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副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女副将-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下查到上,到了太守府就更不得了,上谷郡太守封关内侯,而他给出的答案就是,大家的马儿大家骑,所有人都有份,但太守也提出了自己的异议,边郡将士几十年贡献,朝廷至始至终就未关心过,边郡将士很苦,太守更是脱下了衣服,身上背负二十几处刀伤,讲述着抗击胡人的事例,虽然军功爵鼓励大家杀敌,但将士真的很苦。

    事情原比大家想象的严重,这件事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贪污腐败那么简单,而是有人故意策划,将其上升为边郡与内地,守军与朝廷对立的层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面对如此的局面,公孙弘也感到可怕,关内的安宁全靠这些北疆军民保障,在这个诸侯蠢蠢欲动的年代,万不可让这些军民倒想另外一边。

    在丞相府内,

    卫青与公孙弘就此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公孙弘派出的调查组也得到了与李息相同的答案,在边郡,这是一个被公开的秘密,上至太守,下至百姓军民都参与。

    而让公孙弘担心的是,由于牵扯人数众多,而且群体敏感,万一刘彻大发雷霆要治罪,那事情就麻烦了,本来守军将士们就对朝廷已经寒心。

    “卫青啦,出现这样的事情,你可是罪魁祸首呀。”公孙弘端了端炉子上的水。

    卫青脸上不好看,呆呆的也看着炉子的火苗。

    若瑶在一旁问道:“丞相大爷,什么意思,怎么又跟将军扯上关系啦。”

    公孙弘笑了笑,起身叹气道:“你们家将军要是不来个龙城大捷,不来个消灭孜然王,这些边郡军民恐怕还能得到陛下重视!”

    若瑶恍然大悟,这就如有了公孙弘就冷了张汤,有了卫青就杀了洪平,道理是一样的。

    而若瑶也记得历史是这样写的,刘彻确实是爱一个杀一个,杀一个又爱一个,原来不只是个人是这样,连群体都是这样。

    “这件事情如果问罪,这些边郡军民肯定会以为又是卫青在挑拨。”公孙弘道。


………………………………

第204章 我不明白

    “陛下,臣,臣是冤枉的呀,陛下。”

    “你即使冤枉,现在出现这么严重的失误也难辞其咎!”

    建章宫,

    刘彻正在训斥跪在地上的御史大夫张鸥,不管内幕是什么,现在钱被骗了,而且还不能拿回来,更不能处理任何人,不然逼反了这些守军怎么办?

    “陛下!”张鸥欲哭无泪,看样子,自己又要步前任韩安国的后尘了。

    刘彻此时已经快气疯了,猛的将手里的一块竹简砸在张鸥的脸上大声道:“就因为你这件事情,如果诸侯国现在向朕发难,没钱!朕怎么与他们打,啊!”

    丞相公孙弘见刘彻的火过于大,于是上前劝解:“陛下息怒,这件事情不能全怪张大人,老臣也有错,老臣在拨付钱物的时候应该核查。”

    公孙弘心疼张鸥,张鸥曾经是刘彻身边的四杰人员,在刘彻还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鞍前马后,而且为了大汉未来着想,公孙弘真不想张鸥这么年轻就开始夭折,而且张鸥也算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未来必定也是肱股之臣。

    “核查?怎么核查?你们不是说这是有人在暗地策划吗?核查!”刘彻气愤的边指公孙弘边大声质问:“如果真有人蓄意为之,你公孙弘查的出来吗?”

    刘彻的声音很大,响彻整个大殿。

    公孙弘看看一旁跪地的张鸥,一种怜悯油然而生,于是上前谏言:“陛下,张大人虽有错,但毕竟当年也是不错的左右手,请陛下从轻发落。”

    张鸥抬起头看了看刘彻,哀求与绝望的眼神并存。

    “张鸥啊张鸥,你平时不这个脑子呀,怎么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刘彻弯腰看着跪地的张鸥教育道:“这不明摆着要陷朕不义于边疆军民吗?”

    张鸥明白,如果刘彻现在去把这些钱收回来,就意味着以天子的名义否定了边疆军民这么多年来的抗胡功绩,说白了就得罪了边疆军民,谁还死心塌地的守边,但不收,国库白给出去的这笔钱就没人买单,身为有雄心的天子,两难!

    张鸥痛苦万分,虽然知道这是有人在背后捣鬼,但自己又没有办法,就像刘彻对诸侯王一样,明知道这些家伙迟早要造反,刘彻也没有办法。

    “陛下,臣请罪!”张鸥伏地叩拜,他知道,只要犯错,在刘彻这里基本就没救了。

    刘彻长袖一挥坚定道:“下去吧,朕也不给你指定地方,所有郡县你自己挑。”

    公孙弘惜才,上前道:“陛下,请三思!”

    “对了,边郡你就不要去了。”刘彻还是不想让张鸥学韩安国,说完转身就走了。

    张鸥欲哭无泪,叩谢刘彻之后就呆呆的起身,脸上却带着苦笑,他的前任韩安国也是这样走的,这才多久?自己就步了韩的后尘。

    “张大人。”公孙弘想挽留。

    张鸥缓缓的转身,深深的给公孙弘鞠了一躬:“丞相,大汉就拜托给你了。”

    公孙弘气愤,刘彻这叫卸磨杀驴,张鸥再怎么有错,至少当年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张鸥和张汤、宋玉军、董宣旭他们对刘彻是忠心的。

    就这样,因军功表彰出现大面积虚报冒领的现象,主抓军功爵制落实的御史大夫张鸥被罢免,而后下放郡县为官,再后来,他被曾经得罪过的人杀害,全家厄运。

    ~~~~~~~~~~~~~~~~~~~~~~~~~~~~~~~~~~~~~~

    “听说张鸥被免职下放了。”卫青喝着小茶,边批阅军报边说道。

    若瑶在一旁打水,而后搓衣服,因为若瑶自己的衣服一直都是她自己在洗,放下手里的搓衣板吹着徐徐微风道:“哦,比韩安国好。”

    卫青放下手里的毛笔,看着专注的若瑶道:“你怎么一点都不惊讶?”

    “惊讶什么?卸磨杀驴他又不是没干过。”若瑶淡淡的说道。

    卫青神经猛然蹦的紧紧的,左右看了看道:“这话你可不要乱说。”

    若瑶也知道自己说的什么,于是点了点头道:“也只是你我在,我才这样说。”

    “这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卫青说完就起身批评:“祸从口出!”

    “是,以后注意。”若瑶继续洗衣服。

    卫青则边走边说道:“可惜了,这么年轻,正是为国效力的好时候。”

    “怎么听着你的话就像张鸥被斩首了似的。”若瑶白了卫青一眼。

    卫青说道:“差不多吧,你要记住,他可是御史大夫,下去没那么轻松。”

    “也是哦,他在任的时候得罪了这么多人,这些人不会放过他。”若瑶说完就起身抖了抖洗好的衣服:“别说他了,好好想想你自己吧。”

    若瑶的话顿时就让卫青面对了现实,自己现在面临的处境也不是很好,此战封长平侯,离万户侯只差一步之遥,高处不胜寒,揪心啦!

    ~~~~~~~~~~~~~~~~~~~~~~~~~~~~~~~~~~

    “张大人,张大人,好消息,张鸥已经被罢官免职了。”

    正在盐城郡筹措粮草的张汤接到了徐飞从长安带来的重大消息。

    张汤左右看了看,将徐飞扯到一边问道:“廷尉呢?”

    “张秋言没动,陛下暂时没有透露谁来当御史大夫。”徐飞说完就取出腰间的一块布看了看道:“信上没说。”

    张汤思考了一会儿,对刘彻下一步的用心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在他看来,刘彻暂时不会任命御史大夫,会学卫青代行太尉权让廷尉张秋言暂时代行御史大夫权。

    “张大人,小的觉得你还是赶快回长安给陛下请安。”徐飞激动的说道,看来他也算跟对了张汤,想必下一步就正式迈入三公序列。

    张汤也想回去,可左右看了看到处堆码的粮草就郁闷:“公孙弘这个老家伙这么多人不派,非派本官来收粮草,真是该死。”

    “那,那怎么办?”徐飞也知道,朝廷事情说不准。

    张汤心情非常爽的伸了个懒腰道:“没事,陛下短时间内不会任命,你回去,一定要盯紧了,有任何消息立马来报,本官也就两个月的时间就回来了。”

    “诺!那,张大人保重身体。”徐飞说完就骑上马飞奔而去。

    看着徐飞飞奔而走的身影,张汤内心忐忑,毕竟最终位置还没落在自己手上。


………………………………

第205章 国库空了

    军功表彰把国库掏空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刘彻对杀敌立功的奖赏可谓极度丰厚,加之之前与匈奴的和亲纳贡以及后来的年年征战。

    由于刘彻登基后的施政方阵就是强汉,汉人要对外立威,所以在工、农、商等方面所下的力度不够,也就是说的政商环境差,抓农业生产的力度不够,再加上筑城、赈灾等等,文景之治留下的丰厚财力几乎就快消耗殆尽。

    御史大夫张鸥被罢免之后刘彻对朝廷官员的任免也缺乏考虑,而是一心想的还是搞大事业,最主要的突发奇想就是想在河南地设立朔方郡和五原郡,这两个名字都是得益于历史,并在河南地筑朔方城以及受降城。

    这可是天大的工程,河南地又称河套地区,蒙恬十万大军把匈奴打跑之后,秦朝修建了部分富有中原特色的建筑,可冒顿攻下河南地后,由于匈奴人已经习惯了草原游牧的生活,所以把秦时修建的大部分建筑城池都捣毁了。

    茫茫大草原,再造两座城,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工程,公孙弘身为丞相深知这又是一个无底洞,再丰盈的国库都支撑不住,于是积极的站住来阻止刘彻。

    “陛下,国库现在所剩的钱物不多了,老臣觉得还在暂缓修建这些大型设施。”公孙弘在早朝上站出来就这件事情进行谏言。

    刘彻听后也在思考:“丞相此言差矣,河南地刚刚收回,如果不加紧造城,加强对河南地的控制,这些胡人很容易造反。”

    公孙弘上前一步道:“陛下,加强对河南地的控制也不是只有筑城一个办法,比如移民,从关内移民一万到河南地进行屯边,这样可以监视这些胡人。”

    “移民!”刘彻顿时就来了兴趣,这倒确实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于是略显激动道:“对对对,再从关内移民五万到河南地。”

    “啊!”公孙弘惊愕,自己说的是一万,不是五万呀。

    其他大臣听后顿时就笑了,而且还是偷笑的那种,仿佛就在说,看你多嘴。

    “对,光筑城还不行,还要移民,从关内移民五万到河南地进行开垦屯边。”刘彻说完就坐在了龙椅上,而后挥动龙袍:“这件事还要马上进行。”

    在刘彻看来,遏制北疆游牧族最好的办法,就是造城和修长城。

    “陛下,万万不可,现在在建的工程,已经多达十几处受降城、长城、西南夷、苍海郡、陇西移民工程,现在又多出个朔方和无源郡。”公孙弘实在难以想象,这些工程所需花费得在百姓身上收刮多久,百姓的负担得有多重。

    见公孙弘与刘彻扳手劲正欢,堂下久久未发声的大臣们左顾右盼,忽然九卿都尉朱买臣站了出来:“丞相此言差矣,陛下这是久远考虑,筑城利在千秋。”

    公孙弘扭头瞪了朱买臣一眼,MD,上朝都哑口无言,都当哑巴,这个时候居然站出来反对丞相,于是板着脸问道:“朱买臣,那你给钱?”

    朱买臣其实就是想搏一个刘彻的欢心,十足的马屁派,因为刘彻既然这么坚持,但丞相又这么固执,自己站出来替刘彻争取两句,肯定会有个好印象。

    “什么叫我给,你天天都说拿不出钱来,我就想问问,这钱究竟是陛下的还是你公孙弘的?”朱买臣说完就一副神气样子看着公孙弘。

    这话明摆着就是发难嘛,公孙弘有些气愤,看来,平时对你们这些官员太仁慈了,但这毕竟是棘手的问题,于是强颜欢笑道:“天下都是陛下的,钱当然也是。”

    “既然是,这钱怎么用需要你公孙弘来决定吗?”朱买臣句句都不安好心。

    公孙弘气愤道:“老臣只是替陛下分忧,现在年年征战,年年都在搞大工程,国库一日不如一日,老臣只是建议陛下暂缓修城。”

    “丞相的职责就是管着全天下人的吃喝拉撒,国库没有钱,那你是丞相不称职,为陛下捞不到钱,陛下英明要筑城防匈奴,你居然反对,试问你公孙弘是何居心。”朱买臣说完就带着坏意笑道:“难不成,公孙丞相想当辅政大臣?”

    “朱买臣!”公孙弘都快气疯了,这哪里是在谈论筑城和钱的事情嘛,这完全就被扭曲到了政治层面:“就事论事,你别血口喷人。”

    朱买臣对着龙椅上的刘彻鞠躬后继续道:“你既然不想当辅政大臣,那你的意思就是陛下的决策错了?你公孙弘是对的?”

    朱买臣的问话让公孙弘哑口无言,你敢说刘彻错了吗?你敢说自己是对的吗?公孙弘强忍着气愤道:“老臣只是建议陛下暂缓修建,从来没有说停止!”

    “那就对了,陛下的决策没问题,国库现在还能拿出一些钱来,只是越用越少嘛。”朱买臣说完就瞪着公孙弘。

    公孙弘也是老臣,怎么会不知道朱买臣这话又在给自己下套,而这个套肯定就是让自己在满朝文武面前出丑,承认无能,于是淡淡一笑道:“朱买臣,老夫知道你下一步要问什么,老夫给陛下挣不到钱,失职,无能是吧?”

    “呵呵,我朱买臣可没这么说过,这是你丞相自己认的。”说完,朱买臣就面对刘彻拱手道:“陛下,臣要弹劾公孙弘,失职,无能。”

    看着朱买臣把公孙弘驳斥得体无完肤,刘彻居然有一种高兴的感觉,于是笑笑道:“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丞相赶快去落实吧,河南地不能等呀,朔方郡和五丈原两郡太守的事情,你也给朕拟一个名单出来,朕要好好的思考。”

    “陛下,三思呀。”公孙弘再次请求。

    “公孙弘,你这是要抗旨不尊吗?”朱买臣指着公孙弘的鼻子吼道,因为他发现,刚才对公孙弘的一系列举动刘彻没有异议,这说明什么?说明刘彻允许。

    见一个三公与一个九卿就这样在大殿吵了起来,刘彻摇了摇头,确实该找个人搓搓公孙弘的锐气了,因为公孙弘就像当年的汲黯,老是喜欢反对自己。

    公孙弘瞪着朱买臣说道:“哼,朱买臣,可以呀。”

    朱买臣腰板一直道:“怎么?还想对本官做什么不成?我告诉你,我可不是宗正。”

    “哼!”公孙弘气愤的转身离开。


………………………………

第206章 继续驳斥

    公孙弘反对刘彻这样大规模的搞建设确实是心系天下百姓,如今国库没了多少钱,最终收刮的还是百姓,加重百姓负担,而且之前韩安国收酒、盐等经商为官营的事情也没有落实,导致政商环境极差,他感觉经过调整战略的时候了。

    五天后。

    朝堂继续争吵,这一次,丞相公孙弘可没有给朱买臣任何面子,他就像一个高傲的公鸡反将朱买臣驳斥得体无完肤,报了上一次的仇。

    “陛下,这几年外征内乱,现在还要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这样无疑是加重百姓负担,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公孙弘喋喋不休的谏言。

    刘彻算是服了,公孙弘既然没被朱买臣按下去,居然死心不改继续谏言,于是无奈的说道:“哎,丞相,朕确实是用了点钱,但这些工程都是利国利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