀手和辛迪打斗的那段,明显用到了《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概念,现在搞出这种,会让大部分看到的观众get不到笑点,而且也浪费了这个创意,所以小库恩就把这段戏,改成了辛迪和杀手拿着星战里面的激光剑互拼。
像上面这样的例子,小库恩版的《惊声尖笑》里还有不少,他也就不能像上部《电锯惊魂》一样完全copy原版的剪辑,只能在掌控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恶搞和无厘头这两个大氛围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剪辑出一个新版本。
所以,小库恩需要塞尔玛的剪辑能力,而塞尔玛需要小库恩对影片整体风格的掌控。
“不!不!不!”小库恩在剪辑室里嚷道:“塞尔玛,你不能把这个镜头剪掉,这会让整体的搞笑效果大打折扣!”
“冷静些,马克。”塞尔玛有些慢条斯理地说:“马克,我知道导演们对于这些镜头的感情,他们巴不得把所有镜头都塞到电影里,可这部电影只有九十分钟。这就是我们剪辑师的作用,帮你们导演做决定。”
塞尔玛咔嚓一刀,就将这个镜头剪掉,然后她又把这小段剧情放了一遍,问道:“马克,你看这样是否让整个剧情的转折,显得更加有趣?”
“嗯,你是对的!这的确没有影响到搞笑效果。”小库恩歪头想了想,承认塞尔玛刚才是对的。
“哦,天啊!塞尔玛,我们不能这样剪!”
“马克,我们来试验下效果再说!”
“嗯,的确!剪掉这个镜头,整段剧情都不如原来好笑了,我们还得把它放回去!”
“我早就告诉过你了,塞尔玛!那个镜头很重要!”
……
在剪辑室里,小库恩就和塞尔玛争争吵吵地度过了两周,有时候是小库恩让步,有时候是塞尔玛让步。
最终,在两人的通力合作之下,这部r级恐怖喜剧的剪辑工作就顺利完成了。虽然和塞尔玛有些争吵,但那是为了工作,而且塞尔玛的脾气也极好,即使在和小库恩争论的时候也从不疾言厉色。
“谢谢你,塞尔玛!在工作中,我的脾气有时候不受控制!”小库恩真诚的感谢了这位50多岁的女剪辑师,对于《惊声尖笑》,她帮助良多!
“没什么,这是我的工作。说真的,马克,在和我合作的这些导演中,你绝不是脾气最差的那个!要知道,马丁这些老家伙们在剪辑室里才真正难缠。”塞尔玛笑道。
小库恩也哈哈一笑,真想象不出平日里一副慈眉善目的马丁老爷子,在剪辑室里是副什么表情。
“看来,我要变得更难缠才行!”小库恩调侃道。
“没错儿,所有的好导演都这样!”塞尔玛笑回道。
在和塞尔玛告别之后,小库恩就回到了他在洛杉矶的豪宅之内。没错儿,他那几十万美金租下来的公寓,终于被秦大小姐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给改造成了豪宅。
秦大小姐把整层楼都给买了下来,聘请专门的设计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