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军师-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无疑是个好技能,起码在这动乱的年代是个可堪大用的本事。

    另一个跑马灯仍在转动,不过这一次倒是让韩明很好奇这跑马灯是不是出了问题。在那防狼喷雾、身份卡与金丝软甲三项之上来回跳动,也不碰其他选项。

    这番情景,结果自然会是获得这三样之一。好在,传国玉玺这一项韩明是不想要的。哪怕系统赠予的物品总是有些特殊之处,对韩明的**也不大。

    传国玉玺,若是这个时候在他手。那这天下,当真是乱的更快了。就算拿到这个,做了皇帝又如何?

    群雄并起的年代,手持传国玉玺称帝只会让自己成为群雄的活靶子。最后落得个袁术的下场,是祸不是福。

    不过此时,袁术还没死。

    一念之间,跑马灯再转动的地方只有了两项,那在这三项之中看似最好的金丝软甲似乎是被系统遗弃了一般。

    身份卡,防狼喷雾。这两项好似都有些奇怪,但是明眼人谁不明白,这时候还是身份卡比较好。

    许久以来韩明都没有像此时这般紧张了,眼珠子随着跑马灯来回跳动不断转移。心里念叨着,不要防狼喷雾,不要!

    叮!【恭喜您获得技能百步穿杨,物品身份卡。】

    技能类的奖励向来都是没有实物出现的,不过之前出现的技能大多有次数限制,这一次好在是没有。

    系统播报完奖励项目之后,韩明能明显的感觉到两只手臂被充入一阵精气,肌肉开始逐渐变得结实,块头慢慢变大。

    这一幕并没有持续太久,片刻之后韩明就在这百步穿杨的技能滋润下完成了‘进化’。

    感受着手臂上充足的气力,一点都不比提着方天画戟时拥有吕布那般能耐时的气力小。

    这一次的能力,可是永远存在的。

    身份卡悬浮在韩明的面前,没有任何介绍,不过韩明的脑海里倒是自然的出现了这块身份卡的说明。

    只要在这身份卡之上写下你先辈的名字,那么这张身份卡便会直接消失。自此以后,你就真的是这个人的后辈。

    这种是被强制性灌输的,就好比你写下了汉高祖刘邦的名字,将你与他的关系写成父子。那么,在这三国之中,你便是刘邦之子。

    任何人见到你时都会知道,你就是刘邦之子,并且不会对这一点有丝毫的质疑,哪怕刘邦已经死了百年。

    强大!这是一个不可估量价值的物品,韩明有些为之前对他的看轻感到惭愧。

    写下谁的名字,又要与他什么关系。韩明考虑良久,没有打定主意,还是决定先去带着母亲踏秋为好。

    寻了韩黄氏的房屋而去,韩明走了几步就见着妹妹韩灵灵。

    小妮子见着兄长,乖顺的和只猫咪一般贴了过来。钻到韩明的臂膀之下,笑眯眯的看着韩明。

    “走,去寻母亲,咱们踏秋去。”韩明不多说,直接道出了此行目的。

    韩黄氏打扮精致,休养了数日又得到好生调养。如今竟是一位美妇人,姿色撩人还有如同出自名门大户般的气质。

    那副农家妇人的气息,消失不见。

    果真是人靠衣装,美靠亮妆!啊呸!韩明轻甩脑袋,来了东汉多年,脑子里偶尔还是会蹦出一些后世的东西,就好比刚刚无意之中想到的这句广告语。

    “母亲。”韩明与妹妹一同弯身行礼。

    韩黄氏气色变好,又见一双儿女如此,当真开心无比。点了点头,言道:“可是找为娘踏青而去?”

    闲情雅致多出现在名门大户,韩黄氏这种过足了农家日子的妇人,却也有这番兴致。不是羡慕大户人家的生活,实则这个时代一年四季也无休闲活动,偶尔散散心还是能让人心情愉悦不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一首秋词,道出了他对秋日的喜爱。也道出了此刻韩明的心境。

    举家和睦,饶是生活在这战火蔓延的东汉末年,饶是落叶凄凉,枫叶如血又如何?

    “母亲,您慢点。”韩明跨过一条窄溪,回身去扶母亲韩黄氏。

    韩灵灵活泼好动,跟着兄长蹦跶了过来。回身看母亲,又跳了回去扶着母亲。

    一家三人散了许久,也有些乏了。韩明便提议回程,韩黄氏未作考虑轻轻颔首。

    回城之时到时没来时那么安静,韩黄氏似是有些心思。

    韩明很快的发现了这一点,按捺不住心中疑惑问道:“母亲为何闷闷不乐?可是方才踏秋累了身子。若如此我唤人去赶马车来。”

    摆了摆手,韩黄氏那慈爱的眼睛看着韩明许久这才不忍开口道:“孩儿你好糊涂啊!”

    只一句,韩明就知道了母亲的意思。

    昨日,宛城文聘差人送书信过来,那边文聘与马元义交战半月,双方均已疲惫。南阳黄巾新败又让马元义那边士气消散无几,文聘有心要乘机斩杀贼首马元义。但是奈何黄巾虽无士气,但强在人多。

    没有十分的把握,文聘不敢轻举妄动,这是要请韩明前去相助。

    韩明看了书信,有意相助。只是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出战,将母亲急的卧病许久,这才放心不下。又觉文聘既然能挡黄巾多日,如今面对这些强弩之末,怕也不成问题,便暂且将这事搁置下来。

    想来韩黄氏通过什么途径得知了这一点,觉得韩明作法有些欠妥。当然,韩黄氏知道韩明这么做都是怕自己大病初愈,再有闪失。

    “母亲,孩儿自有打算。”韩明理亏,退了几步。

    韩黄氏摇了摇头叹道:“如何打算,莫非是等文大人自退了黄巾,你再去相助?你可知若如此,宛城要多损多少儿郎性命。”

    韩明再退几步,这些他都明白,只是他实在放心不下母亲。

    见自己所说有用,韩黄氏又继续劝导:“如今为娘已痊愈,自然无恙。若你因担心为娘安危,不救宛城,多少儿郎便都是因我而死,他们难道就没有双亲在堂,你心疼为娘,又有谁去心疼他们的父母!”

    深明大义!这就是一个小村庄走出的母亲,也是韩明所敬爱的母亲。

    韩明跪伏在地,连声说道:“母亲,孩儿知晓,不日便启程相助。”

    满意的点了点头,韩黄氏扶起韩明。又叮嘱道:“不管今后你为人臣子,抑或是碌碌无为,也莫要忘记为百姓作福。”

    有母如此,韩明觉得已是大幸。回府之后,韩明立刻赶往蒯良处。交待完一应事项之后,韩明只带周仓潘凤二人,点了五千人马往宛城而去。

    母亲妹妹有蒯良照顾,他大可放心。为人弟子如同为人子,蒯良与韩明的关系硬如钢铁。

    骑与大马之上,韩明回想起方才母亲的一番话。想想自己所做的决定,觉得自己的做法却是大有欠缺。

    欲成大事者,要有敢于决断的手段,总是左顾右盼、思前想后,只会错失成功的最佳时机。

    在家庭与宛城之间,韩明选择了家庭。这不错,但也是错。他大可二者兼顾,但是却因担忧母亲而畏首畏尾,不是成大事者所应表现出来的。

    两世为人的韩明明白了这个道理,还同时想通了另一点。目前的他,似乎有些过分依赖善人系统的相助。这有利,但是也会让自己心生懒惰。若是有一天,他恰好没有善人系统的帮助,那又如何独自面对危难。

    可以依赖善人系统的便利,但是也应该学习一些真材实料的硬本事。

    只待此行救下宛城,还是要真心去学些东西的。下个月就没有善人系统的任务,没有传统节日。只有自己真正有能力,才能如同自己所规划一般,在荆州集团中立足。

    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大集团之中站稳脚步。

    只是,荆州之行当真会顺利么?韩明不知道,也不愿意去想,去面对就好。
………………………………

027。神威上将

    虽有五万人马,但韩明知晓。这五万人马在自己手中,战斗力不一定就能比得上宛城的文聘。

    相助宛城,或许并非没有他人想象之中那般容易。

    奔袭宛城尚须多日,一路之上韩明所部竟遇到不少‘难民’朝着宛城而去。不过因为不敢耽误行程,韩明也便没顾得上去询问状况。

    此去离宛城还有数十里地,若是着急赶路,一日之内快马行军便可赶到。多日马上颠簸导致韩明腿脚有些发麻,一番观察之后,发现兵士多有疲倦之色。

    这番急行军的状态,若是到达宛城正面与马元义所带黄巾所部遭遇,怕是难以抗衡。

    权衡再三,韩明决定稍作休整再赶路。

    席地而坐,周仓给韩明送来了些许干粮和水。一边啃着干粮,韩明一边思索着如何助宛城击败黄巾。

    吕布的战斗力是没有了,兵法他又不通。单靠小聪明,怕是难以击败能与文聘对抗多日的马元义。

    正当韩明思虑之时,几名兵士押解着一名作难民打扮之人前来。

    “秉韩大人,这人鬼鬼祟祟躲在远处,被下官瞧见,命人抓了过来。”说话的是潘凤部下的一名哨探佰人长。

    哦?韩明将干粮放下,顺眼瞧了过去。

    这人哆哆嗦嗦,所着衣物并不合身,想来却不是自己的。又作这般打扮,怕十有**便是南阳败逃的黄巾军,是个逃兵。

    那人见韩明正盯着自己左右打探,身边坐骑之上悬着一柄方天画戟。心下一阵惊慌。他在张曼成所部之时与南阳军交战,虽未亲眼见到韩明,但却听说了韩明之威。

    手持方天画戟,一人怒斩千余黄巾将士。而去还是服用了大贤良师所赐天师符丹的精骑,就连神上使张曼成,也不过十合便被他斩于马下。

    南阳黄巾败军之中,早有了传言,说此人乃上天所降,专未制裁大贤良师而下凡。

    他可是被败军称作神威上将的韩明,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这被抓住的逃兵自知不好,但是还是抱着一丁点能活命的希望。见韩明盯着他多时,也不说话。立即跪伏在地,双手朝前平躺拜倒:“大人,我乃南阳一难民,听闻黄巾攻城,便举家逃命,不想却被歹徒谋害,只孤身一人逃到了此地。”

    这一番话,漏洞百出。这黄巾逃兵也实在是被这‘神威上将’的气魄震慑住了,脑子都不灵光。

    潘凤闻言,就知这人是个黄巾逃兵,当下就要发作。却不想被身旁韩明制止,拱手退了一步。

    韩明笑了笑说道:“既如此,那就快些逃命去吧。切记莫要往南逃,那里黄巾贼势马元义所部正在作乱,怕是会丢了性命。”

    那逃兵没想到自己这番话竟然迷惑住了这位神威上将,心下大喜。连忙爬起来朝着南边就跑,冷不丁惊慌的还摔了个跟头。

    逃兵跑远之后,潘凤不解的看着韩明问道:“先生,那人分明就是逃兵,为何放过?”

    韩明又拿起干粮,也不解释,只道:“漏洞百出,为师自知。就由他去吧,自有用处。”

    这样一名逃兵,分明是被韩明吓破了胆。怕是再要逃亡宛城加入乱军作战,也毫无战斗力可言。相反,若是留住他一命。怕还能起到其他作用,说不准这样一人还能在马元义等黄巾中制造出一点动乱。

    若是他将自己对韩明的恐惧说了出去,那马元义所部对他岂不惧怕无比?

    这样的人,怎么能杀。

    吃过干粮之物,补充好水分。韩明见大军也都休整的差不多了,便下令继续行军。

    如方才那般的逃兵不多,百余人。但或多或少都身带伤势,多日之前就开始疲于奔命。如今能活着逃到宛城外与马元义所部汇合的,只几十人。

    马元义所部对外宣扬有十万之众,实则不过七八万。与宛城文聘多日交战下来,互有胜负,但毕竟作为攻城方伤亡更大,如今所剩不过三万有余。

    南阳张曼成被斩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这边,现在马元义正为此事头疼不已。军心如这般,如何能胜文聘?

    焦急于如何提升士气的马元义这几日有些头疼,那文聘也看出了这边士气不佳,似乎多有出城与他决战之意。

    到时是胜是负,他未可知。

    正愁眉之间,一人夺门而入。正是马元义手下一员大将于毒。此人原本是黑山军首领之一,却因宛城情势比南阳更加严峻,这才来宛城找了马元义,领军相助。

    于毒大步踏入,甚是着急。见马元义立刻拜伏:“大将军,军心溃已!”

    马元义手中铜杯轰然落地,惊的从软席之上而起问道:“文聘率人来攻了!”

    于毒叹气摇头,咬牙切齿的说道:“南阳神上使新败,其部下多有逃亡来投。我一一收留安排,不想今日出了岔子!”

    马元义一听,就知不好。细细询问之下才知,那张曼成的部下来投之后,多有部下兵士询问南阳为何败得如此之快。

    其后便如韩明所想的一般,有逃亡兵士向马元义所部吹嘘那边出了个神威上将,如何如何万夫莫敌之类。又有人言道,说那神威上将带着数万兵士来救宛城。

    无形的压力有时要比百万人马更加强大,这也可算作是三人成虎的道理。敌如鬼魅势不可挡,谁还敢战?

    这边尚且只有一个文聘就纠缠多日,若是再来了那什么神威上将,就更难敌之。军心涣散,只在几句言语之中。

    马元义一脚踢开身前案桌怒道:“竟有此乱军心者,当斩不误!”

    于毒言道:“某已将所有乱军心者斩杀,并下令不准营中再有议论那‘神威上将’,否则立斩不赦。”

    乱军心者立斩不赦,这一点于毒算是做的很干脆到位。

    只是,如今军心已乱,若不想好办法稳定军心,那此战必败。思前想后,马元义当即下令道:“于将军,我若命你领一万人马前去劫杀那韩明,你可敢?”

    斩了韩明,什么吹嘘韩明为神威上将的言论定然不攻而破。不可谓马元义此招不狠,既能稳定军心,又能阻挡敌方援军,实乃一石二鸟之策。

    于毒也是个不怕死之辈,当下抱拳喝道:“有何不敢!”

    “好!若韩明一死,文聘必败!”对于这一点,马元义很有信心。

    被部下传言无人能敌的韩明若是被于毒斩了,那于毒就会被奉为比神威上将更加勇武的存在。

    黄巾之所以能巩固在一起,并且大有收获,那便是因为有了大贤良师所传达的信仰。若于毒得胜,那么便是此刻军心涣散的黄巾军一个新的信仰。

    马元义与于毒扯开地图,规划一番之后指点道:“于将军,你从此而去截杀韩明所部,成便由此而回。待我见你得胜而归,自引文聘出战,到时我们前后夹击,宛城可破!”

    于毒受命,领军便走。一万大军朝着韩明来的方向星夜而驰,这一站他可是抱着必胜的信心。

    张曼成不敌之人,他于毒可不信自己不敌。

    韩明的人马已快接近宛城,前方探马回报说是见一打着于字旗号的黄巾大部队赶来。

    询问一番左右,韩明得知了来人是黑山军领袖于毒。此人韩明到是没有多少了解,但据部下所报,武力更甚张燕张曼成二人。

    韩明已下令全军休整,他正与潘凤交谈如何对敌。

    所带人马仅有五千,士气经南阳之战倒格外的强盛。这一点韩明不担心,对抗于毒一万人马不会吃力,毕竟还有上将潘凤。

    只是韩明可不想还没到宛城就将人马在此处折损无数,直接交战是下下之策。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