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高升主动要求为市纪委工作组服务,就是为了打探到这次查案的动机,结果纪委几名同志嘴上挂了保密锁,一丝风声也没有,弄得高升寝食难安,终于有一天,高升去工作组送水果,在门外听到了里面提到王洪山的名字,兴奋的转身就回到了办公室,拿起电话就拨给王洪山,开门便说:“洪山老弟,你得请我吃饭了,我有关于你的重大新闻要发布。”
本来这几天市纪委查案,王洪山就担惊受怕的,一听有关他的重大新闻,手就开始发抖,嘴也哆嗦起来:“主任,我能有啥重大新闻啊,可别开玩笑了。”
高升神秘的说:“你赶紧来,我可过期不候啊。”
王洪山急急忙忙赶到县委办公室,知道高升烟瘾大,临走还不忘夹了两条333字头的牡丹烟,高升一看还带着草料而来,立刻眉开眼笑,亲手给泡了茶。高升泡茶是有讲究的,领导来了不仅要亲自泡,还要站起来恭迎;来送礼的要泡,但是都是让秘书泡,泡完赶紧出去;平级来了一般拿瓶矿泉水意思意思而已,谁也不喝,一瓶矿泉水能用半年;比他级别低或者一般干部来了,他就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王洪山急切的说:“主任,提示提示,我好有个思想准备。”
高升故作深沉,就不说什么事,任凭王洪山在那抓耳挠腮的,他在旁边看热闹。扯了一会县里的事,才神秘的说:“我今天和市纪委的同志侃大山,他无意中说这次来就是为了你,你被人告了。”
王洪山顿时五雷轰顶,六神无主,不知道怎么迈出的县委办,就觉得一身冷汗,浑身发抖。
出了县大楼,王洪山转身拐到了大楼僻静处,心想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做下的,好处我也没得到多少,不能让我一个人扛着,天天夜不能寐,担惊受怕的,于是掏出电话拨通了那个人的手机,鼓足勇气说:“领导,今天我得到消息,咱们的事东窗事发了,他们这次奔我而来,请您早做安排。”
电话那头沉吟了一阵说:“别慌,嘴闭紧,一切有我。”
程思远站在窗前,远眺着一幢幢新起的棚改住宅楼,心想群众都搬进去了吧,告别了天天掏煤灰的日子,心情一定好,最近总能听到远处的鞭炮声。但是转念一想,在平房居住,家家有块菜园子,蔬菜价格这么高,自己家里就能对付。取暖的问题更好解决,家家都有火炕,火墙子,捡点煤核就能过冬,如今搬进楼房,将来的取暖费、物业费可怎么办?还得想办法,加大救助和扶贫的力度,深挖就业岗位,让群众真正过上个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啊。
正想着,市纪委工作组组长敲门进来,程思远已经和他们很熟了,点头示意请坐。组长把半个月的调查询问及取证工作做个简要汇报,说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案情,并没透露出有关王洪山的信息,下步将深入县城周边群众,继续走访调查,把问题搞清楚再定论。
程思远嘱托说:“千万要注意影响,别让群众误会咱们的棚改工程都有问题,那咱们就没法收拾了。”
组长也深有体会,说:“放心,我们有分寸的,不会因为调查而影响松江大局的。”
听说市纪委工作组深入群众走访调查,王洪山坐卧不宁。
'小说网,!'
………………………………
第九章程思远成了市教委主任的乘龙快婿
程思远这几日总惦记着白一鸣,不知道这个点亮他仕途转身离去的清秀女子,在深圳生活的怎么样了,几次想拨通电话,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在内心默默忍受着煎熬。
他时时想起白一鸣登上南去的火车,回头流着泪说的一句话:“思远,你曾问我什么是真爱,我今天回答你,真爱就是因所爱的人幸福而幸福着。”
程思远毕业分配到兴安中学后,日子散淡而悠闲,每日两节初一语文课,余下大把的时间可以随意打发,无聊的时候就去田野看看一望无垠的庄稼,夜晚写点心情散文,大家时常能在《三松日报》上看到程思远的春咏秋叹。
校长老杨是全市教育界的老资格,在农村教书育人一辈子,走出去的学生如今桃花盛开,三松市教委主任郑兴安就是他的得意弟子,为了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后改名兴安。老杨天生反感城里人,总觉得城里人狡黠多诈,不如乡下人敦厚朴实,凡是城里来的教师,无不侧目相看,整天没个好脸色。程思远来到兴安中学,和其他城里来的就是一样,天天承接着老杨不信任的目光。慢慢老杨发现这个小伙子,教课用心,少言寡语,时常写写东西,没事的时候还帮民办教师干些农活,没有城里人的张扬和优越感,就有意捶打捶打他,让程思远接了初一的班主任,把学校的计划总结之类的文字材料都交给了程思远。
日子就这样过了两年。有一天,郑兴安请老杨喝酒,席间无意中提起,市教委的文字秘书让市政府相中了,眼下的材料都是自己弄,没有合适的人选。老杨心里一动,就把程思远推荐给了郑兴安。此时的老杨并不知道,他又为三松市推出了一位政界精英。
教委秘书的工作辛苦而烦杂,全市100多所中小学上通下达都集中在程思远一个人身上。每天上班先把郑兴安的茶泡好,然后等待郑兴安到来,请示全天的日程安排,然后才转身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忙开了。郑兴安从农村出来,至今保留着农民特有的宽厚胸怀,对程思远打心眼里喜欢。
家里人看程思远一心扑在工作上,休息日也不闲着,眼看着要过25岁了,婚姻大事还没动静,就着急了,串掇着亲朋好友给介绍对象,程思远都是以工作忙推掉了。
郑兴安为了国家义务教育大检查,和程思远在单位忙乎了三天三夜。郑兴安老伴担心老郑的身体,就派他们的独女郑晓梅来看看老爸。
郑晓梅是个委培生,大学毕业后安置到三松市第二中学教历史,由于郑兴安家教较严,平时不允许郑晓梅来市教委,也不允许她透露自己的家世,程思远在市教委当了半年秘书,也不知道郑兴安还有个女儿。
郑晓梅看到老爸满眼血丝,胡子拉碴的,心疼的只想哭,当看到老爸身边站着个黑瘦但挺拔的小伙子,不由得眼前一亮。郑晓梅学的是历史专业,独对皮肤稍黑,有点沧桑感的小伙子有好感,郑兴安也感觉到了女儿眼神的变化,不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郑晓梅也是郑兴安老两口的一块心病,眼看要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两口碍于郑兴安职务的关系,不能四处托人相亲,郑晓梅也没有找对象的意思,也不知道女儿要挑个啥样的,天天干着急。郑兴安早有意把郑晓梅介绍给程思远,但是总觉得程思远是市教委的秘书,有点拉郎配的感觉,又怕程思远有着借步上位的心思,这件事只是埋在了老郑的心里,从未说出来。
两个年轻人没有代沟,很快就聊到了一起。郑晓梅娇小可爱,娇羞的神态也掩盖不了开朗的性格,和程思远聊起了历史典故,程思远爱好文学和考古,和历史不分家,常常读些历史书籍,最爱《岳飞传》和《杨家将》,从小就有忠义情节,两眼一动不动看着郑晓梅,渴望着郑晓梅多说些历史上的趣事。郑晓梅眼睛里充满了柔情,看着程思远的痴痴的望着自己,心想这正是我苦苦寻找的梦中王子啊。
程思远何尝不是这个心情,大学里虽然相处个有好感的女生,还没拉上手就毕业各奔东西了。参加工作到了兴安中学,老杨也有意把女儿许配给他,但是他从心底里不喜欢他儿女的粗俗。老杨的女儿初中毕业,没出家门就在兴安中学代课,因老杨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市教委按照全国优秀教师应享受安排一名子女就业的待遇,给老杨的女儿转了正。老杨的女儿没受过高等教育,没读过多少书,县城都很少去,活动范围也就是学校附近的一亩三分地,平时和附近的村民或者学校的教师扯扯东家长西家短,整日无所事事。又因为自忖自己是校长的女儿,最近又有了事业编制,还管着学校的总务,更是眼睛里不容别人了,对待普通教师趾高气扬的,唯独对程思远低眉顺眼的。
程思远打心眼里看不上老杨这个女儿,老杨几次有意提示程思远,程思远都装糊涂,老杨心知女儿的品行,也只好望洋兴叹了,怨女儿没有这个福分。
眼看着老杨的女儿没有戏了,程思远在兴安中学成了抢手货,几个年轻的女教师本来就对程思远有意,但是都碍着老杨的面子不好表示,大家看着程思远越来越疏远校长的女儿,都纷纷出手,托年龄大的女教师给做媒,但程思远像个老和尚似的,对谁也不动心,就是一门心思干工作,这些女教师由爱意变成了怨恨,都诅咒程思远这辈子打光棍。
其实程思远有自己的择偶标准,他喜欢读书写字,畅游史籍,怀揣着古典的浪漫情结,总想找个琴瑟和鸣的女子,总在幻想将来能有个着一袭长衣、明媚皓齿的伴侣,在身旁研墨,他挥毫奋笔疾书,快意人生。这个画面时常在脑海里闪动,欲罢不能,这些女教师都缺乏古典细胞和浪漫元素,天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时候为了少开两角钱的工资都闹的鸡飞狗跳的,当然不是程思远想要的。
程思远和郑晓梅一见钟情,郑兴安回到家第一时间就和老伴通报了这个好消息,再听老郑对程思远细细的介绍,老伴喜上眉梢,长出了一口气,女人的婚姻大事终于有着落了。从此以后,老伴天天追着问老郑,程思远是胖了还是瘦了,最近老郑对程思远发没发火,比郑晓梅还关心许多,俨然把程思远当成自己的乘龙快婿,半个儿子。郑晓梅每天晚上回家,也是先问问老爸,程思远在单位表现的咋样,这几天问没问过她,有没有女同事和他亲近的,简直把程思远当成了她的私有物品了,把老郑烦的够呛,心想我还不知道和程思远咋说哪,你们这是闹的哪出。
郑兴安也发愁,虽然两个年轻人见过一面,眼看着眉来眼去,一见钟情了,但是作为程思远的领导,平常一本正经的样子,开口给自己的女儿介绍对象,怎么也开不了口啊,也不能天天让女儿来自己单位吧,把郑兴安烦的吃不香,睡不暖,没事心里就合计怎么才能促成他们的婚事。不过,心里也有隐隐的担心,工作这么多年,眼见着身边多少个白眼狼,当初抱上老丈人的大粗腿,飞黄腾达之后,一脚把老婆踹飞了,市教委老书记的女儿就是个实例,老书记也是在教育系统选个女婿,不辞辛苦支持和培养,眼看着女婿的地位一天天的涨起来,夫妻的感情却一天天的淡起来,老书记退休之后,夫妻也就离婚了,听说他豢养的这只土狗竟然又攀上了副市长的女儿,也不管副市长女儿已经离了三次婚,体型硕大而肥胖,脾气臭的和茅厕差不多,见天的在副市长家里摇尾乞怜,在全市成为笑谈。
想到这里,郑兴安的心稍安,不管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孩子的事少掺乎,顺其自然吧,谁也不能为别人的一生负责,别生拉硬拽回来个白眼狼,我这辈子就没法面对女儿了。
程思远对郑晓梅也是一见倾心,不能自拔,夜夜辗转反侧,无法成眠,脑子里都是郑晓梅的影子。在教委见过郑晓梅之后,再也无缘相见,平时郑兴安从不带工作人员回家,总不能自己上门说亲吧。
从此,程思远对第二中学的消息格外敏感,总想从中打听到郑晓梅的信息,程思远见到第二中学来办事的教师,就转弯抹角的往郑晓梅身上扯,先问问教历史的都有谁,然后逐步问到郑晓梅,大家都没心思和他闲扯,几句话就打发了。第二中学教职员工并不知道郑晓梅和郑兴安的关系,郑晓梅也就淹没在教师的大河里了,很少有人提及,程思远愁肠百结,无人诉说。
郑兴安也看到了小伙子的心情变化,心想急也没用,你怎么就不能和我谈谈心,敞开心扉,说说家里的事,聊聊自己的生活,这样或许还有机会捅破这层窗户纸,你不主动谈,我舍不出老脸和你说这些。程思远哪里能揣摩到郑兴安的心理,平时面对着表情严肃的郑兴安,骨子里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哪项工作没做好挨批评,哪里还敢说这些事,再加上自尊心比较强,怕老郑和周边的人说他借树生花,只能盼着郑晓梅再来市教委。
郑晓梅也听有些教师说,市教委有个小伙子总打听她,心里比蜜还甜,想起来就嗔怒,这个程思远怎么回事,枉为一个男人,就不能主动点,给老爸当秘书,这么得天独厚的条件,却不开口,非要等着我们上门提亲啊。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
距离全市教育系统中小学生运动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市教委全体动员,分工合作,上上下下忙的不亦乐乎。运动会如期举行,程思远到了运动场上,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锁定了郑晓梅,连忙跑上前去,端茶倒水,周到服务,大家还以为这是市教委正常的服务项目,没有多想,没想到这个特殊服务只对郑晓梅一人,大家不高兴了,都嘟嘟囔囔的,说程思远见色轻友,放着这么多教职员工不管,只对女孩子献殷勤,程思远可不管这些,依然是我行我素,服务的欢畅。郑晓梅见到程思远嫣然一笑,心想这老小子,终于开窍了,不开运动会,还不知道牛年马月才能见面哪。
郑兴安在主席台上,自然而然的搜索着女儿的身影,没费力气就看到了程思远和郑晓梅在一起,心里安慰了许多,心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啊,老两口急的火上房了也没搞定的事情,一个运动会就解决了,高兴的竟下场和教师跑了几圈,还拿了个第一,然后笑着和大家说,自己年龄大了,是大家让着他的。
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亲情和爱情能把人变成千里眼和顺风耳,几千人的运动大会,程思远和郑兴安都能不费力气找到郑晓梅,不得不让人不可思议。据说,有个母亲突觉心口疼,心里慌慌的,感觉自己的女儿出事了,就打电话问问,结果别人接的电话,她的女儿已经在医院因车祸抢救无效离世了,这就是传说的心灵感应吧,这类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一点可以相信,父母挂念孩子的亲情是永恒的,父母也照例因孩子的幸福而幸福着。
幸福的爱情水到渠成,程思远和郑晓梅开始约会。郑兴安老两口看着女儿天天晚上出去,回来都带着笑意,心情大好,郑兴安在单位还是一如既往,佯装对他们的恋情毫不知晓,免去了工作接触的尴尬。
三松市可供恋人谈情说爱的去处很少,一条主干路从东到西,那时候还没有公园和群众活动的广场,他们俩只好远赴松江河,每晚都走很远的路,在河边柔情蜜意。
那时候,年轻人谈情说爱不比现在,一天拥抱,两天亲嘴,三天上床了,程思远生怕被郑晓梅笑话成耍流氓,总是表现的彬彬有礼,望着郑晓梅坚挺的胸脯,只能是望梅止渴了,眼睛都不好意思往那里看,郑晓梅情窦初开,当然知道程思远的那点心思,看他装着谦谦君子的样子,心里早就心猿意马了,就大方的拽起程思远的手往胸上放,程思远脸红的像关公,手就往回缩,一来二去,郑晓梅不干了,佯作发怒说:“程思远,咱们在谈恋爱,不是在工作,你总摆出一本正经工作的架势,好像我们是同事似的,再这样,我可不来了。”
程思远这才大胆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