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明强拆迁公司与豪丰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豪丰集团的后面又站着宋家,齐鲁省的局面表面上稳定下来了但是却暗流涌动,在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时候,真个把宋家给逼急了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绝对不是省里面那些大佬所愿意看到的。
如今省里的局势比较明了,穆为民的强势已经快要走到尽头,省委副书记、省长万明坚借着副总理褚廉明逐渐掌握国务院的局面,也开始不断加强在齐鲁省的话语权,省委副书记方宏进则依靠在当省城济州市委书记的时候打下的班底,联合包括纪委书记唐铁、军分区政委常胜在内的几名省委常委自成一派,三足鼎立的同时,其他派系也在悄悄的往省里掺沙子。
但是邹俊刚又知道老领导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有能力揭开烟城市暴力拆迁盖子的最佳人选就是于江海了,一是于江海向来给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唯恐天下不乱的印象,二来有着方宏进这层关系也便于开展工作,在项光沛调任省城市委书记的同时,方宏进也在逐步加强对烟城市的控制,这既是官场上的平衡之策,也是一种斗争与妥协并存的博弈。
当然在这个无利不起早的时候,要想于江海去解开烟城市暴力拆迁的盖子,起码要给他足够的好处才行,现在于江海背景、能力、资历都不缺,唯一欠缺的就是人才,而老领导能够给的正是原来那些班底,只是这样交换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些?邹俊刚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想。
赵苏城在想的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他将烟城市拆迁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隐而不报如今却被邹俊刚有这样一种方式揭露出来,于江海会不会对他有什么不好的看法?如果因为这件事情让领导对他产生不满的话,那他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岂不是都白费了吗?
“明强拆迁公司的行动应该已经暂停了吧?”就在邹俊刚和赵苏城各怀心思的时候,于江海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虽然只是没头脑的一句话,却让邹俊刚惊出了一身冷汗,难道是说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于江海已经看透了自己的心思不成?而这个时候自己是故做糊涂呢、还是实话实说、照实交代呢?
“是的市长,就在新区重新招标工作启动的当天,明强拆迁公司已经停止了拆迁工作并且遣散了大部分员工,如今公司里面也只剩下几个人维持正常的运营工作。”赵苏城要竭力挽回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这个时候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自己掌握的情况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去。
明强拆迁公司其实就是为豪丰集团所服务的,所以不难想象在竞标当天秦继凯被抓,随后豪丰集团被踢出烟城市新区建设之后,明强拆迁公司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公司里面所谓的员工都是社会上的无业人员和流氓,想要遣散他们十分容易,只不过毕竟是在工商局有备案的企业,不留几个人充门面而是一夜之间消失的话简直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很容易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刘明强本人打得好算盘,豪丰集团已经被烟城市方面彻底踢出局,应该不会再有人找他秋后算账,事实上经过一段提心吊胆的日子之后局面的发展也一步一步印证着他的判断,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就在自以为一切都已经风平浪静的时候会有人旧事重提,是他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而不自知。
当前华夏国并没有处理暴力拆迁问题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所以各个地方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很宽的操作空间,再加上能够搞出专业化拆迁公司的人都有一定的实力和背景,所以即使发生了流血冲突事件最终也只是赔钱了事、不了了之,甚至很多拆迁公司背后还有当地政府的影子,这更助长了暴力拆迁的风气。
但是凡事总有特例,烟城市的暴力拆迁问题在反映出华夏国拆迁过程中普遍性问题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宋豪丰为了牟取暴利而通过韩峰向李新杰施压,从而拿下烟城市城东新区近四成的建设工程,又为了节约拆迁补偿成本炮制出明强拆迁公司通过威逼利诱、恐吓等手段强制原来的住户签下极为苛刻的拆迁补偿协议,这种行为不但让李新杰对他的蛮横霸道有些不满,更激的民怨沸腾,只不过当时李新杰还算配合,所以下面的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而当李新杰为了保住自己市委书记的位子不受威胁、权威不受挑战而不得不和于江海暂时妥协的时候,宋豪丰本就不稳的根基立马就动摇了。虽然当了足足五年的傀儡市长,但是李新杰在烟城市也不是一无是处,而且在媳妇熬成婆成为市委书记之后,自然不甘心受制于人,哪怕你是宋家的子弟,起码也要给我几分薄面吧?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更何况是人?
而且焦长达、于世超、袁嘉威等人步步紧逼,又掌握了豪丰集团的很多材料,也容不得他李新杰的包庇行为,那样只能使他在烟城市更加孤立。
而在失去了李新杰这个市委书记的支持之后,在面临于江海咄咄逼人的进攻,本来就问题百出的豪丰集团最终出局也是在情理之中,而豪丰集团倒下之后,依附于豪丰集团的明强拆迁公司自然也是半死不活。
于江海能够看透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才有此一问。不过他并不是简单一问,明强拆迁公司已经老实下来的时候,邹俊刚要翻旧帐,难道说他真的只是气愤不过、为民请命吗?
………………………………
第532章 特色街区
于江海这段时间看似工作不多但是也没有说很容易就闲下来,早上一上班就开始准备下午市长办公会的事情,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邹俊刚的汇报,不单单是听他唠叨暴力拆迁的事情,而是想听听他对建设特色街区的看法。
也是城东南海边那一带夏季入夜之后的烧烤一条街生意火爆,倒不知道是不是出自邹俊刚的主意,关于暴力拆迁的话题谈到这里之后就打住,口风一转问道:“俊刚同志,上次去海边闲逛的时候,看到城东南海滩烧烤如火如荼,关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其实于江海上次去海边吃烧烤并没能成行,当时海边开业的烧烤摊位寥寥无几,不过有这样一个初步的规划,如果再辅助以更加详细而具体的配套设施,绝对不失为烟城市城郊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
在于江海的脑海里,绝对不是规划烧烤一条街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站在烟城市旅游经济发胀的角度考虑,通过烧烤这一个点来带动食、住、行、游、购、娱这一条大旅游产业线,进儿刺激其他170多个与旅游相关的产业。
在欧美发达国家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10%,而华夏国这个数字至今仍在2%徘徊,具体到烟城这个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来说也堪堪达到5%而已,这一方面说明烟城市的旅游发展并没有宣扬中那么好,另一方面也说明烟城旅游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
烟城市去年的财政收入达到四十五亿美元,旅游业贡献了其中的两亿两千五百万,如果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就相当于额外增加了两亿多美元的财政收入,在这个每一块钱都要掰成两瓣花的年代,绝对是一大笔钱财。
于江海相信,只要能够成功的将特色饮食一条街建设出来,然后逐步开发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海洋旅游娱乐等方面,从而在增加游客停留时间的同时,增加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从而使烟城市旅游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这也是他今天和邹俊刚谈这么长时间的根本原因。
邹俊刚却不明就里,被于江海乍一问到海边烧烤摊的事情脑子也有些短路,一时间竟然忘了回答,还是站在一旁的赵苏城接着给他茶杯里加水的功夫悄悄提醒,才让他反应过来。
邹俊刚也是能力很强的官员,再加上这几年被压制着升不上去,每天闲来无事就琢磨人,察言观色的本领也有所增长,见到赵苏城不是避之而唯恐不及反而示意提醒,就猜到于江海应该不是对海滩烧烤的情况不满,心中顿时一喜,心思也开始活泛起来了。
海滩美食一条街是他在任塘口镇镇长的时候提出的概念,并且在任期内也一直努力去推行,起初一段时间着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带动塘口镇经济飞速发展甚至大有向市区看齐的趋势,也正是那个时候市里有将塘口镇并入的意思,邹俊刚也借此成为塘口镇党委书记。
然而好景不长,事情坏也就坏在美食一条街建成之后监管不力这一茬上面。当时市里面一分管旅游的领导想要体验基层生活,听说塘口镇这边的特色街区建设的有声有色,就搞了一个微服私访,不料在特色街区内的一家小店内吃饭的时候却遇到店主欺客宰客,该领导一怒之下责令市工商局严查美食一条街的问题,最后搞的鸡飞狗跳,塘口镇沿海这一带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因此而被打断。
其实像这种店家欺客宰客,坑骗游人的情况在任何地方都很常见,也怪这个店家平时不关注新闻连领导的面貌都不认识,这才发生宰客宰到市领导头上的事情。领导的命令无小事,下面有些人为了巴结领导也是极尽表现之能事,最后影响干系颇大,美食一条街的声誉一落千丈,甚至到了本地人都不屑光顾的地步,这也是于江海去海边的时候开业的烧烤摊寥寥无几的原因。
想通了其中的环节之后,邹俊刚的脑子转的飞快,感觉到于江海的关注,再联想到他是旅游方面的专家,就猜到于江海这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是要从城南沿海烧起来了,这不正是他邹俊刚孜孜以求的机会吗?当下也不隐瞒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于江海在旅游业上的造诣绝对不是吹的,听着邹俊刚跃跃欲试的描述,他能够感觉到邹俊刚在这方面倾注的心血,再从邹俊刚略显抱怨的话语中,也让他察觉到海滩烧烤没落至斯的背后绝不简单。
邹俊刚确实是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官员,像他在汇报美食一条街时候提出的“加强政府监管”和“关注环境问题”都很有前瞻性,只是局限于视野和格局,他显然并不习惯站在全市旅游业甚至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没有意识到各产业联动发展才能够真正促进烟城市经济走上快车道。
不过凡事任何人都是从一无所知到了如指掌一步步走过来的,如果能够好好加以打磨,假以时日邹俊刚绝对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他于江海麾下的一员干将。跟着关逢明而白白浪费了近十年的时间,于江海也不担心邹俊刚打定主意靠过来之后会三心二意。
官场中最讲究的除了背景、资历和能力之外,年龄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年轻的人总要比年龄大的人更有潜力,关逢明在烟城市的根基再深也已经是英雄迟暮,而于江海才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这么简单的道理邹俊刚不会不明白。
这个时候于江海听完邹俊刚的汇报,心里已经大致有些谱了,不过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核实,他刚要做出端茶送客的手势,兜里的手机却震动了两下有信息过来,他缩回去手掏出手机一看是程旭阳发过来的,信息的内容很简短,只有十个字:三分钟后到达烟城市委,后面缀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于江海情不自禁抬眼看了看恭敬坐在沙发上的邹俊刚,随手将这条信息删掉,心不在焉的说道:“俊刚同志的想法很不错,这几天你回去之后整理出来形成文件给我送过来吧!”心里却在想一定是戴金红的案子有了结果,看这架势绝对是凶多吉少。
邹俊刚对于江海的话自然是言听计从,急忙站起来答应一声并提出告辞,满心兴奋的走出市政府大院,不料人刚出政府大院门口,就看到两辆挂着省城牌照的黑色轿车一前一后驶进对面的市委大院,心说并没有收到通知说今天有省里领导下来视察啊。
再看车牌照虽然是政府牌照但是车牌号并不靠前,也就没有太过在意,心说也许只是省里某个部门前来公干吧。直到晚上坐在家里看烟城市新闻,看到烟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金红被双规的消息,再联想到上午十分那两辆极度内敛的轿车,才感觉到其中的关联。
不过让邹俊刚心中掀起滔天波澜的,还是仔细回想起来临别时侯于江海的反映,于江海在低头看手机短信时候警惕的眼神、以及最后谈话时候心不在焉的样子,让他突然想到一个可怕的问题:也许那个时候于江海已经知晓了戴金红落马的消息。
虽然只是提前知道不过十分钟而已而,但是这么机密的事情于江海能够提前知知晓,里面的道道也是深,毕竟于江海的老丈人方宏进虽然贵为省委副书记,但是并不分管纪委的工作,难道说于江海这家伙真的是手眼通天不成?
不过知道戴金红被双规的消息之后邹俊刚也是觉得大快人心,当初那个因为在美食一条街受气之后就大发雷霆并百般刁难的市领导就是当初在市政府分管旅游、卫生方面的戴金红。
近些年来上级纪检部门为了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在选择双规干部的时间上也十分有讲究,这不今天上午省纪委选择在烟城市委常委会开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出现并带走戴金红,就像是一颗巨型深水炸弹投入到烟城市这个暗流涌动的湖水里一样,顿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而作为烟城市本地派中老资格的市委常委,戴金红的落马也昭示着省委某些领导对烟城市本地派抱团抵制外来户的行径忍无可忍了,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本地派会安分一些,而这就给李新杰和焦长达等外来户争取了缓冲时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烟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金红落马的消息不胫而走,还没到中午就传遍了烟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所谓不懂的人看热闹懂的人看门道,程旭阳是省纪委书记唐铁的亲信,他亲自出马双规戴金红可以说是代表了唐铁的意志,稍微知晓一点内情的人都会联想到这是唐铁在进入中纪委之前的投名状。
而在穆为民和万明坚纷纷在各种场合强调当前时期维稳的重要性时候,唐铁果断拿下戴金红是不是预示着省纪委书记和省委书记的蜜月期已经走到了尽头?而这种状况会给齐鲁省带来怎样的变化,目前仍然扑朔迷离,莫衷一是。
更有甚者,当有些人得到程旭阳等人压着戴金红从市委大院出发之后转道市城建局下属的海隆大酒店稍作逗留、之后才驱车返回省城的消息之后,开始猜测这件案子的背后是不是有于江海的影子?而于江海又在这里面具体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第533章 常委班子
于江海能够想像得到正在市委常委会上神情激昂、慷慨陈词的戴金红看到省纪委专案组人员之后的狼狈相,不过他对戴金红并没有任何同情之心,焦长达要想彻底掌握市政府的工作,第一个要对付的人不是李新杰,而是戴金红。
从往次市委常委会上反馈过来的情况、以及市长办公会上戴金红的表现来看,自以为在烟城市根深蒂固的戴金红几乎不把焦长达放在眼里,反而倚老卖老俨然以烟城市政府一把手自居,既然戴金红不配合焦长达的工作,那么将他处之而后快就是最佳选择。
尽管很容易被认为是他在背后捣鬼致使戴金红落马,于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