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之正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之正道-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点正气也压不住,将来我的女婿要是个可塑之才,我一定把我平生的所学传给他,让咱们家把做好人当好官的传统传承下去。”

    程思远望着岳父布满皱纹的脸,岁月也没抹平郑兴安曾在乡下劳作的印记,心里感慨起来,岳父在市教委主任的位置上也近十年了,对待身边的人都是严格要求,很少说笑,工作起来不要命,但对普通教师却是谈笑风生,和蔼可亲,多次获得省市教育系统的表彰奖励,几次市里想把全市唯一的全国五一奖章的名额送给他,他都转手让给了别人,收获了很多尊重和赞叹,全市教师提起郑兴安,都竖大拇指。他的女儿郑晓梅,也是通过正常考试录用到市第二中学的,从未插手管过一丝一毫,老伴做了一辈子家务,本来有机会安置到哪个学校做个后勤总务工作,怕影响不好,任凭老伴嘟嘟囔囔了一辈子,也没给安排,可以说郑兴安在三松市教育界,廉洁奉公是有口皆碑的。别人还不知道的是,郑兴安的内衣裤都穿好多年,里面补丁加补丁,能够穿出去的外套只有一件,吸得灵芝烟才几元一盒,平时家里的餐饭都是简简单单的,从程思远结婚之后才有所改善,在老伴的坚持下,也就是每餐加了个荤菜,家里的存款本就没多少,除了周济一下乡下的乡邻,还资助了几名学生,郑晓梅也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没有一点娇生惯养的官二代习气,自己还偷着资助了两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平时为了不耽误程思远的工作,在家洗洗涮涮,炒菜做饭,从不占用程思远的时间,这也是程思远最为欣慰的地方,当初他也怕郑晓梅生于官宦之家,啥也不会干,啥也不愿干,没想到郑晓梅承接了郑兴安的基因,贤淑可人,对自己的母亲也是孝悌有加,每次做家务都不让母亲动手,程思远做梦都笑出声来,母子庆幸找了个好媳妇。

    郑兴安慈祥的望着程思远,目光久久不愿离开,他不仅仅把程思远当成自己的女婿,更是自己的弟子,自己的衣钵传人,心里期望着程思远走个更远,走的更高。程思远刚到市教委,郑兴安就很喜欢这个小伙子,为人很朴实,也很正直,干活利索,文笔还好,写出的材料传神,从不争争抢枪,也不斤斤计较,每次发福利,他都是最后拿,从没有向郑兴安打过小报告,在机关内也从没有说三道四,上传下达过小道消息,而且每次研究工作,提出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很有见地,几次郑兴安拿着程思远的思路写的汇报材料,都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赞美,身上没有现在年轻人那种浮气虚躁的影子,是个仕途的好苗子,但因为是自己的女婿,不能贸然提拔重用,常常引以为憾,这次终于拨云见日,正好倾囊而出。

    谈完话,程思远深深地给郑兴安鞠了一躬,推门而出,郑兴安满脸笑意的望着程思远挺拔的背影,拿起了一支烟,心里突觉空荡荡的,感慨的想,老虎总有分窝自己出去闯的时候啊,程思远从市教委走出去,爷俩再也无缘做同事了,自己回家哄外孙子,颐养天年了。

    程思远离开市教委时,突然转身,面对着市教委的大楼,也深深的鞠了一躬,当时就有人在里面看见了,说:“程思远这个人,有良心。”

    '小说网,!'
………………………………

第十一章程思远身处权力漩涡痛并快乐着

    程思远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市政府办。主管综合科和秘书科的副主任早在门口迎候他了,同事们面带矜持的微笑,纷纷称呼他为大秘,簇拥着把他送到了市政府办主任向东发的办公室。向东发看到程思远进来,连忙起身,快步赶到门口,紧紧握住程思远的双手,热情的说:“程思远吧,早就盼着你来了,我们正缺大手笔,真是雪中送炭啊。”

    程思远坐定后,办公室只剩下向东发和副主任,向东发接着说:“你的基本情况我们都了解了,你做过市教委的秘书,怎么做个好秘书我就不多说了。给市政府行政首长当秘书,很辛苦,也很幸运,俗称政府第一秘,也叫大秘,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随叫随到,特别管好自己的耳朵和嘴,不该听的别听,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千万要谨记这三个不该,有一条不合格,你的秘书生涯就结束了。”

    程思远连忙点头说:“请主任放心,我一定做个合格的秘书,不给主任和大家找麻烦。”

    话不用再多说,向东发心里也明白,程思远肯定是有备而来胸有成竹了,就让副主任领着程思远到市政府秘书长和市长高鹏见见面。

    市政府秘书长王远鹤听副主任介绍程思远来给高鹏当秘书,马上站起身来,握握手,说了几句客套话,就让副主任带程思远去见市长高鹏。

    来到高鹏办公室门前,程思远突然紧张起来,双腿不由得打颤,手心里也浸满了汗水,木然地跟着副主任进来了,副主任把程思远的情况简单的向市长又介绍了一遍,程思远这时才抬头看着高鹏说:“市长好。”

    高鹏认真打量着程思远,微微点点头,没说话。刚要出门,高鹏叫住副主任,让政府办把他隔壁的房间腾出来,给程思远做办公室用,暂时先在综合科办公。

    程思远来到综合科,不到30平方米的办公室,挤了5个人,程思远来了之后就人满为患了,科长是个老者,须发皆白,很热情的给张罗办公桌和办公用品,程思远和大家打完招呼,这才坐下。程思远很奇怪,这么多人在一起,却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大家都闷头写东西,看材料,没人再搭理程思远,科长拿来一些市里的资料和市长讲话材料让程思远学习学习,这才有事情可干。

    程思远去了一次卫生间,回来还没走到综合科门口,就听见里面的几个人嘀嘀咕咕在谈论着他,虽然声音小,但也听到了提到自己的名字,程思远进来后,大家像是被关联电门,鸦雀无声了,程思远就觉一股凉气直冲百会穴,心道政界真是个大杂烩啊,让人欢喜让人忧,戒备之心如同铁路间的枕木,让大家永远隔着距离往前走。

    程思远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都是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描绘着无限光明的未来,憧憬着成功的那天,恨不得立马走上社会建功立业,再衣锦还校,向老师们汇报辉煌成就。

    程思远也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到了兴安中学,面对着一群扎根农村教书育人一辈子的老师们,除了每天两节课,整天的无所事事,浑身的力量只能憋着,还谈何建功立业,纵横四海。程思远从兴安中学到市教委,也没有龙入大海的感觉,今天进了市政府办,才觉彻骨之寒,对社会中的关系一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但他转念一想,这里才是挑战的乐园,身处险恶的官场,暂时钻不进密不透风的关系网,只能用本领说话,必须拿出真功夫,打败他们,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报到的当天,高鹏市长的司机小胡找到了程思远,问他明天早晨是否和他一起去接高鹏,程思远也发蒙,没人告诉他早晨还得去接市长,就含糊的答应了,小胡又详细问了程思远的住址,约了时间,不顾程思远的推脱,说是一脚油的事,小胡定下明天先接程思远,然后一起去军分区接市长。高鹏是从省委副秘书长的职务上下派到三松市任市长的,家在省城,到了三松市选择了军分区作为住所,很多省里和外市县的干部到三松市任职,都选择在军分区居住,这里既安全,也很安静,没有那些闲杂事扰心。

    回到家里,程思远原原本本的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汇报给母亲和郑晓梅,郑晓梅劝他说,人熟为宝,别介意目前的处境,慢慢来,熟悉了,心情就舒展了。母亲没想那么多,只觉程思远跟上了市长,那是多大的官啊,这辈子都没看到过,真是祖坟冒了青烟,心里又叨咕起老程来。

    第二天,程思远起个大早,认真捯饬了一番,仔仔细细打量了几个来回,才出门等候市长的车。小胡很守时,如约而至,程思远刚要开后门,小胡赶紧喊他到坐副驾驶座位。程思远还纳闷,岳父在市教委坐车都在副驾驶,市长难道不是?

    上车坐定,小胡说:“大领导都是坐在后排靠右的位置,坐在后排安全,上下车也方便,只有小领导才坐前面呢。”

    小胡贴着近乎,又说:“今后咱们俩是一个团队了,专门伺候高市长,我是抬轿的,你是领道的,一个孟良,一个焦赞,谁也离不开谁了,我给市长开三年车了,好比他肚子里的蛔虫,喜好啥烦啥,我都清清楚楚的。一会我详细和你说说,不过要切记一点啊,高市长不喜欢话多,在车上尽量少说话,不问不说话,市长习惯在车上思考问题,有时候还自言自语,不叫你,别添乱。”

    机关的小车司机是个很特殊的群体,不是官却比官还要牛很多,有的地方把一把手的司机称为二把手。领导的司机就是领导的贴身秘书,吃喝拉撒他都管,家里大事小情他都参与,领导尽尽孝心也是他代劳,不方便出面办的事,司机都是一马当先,不方便送的礼,也是他摸黑前往,可以说,领导的司机就是盲人的拐杖,没有他,领导寸步难行。千万别得罪领导的司机,气量小,爱计较,占个小便宜,传递个小话,摆个领导小谱,顶着领导名义办个小事,而且睚眦必报,眼睛里不容沙子,领导对司机都是和声细语的,何况我们常人。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经常是你敲我一榔头,我打你一棒子,军事行动比演习都多。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攻打郑国,夜宿某地。由于第二天就要和郑军交战了,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排骨。当晚,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骨头大啃特啃,只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交代分给羊斟一份。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不禁气不打一处来,决定以牙还牙,第二天要华元的好看。第二天,宋郑两军相遇,双方摆开阵势,互相厮杀起来。就在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向郑军的营地驶去。车上的华元大惊,对羊斟喊道:“你晕头了吗?那边是敌营啊!”羊斟回过脸答道:“我的地盘我做主,昨晚你有权不给我吃羊肉,今天我有权让你当俘虏。”就这样,羊斟驾着指挥车径直到了郑军大本营,可怜华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可见,得罪司机的领导没有好下场,所有很少看见领导对着司机发火,而都是疼爱有加。随着机关公车改革的到来,小车司机这个群体逐渐在消亡。

    程思远抚摸着干净的车体,转头对小胡说:“我从来没坐过这么高级的轿车,真稳啊,真高档啊。”

    “当初我开的是丰田大吉普,那才叫气派啊,”小胡不屑的说,“要不是有规定,也不至于开奥迪18的。”

    程思远想象不出比这还高档的车是个啥样子,就觉得这辈子坐上这个车就满足了。

    市委书记专车挂的是松h0001牌照,市长挂着0002,按照官场的规则,以此类推,绝不会出现差头,就好比进入会场主席台的顺序一样,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小车没用登记进入了军分区大门,径直开到了市长的宿舍楼前,小胡和程思远下车等候,小胡说:“不要给市长关车门,市长说那是官僚主义的作风,市长上车后,你再上车就行了,不用紧张。”

    等了一小会,高鹏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他们面前,不到50岁的年纪,脸颊棱角分明,面色冷峻,西装革履,头发梳理的一丝不乱,手里拎个皮质的公文包,典型的国家公务员形象。程思远赶紧上前,接过公文包,紧紧搂在怀里,高鹏看了看他,点点头,没说话,上车关门。

    到了市政府,下车后,程思远跟在高鹏的左侧身后,只有一步的距离,一般的领导都喜欢左侧头和下属说话,程思远掌握这个特点,做的有规有矩,到了政府的正门,程思远快步上前,拉开大门,高鹏进去后,他接住大门回弹的力量,轻轻掩住门,不让关门声惊扰到高鹏,这才快步跟上。

    到了二楼,程思远又快步上前,拿着昨天副主任派发的钥匙,动作麻利地把高鹏办公室打开,泡好茶,和高鹏请示工作,高鹏让他先熟悉熟悉,有事叫他。

    给程思远安排的办公室已经收拾完毕,程思远直接回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里,看着宽敞的办公室,心里想,大家都挤得像沙丁鱼似的,自己却独享宽松的空间,不免有点惴惴不安,这样下去,就会把自己孤立起来。起身就去了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不在,他就找到了主任向东发,说自己是新来的,能不能调换个办公室,太大了,同志们会有想法的,向东发笑笑说:“你看市长的办公室大不大,别想太多了,工作需要,没人会挑这些的,回去好好工作吧。”

    时间过得很快,周六不休息,国家来个计划生育专项检查团,高鹏负责汇报。程思远忙里出错,竟把教育工作的讲话稿放在了汇报桌前,高鹏低头一看,知道错了,赶紧示意程思远重新取来,这时候,检查团成员已经等了十分钟,高鹏幽默地介绍着三松市的发展规划,尽量拖延着时间,好在检查团并未发觉。

    散会后,程思远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了高鹏的办公室,低头准备挨批。高鹏摆手让他坐下,冷峻的脸上有了丝笑意,并没提开会的事,而是看着程思远说:“你知道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吗?”

    其实,程思远知道明朝的皇位到了崇祯的手里,已经是风雨飘摇,内忧外患,连年征战,耗资巨大,几个祖宗都是几十年不上朝,弄得大明朝工资都发不出来,最后又错杀个袁崇焕,不灭才怪。但还是摇摇头,屁股只是挨着沙发的边缘,竖耳倾听市长的趣谈。

    高鹏继续说:“明朝的灭亡,当然是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结果,但是直接导致明朝灰飞烟灭的是三件小事:一是崇祯即位之后,有好事的大臣建议,全国的驿站已经年久失修,不堪使用了,不如撤掉驿站,省下钱粮救国。崇祯求胜心切,下旨撤掉了全国所有的驿站,年节省68万两银子。你知道,驿站的作用不仅仅是官员出差的休息之所,更重要的是传递军事情报,没了驿站,朝廷就是聋子和瞎子,更可怕的是,撤完驿站,驿卒也没好好安排,直接遣散回家了,其中有个人叫李自成。”

    此时,程思远惊叹了一声,高鹏继续说:“第二个是明万历十一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兵攻打建州女真部的古勒城,明军遭到激烈抵抗,久攻不下,于是女真人塔克世和父亲两个人冒险进城劝降,没想劝降未成,此时突然城破,明军冲进去不分青红皂白,竟把塔克世父子也杀了。父子俩本来是为明朝做事,不料遭此惨祸,明朝解释这是误杀,给塔克世的儿子赔了30匹马了事。误杀了两个边塞草民,对于大明王朝来说,简直不算个事,谁也没把他放在心上,但是塔克世有个儿子叫努尔哈赤。”

    这时,程思远又惊叹了一声,高鹏笑着说:“第三个你应该知道的,皇太极用了个拙劣的反间计,就把袁崇焕给杀了,如果不是清朝的时候给平了反,袁崇焕还得世世代代背着反叛的黑锅。”

    讲完这三个小故事,高鹏稍作严肃的说:“年轻人啊,细节决定成败啊,同样的错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