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难道你忘了他们的可怕之处了吗,只要掌握这股力量,小王爷想要什么,他们便能拿出什么,更别说,商会成员背后站着的各大士族了!”
董子权无语了,他对董策的恨,早已从董策这个人蔓延到有关他的一切,董子权不将这一切抹杀,他真的无法安然入睡。
这点,龚庆知道,但他无法理解,实在不懂董子权对董策为何有如此大的怨气啊?
在龚庆看来,不论董策是国师,还是封侯拜相,他没有什么可嫉妒的,毕竟一个衍教而已,如果妨碍了小王爷,那就让他成为下一个太平道好了。
兵权,才是最重的,而要掌兵,就不能少了钱,故此龚庆反倒希望把艺苑收在自己名下,为小王爷赚钱。
不过他为了拉拢董岩涛,答应了董子权帮他除掉衍教,艺苑虽然也包含在内,可它除了能赚钱还能干什么?造反?天方夜谭。
董子权不傻,他看出龚庆对艺苑是起了收拢的心思,内心挣扎片刻,他只能点头道:“好,暂且放过艺苑,不过,衍教不可放任,他们不是有什么行堂、九流堂和天目堂吗,就对他们下手!”
“你当你是谁啊!让我下手我就下手?”龚庆心里冷笑一声,笑道:“可以,不过私自调遣兵马,可是要花费不小啊!”
“这……龚大东家能否先帮我颠覆?”董子权有些气短的说道。
龚庆一听变笑了,也是忽然之间他似乎明白了,明白这董子权为何如此痛恨董策了!
前有董元昌得到董家大权,董岩涛一怒之下另起炉灶。
今有董策突然崛起,如盘龙飞天,势不可挡,而他董子权,说起来,他根本没有自己的产业,所有的花销都是董岩涛给的,而这些事,金陵几乎没几个人不知道了,这其中最丢人的舍他其谁?
“知道自己不如董策还不多用心办实事,成天想什么呢?不过也是,董策现在的成就别说他,连我都觉得望尘莫及,这要如何追得上啊?”龚庆是明白了,可明白归明白,他没有一点想帮董子权的心思,原因无它,他龚庆就瞧不起这种人!
“也不是不行,不过,令尊似乎没有要与我们共谋大事的打算啊,别说我不讲情面,就算放到生意上,也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你什么都没有,让我怎么帮你?”
董子权一惊,似乎第一次认识龚庆般,他心中一寒,最后只能祈求道:“我爹那边我一定会说服,如果他还敢拒绝,我……便用我们这些天想出的数种办法拿他先做尝试!”
闻听此言,龚庆脑海里瞬间冒出两个字:“疯了!”
………………………………
第四百五十一章 趋势
“这家伙真的疯了!”龚庆真不明白,堂兄弟之间为何有如此深的仇怨?不,应该说单方面的仇!
董岩涛恨董元昌是有理由的,但董子权恨董策究竟又是因为什么?
更让人奇怪的是,董元昌没有和董岩涛做对,否则在万里行刚成立的时候,董元昌只要使点绊子,已足够董岩涛喝一壶的了。
而董策,他更不用说了,以如今他的地位要对方董子权只是张张嘴的事,定能叫董子权,乃至董岩涛全家都不得好过。
“难道就是因为无视?”龚庆不由如此想到。
不论什么关系,龚庆都不想参合进来,但董岩涛可不能死了,毕竟他的能力要在董子权之上,而且其手下行脚走遍大江南北,对地形,路线,山河走势无比清楚,如果董岩涛死了,他们凭什么服从不干实事的董子权?
“我看,你需要冷静冷静,对你父亲更是如此,无论你能否说服他,我都会帮你。”龚庆是没办法了,不让董子权冷静下来,小王爷便要失去万里行的助力。
董子权没有吱声,龚庆不知他在想什么,也不想在此地多逗留了,干脆起身告辞。
要对方衍教,这说出来容易,可怎么做,便由不得他们胡来了。
衍教与江南诸多士族有利益瓜葛,特别是秦家,虽然秦麒去西南上任了,可毕竟是升官了!只要他存在世间一日,他秦家就不会倒。
正因小王爷的目的是推翻太后,夺回黄氏天下,便要争取跟每一个士族交好,换取支持,而非动强!
因此要对付衍教,便要先赢得士族支持。
龚庆也不是没有收服衍教的想法,但细细一琢磨后,便感觉不可能了,他们能给衍教的,如今太后都给了,既如此,人家凭什么帮你们?
难道不是为了保持国教地位,而来阻挠你们吗?
当龚庆正在为此事奔走的时候,遇到了他难以想象的阻碍,金陵士族没有谁想对付衍教,并且还劝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这让龚庆很是无奈。
“难道真是要到了动强的地步?如此,这些士族会如何看待小王爷?”龚庆念及此,忽然眉头一挑,心里念道:“不干净的事,就让不干净的人来做,事后将他斩了,不就有个交代了吗!”
龚庆所想之人,正是把董策痛恨到骨髓里的董子权!
董子权没想到,龚庆不仅答应他的请求,还给他亲自带兵。
“多谢龚大东家,待事成之后,无论大东家让子权做什么,子权都绝无二话!”董子权说罢,便骑上战马,率领五百精锐冲出金陵府卫营。
然而等董子权兴奋异常的杀到学子庙时,竟现已人去楼空!
“绝无可能!”董子权说着,便率五百精锐冲向艺苑,可所见场景是一模一样,门前高挂歇业牌,同时一纸通告上书祭奠水灾死去的亲人……
“嘭!”董子权一脚踢开大门,入眼的,果然仅是萧条啊!
“给我一把火烧了它!”董子权怒道。
“抱歉,龚大东家说过,我等只帮抓人,若有违抗才能杀之,不能毁去艺苑。”
“什么!”董子权大怒,冷声道:“你们不帮,那我自己来。”
“如果董公子真要这样做的话,本尉只能将那拿下,交给龚大东家了!”那将领是脸色铁青,瞪着董子权。
董子权被他盯着有些害怕了,退后一步道:“那……能否去追回衍教逃离之人?”
“这……可行,但只能追出五百里,如果对方离开金陵五百里,我们便不能妄自越界了。”将领说完,便让几个探子分散而开,向八方寻找衍教弟子的身影。
……
中都洛阳。
董策看完手中书信,笑了笑后便慢慢撕成纸碎,揉成一团往洛河一扔。
“两个月内,我要洛阳艺苑彻底完工。”
“什么!”陶荣震惊了,皱眉道:“可是东家,我们的人手不足啊,况且,还有好些人在轮椅作坊,如今才做了十几张,难道就防止不管了?”
“笨啊,十几张已经可以开业了,但不能直接买走,而是下订单,收取一部分的订金后才能更好运作,难道你还能指望我不断的投钱进去吗。”
“这……小人不是不懂做生意吗,现在听东……国师说明,小人明白,明白了!”陶荣心下是哭笑不得,暗叹东家行事风格果然非比寻常!
这次董策要做的艺苑可谓是大工程啊,比之金陵艺苑要大了整整十倍,而且不是改建,而是要全部新建,选址也在洛河旁。
本来,这里是不能建造房屋的,因为洛阳是坊市制,除非新建一个坊,否则不可动工。
但这已是曾经了,洛阳不久就要取消坊市制度,而打开这个瓶颈的,便是艺苑!
为此,董策没少往太后那里跑,弄的太后都有些不习惯了。
这些日子里,太后是想见到董策这个人都难,许多有关江山社稷的大事都想找他商讨,询问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奈何,董策一直口称太忙,放了太后很多次鸽子了,弄得太后是气不打一处来,但也觉得,不能万事指望国师,否则放着朝中重臣干什么?
只是朝中重臣多是按部就班,所提建议都是效仿前朝成功的案例,没有任何新鲜感,有那么几个真正把心思放到创新上的,也是没有十足信心,瞻前顾后,甚至,还有一两个想挪用国安府的法子,改善各自衙门糟糕的情况。
对此,太后是郁闷不已,更想听听董策的建议了。
而今,这家伙倒是勤快了,三天两头往宫里跑,可其目的,还是为了自己!
对于太后要询问的大事,他都是点点头道:“让他们试试吧,不能一味的拒绝,如此会打击大臣们的积极性。”
这算什么建议?如果不是太后从曹洛蓉那里得知,董策的做法是故意让百官苦思治理,陈旧换新,否则太后真要给董策一点颜色瞧瞧了。
其实这两个女人哪里知道,董策之所以不想参合这些事,无非是打算做甩手掌柜了,而且,他如果事事参与,必会惹得满朝不悦,届时人家唾沫星子便足矣将他淹死!
不过这些臣子也不傻,看出了董策的举动后,有些人便私自来想这位国师取经。
这不取还好,一取之后,曾经悠闲的日子便没了!
来董策这里取经之人,都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可是董策在了解他们的情况后,只是隔些天丢出一份计划书便不在管了。
这让他们很是苦恼,因为许多事情是闻所未闻,最重要的还是累啊!他们不可能把这件事情也交给董策吧,否则做完后,功劳算谁的?
所以他们只能亲力亲为,交给谁都不放心,如此,又何来的清闲日子?
朝中大臣是接二连三的忙碌起来,每日里上朝都有新鲜事情上报太后,听得其余大臣是一愣一愣的,不明白这帮老家伙都怎么办了?平日里一个个默不作声,而今,似乎有汇报不完的事,做不完的工。
等他们一打听后,顿时恍然大悟,暗骂这帮老狐狸!
太后显然也没料到,董策的放任居然能起到这等效果,她自然乐意看到,只是她也并非铁打的啊!
积极的大臣们做事风格的确有些董策的影子,但是却没有董策那种安心交托的能力,什么事都要更她商讨,你说小事也就罢了,可件件都不小啊,如吏部,他们也要学着国安府,弄什么部门划分,最主要的还是要创建办公院,可这办公院乃是女子为官,如今国安府都还缺,哀家上哪里给你找?
最可恨的还是度支,郭埠这厮居然摒弃前嫌,亲自找董策取经,这一取,整个度支都乱了,太后也是傻眼了,因为郭埠居然想创立三司,不仅掌管度支,还要创新的户部,并伸手向了盐铁!
虽然,这些他说得很是隐秘,可如果三司府,主管三司府的你能不掌控这些吗?
但太后能拒绝吗?毕竟三司划分也十分细致,从国安府的办事效率来看,三司府成立后必能大大提高,只是掌三司之人权力太大,而郭埠……
太后为此不得已,只能找上董策。
“三司并非需要一人掌管,想他郭尚书也没有这般大的胃口,故此我觉得,三司可建,但三司之令,我想应该让殷相照看一下,但他不用做什么,只是负责监管,当然,如果殷相能有更好的提议,自然可以改进。”
听了董策的话,太后也觉得十分有利,于是便点头道:“此事甚好,只是殷相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啊!”
殷相如今为了大将军廉延筹备粮草攻打太平道,已经是愁得黑都快没了,如果再让他监管三司,这还不得要活活累死他啊!
别看监管就轻松了,甚至不用自己亲自去,只要派心腹足矣,可万一出了事咋办?而且三司目前还只是计划,你作为监管,能不操心?不怕出了事被牵连?
董策可不管你选择谁,只要不是他即可。
这点,太后显然也看出来的,但她不会责怪董策,毕竟董策也是为了朝廷着想,为了安抚百官,他只能慢慢退居幕后,但饶是如此,也够有董策忙的了!
因为董策已经向不少大臣透露,大宁的走向是中央集权,消弱地方,这时候做得越多,家族便越能昌盛长久,反之,必被排挤出去!
这如何不让大家操心了,可如果反对,更是不明智,毕竟科举的出现,已经在向这方面铺路了,你如果站出来要求复古,那只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
………………………………
第四百五十二章 知足常乐
酷热的夏日,将大地熏烤得气如水流,逆天而上。
洛阳府城门外,一行五百人左右的队伍缓缓行来。
“终于到了!”卢清把帷帽摘下来,看着熟悉却又陌生的城门。
“啊……再不到,我就快要死了。”余楠拿着蒲扇,拉开了衣襟不断的扇着。
“哎呀,楠楠被看光咯!”李媃调笑着,走到余楠身边。
“死丫头讨打啊!”余楠立即不满的拿着蒲扇向李媃拍去,李媃只是退后一步,便一脸舒爽的享受着余楠扇来的凉风。
“别闹了,不嫌热啊?”卢清不悦的瞪了二女一眼,待二女收敛后,她才走向队伍前方,寻到钟孝师道:“不知东家可以安排?”
“卢娘子放心吧,教主都已经安排好了,对了,孔先生说了,在京里如无外人,我们称呼教主可以随意,但是有外人在,就只能称教主为掌教、师尊或者国师了!”
“哦,是清儿唐突了,我会转述她们的。”卢清施了一礼后,便回头给余楠她们传话了。
“我都好久没看到师父了,都快忘记他长什么样了。”张小贵揉着脑袋,满脸迷茫,而身前的朱石头坐在马车前看着高大的城墙,脸上无喜无悲,真就宛如一块石头。
“姐,见了师父,别忘了跟他要点好处,咱家今后如果想在洛阳立足,就不能没钱!”涂小果给涂小花提个醒。
涂小花听了不由恼道:“你这丫头好不要脸,再说,咱们不会在洛阳待多久,等江南太平了,咱们就回去,爹爹还要管理茶园呢。”
“真笨,这可是天子脚下,全天下最后身份的人可都住这里,如今这般好的机会,为何不把握啊。”涂小果不满道。
“再好,在我心里也及不上金陵和姑苏。”涂小花笑了笑,这两年她学了很多,更是在贤王王妃那里知道,洛阳是个险恶之地,一个弄不好便是玉石俱焚的结果。
她始终喜欢平平安安的日子,静静坐在画房里挥洒彩墨,或乘船看日出,登山画夕阳,这才是她想要的人生。
而这是涂小果无法理解的,她心里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师父一样受人敬仰,风光无限。
当一行人来到南市后,立即被这热闹的景象感染了。
“姐,你看,那是不是师父的画?”涂小果兴奋的下了马车,还没观察四周景象呢,就被十字街中央的圆亭给吸引了。
涂小花闻言一瞅,顿时眼中异彩涟涟,却有苦笑道:“除了师父,当世也没人能作出如此壮丽的彩漆八骏图了,唉,我始终还是不及师父啊!”
“姐你才多大,跟师父学了才不足两年,就想追上师父了吗?”涂小果调笑道。
“那有!”涂小花虽然这样说,但她心里已经在下意识的拿自己与师父比较了!
如今这对姐妹,大的已如花似玉,温婉动人,小的是娇俏可爱,古灵精怪,这一喧闹,到的确惹得不少人瞩目,可待他们一瞅后,愕然发现美人岂止是两个啊,分明是一大堆足矣令人眼花缭乱的百美图啊!
所有艺苑戏子几乎都从马车上下来了,此时是三五成群的对洛阳南市品头论足,更有十几女子忍不住跑到附近的布匹、首饰铺子里挑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