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也开始推敲昨晚的事情,刘陵,若瑶走的时候就已经说出了不对:“是淮南王的女儿!昨晚若瑶说你有危险,是不是他?”
卫青没有说话,这事还真不好给夫人交代,总不能说自己被下药脱光了吧。
“我去找张鸥,胆子也太大了!”沈夫人说完就转身向外走去。
卫青赶忙起身拦住沈葭,并深情的摇了摇头道:“此事不能传出去。”
“为什么?都谋害到家里来了,要是咱们再不出声,是不是得骑在咱们头上呀,这王公大臣怎么就能这样呢?”沈夫人看着躺在床上的若瑶激动道。
卫青长长的叹气道:“此事不能声张,不然就真中了淮南王的下怀。”
卫青感觉此时瞒住此事利大于弊。
就这样,长安最好的郎中给若瑶上了药,暂时控制住了毒性。
两天后,
若瑶开始下床走路,但仍然感觉右手臂麻木,没有知觉,她内心已经崩溃,手臂千万可不能断,这要是断了,这后面的路该怎么走?
“你,你起来干什么?”沈夫人见若瑶都走到院子里来了,于是上前关心。
若瑶甩了甩麻木的手臂:“夫人,将军呢?”若瑶醒来就一直没有见到卫青。
沈夫人内心忐忑,都受伤了还惦记卫青,不免有些吃醋:“匈奴人南下了,陛下让他出对策去了,昨天就走了。”
对!若瑶忽然记起了这件事,匈奴人已经南下了。
“不,我也要去!”若瑶内心可不想呆在家里养伤,转身就想去提八服。
沈夫人见状赶忙上前阻拦:“你,你伤的这么重。”
就在沈夫人阻拦若瑶时,门口侍卫来报,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来了。
若瑶听后有些惊讶,这都还敢上门?于是干脆就在院内等她。
刘细君在与刘陵和刘欣分手后就根本没有走,而是折转了回来,目的不详。
见若瑶坐在院内,面容憔悴,刘细君脸上露出了笑容。
“细君见过沈夫人!”刘细君行礼。
沈夫人现在可没有什么好脸色,因为那晚接走卫青的除了太常大人和刘陵,这刘细君也在一路:“本府不欢迎郡主,你还是回吧!”
“不!欢迎!”若瑶接过话茬起身慢慢向这边走来,而后与沈夫人对视:“夫人,郡主既然来了,毕竟也是一方诸侯之女,咱们怎么能怠慢。”
沈夫人怒气冲冲转身就离开了院子,压根儿话都不想再说。
两人靠石桌而坐,刘细君上下打量若瑶,中毒的症状居然这么轻。
“不好意思,又让你们失望了。”若瑶看出了刘细君眼神中的话。
刘细君来此的目的,其实就是做最后一次工作,先不说卫青,就是卫府的随便一个人靠拢诸侯王都可以提供很多长安的情报。
“妹妹说严重了,其实,我们没有想要妹妹的命,只是你……”刘细君说完就从袖筒里拿出一个瓶子:“这是解药。”
解药,若瑶就知道这家伙过来是有原因的,而且接下来就是条件了。
“说吧,有什么条件!”若瑶也就开门见山。
刘细君理了理汉服而后说道:“陛下年年战争,民不聊生……”
“别说的那么冠冕堂皇,不就是为了阻挡推恩令吗。”若瑶直奔主题。
刘细君先是楞了一刻,而后反应过来,瞪着眼前的若瑶。
若瑶笑笑道:“别看着本姑娘,其实,本姑娘出了剑法好,算命也是一流。”
“哦?”刘细君很好奇,于是坐下道:“那妹妹就替姐姐算上一算。”
若瑶清晰的记得,郡主之中,这位刘细君可谓是最惨的,将远嫁乌孙。
若瑶学着电视剧里面那些装神弄鬼的人,随便用手指点了一滴水,而后写了一个君字道:“郡主,郡与君,细君公主!”
若瑶也就随便编了个鬼话,但结果很重要。
细君公主!刘细君听后面部表情僵硬,死死的看着若瑶,似乎想把若瑶看透,但就是看不透,她是不是已经在暗示站在诸侯王一边了呢?
“郡主,没听懂吗?你自带五行洪光,未来注定就是公主!”若瑶再一次强调。
刘细君脸上终究还是带上了笑容,于是将解药放在桌上道:“放心,我父王今后绝对会重用你,还希望你做做卫将军的工作。”
若瑶内心一笑,本来就只是想装逼一下,结果刘细君居然认为自己已经是他们的人了:“犬马之劳!”若瑶顺其而下。
刘陵、刘细君和刘欣这一次非要在朝廷和长安拉几个人也是迫于无奈。
熏香楼被查抄,各诸侯王在长安设的点位也随之被挖,刘彻清理整顿老臣与主和派,又让诸侯王们在朝廷拉拢的一大批官员被罢官砍头。
………………………………
第126章 无奈之举
刘细君的解药很奏效,若瑶吃下的当天就解毒。
而若瑶也与刘细君表面结成了同盟。
刘细君此举就是想利用涂杰重伤若瑶之际以解药拉拢。
而经过这几天的经历,若瑶也深深的感觉到,这三个女人注定是强劲的对手。
公孙弘再次搬出主父偃的推恩令,收到的效果却是诸侯国们的蠢蠢欲动。
而刘彻更为今天收到的一份密奏忧心,他在建章宫来回走动,等待卫青、公孙弘和张鸥,因为现在的局势已经到达了非常危急的时刻。
“陛下,丞相来了。”内侍禀报。
刘彻:“宣!”
公孙弘、卫青、张鸥三人并排向建章宫大殿走来,并行礼。
公孙弘由于年老,所以刘彻允许他除早朝之外的见驾都可以坐:“陛下,据雁门郡守禀报,匈奴前几日对雁门边市进行了侵略。”
“丞相,朕现在不是担心这个问题,朕接到了董宣旭的密奏。”刘彻说完就将手里的一个竹简递给内侍,由内侍呈给大家看。
刘彻起身焦虑不安道:“董宣旭说,淮南王、都江王都派人到朝直营充当说客,有一种要将其拉拢的感觉,还送了一些将领金银珠宝。”
“他可处置好了?”公孙弘很担心,此等形势万不可激化矛盾,否则外有匈奴南下,内有诸侯造反,事情就不好把控。
刘彻说道:“他没有问罪任何人,只是将属下收的这些礼给没收了。”
卫青看完密奏思考一阵,此事不可小觑,于是道:“陛下,臣的虎贲军随时可以北上,攘外必须安内,陛下此刻必须稳住这些诸侯国。”
现在的局面,考验着刘彻新班底的每一个成员,也考验着新班底的战斗力。
公孙弘似乎不怎么急,他摸着胡须思量道:“陛下,卫将军所言极是,必须稳住,高祖皇帝起至现在分封了三十多个诸侯王。”
刘彻有些不甘心,看来真的要第二次废除推恩令吗?这是帝王的奇耻大辱:“丞相,推恩令才刚刚颁布下去呀,而且是第二次。”
公孙弘也知道,一道法令,两次颁布两次在压力下被废,如果再有第三次,那真就是帝王的窝囊:“陛下,没有别的办法。”
事情确实没有别的办法,诸侯国的核心利益就是国。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刘彻围绕“稳”还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全国设立刺史的事情,看来也的停止。
推恩令代表朝廷与诸侯国争,刺史代表朝廷就是与地方大员争,诸侯国已经动起来了,如果再实行刺史,就是把这些地方大员、门阀士族往诸侯国一方推。
公孙弘和卫青都懂刘彻的意思,于是看向张鸥。
张鸥上前一步禀报:“陛下,臣觉得刺史一事暂时就此作罢。”
就这样,刘彻无奈的做下了两项决策,向所有诸侯国下了一道诏书,推恩令只做参考和征求意见;意见下派各地的刺史全部召回,以稳住地方。
相当于刘彻前期轰轰烈烈最看好的两项改革,就这样在外有强敌内有恶鬼的形势下夭折了,这是刘彻第二次改革失败。
不甘心充斥在刘彻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他重重的一拳打在桌案上,内心发誓,一定要实现强汉目标,迟早让这些诸侯国消失。
小不忍则乱大谋,安内的事情就这样决定了下来,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攘外。
卫青详细的汇报了从边疆送回来的战报:
北面,
左贤王呼韩特、左谷蠡王伊稚斜、孜然王鲍威尔针对即将入冬的情况,兵分三路南下雁门、渔阳和右北平劫掠物资,当然,这是常态,因为马上要入冬了。
前面说了,此时的匈奴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生产力有限,每到冬季,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他们只能南下抢劫物资。
虽然匈奴南下是迟早的事情,但没想到龙城之战后匈奴还是按部就班的打劫。
“卫青,你可有信心!”虎贲军毕竟是第一次用,刘彻有信心,但还是问道。
卫青很自信的看了看公孙弘,内心早已激动不已:“首战必胜!”
公孙弘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严肃的说道:“卫青,各诸侯国可都看着,只要你稍有差尺,他们就会抱团向陛下发难。”
连锁反应,卫青深知其中利害。
“那你对此战有何想法。”刘彻信心十足的走上龙椅。
卫青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拿孜然王鲍威尔开刀。
匈奴孜然王鲍威尔,隶属左贤王部,属三级王,但这个王有着不一般的情况。
经过雁门郡及卫青先头部队岸头侯张次公的侦查,孜然王鲍威尔的地盘就在雁门郡对面,军队规模在三万,他与伊稚斜不一样,他属于土生土长的王。
卫青拿孜然王开刀就是想第一步翘翻匈奴南下劫掠的桥头堡,将雁门出关的百里草原搞成无人区和缓冲带,以防万一。
面对卫青的作战方案,刘彻大为高兴,当即拍板虎贲军两万人马全体出动,外加雁门郡一万守军,一比一的与孜然王鲍威尔对决。
刘彻此意也很简单,让虎贲军全体将士拿孜然王练手,培养一批草原作战狼。
“陛下,老臣还有一事!”公孙弘起身前奏:“老臣觉得势必要在全国推行军功爵,以震全国军民抗胡大势,以提全军士气。”
军功爵,以军功论赏的爵位制。春秋战国时产生,在秦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对于秦统一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获得爵位者,可以为官,可以得到田宅和其他特权,也就是按杀敌人数和重量来封侯和拿赏金。
刘彻听后大为赞同,这也算是一项改革。
“张鸥,这件事情你来办!”刘彻感觉,这毕竟是一套法令,还得御史大夫来办。
这件事也算张鸥上任之初的第一件大事,信心满满激动万分的拱手道:“诺!”
为了以防万一,刘彻还让卫青遴选两将分别奔赴渔阳郡和右北平,协助做好抗敌准备,另外火速催促已在路上的平难将军董宣旭进宫见驾。
………………………………
第127章 初生牛犊
从未央宫回来的卫青立即就安排了两人,公孙敖和李敢。
右北平是李广在镇守,当然李敢就去右北平,而渔阳则由公孙敖前往。
卫青与沈夫人及三子告别后,就急急忙忙的向府外走去。
“将军,将军!”若瑶听闻消息也很激动,出征匈奴怎么能少了她呢。
前方敌情就是命令,卫青那有心情再管若瑶,只能道:“若瑶,你就不去了。”
卫青的想法很简单,若瑶是女的,当初自己好不容易从匈奴人的手里将她解救出来,如今回到长安这片盛世,就不想让她再冒险。
“不行!”若瑶上前焦急道:“凭什么不让我去,我去找陛下!”
卫青无奈,一把拉住了若瑶的手:“回来,找陛下干什么?”
若瑶这招狠,因为他知道,刘彻无时无刻都在想把若瑶与卫青绑在一块,每次见面都会洗刷卫青,家里一个外面还随身携带一个。
若瑶一副得意的表情道:“你说呢?你猜陛下会怎么想?”
卫青无奈,刘彻肯定会哈哈大笑后让若瑶陪着卫青出征匈奴,这事都不用怎么想。
但,去归去,两万大军随着一个女人,卫青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这样,本姑娘也知道你为难,听闻你派了李敢和公孙敖北上,我就去渔阳吧!”若瑶想着,只要能北上杀敌就行,无需跟谁。
当然,能自己行动最好。
“你?”这件事情,卫青还真不知道如何处理。
若瑶听后将八服在卫青的眼前晃了晃道:“啊!肯定是我洛,我如若不去,韩安国真的很难打赢匈奴人。”若瑶记得,历史上记载韩安国是兵败。
卫青听后道:“这个不用你担心!”
卫青清晰的记得,韩安国北上任职的时候专程来找过自己,自己也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匈奴犯边,韩太守可与李广组成共同体,毕竟李广是对付匈奴人的好手。
若瑶也记得此事,可历史上的记载应该没有错,韩安国确实是兵败。
见这招不行,若瑶干脆就开始发嗲:“呵呵,将军此战出征你必定凯旋!”
“废话!”卫青听后信心十足,也知道若瑶这是在拍马屁。
见这招也不行,若瑶反正横着一条心:“反正,本姑娘必须去,你不让,我就去找陛下,这样我就可以时刻陪在你身边,让全军将士好好羡慕羡慕。”
“你!”这招还真让卫青为难,行军打仗带着女眷真不是好事,尽管她是副将。
而就在这个时候,
另外一个人也匆忙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舅舅,舅舅!”只见霍去病穿着儿童般的铠甲手持汉剑跑来。
卫青顿时头都大了,若瑶还不知道如何打发,这好战分子霍去病又跑了过来。
“你来干什么?不在羽林军待着!”卫青一脸严肃。
霍去病与若瑶对视,仿佛两人的心领神会道:“舅舅,带上我!”
“你又想去干什么嘛!”卫青脸都愁大了。
霍去病拍了拍腰间的剑,毫不迟疑道:“杀敌!”
“胡闹!”卫青一脸严肃,正儿八经的呵斥。
霍去病最听卫青的话,见被怂了一顿,也就只能安安静静的站在一边,不过满脸写上了不服与郁闷。
若瑶斜眼瞟了瞟霍去病,脸上露出笑容,这笑带有得意。
“将军,那去病就算,我呢?”若瑶问道。
卫青也只能这样,若瑶是坚决不能随大军的,不然自己这个主将如何当?将士们该如何看?自己以后的威信何在?
“行,你,你就和李敢北上!”卫青说完就从腰间掏出一块令牌:“自己小心点,多听李敢的话,此去隶属李广部,务必严守军令。”
若瑶顿时就没了心情,本来想出去自由发挥一下,现在又搞出个李广老头儿。
“将军,可不可以……”
“不可以!”卫青严肃道:“你立即去找李敢,带上府内几个亲卫。”
若瑶小嘴儿一倔拱手很不情愿的行礼道:“诺!”
“舅舅!”霍去病见状急了。
卫青看着霍去病道:“回去,等你再长大一些吧。”
“好吧!”
霍去病感觉很失落,看着卫青转身向外走去,忽然大声道:“舅舅,替去病看看童校尉他们,我想他们了!”
果真是侠骨柔情,有情有义的男儿,霍去病始终没有忘记曾经的战友。
卫青转身道:“好好练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