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民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民权-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看确实不像是28岁的年纪,他倒也习惯了别人的惊讶,所以在解释的时候刻意把职务都给说了出来。

    省委组织部和省纪委虽然同在省委大院,但是两个部门的人却很少走动,究其原因一个部门是提拔考察和提拔干部的,一个部门是监督和拿下干部的,两个部门就如天然的对头一样,官场上有句话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也有句话说“跟着纪检部、绝对没出路”,因此不但普通官员不愿意和纪委扯上瓜葛,就连组织部也不愿意和纪委走得太近,纪委想要做出来成绩就得查处大案要案,这无异于是打组织部的脸。于志远在的时候因为有方宏进这层关系,倒还是不是和唐铁掌管的纪委搞一个联谊会什么的,杨群书初来乍到还没有站稳脚跟,在行为上自然不会太出格,甚至对省纪委有些许的抵触情绪。

    毕竟他走了狗屎运稀里糊涂当上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要想在任期内做出成绩最主要的就是经过组织部考察走出来的干部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如果和纪委搅合在一起的话别说干出成绩,估计还没有开干自己就先被干掉了。

    这个时候杨群书听到于江海确认自己的身份,脸上的笑容情不自禁就浓了几分,笑着从位子上站起来伸出右手说道:“于江海同志,欢迎你啊!”

    于江海顿时一愣,心说这个杨群书搞什么鬼?我又不是要来你省委组织部上班你欢迎我干什么?不过短暂的愣神之后他急忙上前几步伸出双手握住杨群书的右手说道:“杨部长好!”官场上向来将就表面文章,既然杨群书表现的这么热情,他于江海总不能落了下乘吧?

    短暂的寒暄过后,杨群书笑眯眯的看着于江海问道:“于江海同志,今天要你过来你应该知道是什么事情吧?”尽管已经了解到于江海和方宏进的关系,不过这个时候杨群是还要确认一下于江海在方宏进心目中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这去中央党校参加培训的通知是上午才收到的,如果于江海已经知晓的话就说明他和方宏进的关系确实像兰城益所说的那样,如果他不知道的话则就另当别论。

    于江海当然知道所为何事,但是这个时候也不能名面上直接承认啊,这样的话岂不是显摆自己和方宏进的关系吗?老爷子可是辗转两个人带过来话要保持低调的,他自然要把这种低调为王的思想落到实处啊,于是就微微一笑说道:“杨书记叫我过来肯定是有好事儿,都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嘛,难道说这次真的是有好事儿落到我的头上不成?”

    杨群书看着于江海脸上玩味的笑容,心说这小子果然不简单啊,这个时候竟然还能气定神闲的和我老杨开玩笑,如果说他和方宏进关系不密切打死也不相信啊,看来真得重视起来这个小家伙,想到这里就哈哈一笑说道:“你这小子倒真会说话,不过要是你没有做出成绩、要不是因为领导看到你的成绩,就算我们组织部想让你进步也是千难万难啊!”组织部的领导是谁?自然是省委副书记方宏进,他是在用这种方式点出来今天谈话的内容啊!

    于江海闻弦歌而知雅意,自然要对杨群书奉承一番,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就是这个道理,虽然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就连心胸宽广无比的唐太宗都无法忍受魏征一直在耳边聒噪,更何况旁人呢?“杨书记,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您这位组织部领导重视我们下面这些人啊,我们年轻人资历浅、经验少,如果不是您大力发掘和提拔的话哪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啊?”这小子现在脸皮贼厚,拍起马屁根本不用打草稿。

    杨群书本来还以为于江海年轻气盛要显摆自己一番呢,他在组织部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年轻干部稍微干出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到了天上好像天下就他是第一了一样,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尽管背景深厚但是却很会说话,还十分巧妙地点出了他老杨“响应中央号召、重视培养年轻干部”这一不大不小的功劳,其实他杨群书心里最清楚,在今天之前他压根就不知道谁是于江海、更别提哪来的重视年轻干部?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白给的功劳谁会不要?他老杨能够当上这个齐鲁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不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不过于江海的话也启发了杨群书,在中央大力提倡重视培养和提拔“两高一低”干部(两高一低是指学历高、能力高和年龄低的年轻干部)的时候,他杨群书要想在省委组织部做出巨大成绩,响应中央号召倒是个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只要级别稍微高一点的年轻干部绝大部分都是背景深厚、前途无量,这个时候在政策允许下大力提拔他们等他们平步青云了难道会忘记当初发现他们的伯乐不成?

    官场中有一种非常著名的行为叫做“烧冷灶”,大意就是说在这个人还没有飞黄腾达之前提前做投资,等到某天这个人突然之间就平步青云的时候烧冷灶的人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超额回报,古往今来中国历史上烧冷灶最成功的就要数吕不韦无疑了,当初正是他花费血本在异人身上投资,这才有了后来执掌秦国大权的结果,只不过他的下场不是太好而已。

    杨群书自忖没有吕不韦“若其谋国”的大手笔,但是让他去投资那些有背景、有前途的年轻人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他还是很在行的,这不第一笔投资就从于江海开始了。

    “于江海同志,是这样的,今天刚刚接到上级通知,让你去中央党校参加全国后备干部培训班,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在党校你能够……”杨群书不愧是组织部出身的,对于夸赞别人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毫无卡顿现象,这不他滔滔不绝的讲了足足十分钟有余,把于江海夸赞成了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思想文化水平优秀、工作能力超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五好青年干部,是全身年轻干部学习的好榜样,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甚至连扶老奶奶过马路、抱着别人的老婆牵着别人的孩子这种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优良品质都差点整出来。

    如果不是于江海这家伙定力超强、心思早已经沉下来,估计还真有可能被杨书群的话唬的七荤八素,真以为他就是挽狂澜于即倒的光辉伟岸形象了。

    当然今天的主题并不是互相吹捧,杨书群终于说的口渴,停下话来喝口水之后终于让谈话回归了正题:“于江海同志,请你尽快处理好手头上的工作,于下周二之前到中央党校报到,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全国后备干部培训班,因为培训班已经开班近一个月的时间,所以这次你是以插班生的身份参加的这次培训,要在两个月的时间学完别人三个月学完的课程,任务量还是十分繁重的,希望你做好心理准备!不过我相信,以你的能力这些都不是问题,我祝福你早日学成归来,为我们齐鲁省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于江海一脸微笑的向杨书群表示诚挚的感谢,心中却是一番苦笑:“感情自己这次是个插班生啊?”
………………………………

第423章 温婉贤妻

    尽管于江海早已经做好了离开省纪委去中央党校参加学习的准备,但是当杨群书将一纸通知书放到他手中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有种恍然若失的感觉。

    尽管杨群书转达方宏进的意思说这次培训只是脱产学习,他的人事关系都还在省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的职务也没有被免去,但是于江海知道从方宏进告诉他――是告诉而不是商量――这个结果的那一刻,也许是从那篇《华夏国纪委体制改革方向探究》这篇文章在内参上面发表的那一刻开始,已经注定他要离开纪委系统的结局。

    原本他以为这次从归安调到省纪委要有至少一两年的过渡时间,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不太现实,也许他下一步的去向方宏进甚至是老爷子已经帮他决定,尽管他很不喜欢这种被人安排的感觉,但是这个时候他却不得不默默承受,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更是为了方玉儿、为了整个方家。

    在纪委的时间虽然十分短暂,但是于江海却真的找到了在蓝箭部队时候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纪委里面虽然也不乏勾心斗角,但是总体来说、尤其是在第三室里面,不管同事们年龄大小和职位高低,每个人都怀有一个火热的心。

    这个时候他情不自禁的想起了那些曾连日连夜和他一起奋战的第三室的同事,活宝一样的宋伟华、低调矜持的赵晓涛、为人质朴的张从容,还有俏皮可爱的王珊珊,他想起了那天曾晨雨在他办公室时候的旖旎春光,也想起了程旭阳这个个性十足的搭档,想起了总是笑容满面的郭继达,也想起了铁面无私的唐铁,好像只有在这里他才能够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不用担心随时有可能掷过来的明枪暗箭。

    于江海有些恍惚的离开了杨群书的办公室返回纪委大楼,看着越来越近的楼房,但是从此以后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远,他竟然无法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伤悲?按理说去中央党校参加培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是完全值得庆祝的事情,但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刚上到二楼正好碰到出来办事情的唐铁,唐铁走到于江海面前,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伸出苍劲有力的右手在他的肩头使劲拍了三下,然后才大步离去。于江海从唐铁的眼睛中看到了鼓励和愧疚,不过他并不觉得唐铁有什么愧对于他的,就算那篇文章不发到内参上去他也会通过其他方式发表出去,因为那是他的劳动果实,是他在这个万马齐喑的时代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尽管这种呐喊很有可能会随之消失在历史的滚滚滚潮流中去,但是他一直坚信,只要努力过就一定不会后悔。

    路过综合室的时候曾晨雨的笑容依然是那么甜,第一天到纪委时候那个给他冷脸子的年轻男子也是一脸谄媚的笑,但是于江海已经无暇思考这些繁琐的东西,他要向郭继达辞行,要回第三室安排好手头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要看一看在这里工作了半年多的办公室、还有办公室的同事。

    郭继达脸上依然是灿烂的笑容,只是笑容的背后让人有一种难以捉摸的韵味,程旭阳的话依然是那么简单直白,王珊珊的眼睛依然是那样的幽怨,于江海强忍着心里莫名的感伤向大家宣布了即将去中央党校参加培训的消息。他有时候真的会怀疑是不是因为在官场中呆的时间太久而失去了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甚至有些冷血的自己。

    出乎于江海意料的是向来从不参加任何私人形式聚会的程旭阳竟然主动提出为他举行一场送别晚宴,不过被他笑着拒绝了,他还真的有些害怕喝醉酒之后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更何况这样也只是徒增伤感而已。

    今天已经是周四,距离下周二报到的日子只有四天时间,于江海下班之后并没有加班、也拒绝了所有的应酬,开着车子来到鲁东大学,静静的等待他未来妻子的出现。

    随着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过后,方玉儿被学生们众星拱月般的送了出来,看到一脸笑意靠在车头的于江海,顿时再也顾不得淑女和矜持钻进了他的怀中,甜声问道:“大坏蛋,你今天怎么过来了?”

    于江海轻轻地将心爱的人儿搂在怀里,一边宣示主权般的向刚才围着方玉儿的学生挥手一边笑着说道:“傻瓜,今天不用加班,就过来接你下班喽,走咱们回家去!”说着抱起方玉儿绕过车头将她放到副驾驶上,钻进去在她额头轻轻一吻之后迅速回到驾驶位上发动车子在众人艳羡和嫉妒的目光注视中扬长而去。

    方玉儿狡黠的伸出小手在于江海身上一阵挠腾,这才温柔的靠在他的肩膀上问道:“大坏蛋,我们去哪里?”她已经从父亲的口中知道心爱的男人要去京城学习培训的消息,一想到结婚前还要经历长达两个月的分别时光心中就有些酸楚,不过并没有表现出来。

    于江海温柔一笑说道:“你说去哪里?今天我听你的!”

    方玉儿手指在秀发上绕了几圈之后眼珠一转说道:“哥哥,咱们现在去菜市场买点菜,晚上我给你做饭吃好吗?”和于江海订了婚期之后,母亲刘梦梅告诉她那句“要想拴住男人的心、就要拴住男人的胃”这句至理名言,她就开始偷偷地学着做菜,本来想着等到结婚之后再向心爱的男人展示,这个时候却有些迫不及待了。

    于江海虽然对方玉儿的做菜技术很没有信心但是这个时候却觉得仿佛是最美好的时光,就微笑着点点头转动方向盘往菜市场的方向而去。

    到达菜市场之后于江海找个停车位停好车子,就和方玉儿手拉手往里面走去。下午菜的质量不是很好,方玉儿却挑的尤为仔细,亲手一个个挑最新鲜的香菇,和菜农讨价还价买青椒和土豆,亲自下手指挥着售卖员切最好的瘦肉,亲自品尝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她的一举一动落在于江海的眼中,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妻子的形象。

    红色家族第三代中最被老爷子疼爱的孙女、鲁东大学年轻而有魅力的讲师、省委副书记的女儿怎么也无法和温婉的贤妻形象联系在一起,却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于江海的面前。他心中涌起一股愧疚之感,这一段时间虽然身在省城但是一直忙着自己的事情、工作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对心爱的女人的关心就少了很多,竟然没有发现她身上这么大的变化。

    随着手中的蔬菜和食材越来越沉,于江海的心里却越来越甜蜜,他温柔的擦去心爱的女人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柔声提醒道:“玉儿,菜买的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这么多哪里吃得完呢?”

    方玉儿扭头朝于江海灿烂的一笑,揽着他的胳膊说道:“大傻瓜,等一下张大叔过来之后再买最后一点我们就回去。咦,张大叔过来了!”说着就拉着于江海往一个挑着两只水桶往这边走过来的中年汉子走去。

    “张大叔,今天有没有打到鲤鱼我想买一条?”方玉儿和中年汉子很熟稔的攀谈着。

    中年汉子放下挑子笑了笑说道:“小玉今天又来买菜?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啊,这个就是你男朋友吧?今天正好逮到一只两斤半的黄河鲤鱼,你看现在还活蹦乱跳呢!等下我给你装起来!”说着麻利的翻出一个结实的塑料袋往里面灌上水,伸手在水桶中一摸准确的抓到那只鲤鱼放进去,哈哈一笑说道:“给你!”

    方玉儿付了钱接过鲤鱼向张大叔告别之后这才拉着于江海说道:“大坏蛋,今天我就给你做你最喜欢吃的糖醋鲤鱼!”

    两个人驱车回到帝湖墅区的家里,于江海在方玉儿的指挥下将饭菜提到厨房里,并自告奋勇的将鲤鱼开膛破肚、刮鳞去腮,看着心爱的女人熟练的挥舞着炒勺精心的炒菜,突然觉得整个世界仿佛静止了一样。

    七月底的天虽然屋里开着空调但是厨房里的温度也很高,不一会儿心爱的女人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于江海心疼的拿过一条湿毛巾一边帮心爱的女人降暑一边欣赏着她的美丽。

    围裙遮不住方玉儿曲线玲珑的身材,她翻炒着锅中的菜风情万种的看着心爱的男人说道:“大坏蛋你别忙碌了,好好在一旁等着,饭菜马上就好了!”

    于江海看着心爱的女人完全是一副贤妻良母的形象,心中的甜蜜顿时涌起,并且不断的发酵、蔓延,传遍全身的每一个细胞。

    晚上于江海吃着心爱的女人亲手为他做的饭菜,只觉得这才是世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