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改革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改革家-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主事,义原郡公请你去看看新组建的书院。”马上有人过来说道。

    “义原郡公来了,那也就是书院已经组建好了吗?”张超问道。

    “是的,书院已经组建好了,请你过去看看”

    张超之前和武士彟曾经说过,希望他能够带动商人,然后组建各种书院,这样也就可以培育各种人才。张超知道商人虽然不能够当官,可是却并非不能拥有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商人拥有财富,他们虽然平日里面纷纷都被官府打压,然后他们却无法能够获得政治上的影响力。古代很多商人有钱了之后,也都会想办法当官,然后加入到政治场合里面。

    可是这样收效甚微,因为商人和官员政治家,完全是两种思维的的生物,不是能够随便身兼二职的。而张超思考自己要和商人阶级结盟,那自然要离不开商人将来发挥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那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由商人扶持一批政治团体能够走入官场,这样也都可以让商人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而商人扶持官员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在明朝末年的东林党,其实他们也就是大商人大地主的代言人,他们很多都是商人扶持上去的。而张超让武士彟带领商人组建书院,其实也就是希望商人能够帮助自己培育人才,这样以后书院毕业的学生都是身上带有两重身份,一个身份是寒门子弟,可是另一方面也都是商人阶级的利益代言人。走入官场之后,他们也就是张超目前所代表的寒门地主阶级和商人阶级的合作纽带。

    张超目前不否则人自己代表的阶级是寒门庶族地主阶级,张超也都不会认为地主都是坏的,而他未来将会选择逐步通过政治手段来改变自己身后的庶族地主阶级,让他们逐步的发展成为农场主,而不是一直当一个剥削百姓的地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是上层建筑其实某种程度来说也都可以影响到经济基础,张超认为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政治手段逐步让自己身后的庶族地主改变自己的经济基础,从过去的靠着剥削为生转变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这样百姓也都能从土地里面解放出来了。

    “张主事,这个都是按照你要求的,遴选天下寒门学子,然后选出八岁到十四岁之内的孩子,然后我们可以聘请优秀的教师来进行教导。而我们这几个月以来,都全天下搜罗那些有一定天赋的寒门学子,然后打算对他们进行集中教导。而他们在我们这里,将会学习到常规的学问,还有各种的执政方略。除了教导儒家经典之外,还要学习算学等等各种的能力。甚至按照张主事你的要求,从小锻炼他们的管理组织能力,让他们都有当官的基础。而张主事这些教学方法乍看起来没有什么用,可是却非常能够完善的锻炼他们的各种综合能力,为他们以后为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了。他们不像是那些别的寒门学子,刚刚进入官场也就会要面临士族的直接间接的排斥,然后无法破局。而他们有了这些知识,那等于是起点高了很多了。”武士彟说道。

    张超也都马上点头说:“是啊如果没有完善的教育,没有从小的教育,那我们寒门落后士族太多了。所以我们必须要也都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人才培训能力,让我们拥有和士族一样源源不断的人才。我们寒门最吃亏的不是在什么官位,不是在什么金钱,最重要的是没有建立起来自己的人才培育体系。而士族的孩子每一个人一出生,也就开始被人安排好了他们的生活,然后从小开始学习各种学问等到长大了之后顺利加入仕途,然后或者是从事各种事务,都可以游刃有余。可是寒门学子每年都要劳作,然后靠着闲暇的时候进行读书,哪怕有少部分是庶族的富有之人,那他们也都很难能够获得官职,他们也都没有完善的人才传承规则。我们也就是要建立属于我们寒门自己的人才传承规则,保证我们的人才不会断档。人才,那是一个国家和一个团体最重要的东西,一旦人才断档,那最后必然是要面临衰落的。”

    这个书院其实也都是张超的另一方面的准备,他和商人合作,而商人也就是以武士彟为主,武士彟这个商人出身的官僚在仕途上面经常被士族打压,他对于士族也都会非常仇恨了。所以现在他也都愿意和张超进行合作,然后一起开办书院。反正这些书院都是由涨超编写教材,然后也就可以从各方面的锻炼他们的才能,让他们能够有效的学习,甚至以后当了官之后也都不至于会面临当官到时候不会当官了。

    而这些孩子都是从天下各种寒门学子里面精选出来的,是寒门里面的精华,用后世的话来说都是一个个的学霸。他们将会接受最好的教育,然后以后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寒门阶级还有商人阶级去进行争取利益,他们将会是阶级的争斗的排头兵。这个也就是自己要建立的寒门人才选拔体系,也就是类似于后世的教育体系,然后把一个人从小到大也都逐步选拔出来,然后进行几乎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流程。这样等学完了十多年之后,这些人不敢说成为一个优秀的顶级人才,可是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人才是不错的。目前这个时代,教育普及率很低,所以凡是读过书的都是高级人才了。

    张超让这些商人去投资办教育,其实也就是希望把商人用来享受的钱拿来办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能够普及了教育,他们才能够为自己以后积累人才,然后让他们进入官场为自己争夺利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然商人一边没有政治地位,另一边却只能够拿着这些钱来享受,这样肯定是浪费了。与其这样,不如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反正开办书院在古代可是雅事,不但名声好,而且那些士族也都不能够反对。商人开办书院,那在很多人眼里面都是积德行善的事情,哪怕是那些老古董也都不得不称赞一下。反正当年孔圣人也都是说了,有教无类,难道你还能够否定商人开办书院的功德吗?如果谁敢阻止商人开办书院,那最后一定是要被人骂的。士族哪怕知道了商人开办书院,也都不可能阻止。

    “张主事,这家书院叫做什么书院好呢?”武士彟问道。

    张超想了想,然后说:“就叫做希望书院好了,这些孩子都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他们都是我们未来能为我们寒门争取利益的希望。所以也就称呼他们为希望书院,也就是让他们成为我们未来的希望之光。让他们在我们这些被士族压制统治于黑暗当中的人们,带来一丝希望。”

    “好,希望书院,就是这个名称。以后,这个书院是代表我们所思所想,我们未来能够帮助我们获取富贵,能够为我们寒门子弟获得一个朗朗乾坤的希望之地,所以称之为希望书院也都不为过。”武士彟回答道。

    张超看着这个看起来不算豪华的书院,心里面也都点了点头。这个书院其实并不豪华,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的给的院子而已,并不是什么特制的书院。可是,张超却深刻知道一个学校真正的财富不是什么楼房之类的东西,反而是那些优秀的教师,还有他们优秀的学风。如果一个没有一定时间传承的学校,哪怕他建筑再好,各种设施再齐全,那也都是没有任何用处。为何很多学子都向往去百年名校,甚至很多中外的学校也都炫耀自己历史悠久,其实也就是他们常年积累下来的学风让他们能维持。学校这种东西,不是光靠财富和设施也就能维持的地方,更主要的是学风,如果学风不好那再怎么样也都无法扭转过来。

    “这里最优秀的学子是谁?”张超问道。

    “是一个来自剑南道的学子,今年十岁,叫做李义府。”武士彟说道。

    “李义府?叫他过来吧”张超说道。

    张超听到了这个李义府,自然想起了号称是唐朝初年的几个奸臣之一。不过,张超却并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绝对的奸臣和绝对的忠臣,其实忠臣和奸臣不过是一线之隔而已。一切都要看各自的利益,如果当一个忠臣对于自己利益更大,那自然也就是忠臣。当一个奸臣利益更大,按也就是奸臣。作为官员,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绝对的忠臣奸臣的区别。

    “见过张先生”一个十岁的男童主动对张超行礼说道。

    张超主动问:“你就是李义府?”

    “是的,学生正是李义府”李义府说道。

    “你对士族怎么看?”张超问道。

    李义府马上说:“士族自命清高,并且阻碍了无数寒门的前途,他们掌控了大量的土地,并且胃口永无止境。最后他们一定会危害到我大唐江山,所以这些世家大族的门阀必须要遏制。”

    张超点了点头,这个李义府还是让张超满意的。张超绝对不会相信原来的历史,原先历史上之所以李义府被称之为奸臣,那是因为他和士族站到了对立面。他主张打压士族,并且把士族的地位降低。李义府曾经提出只要官职足够五品,那都可以成为“士流”,也就是说五品以上的官职也都可以成为士族了。可是这个却让士族非常的痛恨,因为如果什么人都能成为士族,按士族的威望还怎么存在呢?士族经过了数百年的“神化”让他们建立了一个所谓的高贵体系,可是现在李义府居然尝试打破这个体系,认为的把士族的“格调”拉低,这样那些士族无法接受。再加上李义府一些限制士族的策略,让士族拼了命也都要反对。

    至于最后他为何成为奸臣,那是因为他失败了,因失败了才是奸臣,如果他成功的打击了士族,那这样他也就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而张超深刻知道历史都是婊子写的,毫无节操可言,一向都是成王败寇。李义府失败了,可是他也是在初唐时期第一个敢站出来限制士族发展打击士族的人,所以张超也都对他感觉一阵佩服。哪怕他个人的品德不太好,可是谁能够知道他那些所谓品德不好,难道就不是打击士族的手段了吗?因为他失败了,所以也许他那些政治手段也都被描述成为品德不好的表现,可是实际上这个根本无法解释的。

    “李义府,你未来想要如何应对士族?”张超问道。

    而旁边的武士彟听了这话,马上犯嘀咕,张超居然把这么一个难题询问李义府,这样一个十岁的小孩子能够回答得出来吗?不过,接下来李义府的回答却让大家都感觉意外。

    “张先生,我认为士族之所以能够拥有特权,那是因为他们人数少,让他们显得尊贵起来。因为人少而造成了尊贵,那我们也就往里面掺水,这样一旦如果满天下都是士族,那这样他们士族还怎么能够体现自己的尊贵呢?以后只要让当了官的人都能成为士族,那这样士族顿时增加,可是增加了过程中士族也就没有了过去那种神圣不可欺辱的情况了。到时候,大家认为如此容易获得身份,只要为官就可以获得士族身份,那这样士族怎么可能还能尊贵起来呢?”

    张超点了点头,这个李义府是希望通过打击士族的“神性”来打击士族。这些士族,其实也就是类似于印度的婆罗门,他们是政阀学阀财阀聚集于一身,他们的学阀身份让他们有了天下人都认可他们的身份。他们掌握了舆论的权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尊贵的身份,好像自己血脉是高贵的,而别的人都要臣服。可是经过了数百年的宣传,让有不少无知的普通百姓也都认可了这个结果,认为士族天然也就是高贵的。

    李义府希望让大量的人成为所谓的士族,这样士族一旦队伍扩大了很多,那到时候士族一旦扩大了人数,那他们还有什么尊贵可言?尊贵的体现在与差距,在于他们和普罗大众的差距,如果和大家都没有太大的差距,那怎么可能尊贵起来?如果让天下所有官员也都获得了所谓的“士族”身份,这样普通百姓眼里面只要当了官都能成为士族,这样士族的身份格调也都拉低了很多。士族不会拥有过去那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性,那他们还怎么能够统治在百姓面前一言九鼎呢?

    “好,李义府,你现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等以后考中了科举,我亲自来辅导你”张超说道。

    虽然李义府没有能够从经济基础上面打击士族,可是却也都提出了打击他们的神性,让他们的根基不稳的想法。这样也都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思想了,他出身于寒门,虽然原先历史上他有过希望向往士族的想法。可是现在却可以培养他往打击士族的方向走,只要让他能够认可打击士族,他一定会去做的。士族拥有的所谓“神性”,一旦被扩散出去了,那最后一定是没有任何价值。就好比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成神,那最后神仙也就不值钱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士族,而不是靠着血脉传承,那自然士族也就不值钱了。

    所以,李义府绝对是一个人才,他原先历史上的失败,也许只是他生不逢时罢了。如果他晚出生一段时间,他也许会成为武则天打击门阀士族的重要助手。
………………………………

54、杨文干事件(上)

    大唐武德七年的六月中旬,皇帝李渊前往宜君县人彘宫进行修养,而李渊带走了齐王李元吉和秦王李世民,留下了太子李建成进行处理政务。;而接下来,在大家以为这次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行之后,突然一批快马跑了回来。

    “皇上有令,所有宫廷近卫全部集合,北门屯军全部听从手持兵符的调遣。皇上有令,暂且收缴兵部所有兵符。命令,各位在皇宫的官员暂时禁止出入,全部留在宫内等候检查。”

    “皇上有令,命令太子留在东宫,闭门思过。朝廷政务,由尚书左仆射裴寂处置。”

    “长安内部所有兵马不得擅自调动,不然按照谋反论处,必杀不饶。”

    随着一道道命令传达下来,这个让无数官员都感觉好像天塌了。因为李渊不但要把宫廷禁卫军集合起来,并且把北门屯军也都调动了,甚至收缴兵部所有兵符,避免有人拿来调兵。甚至把太子李建成都给逼迫回到了宫里面,闭门思过,这个太让人感觉意外了。而这个时期,感觉简直是不可思议。而这种事情,恐怕事情真的非常巨大了,因为现在居然把太子都给逼迫回到了东宫,不让他继续处理政务了。

    “张主事,这个是怎么了皇上这个是怎么了”刘仁轨问道。

    张超马上说:“没事,问题应该不大”

    张超知道这个应该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杨文干事件了。这次事件其实是唐朝初年的一次宫廷里面的政治争斗,是一次肮脏的为了权力而不折手段的阴谋。不过,张超认为这件事情和自己应该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也都大概知道这次事情的前因后果了。后世有些历史学家也都把这里面的事情都分析透了,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个时期的前因后果了。

    “张主事,皇上让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都集中起来,然后听从皇上的调遣。甚至,连北门屯军都被调动了,现在太子根本无法能够调动任何兵力。皇上这么做还不够,居然还让兵部收缴了所哟虎符,这样天下没有人能够调动兵马了。皇上这个是冲着谁来的,难道是对太子下手太子做了什么,难道皇上认为太子谋反吗可是太子最近还是非常老实,没有听说什么异动啊”刘仁轨说道。

    张超马上说:“其实事情也都没有多少复杂,接下来你自然会知道发生了什么的。这种事情不能够说,你要多听多看多想,不用我说你到时候自然会明白了。”

    “我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