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可以更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可以更强-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节度使自然也不例外,但人是要讲感情的,本节度使只接受自己真心喜欢的女人,而对方也必须是真心喜欢本节度使,愿意不离不弃追随本节度使的女人。

    抛开你的目的,你问一下你自己,如果不是为了新罗,不是为了你的女王姐姐,你会愿意留下来,留在本节度使的身边,伺候左右吗?”李中华平静的说道。

    如果只能够得到一个女人的身体,而得不到对方的心,那还不如不要,免得到时候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节度使大人果然非寻常人可比,胜曼一直都对自己的美貌,十分的自豪,认为天下男人都一样,只要胜曼肯主动委身,应该没有哪个男人能够拒绝得了。

    但现在,节度使大人却令胜曼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现在胜曼没有办法骗节度使大人,硬说自己有多么的爱上了节度使大人,但如果给我们足够的时间,胜曼相信自己,一定会彻底的爱上节度使大人。

    并且愿意放弃所有的一切,死心塌地的追随着节度使大人,共度此生,无怨无悔。”金胜曼十分真诚的说道。

    “新罗现在的情况,本节度使其实也是看不下去了,既然对方是谋逆篡位的,新罗女王派人主动找到本节度使,要求本节度使出兵平叛,凭着大唐和新罗之间的友好关系,本节度使也理应答应女王的要求。”李中华并没有拒绝的说道。

    “你是说你答应出兵,帮助女王重掌新罗攻权,铲除叛逆。”

    金胜曼喜不自胜,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她没有想到对方拒绝了自己的身体,却答应了自己的请求,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意外的结果。

    “当然!在本节度使看来,新罗的老百姓,更加需要的应该是,原来的那个女王,而不是现在的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新罗王。”李中华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接下来两人又商量了一下,怎么样帮助新罗女王,重新回到新罗的汉城,重掌新罗政权。

    其实现在的新罗都城汉城,并不是之前女王所在的都城。

    以前的都城在金城,那里是金氏家族盘据之地,现在的新罗王虽然也姓金,乃是女王金德曼的母亲金氏的兄长,但因为得位不正,而且又觉得汉城的地理位置不错,所以迁都汉城去了。

    新罗原位于洛东江东边,是古代朝鲜半岛东南部的国家。

    新罗的前身是辰韩部落联盟十二国中的斯卢国,以征服周围小国的方式,逐步扩展领土而形成的王国。

    公元前后,斯卢国(部落)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了部落联盟-新罗国家。

    古代辰韩是半岛发展最缓慢的地区,铁器制造和其他先进技术,都是最晚传入这个地区。

    新罗最初是半岛三国中最弱小、最落后的国家。由于在地理上远离中国的影响,它不太容易接受到,中国的习俗和思想,反而受周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较大。

    新罗北方的“江原道”有濊人的东濊古国,隔海有日本九州的多婆那国。西南是弁韩诸小国,西面还有马韩基础上形成的百济政权。

    早期新罗国王有出自本土说,百济说和日本九州说三种说法,说新罗王出于本土或百济,和辰韩王是马韩人是类似的,应该是可信的。

    古代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新罗土地临海,气候湿润,其渔业资源比较发达。

    辰韩“土地肥美,宜种五谷及稻,晓蚕桑,作缣布,乘驾牛马。虽说物产丰富,邻近的弁韩又出铁,但由于相对闭塞,早期手工业显得比较落后。

    最初的手工业,可能是早期秦人移民带来的,但土地肥沃与出铁,则是新罗很早农业就比较发达的两个主要原因,也是新罗得以后来居上的基础。

    五世纪中叶,新罗社会经济在当时的朝鲜半岛,已居于领先地位。四世纪时开始兴修水利,五世纪至六世纪扩大了规模,铁制农具逐渐推广,牛耕代替了人力挽犁。手工业中铁和铜的冶铸规模很大。

    《三国史记·新罗真兴王本纪》载,574年“铸成皇龙寺丈六像,铜重三万五千七百斤,镀金重一万一百九十八分”。五世纪末六世纪初,“初开京师市肆,以通四方之货”,又“置京都东市”,王京庆州成为全国商贸中心。

    新罗是一个非常不错,也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地方,但是历史上,大唐先后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却偏偏留下了新罗,没有将其统一纳入大唐的版图。

    而且当时金胜曼这位真德女王在位时,主动的靠近大唐,下令新罗举国效仿大唐的一切,包括着衣的款式,可以说是全班的唐化。

    如果当时的大唐足够有远见,或许整个朝鲜半岛,都将并入中原王朝的发展体系。

    这样的一个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李中华当然也想将其,控制在大唐的手中了,所以帮助新罗的善德女王金德曼,重新掌握新罗的大权,也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虽然说自己如果想要新罗的话,武力夺取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到时候付出的代价也就大很多了。

    扶持一个对自己亲近的人,新罗人又容易接受的人掌权,是最稳妥的办法,所花的代价也会更小。

    虽然速度上会慢一些,不过还是循序渐进的比较好,反正时间还有的是,李中华一点也不着急。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68章 争夺王权

    李中华没有让金胜曼留下来,而是让她回到耽罗岛上,随同金德曼女王一起,由罗通带兵护送回新罗,重新接掌王权。

    如果有谁敢违抗金德曼女王的王令,罗通带来护送女王的唐军,可不是吃素的。

    这是李中华认为,最为稳妥的办法,毕竟金德曼才是新罗名正言顺的女王,新罗的一些官员,兵将,乃至百姓们,应该还是会认同她这个女王的。

    果然,金德曼女王所到之处,受到了全城欢迎,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

    远在汉城的另一位高句丽王,听说金德曼女王,竟然大摇大摆的出现了,马上下令各城封闭,禁止让金德曼女王通过,并暗示见到女王金德曼的人,将其击杀了。

    军队和王权,早就已经被汉城的那位新罗王所掌控,所以王令之下,还真有守城的将领,下令关门闭城门,禁止金德曼女王通行。

    罗通让金德曼女王下令,命守城的将领把城门打开,否则便要强行攻城,之后更是要诛杀守城将领的九族。

    这守城的将领可就非常的纠结了,汉城的那位王上,也是下了同样的死命令,这tmd到底该听谁的?

    按理应该选择听命于汉城的那位王上,毕竞国家大权,包括军权,都掌握在人家的手里,善德女王想要复位,实在是希望很渺茫。

    可是万一呢?万一善德女王真的成功复位,重新掌控大权了的话,难道自己真的就这么死了,还要连累被诛九族。

    毕竟善德女王的后面,站着的可是唐军啊!

    犹记得前不久,也就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高句丽和百济两国取合入侵新罗,把新罗的军队打的大败,就连汉城的那位王上,都如丧家之犬一样的逃亡。

    可是唐军一来,马上就打的两国联军,那是节节败退,狼狈而逃。

    善德女王有唐军相护,恐怕想输都很难吧?

    这么一想,这位守城将领又突然觉得,把脑袋押在善德女王这一边,似乎更稳妥一些。

    在这位守城将领的左思又想之下,结果这一场仗没能打起来,对方居然大开城门,恭迎善德女王入城。

    一位唐军将领围着满面笑容的守城将军,转着圈的看了又看的说道:“你这长的也不比别人矮,身子也挺壮实的,为什么就这么快把城门打开了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位大唐将军,女王大驾光临,本将当然要马上把城门打开,迎接女王进城呀!这还能为什么呀?”守城将领陪着笑脸的说道。

    “你把城门都打开了,老夫岂不是就没有仗打了,没有仗打就立不了战功了,立不立战功的都无所谓了,关键是捞不着战利品啊!捞不着啊,捞不着!你听明白了我说的话吗?上次我们从汉城回来的时候,你还是不要这么爽快的把城门打开,大不了老子让兄弟们不要抢你的就是了,如何?”

    新罗守城将领:“……”

    这一位守城将领非常的识时务,避免了一场战争,也为他自己,还有城内的百姓,避免了一场灾难,他的确应该感到庆幸。

    另一位城内的守城将领,可就有点不够聪明了,不仅拒不打开城门,还口出狂言,指责金德曼女王,出卖国家利益,勾结外敌,意图叛国。

    “他娘的,这小子真是好样的,老子喜欢,这回终于有仗可打了,在岛上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憋了快半年了,早就把老子给憋坏了,今天可得打个痛快才行。”还是刚才的那个老兵油子,哈哈大笑的说道。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已经没有什么好谈的了,那当然只有攻城了。

    论打攻城战,大唐的兵要说第二,恐怕没有哪个地方的兵,敢说第一了。

    新罗连高句丽和百济的攻势都抗不住,又怎么可能抗的住,大唐的攻势。

    而且对面的这一座城,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唐军要攻下它,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破城之后,唐军可是真的不客气,除了普通百姓的不抢,其他的官员富户,可是没有放过,要怪也只能怪他们倒霉,摊上了那么一个不靠谱的守城将领。

    至于那个守城的将领,虽然没有真的诛杀他的九族,关键他九族也不在这里。

    但他在城中的亲人,可就没有办法放过了,虽然有些不忍,但为了立威,为了后面的路走的更顺,金德曼亲自下了王令,就地当场处决了。

    消息扩散出去了之后,大家都人心惶恐,金德曼一路走过去,还真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阻拦。

    就算偶尔有阻拦的,也没有办法阻止唐军的进攻。

    终于走到了汉城城门外了,所有忠心于那位新罗王的军队和文武大臣,都聚集在汉城中,准备和金德曼展开最后的对决。

    “金德曼!本王来是你的亲娘舅,你竞敢以下犯上,不敬尊长,而且还引外敌前来,金氏宗族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实在是可恶之极。”

    “舅舅,现在你也知道,你是本王的舅舅,本王一向对你信任有加,让你大权在握,可是你这个当舅舅的,又是怎么样对待本王的?你问一下你自己的良心还在不在?”

    金德曼对这位亲娘舅的厚颜无耻,也是十分的愤怒了。

    “你也姓金,本王也姓金,这个王位本就应该由本王来接任,你那个死去的父王,实在是太自私了,宁愿让你这个女儿来继承王位,也不让本王继承他的王位,那本王自己只好动手,抢回本该属于本王的王位,又有什么错?”

    新罗有三大王族,朴姓,昔牲,金姓,三族相互姻亲,王位也是三家之中选出一位,之前三百年间,都是朴姓和昔姓的轮流做了王位。

    自从未召王金仇道登上了新罗王位之后,便不想再轮换了,而是取消了轮换制度,改由金氏世袭罔替。

    为了防止通过姻亲夺权,金氐实行了内婚制,也就是本家族内部通婚,什么堂兄妹呀之类的结合,简直就是乱的一团糟。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69章 白村江海战

    谈是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也不可能随便谈几句,对方就会乖乖的把好不容易到手的王位,送回给女王金德曼。

    谈不拢当然只有开打了,只有把对方打服了,女王金德曼才能够做回真正的新罗女王。

    汉城虽然是都城,不过因为是临时起意,不仅城市的规模没有跟上,就连防卸的措施,也没有到位,经受不起强敌的猛攻。

    也正因为如此,上次两国联军进犯之时,新罗王才会带着大臣们,仓促的逃亡了,根本就没有打算,能够坚守得住汉城。

    唐军只猛攻了三天,汉城内部便闹起了内乱,一方主动的打开了城门,迎接女王金德曼进城。

    对于那位谋逆篡位的新罗王,毕竟是女王的亲娘舅,株连九族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就连他本人,女王金德曼最终也没有杀他,只是将其关入了大牢中,而且在牢中的待遇还不错。

    金德曼此时的身体情况,其实己经非常的差了,随时都有撑不下去的时候,政务上的事情,都交由堂妹金胜曼来代为处理。

    好不容易到了长安的无双公主,此时并不知道,她的父王己经成为了过去式。

    她用自己的美貌,征服了大唐皇帝李世民,被李世民收入了后宫之中,封为才人,金才人。

    百济国丢了十三座城,非常的不干心,在菊花国买粮,又吃了大亏,于是便请求菊花国帮忙,让新罗吐出属于百济的十三城。

    新罗女王刚刚复国,怎么可能答应菊花国的无理要求,所以断然的拒绝了。

    菊花国的孝德天皇觉得自己颜面大失,新罗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这令他非常的生气。

    于是果断的派兵渡海登陆新罗,准备狠狠的教训一下新罗。

    得到消息之后,金德曼怒火攻心,在焦虑中驾崩了,留下了遗诏,由堂妹金胜曼接任王位。

    女王金德曼一生没有嫁人,更别说是有儿女了,传位给各方面都还不错的金胜曼,也就顺理成章了。

    金胜曼急忙派人向辽东节度使李中华求救,并告之女王金德曼驾崩,自己己经接位,成了新女王的事情。

    金胜曼会成为新罗的新女王,这是李中华早就己经知道了的事情,不过菊花国这么快就进攻新罗,到是他不曾想到过的事情。

    历史上,菊花国和大唐的第一次交锋,发生在公元六百六十三年的白村江海战,现在足足提前了十三年。

    在李中华的心中,新罗和高句丽,百济,最终的结局,都将会成为大唐的领土,划入大唐的版图之中,当然不能容忍,菊花国的插手干预了。

    相比于大唐的造船技艺,菊花国的水军,在唐军的眼中,就是一些稍微大一点的小渔船。

    菊花国的提前转进来,李中华虽然感到有些意外,但是绝对不会避让,尽管现在的菊花国,不是一千多年后的那个太阳国,但受到后世的影响,李中华对现在的菊花国,同样没有什么好感。

    现在大唐明显比菊花国强大了很多,菊花国还敢和大唐为敌,那简直是在自找死路。

    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可以大胆的收拾菊花国,也就是后世的太阳国的祖宗,李中华当然不会错过了。

    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交战地点依然是在白村江海域,菊花国调动了二万精锐,企图联合百济,高句丽,一起灭亡新罗。

    三国有着战前的协议,那就是灭亡新罗之后,三国瓜分新罗的领土,靠近菊花国的新罗领土,当然就归属于菊花国了。

    这对于菊花国来说,意义相当的重大,从此以后,菊花国的一只脚,便可以踏进朝鲜半岛,之后有机会,甚至可以染指整个朝鲜半岛,直接与大唐为邻。

    不德不说,菊花国的孝德天皇,是一个非常了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