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国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宁国师-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如果不刺激一下他们的消费,物价很快会飞到天上,而如何让钱流动起来,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以前宁苏两地有艺苑,百姓尚且有消遣的地方,而今呢,就青楼了,可青楼伤身啊,还很没意思,所以我们需要创新,艺苑这生意你做不了,但嗨吧你一定行。”

    说话间,董策已经在纸上飞快的写下许多文字,待他停下笔,将纸递给卓大雷道:“生意大概情况我已经给你写好了,起步资金一千两,如果你拿出五百两,剩下空缺我来填,以后收益是各占五成,若要中后期投入可另行商定。”

    “我还要出钱!”卓大雷挠头道。

    “废话,看你是我第一个客户,这日进斗金的生意我送你,而且安排人帮你,教你,事成之后赚到钱我们便会撤资,生意虽然会缩水,但赚多赚少都是你的,与我们再无关系,你看期限是一年呢,还是三年呢?最好早点考虑清楚,有什么想了解的也不妨问,另外,杭安已经在建了,不出半年,警亭必在余杭遍地开花,有他们的保护谁还需要你们啊……”

    当卓大雷带着三小弟从万三钱庄走出来的时候,脚步很是虚浮,他都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目光落在了哪里,没有一点焦距。

    “大哥,我们不会被骗了吧?”一个小弟算先回过神来,顿时他就感觉毛骨悚然的,因为之前他好像在不知不觉间,也答应了那个小掌柜,跟着他们大哥一起干。

    五十两啊,整整五十两啊,这可是他省吃俭用存了四年的老婆本啊,正打算再过一年就能娶老婆后,留点余钱做些小买卖的他,咋就稀里糊涂的签字画押了呢?

    “要不,这钱咱们不出了。”另一个小弟提议道。

    “啪!”这人刚说完就被卓大雷一掌拍到后脑勺上。

    “都已经签字画押啊,我可不想去那什么司法院。”卓大雷说完,摇头一叹道:“罢了,反正他也要出钱的,看着人也算精明,料想不会傻到把钱乱扔的,既然一切要走账,咱们就要盯紧了,小武,你叔不是账房先生么,请他来瞅瞅,看看这万三钱庄的人有没有从中动手脚!”
………………………………

第四百八十九章 故事

    “掌柜,您这生意做得未免……”邝石乙突然间不知当怎样形容。

    当董策把冯远台送出门后,回身便看到邝石乙不解的表情。

    “跳脱。”董策说着,回到座位前做好,捧起茶几上的紫砂壶抿了一口后道:“生意嘛,能赚钱就行,而且,这世道很快进入病态时代,如果不把所有人的钱流动起来,无论是对新币的推行,物价的攀升,还是未来的发展,都将形成最大的障碍。”

    “为何会形成障碍?”邝石乙更为不解。

    董策放下紫砂壶,看着邝石乙道:“你对工业村了解多少?”

    “这……”邝石乙想了想,道:“弟子了解一些,是先让士族商户买地建作坊和村庄,但凡到作坊工作之人,不仅吃喝不愁,而且工作到一定年月后可得到村中的房产,此后便能拿到工钱,若不需要房子的,一开始也能拿到工钱,只是不住工业村十分不便。”

    “嗯,那些房子不大,而且搭建简陋,根本不值钱,价格不可能高,贵的是地,但饶是如此,最多三年工钱即可得到,那么之后呢?”

    “之后……”邝石乙皱着眉,想了片刻突然想到董策刚才跟卓大雷说得一番话,立即回道:“之后百姓手里的钱会不断的增多,但这会有什么弊端呢?”

    “多数人有了依赖,思维就会停待不前,加之手中余钱多了,用处却少得可怜,其照成的结果首先是市面上的钱币稀缺,矿价暴涨,说句半开玩笑的话,最后你手里存了半年的钱连把锄头都买不到,这农作具一贵,必将万物皆涨,就算新币面额再大也不可能维持多久,再有是商品大批量囤积无法卖出,普通商家这时候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降价,恶性竞争,但这种办法不可能解决根本,必然会迎来失业风暴,人力低廉,而工业村的体系也将告破。”说完,董策又捧起紫砂壶,抿一口道:“能解决的办法,最好是让百姓把积攒的钱吐出来,那么如何吐出来,你有建议吗?”

    说道自己身上,邝石乙顿时有些紧张了,他吱吱唔唔半响才道:“掌柜之前说的,花钱消遣?”

    “呵呵。”董策笑着点点头,道:“错,而是借给我,我来帮他们花,时不时给他们一点甜头,但这甜头远远及不上钱的贬值,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只会感觉生活似乎越来越好了,可他们的后人在未来必将感受到如山的压力,因为起步的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所养成的人性也不同,话题扯远了,当然,消遣也是一种很棒的办法,如我让卓大雷做的事,别看我说的简单,执行起来却巨有难度,其中酒是普通人根本解决不了的,现在北方打仗,咱江南又有人要囤积粮食,都下令禁私酿,这时候,你要从哪弄来大批量的酒?”

    就算让邝石乙想破脑袋,他也不可能想到解决之策,故此只能摇头,期待师尊能有办法解决,否则师尊也不可能和卓大雷谈生意吧。

    果然,很快董策便道:“我衍教之人,行走天下时什么都要学,只要你感兴趣,能深究,如此多年下来,所积累的技法是五花八门,多如牛毛,其中关于酿酒更不再少数,先前我从郢州绕道过来时,在洪州结识一位大地主,他观今年水稻昌盛,粮食必然要降,故而改种甘蔗,可结果是太平道谋反,全国征粮,导致粮价上涨,那边目前还没有工业村,多数百姓都为粮食发愁,哪里还有余钱吃点甜,于是,我一口气把他所有的甘蔗全买了,拿来酿酒。”

    “这甘蔗也能酿酒?”邝石乙惊了。

    “能酿酒的东西多了,洪州酒坊目前我已交给周琮周堂主,现在也正好赶上甘蔗成熟的深秋,用不了一个月第一批甘酒便会送来。”

    听了师尊的话,邝石乙感觉十分震撼,他还以为师尊是不想惹麻烦,才把什么嗨吧的生意送给卓大雷,如此听完,他才明白这那是什么送人的生意啊,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生意而铺垫吧!

    “那这样的酒,朝廷给卖吗?”邝石乙突然想到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朝廷禁的酒是粮食酿的酒,与甘蔗何干?再说,这对我而已,根本不算事。”

    早在购买甘蔗的时候,董策就已经让人送信给曹洛蓉了,叫她在太后耳边吹吹风,给他的甘酒自由买卖,这没什么难度,只是董策料定,税恐怕不是一般般的高!

    事实也没出乎他的预料,朝廷很快发布授权诏书,准许洪州酒坊的甘酒酿造与贩卖,只是税收比董策估计的还高出三成。

    邝石乙早已震惊的无以复加,他总算知道,师尊所说的难度只是对普通人而言,但对他却只是张张口的问题,这也让他头一次领略到权力的魅力,只是他对此并不感兴趣,他更看重的是师尊之前的那番话。

    对大局的理解与分析,对未来的掌控,这是他曾经怎么也不会考虑的事情,可现在,这些事却一直在他脑海中盘旋不息。

    整整一天,除了冯远台和卓大雷一伙人外,再也没有一个人进入万三钱庄,对于如此惨淡的景象董策丝毫没有日落西山之感。

    关了店铺门,董策将封信交给邝石乙后,正考虑上哪儿吃一顿,忽然见到一个人低着头向他走来。

    他看着来人笑道:“欧阳兄此时不陪佳人,到我这作甚?”

    来人抬起头,露出欧阳植那张苦涩的脸,他摇头道:“里面说。”

    董策无奈,只好将阖严的板搭门取下一块,招呼欧阳植进店后,点了盏灯,却也懒得去泡茶了。

    “我已向公孙娘子表明心意,她虽不应,却也不拒,这女子的心思啊,唉……”

    “不拒绝便是答应,这还要猜?”董策似笑非笑道。

    欧阳植没好气的白了董策一眼,道:“她心中牵挂太大,恐怕不会与我私奔,而且直到现在,我也觉得此法不可啊。”

    “你们不走,老家伙岂会下手?他不下手,这局,可没法做了。”董策语气严肃了下来。

    “可是我们这一走,公孙家怎么办?”欧阳植直视董策道。

    董策耸耸肩,道:“老家伙不对付公孙家,我拿什么对付他?”

    “你就料定,江南独权是他一手照成的?”欧阳植深深的皱着眉,他至今依然无法想象,一项只闻花娘事的越王控制了大半江南。

    “要不然呢?”董策说着,起身踱步道:“我实在不明白,高祖为何死得如此离奇?天妒英才?笑话,而殷家为何短短几年便权倾朝野?太平道扶持?当时他们自身都难保,桓王曾不可一世,杀士族如屠猪狗,但为何忽然间完全变了个人,是迷途知返?还是幡然醒悟?亦或者,两者兼有,连路都看不清了,不回头能干什么?而这一回头,或许,让他明悟了什么!”

    “可你说得这些完全不着边际。”欧阳植无法理解道。

    “不着边际吗,呵,也对,世间事多半如此。”董策自嘲一笑,坐回原位,习惯性的捧起紫砂壶,可却没喝便放了下来,不是突然想到什么,而是他感到壶已空。

    “太平道一直无法把手伸到江南,不是道佛与邪教阻挠,而是有个狠人在呢!不过说起来十分讽刺,当年不支持太平道下江南的士族几乎死绝了,刽子手还是当年这位年轻气盛,很好忽悠的狠人,当时他还算个孩子啊,但是,这位孩子的哥哥是怎么也没想到,孩子,似一夜之间忽然长大了,明事理了,他不仅知道收手,还反过来阻挠他的哥哥,这一僵持,便是三十年!”

    “此事,难道不是太祖所为?”欧阳植不可置信道。

    “民间游说你也信,我在京城那段时间查了很多,得知三十年前太祖已经快老年痴呆了,朝中事宜多由高祖辅政,欲灭太平道的也是高祖,高祖做的许多事情的确为国为民,只是他太心急了,太平道这边还没搞定,就准备中央集权,他不死,让人怎么混?”

    “这一切太过匪夷所思,你让我如何相信?”欧阳植仍旧不敢置信。

    “那我就说个故事给你听,故事名为《殷家有女初长成》。”一听董策此言,欧阳植顿时脸色一白,赶紧道:“别,我可不敢听!”

    “嗯,那把殷换成公孙如何?”

    “你……”

    欧阳植实在无语了,摇头道:“随你。”

    “话说,越王重色思倾国,寻花多年求不得,公孙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董兄高才,诗歌之悦耳,胜比天籁,但求你别说了!”欧阳植连连摇头,都快泪流满面了。

    这些话如果传出去,莫说他欧阳植,就算董策这位当朝的国师大人,恐怕也要遭到满门抄斩吧!

    虽提公孙未提殷,但你这又是越王又是君王侧的,傻子也能听出什么味来。

    “这究竟是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还是夺嫡之战,如今除了当事人,怕也没几个人能知晓了,不过这不重要,从事态的发展上来看,这女人的确很可怜,有些人得不到的东西,他就算无法毁灭,也不想便宜了他的对手,其照成的结果真的很可怕,一个再过两年就要老年痴呆的人,如何让当时的才人怀上的?仔细一想,我滴天啊!”

    “我走,带云夙一起远走高飞,我再也不想参合你的事了!你究竟……到底要做什么啊?我滴天啊!”欧阳植是实在受不了董策了,他估计再听下去,恐怕要得知比断玉案还要真实,离奇千百倍的要命故事!

    “我送你。”董策说完,起身就准备送欧阳植出门,可欧阳植是连连甩袖,脸上满是嫌弃,一路疾走嘀咕道:“无需无需,你乃当朝国师,我不过一介草民,咱俩,不是一个井里的。”

    “无碍,我随便出门吃个晚饭。”董策一句话让欧阳植郁闷的抬脚的力气都没了,直接被门槛给绊个趔趄,若非董策一把抓住他的腰带,他非摔个狗吃屎不可。
………………………………

第四百九十章 筹备

    天一大亮,卓家那破落的宅院外突然鼓声如雷,声浪山呼海啸般一**扑入正沉睡的卓大雷耳中,登时便将他吓得从床铺上滚落下来,惊恐的四顾环视。

    “你娘的!”卓大雷很快清醒后,立即是大骂着衣服也不穿,挂条裤衩就冲出了房门一路气势汹汹的跑到大门前,瞧见一老太太正打算开门呢,他赶紧一步上前,心的扶着老太太到了一旁,笑眯眯的道了一句“让孩儿来”后,这一转身,刚才还是和蔼可亲的脸瞬间回归怒气冲冲,打开门往外一看却瞬间傻眼了。

    他还没来得及发泄满腔怒火,竟先听到惊醒他的罪魁祸首一声警告。

    “这是第一次,希望也是最后一次,如若不然,我们的合作只能告破。”话者,正是易名邢万三的董策。

    “我邢掌柜,你这是何意?”卓大雷沉声道。

    董策指着身前的一套大不一的锣鼓,语气不冷不热道:“给你一个月时间,挑些人把这东西玩会。”

    “啥?”卓大雷眯起双眼,盯着面前大鼓,鼓,铜锣,鼓架,乱七八糟的满满占据他家大门,火气腾地一下又上来了。

    “你还想不想做生意?是否要我告诉你家里的老太太,你在外面干的勾当?”

    一句话,把卓大雷吓得不轻,他赶紧往后瞅了一眼,果然瞧见老娘站在院子里不解的望着门口呢,他立即向老娘挤出一个笑容,而后掩起大门,几步冲到董策面前道:“你可别乱,否则老子弄死你!”

    这卓大雷五大三粗的,比董策还要高出半个脑袋,又是满脸的横肉,这番话出来到的确吓人,不过董策却直接无视道:“我给你一炷香时间,穿好你的衣服把你的兄弟能叫的统统叫来。”罢,他还真的掏出一根香直接点燃了。

    卓大雷懵了,不明白这邢万三怎会嚣张到这等地步?

    “吱呀”一声大门开启,卓老太太拿着一件衣服颤巍巍的扶着门走出来。

    “娘,您怎么又乱走动了,还回屋歇歇。”卓大雷也顾不上理会董策了,转身就扶着老太太往屋内走去,不久之后,他才穿着衣服走了出来,很干脆的对董策道:“走吧,换个地方。”

    董策更不废话,招呼几个人抬上锣鼓便随卓大雷换地方去了。

    一个时辰后,城墙边上的一排菜地旁,董策坐在一块石墩上,微沉着头,神色从专注中走回,摆摆手道:“下一个。”

    “行不行你倒是啊,别下一个下一个的,这都第几个下一个了,这样下去没完没了了都。”卓大雷很是不满,但他再不满也换不来董策一个字。

    这样的冷场已经不止一次,但卓大雷却还是沉下性子,把周围二十几名年轻看得暗暗吃惊,不明白卓老大今天是怎么了?以往的火爆脾气居然被这年轻人压得死死的,莫非,这家伙也是什么士族子弟?

    而此刻在一块空地上,一个少年咽了口吐沫,拿起鼓槌胡乱敲打起来,他真是在乱打,毕竟如此多的锣鼓,敲打哪一个都行,就是不能一直敲打一个,这不乱打还能怎样?

    边上的人也早已厌烦了,可卓老大不开口,他们也不好离开,就这般直愣愣的呆在一旁,听着杂乱的锣鼓声,恍恍惚惚间一个上午过去了。

    “你你你,还有你,对就是你,别东张西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