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归来之霸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夫子归来之霸宠-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笑,上官澜道:“难道是南越新帝巴格娶北极公主为平妻的原因?”

    南越皇帝巴扎尔去年驾崩,大太子巴格继位,父丧不到一年时间便又娶北极公主为平妻。这事在三国广为流传。说什么巴格胆大妄为,无视东傲国威蔑视东傲公主,居然又娶北极的公主坐享齐人之福,这简直无异于打了东傲国一个巴掌的话的人是大有人在。

    因龙咏萱在和亲时,靖安帝便御封她为和硕公主了,所以如今有许多人为龙咏萱抱不平。更觉得打一个公主的脸就是打一个国家的脸。

    其实,巴格的女人可不止龙咏萱和北极国公主两个,他还有许多其她的嫔妃。一年时间未到,巴格从娶北极国公主始,便开始大量搜罗民间美女。如今巴格后宫的女人真可以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来形容。

    当然,居首的便是两宫皇后。龙咏萱终究顶着个东傲和硕公主之名,又是先嫁巴格,如今冠以东宫皇后之名。是以,北极国的公主则屈尊冠以西宫皇后之称。

    本来,南越新帝娶亲,做为邻国的东傲国应该遣使以示祝贺,最不济也应该是太子龙世怀前往。但,如果东傲国真遣使去了,就是纵容巴格那一掌打在了东傲的脸上。是以,别说龙世怀了,就是一般的使臣,东傲也没派一个。

    龙世怀和龙咏萱的身上好歹都流着皇室的血,此时是相当替龙咏萱不值的。自然而然,上官澜的问话他懒得答,同时还相当怨怼的看着上官澜。

    “瞧你这神情,似乎真怨上我了。”

    “如果不是你,咏萱至于这么委屈?”

    冷哼一声,上官澜道:“如果不是她,五年前天珠的名声便被她败坏彻底了,搞不好,东傲根本就没有天珠的活路。”

    想起五年前的事,龙世怀只得一叹。道:“罢了罢了。说起来,咏萱虽然是和亲南越,但好歹她是正宗的大太子妃,怨只怨她不懂得珍惜,总和巴格闹别扭。搞得巴格对我东傲多有怨言也是在所难免。自从登基后,这巴格说话越发没有顾忌,甚至说出明明求娶的是龙熙敏,却偏偏嫁过来一个龙咏萱,可想东傲皇帝是敷衍我南越的话。”

    说起来,这件事上官澜最是清楚。

    五年前,南越使臣出使东傲国本是有意为南越大太子求娶龙熙敏为大太子妃,奈何龙熙敏已成了修行之人。再加上当时武念亭救了东方六六一事,龙咏萱有意想闹臭武念亭的名声,上官澜一怒之下便给靖安帝献策,说及龙咏萱曾经被相士相命说过她的命格贵不可言之事。

    贵不可言当然就是主持中宫了。

    靖安帝想着也许这就是天意了,如果龙咏萱能够成为南越的大太子妃,以后定也就是南越的皇后。这样一来,不但成全她的贵不可言之命,更可以成全东傲和南越国的友好关系长久的保持下去。

    鉴于两全其美的考虑,靖安帝便和南越使臣说及希望改龙咏萱和亲的事宜。那南越使臣不敢作主,快马加鞭回南越国征询了南越皇帝巴扎尔的意思,巴扎尔想着龙熙敏不嫁是有客观原因存在,正在痛惜之际,万不想靖安帝会亲自点名龙咏萱和亲,这般作法无异于是想继续保持两国兄弟般友好的关系,于是巴扎尔立马同意了龙咏萱和亲的决定。

    奈何龙咏萱和亲后,似乎和巴格不对盘,巴格对龙咏萱越来越有微词也便罢了,后来登基后更直接对靖安帝横加指责。甚至不惜和东傲国撕破脸的做出又娶北极国的公主为平妻的事。

    念及种种,上官澜道:“巴格他自己经营不好一个家倒怨媒人,这种人能否堪当大任都是问题。南越在他手上,危矣。诶,陛下可有为那无知小儿动怒?”

    “父皇倒不生那巴格的气,我父皇见识过多少事,以至于为这点小事就生气么?再说巴格是小辈,小辈不懂事很正常。就是念着巴扎尔的感情,父皇也不会拿巴格如何。只是咏萱,就真的凄惨了些。”

    当初,靖安帝为了救巴扎尔连血都喂给巴扎尔喝过,感情自是不错的。想起龙世怀先前说的龙咏萱要探亲之语,上官澜道:“巴格娶北极公主不过半年时间,和硕公主就要归国省亲,这不是明着留话柄人家又说些东傲的公主不大度东傲的公主是忌妇的话?陛下不会允的吧?”

    “我四皇叔就这一个闺女,她在南越生活得不如意,我父皇心中也不好受。虽然父皇不和巴格计较也不会为难巴格,但父皇也心疼咏萱。是以父皇答应了。倒没有考虑那些口水阵仗。嘴长在人家身上,由了他们去说罢。估计这个时候,咏萱已在归国的路上了吧,快的话,应该到东傲城了也说不定。”

    想着龙咏萱往日的种种花痴取闹,上官澜眉头轻皱,但又想着她终究是已嫁人的人,再怎么不知检点只怕也得顾及身份,想来不会再闹什么幺蛾子罢。

    龙世怀知道龙咏萱一直觊觎着上官澜,也知道上官澜避她如蛇蝎,但怎么说龙咏萱和他是堂兄妹,他对龙咏萱也并不反感到哪里去。如果上官澜的妻子不是武念亭的话,他还准备撮合上官澜和龙咏萱。但问题是上官澜的妻子是武念亭,他都疼不过来的人又怎么可能让上官澜再娶龙咏萱而委屈武念亭呢。念及此,再看上官澜微竖的眉,龙世怀道:“算了算了,知道你烦她,不说她了。对了,武老爷子呢?”

    “和天珠一起去濯州了。”

    怪笑一声,龙世怀道:“难怪你对你的小徒弟这么放心。”

    “武老爷子是顺道去看看曾老爷子曾天赐。”

    上官澜口中的曾天赐正是上一任的合州总兵。说起来,每个州本来都有一个总兵,奈何因了五年前那老天有眼案的原因,江州湖州的知府被训诫是其一,那江州湖州的总兵因军政不严导致地方出现动乱团体而犹为不知的罪名被罢免。更因上官澜总管合州,协管江州湖州的原因,靖安帝便委任了老将曾天赐任合州总兵,同时协管江州湖州军政。

    说起来,知府是地方最高长官,主管民政刑律税收。而总兵则主管军政。可以说,一个地方的知府和总兵是相辅相成的。五年来,曾天赐和上官澜合作倒也有序。只是曾天赐猛然提出要告老还乡,倒有些令靖安帝不妨,虽然立马派了席方平出任合州总兵,但同时也令龙世怀务必将这件事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依龙世怀的性子,本不想在上官澜面前问清楚这些事。他觉得曾天赐提前告老还乡这事就算有内幕,如果上官澜不想说,他便不问。他到合州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见武念亭,至于曾老爷子的事他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可如今上官澜主动提及到了曾天赐,那他就不得不问了。“原来曾老爷子的老家在濯州。”

    “正是。”

    “五年前任命他的时候看他精神头儿还好。父皇还说曾老爷子便是干到七老八十只怕还有使不完的劲,怎么才五年的功夫他就要提前告老还乡了呢?是不是他做了什么……而你在为他打掩护。”

    定定的看着龙世怀半晌,上官澜不躲不避,道:“正是。”

    “啊,他做了什么?够砍头吗?若真是砍头之罪,你包容他,这岂不是……”

    不待龙世怀说完,上官澜截话道:“曾老爷子一身朗若清风明月,又怎么可能做那种要被砍下脑袋的事呢?”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

    原来,曾老爷子一生无出,倒有个义子名唤曾汪洋的从小便养在曾老爷子名下。这几年来,这曾汪洋随着曾老爷子共治合州军政倒也很得上官澜赏识。便是前番的江州湖州赈灾事宜,亦是曾汪洋陪同上官澜左右奔走。可以说,合州江州湖州的安定有曾汪洋的一份功劳。在很大程度上,上官澜都决定如果曾老爷子致仕的话,会提议曾汪洋接任合州总兵之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曾汪洋居然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杀他父亲的凶手居然就是曾老爷子。一个将他养大的人同时也是自己不共截天的仇人。

    在生恩和养恩中,曾汪洋最终选择了生恩,因为他想如果他父亲不死,他也不至于会沦落成孤儿这才被曾老爷子养大,那曾老爷子对他便不会有养育之恩。

    闻得上官澜的讲述,龙世怀啧啧道:“那曾汪洋如此认定的话,只怕曾老爷子养了只白眼狼。”

    没有回答龙世怀的话,上官澜只是道:“在濯州潞州接壤地有个二郎山,山上有一股匪患,多少年了一直存在,你应该知道。”

    能不知道吗?

    看上官澜神色不善,龙世怀笑着摸了摸脑袋。

    说起来,龙世怀和二郎山的大当家任当家有一定的交情。

    龙世怀主持的《八卦报》上因连载《侠义传》而时常卖断货。那《侠义传》的主角便是以二郎山的任当家为原形塑造的,龙世怀还时不时的将那任当家形容成一个杀富济贫的一方豪杰,冠以善匪之称。

    其实,以上官澜的了解,那个任大当家确实是个善匪,任大当家几乎不怎么干那种拦路抢劫杀人越货的事,而是鼓励手下开垦良田,实行自给自足。除非是有什么大奸大恶之人,他们才会去将那些人的财物抢夺一空,然后大部分还会散发给当地贫困的居民。大有劫富济贫的味道。

    可是,匪就是匪,和朝庭总是处于对立面的。

    任当家的任家寨选址二郎山,官府几经出兵围剿都奈它无何。

    一来,得益于二郎山优越的地势。二来就是任大当家所率领的这股匪患深得民心。再加之官府屡剿不灭,是以这二郎山以任大当家为首的这股土匪也就越发的壮大起来。

    便是如今镇守濯州的濯州侯龙奕勋,镇守潞州的潞州侯龙耀霖二人亦奈它无何。还有一次,龙奕勋和龙耀霖二人共同出兵围剿,最后亦是铩羽而归。

    说起龙奕勋和龙耀霖,便不得不提及这两个被誉为皇室最有出息的侯爷的经历。

    龙奕勋自从接手濯州侯的爵位,又在边关历练数年后,便被靖安帝任命为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因了龙奕勋侯爷的身份,是以濯州的行政管理不似其它州府般民政军政是分开由知府总兵管理。龙奕勋是集民政军政于一体。手上的权力比其它州的知府总兵就要强悍许多。

    当然,龙耀霖亦是如此。他在边关历练了几年后美名远扬,直达天听。靖安帝亲诏一见,不但喜他的才识,更喜他五分似龙世怀的长相。于是亲封潞州侯。

    如果说龙奕勋在成为侯爷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旧在边关历炼,手中其实没什么实权的话。龙耀霖就不一样了,他可以说是后起之秀,一被任命为潞州侯后就直接走马上任了。可以说,和率先庶子封侯的龙奕勋一比,龙耀霖这个步龙奕勋后尘的亦是庶子封侯的却要比龙奕勋走得快得多。想当然,做为潞州侯的龙耀霖亦一手抓着潞州的民政军政。

    两个在边关那般风光的人自打一年前驻守各自的属地后居然连一个小小的匪患都打不下,是说他们无用呢还是说他们无用呢?

    龙世怀摸着脑袋喏喏道:“别这么看着我,奕勋耀霖没剿了任当家是他们的问题,我可没给任当家通风报信。”

    “是吗?”上官澜的话透露着我不相信的语气。

    “好吧。我只是告诉任当家快跑而已。”

    确实,龙奕勋和龙耀霖联合围剿任当家的那一次,因了龙世怀提前通知,任当家在朝庭的大军还没来的时候就卷铺盖跑了路。等龙奕勋龙耀霖撤兵的时候,任当家又带着手下回到二郎山。

    总而言之:你打我跑,你走我驻。

    如此两次三番,龙奕勋龙耀霖二人也累了。不是不愿意派兵驻守在二郎山,但二郎山是濯州潞州的交界处,是派你濯州的兵驻守还是派我潞州的兵驻守呢?

    这其中的学问可就忒大了。单方驻守有扩大辖区的嫌疑,共同驻守吧都会将责任推诿给对方。

    于是,每逢围剿结束,二郎山便又会成为一个三不管地带,又成任当家的活跃地带。

    因了他的原因,知道任当家几次躲过了龙奕勋龙耀霖的围剿,龙世怀道:“你提及二郎山,总不至于说曾老爷子和任当家有关吧?”

    “不错,确实有关。”

    “难道曾老爷子勾结过任当家?”

    “不是。”

    “那?”

    没有直接回答,上官澜倒另岔了话题,道:“这两年,无论是江州的水涝还是湖州的蝗灾,虽然我都能够给予赞助且帮他们渡过难关,但仍旧有一些好逸恶劳的人却趁机打杀抢劫。”

    在赈灾中,上官澜查出了许多无业游民,其中多以奸杀掳掠者居多,那些人居然也混进了难民之中好吃懒做而且还抢夺其他难民的粮食财物,更有甚者还奸淫人家的妻女。想当然,上官澜便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很是清楚这些事,龙世怀道:“听说还有十七名重案犯在押。我这次来合州,父皇仔细叮嘱过,帮你一同押那十七名重案犯进京受审。”

    “但也有些无业游民仍旧成了漏网之鱼,他们投诚到了二郎山。投靠在你认为那个充满了侠义心肠的任当家手下。干起专门的打杀抢劫的事。”

    啊,有这种事?那不就是善匪中混入恶徒了吗?那不就是一颗老鼠屎搅了一锅粥?不管老鼠屎是多是少,但这锅粥肯定是坏了的。龙世怀再度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道:“偶尔碰到任当家,说了几句话,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真没打算养匪为患啊。再说,他若真因了这些无业游民而变成大奸大恶之人,我这就去毙了他。”

    上官澜好笑的看着龙世怀,道:“不用你毙,他已经死了。”

    “啊?”

    “曾汪洋杀的。”

    “那小子这么厉害?居然杀了那个令濯州侯潞州侯两个侯爷联手都剿不了的匪首?你怎么没给他报军功?”

    “因为曾汪洋事先想杀曾老爷子没得逞,这才转而投诚到二郎山,然后在二郎山反水,杀了任当家,如今二郎山的当家是曾汪洋了。你的《侠义传》该收官了。”

    原来,知晓自己亲爹是曾老爷子杀的后,曾汪洋痛苦了几日,最后仍旧将他从小无父的错都推到了曾老爷子头上。

    由于长年追随在曾老爷子手下,曾汪洋也有自己的人马,也有死心塌地为他效力的人。

    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他刺杀曾老爷子不成后,便率着一百多号对他死心塌地的人奔赴二郎山。

    任当家虽然是土匪,却是个聪明的土匪。他只想在一方小天地当他的逍遥大王,并不想做那和朝庭做对的大事。是以,任当家当然不同意收留曾汪洋。

    偏偏,因了这两年江州湖州水灾和蝗灾的原因,二郎山新近上了一批游手好闲的人,这些无业游民本以为上了二郎山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万不想根本不是他们想的那回事。那个任当家不禁要他们开垦土地自己种田丰衣足食也便罢了,居然不允许他们下山打劫,更不许抢女人。在这群人中不乏有心狠手辣的,在他们眼中,这个任当家简直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正好,曾汪洋来了。

    这个曾汪洋他们是认识的,在江州湖州的赈灾现场,那是个出手狠辣的人。

    于是,他们一商量。然后便和曾汪洋合谋好,来了个里应外合。是夜便拿下二郎山,一举拥护曾汪洋当了二郎山的新当家。而任当家自然而然便被这群悍匪祭了旗。

    龙世怀听得抚额,道:“万不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