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归来之霸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夫子归来之霸宠-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飞,别胡说。不会的,不论是你逍遥王府的十三少还是你的十三妃,都会没事的。”

    “今朝。”

    “朕是皇帝,天之骄子,朕说没事就是没事。”

    这一番话,令逍遥王爷的神情再度动容起来,不再似原来那素来冷清的神,也不再似原来那千年不变似笑非笑的风流之姿,而是相当镇重的跪在了靖安帝面前,道:“谢陛下,恕臣要借陛下的吉言了。”

    “快起来,快起来。”靖安帝急忙扶着好友起来。又道:“你绝对不是个束手待毙的人,你再打算怎么办”

    终究是多年的好友,这份知己之心令人很是熨帖。逍遥王爷道:“煜儿是我从老天手中夺回的,虽然只有十年,但我不会放弃,绝不会放弃。至于至于她,我越发不会放弃。这三国中的名医我已用遍,想来是方法不对症。所以,我决定带着她前往大海彼岸去看看,也许那里有医治她的法子也说不定。”

    这块大陆上,一共有三个国家:东傲国、南越国、北极国。

    但过了海,应该还有别的国家,比如说靖安三年的时候,从大海的对岸来了一个高鼻、绿眼、红发的名叫汤姆汗可鲁斯的人,他说他来自于爱国,还摆了个以魔方为主题的挑战赛。再比如说,也是大海彼岸,有一个名唤大业国的国家,那个国家的摄政王曾经来过东傲国。

    除了爱国、大业国外,还有许多别的国家。因了大海作天堑,这些国家都少有和东傲、南越、北极这三国往来。但也绝不是没有往来,往来多表现在经商上,比如说武念亭骑的小天马还是席方平的父亲经商的时候从大业国带回来的天马的后代。

    但,因了大海的原因,十个商人有一个回来就不错了,那些经商的人葬身于海底的事屡见不鲜。

    听好友的意思是想漂洋过海求医了。

    想到大海的神秘莫测、凶险无常,靖安帝担心道:“万一在海上遇到风暴怎么得了我看还是从长计议的好。要不让我御医局的御医替你看看”

    “澜儿都看不好,你御医局的御医又能如何”

    闻言,靖安帝不作声:是啊,如果上官澜都看不好,御医又能如何呢

    “依你逍遥王府的实力,找到我和天珠不必要如此长时间,想来就是因了你那十三幺儿的事和十三妃的事才耽搁至今的吧。”

    “是。如果不是澜儿,煜儿只怕也活不下来。可便是有澜儿,她却仍旧不愿意醒来。”

    看逍遥王爷落寞万分的神情,靖安帝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只听逍遥王爷又道:“好了。我的事不多说了。倒是你,带着天珠满国的转悠,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不一定全是懊恼澜儿吧。”

    这要是放在原来。好友肯定是将所有的事打听得清清楚楚再来和他互掐。如今因了十三妃和十三幺儿的事,彻底的乱了好友的心神了。但兄弟就是兄弟,多少还是懂对方的。

    念及此,靖安帝也不隐瞒,将他一路嚷着吃苦,实则是在查案的事说了一遍。

    原来,去岁秋,靖安帝携着武念亭在东傲城相国寺进香的时候,无意间听闻一个香客说江州年初便发生了一桩奇案,说是一个人死于非命,在官府的人装走死者后,用水冲洗那血渍斑驳的路面之时,诡异的事发生了,紧靠着死者的那堵墙上居然出现了老天有眼四个字,而且血淋淋的。一时间,江州是人心惶惶,都说那死者肯定不是死于非命而是老天收拾的,是死有余辜。

    这件案子在江州越传越神,如今更有一些人前往案发地上香拜佛求老天保佑。

    靖安帝是不信这些怪力乱神之说的,他认为死者死得这般诡异肯定有着什么另外的原因,至少是杀人者有着什么厉害手段。

    只是奇怪的是,这么大的一桩案子,怎么江州的人没有上报依着王光宗的为人,这般奇特的案子一定会和武老爷子商量,只要是武老爷子知道的,他靖安帝没有不知道的道理。

    靖安帝想着,这件案子只怕被江州知府私自压下去了。

    一来是对这案子感兴趣,想知道他手下那些当官的是如何查案的。二来也是因了想带着武念亭外出散散心。于是,靖安帝便假借要受苦之名,一路卖草鞋前往江州案发地做起了打铁的苦活,目的就是想打听清楚这桩案子到底如何了。

    果不其然,这案子居然被江州知府私自压下来了。初时靖安帝很愤怒,想着要将江州知府下课,但看那江州知府在别的事务处理上倒也井然有序、井井有条,只怕案子不察个水落石出就不好惩治他,于是靖安帝决定亲自察出老天有眼案再和江州知府来个计较。

    结果,江州的案子还没有察清楚,湖州便传来一件一模一样的案子,离死者身边不远处的围墙上亦是出现老天有眼四个血淋淋的大字。

    这作案手段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于是,靖安帝便携着一众人前往湖州做起了撑船的买卖。借撑船、卖鱼、卖虾之际,他多方打听案发中的死者身份,有什么仇家等等。倒真叫他打听出了一些端倪。

    江州死者和湖州死者貌似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们二人却和十年前发生在合州的一桩案子有关,因为案发的时候这两个人都在现场。

    逍遥王爷听得感了兴趣,道:“什么案子。”

    “百万银票案。”

    “百万银票案”逍遥王爷搜索枯肠,脑中也没这个案子的具体内容。

    知道好友对这种案子无映像,靖安帝笑道:“百万资产对你逍遥王府而言简直无异于九牛一毛,你又岂会在乎这种小案。”

    知道靖安帝在打趣他,逍遥王爷手执着一颗白子轻轻向靖安帝面门扔去。靖安帝笑着伸手接住。一时间,二人觉得时间似乎突地倒流回了二人年青岁月的意气风发之时。那个时候,他们二人就常常这般打闹。直到林镜镜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他们二人便不再如此亲密,虽然没有因爱生恨,但也有了疏离和隔膜。后来,随着林镜镜的仙逝,经历了战争、体谅了世态炎凉、共同失去爱人的二人这才再度亲如兄弟起来。

    不知不觉,二人居然同时叹了口气,接着相视一笑。

    逍遥王爷道:“说重点。”

    “这个百万银票案中涉及的是一个姓杨的商人,他家祖籍濯州,家族生意做得非常的大。十年前,濯州水灾,接着便起了瘟疫,一应吃喝穿用等物急缺。于是这位杨老爷准备前往湖州买进粮食、丝绸、药物等物回濯州好发一笔横财。但在经过合州的时候,偏偏死得忒巧也便罢了,而他那要用于买进食物、丝绸、药物的银票却是不翼而飞。”

    “就是那百万银票”

    “正是。”

    “这么多,只怕是内贼。”

    “怪就怪在所有陪着他的奴仆、保镖亦在那场事故中皆丧了命。要说有内贼就说不过去了。”

    原来,那杨老板和他的一众保镖住的酒楼居然坍塌了。不但杨老板死了,连陪着他的一众属下亦都丢了命。这要说是内贼就不太可能了。

    听着靖安帝的讲述,逍遥王爷好看的眉微挑,道:“真是巧啊。难怪你方才说死得忒巧的话。”

    “是啊,怎么偏偏那天那栋楼就坍塌了呢”

    “这天灾总是有的,也不知那天合州境内再或者与合州相邻的境内可有地动现象”

    靖安帝摇了摇头。道:“没有。”

    “如果说没有那百万银票的事的话,那酒楼坍塌尚可归咎于一个意外。但如果有百万银票不翼而飞,这样说的话,断不可能是意外了。”

    “你也这么想”

    “是啊,虽说无巧不成书,但太多巧合凑在一处那定然脱不离算计二字。”

    闻言,靖安帝点头,道:“是,我也这么觉得。”

    “既然百万银票不翼而飞,定然有人谋财害命。”语及此,逍遥王爷蹩眉沉思,半晌又道:“你说那个江州死者、湖州死者和这百万银票案有关,也就是说他们二人在十年前那酒楼坍塌的劫难中活了过来。”

    “不错,他们二人那段时间正好也住在那栋酒楼。”

    “这样说来他们是过客,并不是酒楼中人也不熟悉酒楼的构造。诶,我猜猜啊,能够将一整栋酒楼都算计得坍塌的人那此人对酒楼的了解应该是极熟的。应该还有一个和酒楼有着莫大关系的人活下来才是。要不然这件事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

    闻言,靖安帝竖起大拇指,道:“不错,还有一个酒楼的掌柜活了下来。”

    啊,果然。逍遥王爷的眉不自觉的挑起。

    只听靖安帝又道:“整座酒楼,除了酒楼掌柜、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三人在那天的灾难中活下来外,其余那些住店的、打工的小二、跑堂的、算帐的、但凡那天在酒楼打杂的都死于非命。”

    “好狠。”

    “你认定是那三人谋财害命”

    逍遥王爷点头,道:“可推断是推断,要有证据才成。”

    “是啊,正因为没有证据,这件案子最后不了了之成了疑案。”

    除非瞎猫撞了只死老鼠,否则这种疑案最后都是翻不了盘的。逍遥王爷叹了口气,道:“其实,这案子当时要追查的话也不会太难,这要看处理案子的人精不精明了。”

    “可惜当时你不在这里,要不然这疑案也不会一拖就是十年无解。”

    “如今这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也许就是解案的关键。”

    “正是。”

    二人说得热闹,一旁的侍卫急忙趁机奉上了热茶,寻个机会让两位谈兴正浓的主子喝了。

    靖安帝道:“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他们二人本无任何关系,但却死于同样的老天有眼案就有问题了。而他们二人人生唯一的一次交集便是他们是那次酒楼坍塌的三个活口之一。最奇的是那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二人出生本就贫困,但自从那次死里逃生后,也许是应了那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话,他们的日子倒过得红红火火起来,做什么生意便发什么生意,简直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而那个酒楼掌柜从此弃商入仕,在仕途上一发不可收拾,如今更贵为合州的知府。”

    “合州知府于文浩”

    靖安帝点头,道:“是,正是他。说起来,他和西宁王府的王妃于茜月同出一族,都来自世族七贵的于氏一族。不过就血统而言,于茜月的血统更纯正。但若真要论起关系,于文浩和于茜月还没出五服。”

    没出五服,那关系便还算亲近。逍遥王爷笑道:“有意思了。这个于文浩虽贵为七贵中人,但从商说明他是庶出,不被嫡系看中。可弃商入仕且升迁得这么快,没有一大笔银子根本就行不通。所以,他应该发了一笔横财才是。而那江州死者、湖州死者貌似从商发财,但只怕其中也有横财才是。”

    “你和我想的一样。但推测、怀疑没用,一如你方才所言,这事得有证据才是。证据就是那百万两银票。可当年,官府在那坍塌酒楼挖出杨老板的尸身时,大家都没想到会有银票一事。直到杨老板他家的家人前来认尸,办丧事后说及百万银票一事,这才在合州引起轰动。”

    如果是在办丧事前说明百万银票一事只怕此事还有圜转的余地,如果是在丧事之后,这事只怕已彻底的没有圜转的余地了。

    念及此,逍遥王爷道:“一来,查清死者身份再加上来回在路上通知的时间,时间已过去太多,死无对证。二来,杨家人提出百万银票的时间不对。毕竟是在为杨老爷办丧事之后提出。不过,我方才也说了,这案子真要追查的话也不是不无可查。毕竟百万银票没了,但钱庄的票根总还在,只要没有兑付,总还是有希望的。就看官府追查的力度了。”

    “官府追查了,确实有百万银票一事,但这笔百万银票在杨家人为杨老爷办丧事的时候便被人转走了。至于是谁人转走的却是再也查不到了。于是,有的说杨家人是监守自盗,有的说杨家人是想借死者发财,不但盗了银票更想对官府胡搅蛮缠。于是,此案便成了疑案。”

    “这样说,定为疑案也是正确之举。毕竟杨家人在时间上耽搁了。”

    “再说那个时候,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于文浩亦是受害之人,所有的人还都说他们三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话。而后期,他们三个发财的发财、升官的升官,似乎也确实映证了这句话。倒是杨老板一门,因那百万银子是倾其财力却不翼而飞,从此杨姓一门穷困潦倒。做为杨氏一门大房的杨老板这一支更是遭受着飞来横祸,他的妻儿皆因病无钱医治而去世。”

    闻言,逍遥王爷不胜唏嘘,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如果杨老板当年不做此百万豪赌想发横财的梦,也不至于妻儿皆丧了命。只是,既然杨老板的妻儿都死了的话,便算是于文浩、江州死者、湖州死者他们三人私下谋了银票,那也不会有人来找他们索命才是。这样算来,难道是他们三人内讧”

    强盗盗了宝贝,后来因了种种原因起内讧的也不在少数。

    “一来,我也认为是内讧。二来,我还想着是不是杨老板曾经施恩于某人,那人记得杨老板的好,在查出杨老板的真正死亡原因且查出杨老板妻儿皆因贫困丧了命后,于是便来替杨老板报仇,以报杨老板的救助之恩。于是找上了于文浩等三人。”

    听了靖安帝的种种猜测,逍遥王爷道:“如此看来,你比我想得还全面一些。”

    “但不管是报恩还是内讧,都和于文浩有关。是以在查得江州死者、湖州死者的关系和于文浩有关联后,我这才急急的赶往合州,在这里开了家豆腐铺。只要守着于文浩,不怕案子破不了。”

    “今朝。不是我说你。你养那么多臣子是干嘛的正是用人之际,何苦你要亲力亲为呢”

    “事情一关系到七贵中人,这朝中又有几个是真正能够放得开手脚的。再说,那四个血淋淋的老天有眼四字,如今被人传得神乎其神了,哪个当官的还真有心思去查,恨不得早早便以怪力乱神给结了案的好。哼,等着,这个案子过后,看我怎么治他们。”

    “你在合州这长时间可查出什么”

    “前日,小槊夜探于文浩府上,和一穿着夜行衣的黑衣人遇上。看那黑衣人的阵仗,似乎是为了杀于文浩而来。小槊和那人打上了,伤了那人的脸。但那人的武功奇高,还是叫他给跑了。看于文浩这两天仍旧逍遥自在且私毫没防心的样子,他都不知自己已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了。”

    咦了一声,逍遥王爷道:“这样说的话,不是内讧”

    “不好说。也许是于文浩觉察到了什么,故意演的一出苦肉计呢但我已经传令小槊,要他集结了一帮人,守好合州城四个城门的出入口,凡是脸上有伤的人得细察。至于城内,所有的药铺、医馆也被我的人盯上了,一旦有人购买伤药、金疮药,那都有嫌疑。”

    合州本就是东傲先时帝都,这里不但有引凤山庄,更有旧时皇宫,守护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调动起来也容易得狠。只是“你这动作大了,说不准那受伤之人早就跑了。”

    “放心,无论是城门还是药铺、医馆,我的人都是暗中行事不会让人发觉的。可这都过了两天了,别说城门那里根本就没有脸部受伤的人出城门,那药铺、医馆亦没有脸部受伤的人去医治。还有那些买金疮药、伤药的人,我的人也都一一查了不是他们。我想着,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