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过杂志上刊登出来的剧照,看过之后,他就理解了骨瘦如柴、形销骨立的具体含义。他也看过了那些精灵模特们拍戏期间每日的食谱,可见,为了角色折腾自己,这在好莱坞不算太罕见,奥兰多似乎也不是那么特殊。
但惟其如此,才显得可怕,好莱坞在技术上已经领先了各国,在资本上更是碾压,文化上也懂得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演员为了演好角色又这么拼,这让中国的电影业怎么追啊?
起码在国内,他看不到这种现象,这几年,香港电影总体仍旧在持续衰落,大陆的影视圈,也渐渐失去了早年拍《红楼梦》、《西游记》时候的较真精神了。
中国电影要产业化,要在商业上赚钱,要转变思维,但是,这真的意味着就要完全抛弃过去么?除了僵化的思维之外,过去还有一些精神层面的财富值得保持和发扬下去的,一并抛弃了,真的好么?
中国的电影与好莱坞的技术层面的差距,等到中国经济发展了,总能追上去,但是如果抛弃了过去那种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只想着赚快钱的话,那么这种发展也不会持久,和好莱坞的差距永远都不能弥补。
陈峥一边和奥兰多聊着,一边转动着脑子,想一想是否该把自己的心得汇报给领导,不过,这些未必是领导们想要看到的东西,也未必是业内同仁们想要看到的东西!
他想了许久,一直想到下午的拍摄工作开始,才把注意力放到了工作人员的布景
(本章未完,请翻页)上。
“注意,轻拿轻放!”
在露天片场里,,猛犸象的巨大鼻子从吊车上落下,被十几名工作人迅速组装到躺倒在地上的猛犸象模型上,这是一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打造的巨大怪兽,单单是躺着就超过了一人高。
陈峥知道,除了露天片场最大的这座,剧组还制作了大批不同比例的模型,这些都是道具组的人在惠灵顿的厂房里,用聚苯乙烯手工雕刻出来的,其内部以轻质的钢架作为支撑,用拖车分成十一个部分运到片场里来的。
这可花费了好大一笔资金,他略略询问了下,就咋舌不已,不过,想一想制片总预算有35亿美金呢,在道具上精益求精也很正常。
工作人员组装完猛犸象后,又将一支支长矛和箭矢插进了猛犸的尸体里,而这么多繁重的工作,仅仅是为了拍摄几个力求真实的猛犸死后的场景。
想要制作出精良的大片,真的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经费,还要舍得费时费力。
不过么,在可以节省的环节,好莱坞也绝不浪费。
模型后部被布置成了洛翰骑兵射成刺猬般的猛犸巨像,而头部的位置,则成为了另一个场景――精灵王子射杀后栽倒的猛犸象。
这方面,陈峥觉得会得到领导的更多重视!他将一些细节和心得暗暗记在心里,等下午回到酒店之后,还要记在本子上,免得忘了。
他跟着小库恩又走进了室内影棚,奥兰多布鲁姆已经打扮成了精灵王子莱戈拉斯的模样,站在绿幕面前,正和动作指导鲍勃安德森交流,接下来就要拍摄精灵王子一箭射倒猛犸象的画面。
柔光打在了精灵王子的金发上,让奥兰多布鲁姆显得愈发得潇洒出尘、气质不俗,奥兰多并非是那种能够让大多数人都满意的帅哥,比如在《宿醉》和《妈妈咪呀》里的现代装扮相,陈峥就觉得很一般,否则两部加起来票房有20亿美元的电影,即使是不那么吃重的主要配角,名声也应该比现在比现在高一倍。
但是看到奥兰多的古装扮相,在柔光的照射中,真有几分翩翩浊世佳公子的风采。
他听小库恩问道:“需要用替身么?”
虽然射箭的动作挺简单的,不过某些单挑猛犸象的动作难度不低。
“不用。”奥兰多布鲁姆信心十足,“我可以自己完成!我接受了足够的训练!”
他正想给小库恩留下好印象呢,一想小库恩上午的那句话,“替身和真人表演的效果是有差距的”,即使本来想用替身的,也不能用了。
何况,他知道少用替身在电影圈,那是相当拔份儿的事情,是相当好的宣传资料,无论对他还是对电影本身来说,成龙之所以在影迷中有那么大的名声,很多危险场景亲自出马,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他,奥兰多布鲁姆,新星一枚,没有任何资本和名气,让他可以规避这些小小的风险。
半年来,他吃了这么多苦,不就是为了现在么?
“真的不用,我能行!”他再次强调了一遍。
真是拼命啊,陈峥在旁边又暗暗感慨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可导演小库恩没有直接答应他,而是又和动作指导鲍勃沟通了一番,确认他真的能够完成这些动作,而且危险又不大的时候,才最终点头。
当然没有让奥兰多踩在猛犸象的模型上拍摄,那太难控制了,而是采用了蓝幕拍摄,陈峥又死死地盯着,这也是国内需要学习的地方啊。
剧组准备就绪后,拍摄就开始了,这里没有太多需要演技的表演,奥兰多布鲁姆在协调好平衡的同时,注意拿出最帅最潇洒的一面就可以了。
吊着威亚(这也是香港电影对好莱坞的贡献)的奥兰多布鲁姆,蓝幕包围中,跳上一堆静止的蓝色沙袋,努力做出左摇右晃的姿势,并且与特技演员饰演的敌人不断搏斗。
陈峥注意到,拍摄的镜头都很短,平均十几秒钟,小库恩就叫停了一次,然后鲍勃会把奥兰多和其他特技演员都叫过来,交代好下面的那组动作。
这完全就是水磨功夫了,拍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这些素材拍好,后期会交给维塔工作室做特效处理。
奥兰多的半年苦头真的没有白吃,艰苦训练发挥了作用,状态非常好,镜头虽然琐碎,但是ng的时候很少。
看着蓝幕场地上帅到没有朋友的奥兰多,做着那些纯是耍帅的表演,陈峥又有些疑惑。
完成猛犸象背上的戏份,接下来要拍摄的就是精灵王子从猛犸象的鼻子上潇洒地滑下来,奥兰多练习了几次,就示意正式开拍。
正式开拍的时候,也是顺利非常,奥兰多拎着漂亮的精灵弓,从蓝色跳板上歪歪斜斜地滑下来,顺便又摆了一个帅气的造型……
今天下午的拍摄工作就正式结束了。
看着监视器的会放,陈峥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库恩导演,我觉得奥兰多的表演,有些并不必要,显得很无意义,播出去的话,会被影评人骂的,起码中国影评人会痛骂。”
这些天,他已经摸清了小库恩的性格,不怕说这些话得罪了人。
“美国的影评人也要骂的。”他听这位好莱坞大导演用标准的普通话回答道,对方还笑着加了一句,“但谁会在乎影评人的看法?这部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他们会为了奥兰多的帅气尖叫的。”
陈峥愕然,觉得在好莱坞,有很多他不理解的地方。有时候,精益求精到变态,有时候,又做许多无用功。
不过,他有信心弄清楚这些,这不就是他来这里的目的么?
ps:说句题外话,在中国电影产业化之前,个人觉得,那些受欧洲影响的文艺片作风,真的对中国电影业打击挺大的,导演拍电影,首先考虑的是表达自己,顶多顾虑下影评人的看法,绝不会讨好普通观众。
可能许多导演心中根本就认为:普通人就不配欣赏我的电影,你们看不懂,不爱看,我也不稀罕你们看。
但是产业化之后,中国的很多电影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对商业又妥协太多,比如《x时代》就是极致,简直让人尴尬得要死。
在产业化浪潮和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完全找不到方向了。纯属个人看法
(本章完)
………………………………
第535章 如何打倒艾斯纳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支持,戴安娜,或许,咱们两家该一起过个圣诞了。”听着电话那头堂姐带着生疏和同情的声音,又聊了几句,罗伊就挂断了电话。
艾斯纳对罗伊的打压,董事会将其清除出去的行动,大大刺激了迪士尼家族内部关系的改善。
自从1984年,罗伊带头把姐夫罗恩米勒驱逐出迪士尼后,近20年来,两家人就再也没有接触过,这对堂姐弟也很少说话。
不过,当罗伊也被艾斯纳清除出迪士尼的时候,戴安娜还是站在了他那一边。
没办法,尽管别人都管罗伊叫做迪士尼的“傻瓜侄子”,可是迪士尼家族只有这么一个男丁不是?董事会只有这么一个能够代表迪士尼家族的独苗不是?
戴安娜决不能容忍艾斯纳将公司内迪士尼的元素清除干净,罗伊即使再无能,那也是她的老爸、迪士尼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的亲侄子,把他赶出去,就是给老迪士尼的脸上抹黑,整个迪士尼家族都脸上无光。
再说,罗伊和戴安娜的关系再差劲,他也是代表着迪士尼家族的整体利益,戴安娜和罗恩能够每年都悠闲地去帕纳谷的葡萄园度假,不用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就是因为罗伊的董事身份。
所以,无论是基于家族名望,还是现实利益的考量,罗伊都不怕得不到堂姐的支持,20年前的恩恩怨怨,总敌不过现实的考量,肉,毕竟烂在了锅里。
当前最大的事情,就是迪士尼家族立场一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迈克尔艾斯纳绝地反击。
可怎么打击艾斯纳呢?罗伊想了好久,悲哀地发现,除了迪士尼这个名字,其实他对艾斯纳没啥优势。
要说起来,这些年,艾斯纳犯过的大错小错数不胜数,遭遇的失败实在不少:
比如当初开除杰弗里卡岑伯格,比如和迈克尔奥维茨闹剧一样的解约,比如把小库恩逼到了对头华纳那边,比如和创意伙伴米拉麦克斯、皮克斯的恶劣关系,比如abc电视网的不温不火……
可这些失败,细分析起来就是一笔烂账,迪士尼确实吃了很大的亏,但锅不能全扣在艾斯纳的头上。
就以开除杰弗里卡岑伯格为例,这不能不说是迪士尼的一大损失,卡岑伯格管理迪士尼动画部门的时候,迪士尼出产的是《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和《狮子王》这样的王牌动画,他被赶走之后,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就一落千丈,而卡岑伯格加入梦工厂之后,又弄出了《怪物史莱克》这种经典动画大作,把迪士尼的脸打得啪啪的。
作为ceo的迈克尔艾斯纳当然要承担责任,就是他嫉贤妒能地把卡岑伯格赶走,又和人家打了五六年的官司,最后还打输了,赔了人家两个多亿美元。可是,作为卡岑伯格走后,动画部门直接负责人的罗伊,难道责任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少了?
如果他敢用这件事攻击艾斯纳,那艾斯纳反手就能给他扣个无能的帽子,哈哈,当时你和卡岑伯格也不对眼啊,说人家离经叛道,不懂得尊重迪士尼的传统,那啥,我把卡岑伯格赶走了,拱你上位,你怎么就把原来威风八面的迪士尼动画部门弄得奄奄一息了呢?
同样的道理,和皮克斯的关系不佳,那是因为乔布斯和迪士尼争取对他最有利的发行合同呢,归根结底,还是迪士尼自己的动画不行,只能靠皮克斯的动画撑门面,否则,乔布斯也不敢这么闹腾!
迪士尼动画表现不行,根子还在你罗伊迪士尼这个动画负责人不行,我是集团ceo,负责战略方向的,不必精通具体业务,只要选择正确的执行人就好,谁不称职,我就撤了他。这么想的话,貌似艾斯纳把罗伊赶走,真的没什么错。
当然,罗伊是肯定不会这么想的,只是攻击艾斯纳,就不能涉及动画制作方面了。
那能作为突破口的,就只能是其他方面的问题了,比如艾斯纳玩笑般地把自己好友奥维茨任命为集团coo,然后几个月后两人又翻脸,把人家奥维茨辞退,结果不甘心赔偿又打起了官司,最后不仅赔偿了对方一个多亿美元,庭审时还被曝光很多内部资料,让迪士尼丢了个大脸。
这个也是十足十的黑点,但是悲哀的是,罗伊也不能用这个攻击艾斯纳,因为他和奥维茨关系也不好,掣肘奥维茨、逼他离职,他都没有起什么好作用,这锅他还得和艾斯纳一起背。
自己挡住的性格怎么就那么急躁呢,肯定是被艾斯纳当了枪使了,罗伊拧着眉头,有些愤愤地想道。
至于和米拉麦克斯的恶劣关系,这个里边也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因为米拉麦克斯和皮克斯不一样,皮克斯是属于乔布斯的,而米拉麦克斯是迪士尼的全资子公司。
而米拉麦克斯的ceo哈维韦恩斯坦,也是好莱坞有名的刺头,恃才傲物,胆大妄为。和这种人,作为上级,与他的关系不好是正常的,关系好才是罕见的。
他罗伊就是拿这个攻击艾斯纳,人家艾斯纳也有自己的理由,怎么,作为集团的ceo,我还管不得旗下一间全资的子公司了?
这个理由往出一拿,保管无论是大小股东,还是媒体记者,都不能反驳。
何况,人家艾斯纳也不是胡乱插手,像是《冷山》这种文艺片,就是应该控制成本,这本来就是好莱坞的普遍认识,只能说是艾斯纳和韦胖产生了创作分歧,决不能说艾斯纳错了。
真要说的话,在媒体和公众眼里,艾斯纳最大的失策,就是当年中断了与小库恩的合作,让华纳集团捡了个便宜。
看看这些年小库恩和华纳的合作成果就知道了:《黑客帝国》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目前出了两部,第三部换了导演,正在紧
(本章未完,请翻页)张拍摄中,明年暑期档上映;《谍影重重》三部曲;《冒牌天神》一部;《宿醉》系列,上映一部,续集正在拍摄中,明年暑期上映;《魔戒》三部曲,正在拍摄中,预期第一部明年圣诞档上映。
这些影片,那些正在拍摄的不算,仅仅是已经上映的,光算票房就有七八十亿美元的规模了,如果算上周边收入、录像带的租赁与销售、海外版权的贩卖、电视转播权的售卖和其他林林总总的收入,总价值能有三四百亿美元的规模,华纳和cms的纯收益差不多也要接近百亿美元了。
如果要把那些未来要上映的影片能创造的收益都算上,那前景就不可估量了,如果这些项目都是小库恩和迪士尼合作的话,那迪士尼可就坐稳了六大no1的位子,哪里轮得到华纳和福克斯嚣张呢?损失个卡岑伯格和韦恩斯坦,根本不算事儿啊!
华纳每赚进一个美元,都让迪士尼的股东心中更痛一分,尼玛,这原来是我们的资源啊!你们华纳的命运,就应该随着“时代华纳与aol”这个史上最失败的合并案,一起沉沦下去。
在这一点上,罗伊绝对是感受深刻――他是迪士尼的最大个人股东,非常理解股东们的想法。
可是,用这个似乎也不能打倒艾斯纳,说来说去,这些只是没有赚到的钱,不是损失,人家艾斯纳后来不是也为迪士尼网罗了杰瑞布鲁克海默这个王牌制片人么,鼓捣出了《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空中监狱》这些卖座片。
而且,小库恩也不是完全和迪士尼断了合作,他还给abc提供了《24小时》、《百万富翁》和《幸存者》这些优质节目,让abc能够排在公共电视网的第二位;也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