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及其诸将全部单膝跪接,若瑶也从外面走了进来。
番系开始朗朗上口:“陛下口谕,卫青为强汉立下伟世军功,朕奉天命,拜卫青为大将军,受金印,列三公之上,卿以下皆拜。”
卫青愣住了,三十多岁真的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列三公之上这是何等的尊贵。
不仅卫青愣住了,就连在场的所有将军都愣住了,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汉朝自刘邦之后就没有大将军这一职务,都是太尉。
“番大人,为大汉驱除胡人是卫青的职责和本分,卫青不敢接印。”此刻的卫青头脑非常清晰,龙城之战刘彻赐天子剑八服,而今受金印。
番系笑着上前:“将军出道,攻龙城、收河南地、灭孜然王、如今又大败右贤王,整个匈奴势力去了一半,你不担此功,是让全军将士寒心吗?”
卫青有些为难,如今大汉两件重器,一是天子剑八服,二是军权金印,也就是俗称的大将军印都在自己手里,真不知道这以后是好事还是坏事。
见卫青还是没有接印,番系笑着道:“陛下有旨,你的三个儿子封为列侯,随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敢等均有封赏。”
“将士们封赏那是因为他们浴血奋战,应该!可本将军什么都没做,还请番大人将金印归还陛下。”卫青真的不敢接印,三公之上,比丞相都还大。
“将军,你就接了吧。”吴林忽然激动的说道:“这是陛下对咱们军人的肯定。”
公孙敖听后内心也略显激动,从刘彻登记以来,他可是全程参与了刘彻对匈奴的宣战,他打的仗也算有败也有胜:“对,这片天本来就是咱们顶起来的。”
“胡说八道!”卫青忽然起身严厉的斥责公孙敖:“这都是陛下英明神武。”
公孙敖感觉自己又说错了,于是尴尬的往后退了退。
若瑶见状也上前将公孙敖往后拉了拉,他感叹,难怪历史上公孙敖会经历人生的三起三落,最后还死得如此之惨,就这武将头脑,真的算莽夫了。
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了金印的辉煌,根本就没有看长远,就连丞相李蔡都站出来说道:“下官拜见大将军,请将军接印吧。”
“丞相,这……”卫青左右为难,李蔡的资历可不比李广差。
御史大夫番系估计是手麻了,于是放下金印说道:“将军受印当之无愧,想当年在陛下最困难的时候,你率军一万扭转乾坤,后又为稳定大汉基业建虎贲军、筑北疆长城、整治军队、协助削番,纵横北疆,还为此抛家弃子,老夫佩服。”
按照资历,李蔡和番系都是老资格,按照级别,这二人都是三公大臣,按年龄,这两位都已经五十多岁,卫青站在原地很是纠结。
若瑶见卫青很纠结的站在原地于是上前拱手道:“将军,这是你的专属,受印吧。”若瑶相信历史,历史上卫青是善终的。
吴林、韩说等将军也纷纷建议卫青接受金印。
汉朝两位大将军,首封心理却截然不同,韩信当初的目标就是走上巅峰,可卫青只想为强汉出力,而后保住卫家稳定。
最终,在所有人的烘托下,卫青还是没能把持住,接受了大将军金印,而后班师回朝,准备龙阁接受刘彻的礼拜。
回朝后,卫青再一次请辞大将军,可最终被刘彻压了下来。
“你让大汉的天威达至所有看不起汉人的地方,你当之无愧。”刘彻走出大殿站在门口拍了拍卫青的肩膀,当年汉朝的忍辱负重历历在目。
卫青惶恐:“这都是陛下的英明神武,臣只是尽到了职责。”
卫青说话间内心其实已经在颤抖了,以后真是未知数……。
………………………………
第251章 人生巅峰
卫青成为了大汉朝第二位名副其实靠军功拜大将军的人物,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三公之上,卿以下皆拜,这是何等的荣光,地位何等的尊贵。
人为自己的理想而活就是孤独的。
随着卫青地位的上升,卫子夫也越发感到不安,对于卫青的提示与教导也更加频繁。
卫子夫当年能在平阳公主的协助下打败陈皇后坐上皇后的宝座,头脑自然也是相当清晰的,匈奴被打败,诸侯国被消灭,刺史制度全面加强,刘彻的意图正一步一步的实现,当这些目标都已经实现后,外戚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卫青,你,你能不能给自己留一线退路?卫家能从一个奴隶家族走到今天不易,姐姐真的不想再看见……”卫子夫的想法就是让卫青不要在这么卖命了。
卫青听后静静的看着卫子夫而后说道:“姐姐,不知你是否记得,当年边郡贩马,胡人强买强卖,让卫青血本无归差点自杀。”说完,卫青长长的叹了一气继续说道:“在一些胡人部落,汉人被称为双脚羊,臣弟没有退路……”
卫青的声音很沧桑,丝毫没有三十几岁那种豪气与壮言。
见卫子夫脸色都变了,卫青忽然又面带笑容的说道:“我是军人,不一定会马革裹尸,也许,死于边野也未尝不可。”说完,脸色带有苦笑。
“弟弟。”卫子夫一脸担心,卫青拜大将军,之后的事情其实都已经能想到:“对了,你觉得若瑶如何?”
卫青明白卫子夫的意思,其实,他早已爱上了若瑶,只是出于某些原因这层窗户纸一直都没桶开:“若瑶是我当初在匈奴部落解救回来的。”
卫子夫听后脸上带着笑容继续说道:“那姐姐明日就向陛下请旨,赐婚!”
卫青听后犹豫了,虽然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他真的是犹豫了,他决定将一生先交给强汉事业:“算了,她有她的打算。”
“你这样成天带在身边,总得给人家一个名分吧,现在满朝上下谁都知道,她是你的女人。”卫子夫的担心也是对的。
卫青没有说话,他在思考,这件事情还是先征求一下若瑶的意见。
从卫子夫那里回到长平侯府,卫青没有进门,而是静静的看着长平侯府的牌匾。
前几日的典礼结束之后,内侍送来了刘彻亲自题写的“大将军府”金字牌匾,可卫青始终不想挂,所以一直供奉在堂内。
挂还是不挂,都体现着卫青的高觉悟。
没有女主人的大将军府和大将军都是萧条一片,卫青当上大将军后,前来祝贺的人也有一些,但也都被卫青拒之门外。
“别看了,这真的是历史上最惨的一个大将军府。”若瑶忽然站在门口看着傻不愣登的卫青说道:“内侍今天又来找我了,问大将军府的金匾什么时候挂。”
卫青见到若瑶心情似乎好了很多,笑着说道:“暂时不挂,先供着。”
“挺讲政治呀。”若瑶真没想到,卫青都到这地位了居然还这么讲政治,可惜,他再讲政治,历史上也改变不了他遇到的是一个多疑的皇帝。
卫青忽然显得很尴尬,他盯着若瑶:“刚才,刚才皇后找了本将军。”
“且,她是你姐姐,你现在站那么高,怕你摔下来。”若瑶开玩笑的说道。
卫青长长的叹气:“她让本将军给你一个名分。”
“不用!”若瑶记得,历史上卫青的下一任不是她,而是一个贵人:“本姑娘会算命,要不,就让本姑娘来为你算算如何?”
府内没有其他女人,卫青也才三十多岁,对异性的渴望自然,所以笑笑就去了。
两人坐在楼阁,若瑶装神弄鬼的将三个铜板丢在桌上,三个铜板随之旋转。
卫青静静的喝茶看着,内心忐忑。
铜板转完,若瑶又假装看了看卫青的手板心:“你命中必带贵人。”
“什么意思?”卫青饶有兴致的问道,带有一定调戏的感觉。
若瑶还是忍住了,还是不能把平阳公主的事情告诉他。
“你真的不在乎名分?”卫青内心有些忐忑。
若瑶摇了摇头说道:“人生要为自己的梦想而活,就注定是孤独的。”
知己,这是卫青的知己,什么关系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两人就这样谈笑风生一个多时辰,让若瑶领略到了大将军的风范。
此时,罗管家急急忙忙的站在楼阁下对卫青提醒:“大将军,南博侯拜见。”
卫青喝了喝茶看向楼下:“就说本将军不在,记住,以后本将军除公事,谁也不见。”
“诺!”罗管家离开。
“其实,我给你说,你现在最好什么都别想,好好培养一下霍去病吧。”若瑶提醒,毕竟这小子可是未来的战神。
若瑶倒是提醒了卫青:“前几日我去看卫伉的时候也顺道去看了去病,王麒麟被下放之后,他情绪有些不好,毕竟从小在王麒麟手里调教。”
“还别说,我发觉霍去病真的是挺机灵的,十几岁就能在羽林军中当孩子王。”若瑶说道。
卫青听后点了点头,脸上欣慰的笑容折射出对霍去病的满意。
晚上,
卫青吃完饭就起身离开侯府,他没有与若瑶说话和打招呼,但若瑶知道他要去那里。
他看完自己的三个儿子之后,就去找了霍去病。
“舅舅,舅舅,这么大晚上不睡觉吗?”霍去病其实都要睡觉了,可听闻卫青来了,于是穿好衣服就起来迎接。
卫青很欣慰,王麒麟被下放后,从反馈的情况看,霍去病的深造还算成功。
“没事,舅舅想知道你最近如何了?”卫青说完就在将领的带领下走进了屋内。
霍去病一直视舅舅卫青为目标,为人生榜样:“舅舅,你说草原作战最好的战法是什么?”霍去病虚心求教,梦想着有一天与舅舅一样。
卫青饶有兴致的坐下,其余将领离开,他看着霍去病:“草原很大,无障碍,最好的战法就是进攻。”
“进攻……”
………………………………
第252章 张汤灭番
两月后,
若瑶正在作战室帮助卫青堆河西走廊一带的沙盘,因为卫青已经料定,漠南以西的匈奴势力解决了之后,刘彻的决心意图和重点都会向河西转移。
沙盘堆完毕之后已经是晌午,可卫青始终没有回来,若瑶转身出门。
“将军,你,你怎么在这儿?”若瑶刚出长平侯府就发现卫青一个人站在门口傻傻的抬头瞪着门口“长平侯府”的牌匾。
若瑶丢下手里的扫帚上前也顺着卫青的眼神看去:“别看啦,高处不胜寒,本姑娘建议不挂,就把大将军府的牌匾供奉起来也未尝不可。”
“番系死了。”卫青弱弱的说道。
若瑶惊愕,貌似没听懂:“什么?”
卫青一脸愁态的看着若瑶,嘴巴动了动,但话又吞了回去。
番系死了,这确实是一个重大新闻,御史大夫,三公,就这么说没就没了,但想想刘彻确实也是一个过河拆桥的家伙,历史上御史大夫经历了近二十个。
“什么罪名?”若瑶赶忙跟上卫青的步伐问道。
卫青站住脚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因为他具体也不知道,但他能知道的,就是昨天下午,满朝上下有很多大臣在弹劾番系,刘彻大怒,满门抄件。
卫青摇了摇头:“不知道,昨天下午的事。”
“哎,肯定又是陛下的绝杀技能,满门抄斩和斩草除根。”若瑶叹息道。
这把卫青吓了一跳,麻利儿走到门口四望,并且气愤道:“胡闹,以后不准这样说,万一被有些人听见,你不要命了?”
“好好好,以后不说了就是。”若瑶嘟着嘴说道。
若瑶从卫青的紧张中看出了卫青的政治意识,毕竟他是一个从奴隶成长起来的大将军,没什么家族文化,更没有家族的那种底蕴沉淀,他是卫家的第一代,相比那些世袭,面对这样的问题肯定只有一个,明哲保身。
若瑶有些想不明白,御史大夫番系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虽然也是一个官二代,但毕竟他是从最底层一步一步干上来的:“将军,知道番大人什么罪名吗?”
卫青摇了摇头,因为当他到建章宫的时候,番系已经被拖了下去,而且廷尉张汤已经在着手查抄番系府上的事情,但现在为了避嫌他也没敢问。
~~~~~~~~~~~~~~~~~~~~~~~~~~~~~~~~
卫青不想介入朝廷的斗争,于是早早的就溜了,可朝廷的斗争却一刻没有停止。
廷尉张汤将番系陷害之后,怂恿一位大臣向刘彻提及新的御史大夫人选。
“丞相,你觉得何人适合?”刘彻有些劳累,他不停的掐鼻梁问道。
李蔡没有说话,他看了看一旁的几位大臣,还有站在第三排的廷尉张汤。
李蔡虽然刚刚任丞相不久,但对朝廷的势力还是勉强能分清,但他对张汤确实也是有意见,所以道:“回陛下,老臣觉得御史大夫一职应在九卿中产生。”
李蔡这话就很广了,太常、都尉、廷尉都是九卿,不得罪任何人。
另外一位大臣听后不然,站到中间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廷尉张汤善任。”
刘彻听后似乎也感觉累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后起身说道:“算了,李蔡,御史大夫一职你就先兼着吧,当年,公孙弘都可以身兼两职。”
“陛下。”大臣惊愕,没想到刘彻居然这样操作。
而一旁的廷尉张汤先是双目一闭,而后缓缓睁开双眼,一种不甘心油然而生,好不容易才将番系弄死,没想到刘彻还是这个决定,就跟当时张鸥死后一样。
丞相李蔡也深感压力,一人身兼两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和纪高官,这是何等的压力,况且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在朝中为官,大多数时间都是随李广南征北战,于是上前说道:“陛下,老臣……”
“好了!”刘彻很不耐烦的起身边向后宫走去边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刘彻就已经向偏殿走去。
朝会结束之后,丞相李蔡郁闷的走了,可他发现,身后没有几个大臣跟着他,按道理,他现在是百官之首加御史大夫,可大家似乎都跟在廷尉张汤的身后。
张汤特别的郁闷,回到廷尉府就大发雷霆,直接将桌子掀了。
“大人,你怎么了?”刘细君见状很好奇的上前询问。
“滚,都滚下去。”张汤对着刘细君大吼道,丝毫对刘细君的美貌了兴趣。
刘细君愣住了,他发现张汤现在越来越脾气大了,而且自己所要见的亲人,都这么多年一个也没见到,拳头已经捏得紧紧的,要知道,刘细君是会武功的。
张汤见刘细君不服气,于是咬牙切齿的问道:“怎么?还要本官说两遍吗?”
刘细君没有办法,这毕竟是朝廷的廷尉,而且自己的受牵连的亲人都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于是气愤的转身就离开了。
门客徐飞在刚才已经听到了屋内的动静,但站在门口没敢说话。
“徐飞,徐飞!”张汤忽然大声喊道。
徐飞麻利儿的跑了进来:“大人,你,你找我。”
张汤气愤的沉思了一会儿,而后气愤的说道:“去,逮捕京基长史梁宽,这个老东西,今天居然在朝堂上公然对丞相说本官的坏话。”
“这,这不好吧,得有个罪名吧!”徐飞虽然经常干这样的事情,但每一次都有由头。
张汤对着徐飞怒吼:“还要本官教你吗?”
没有罪名或者由头徐飞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